基於遙感和計算機應用的植物營養診斷研究進展

2021-02-23 植物表型資訊

點擊藍色字免費訂閱,每天收到這樣的好資訊

本文分析了基於遙感和計算機應用的植物營養診斷研究的進展,植物表型資訊介紹如下:

高光譜遙感可見光遙感冠層顏色分析是作物生長和營養快速診斷的重要手段。由於其測量穩定、快速、便捷、無損,同時冠層顏色參數NRI與植物氮營養指數和產量之間的良好相關性,有望成為新時期農作物氮營養的潛在無損診斷技術——滿足氮營養無損診斷的需求,實時快速監測植物生長狀況和氮營養水平的可行性。目前,隨著衛星遙感、無人機遙感和物聯網的迅速發展,遙感技術將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植物營養診斷。

植物冠層的顏色分析

本文分析了基於遙感和計算機應用的植物營養診斷研究的進展。目前,多光譜遙感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還處於研究階段,需要克服成本高、技術複雜、速度慢等挑戰。隨著數字圖像處理、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等技術的進步,共同推動了遙感技術的發展。可以預見,未來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繫將更加緊密,更多的科學和技術領域將應用於植物營養診斷的遙感。

植物營養診斷中高光譜遙感示意圖

無人機遙感在植物營養診斷中的應用

來源:

Deyu Feng D , Xu W , He Z et al,.Advances in plant nutrition diagnosis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17 September 2018 / Accepted: 3 December 2018 Springer-Verlag London Ltd.,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2019.

https://doi.org/10.1007/s00521-018-3932-0

擴展閱讀:

粽香情濃,植物表型資訊一周年目錄匯總

植物表型資訊2018年1-12月目錄匯總

植物表型資訊2019年1月目錄匯總

相關焦點

  • 雷射雷達大氣遙感研究進展
    雷射雷達大氣遙感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大氣遙感新分支,在原理、方法和技術上還處在不斷發展更新之中,研究課題幾乎遍及大氣遙感領域的所有方面。本文主要介紹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近年來雷射雷達大氣遙感研究進展,側重介紹雷射探測臭氧、雲高和能見度、大氣邊界層的風場和平流層氣溶膠以及雷射多次散射和雷射空間遙感研究。
  • 基於大數據的人工智慧海洋學預報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曉峰領銜、國內多家海洋科研單位人員組成的人工智慧海洋學團隊,以熱帶不穩定波相關聯的海表溫度場為例,研發了以衛星遙感大數據驅動的針對海氣系統中複雜海洋現象的人工智慧預報模型,並在針對熱帶不穩定波相關的海表溫度時空演變預報方面取得研究進展。
  • 基於多遙感產品和地面觀測的北極苔原春季返青期特徵研究
    而氣候的顯著變化對相對敏感的北極生態系統具有重要的影響,主要原因是北極苔原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簡單,恢復力和抵抗力的穩定性較弱。物候代表了植被的季節動態,可作為區域氣候變化的間接指標,其不僅僅受氣候影響,也通過調節葉片的萌芽和休眠、植物冠層的生理活動進而從多種尺度上對氣候進行反饋。
  • 我國海岸帶海島礁遙感研究進展及建議
    遙感作為遠距離觀測技術,具有空間覆蓋廣、時間一致性好、獲取周期短等諸多優點,已成為變化速度快、空間範圍廣的海岸帶以及可達性較差的海島礁等目標的重要監測手段 [3]。及時、準確地了解我國海岸帶、海島礁遙感研究進展和存在的問題,可為我國海岸帶、海島礁生態系統研究和管理、社會經濟發展和規劃以及可持續發展提供快速、準確的信息支撐。
  • 2020年「農業遙感與表型信息獲取分析」專題文章全在這了
    本文的第1部分概述了遙感傳感器的類型和三個主要的遙感平臺(即衛星、有人駕駛飛機和無人駕駛飛機系統)。接下來的兩個部分重點介紹用於精準農業的有人機載成像系統,包括由安裝在農用飛機上的消費級相機組成的系統,並詳細描述了部分定製和商用機載成像系統,包括多光譜相機、高光譜相機和熱成像相機。第4部分提供了五個應用實例,說明如何將不同類型的遙感圖像用於精準農業應用中的作物生長評估和作物病蟲害管理。
  • 高光譜圖像的多樣化應用和推廣介紹
    在軍事作戰環境下,對綠色偽裝材料的檢測是偽裝檢測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基於高光譜圖像開展偽裝檢測可以利用植物的紅邊效應(植被在680~720nm波段範圍反射率升高),通過檢測其位置和斜率的特徵就可以識別植被的種類和狀態;而現有綠色偽裝材料的光譜曲線大體上可以與植被相吻合,但是在高光譜細微的分辨能力下,經過偽裝的目標也無所遁形。
  • 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可穿戴心電圖疾病自動診斷研究取得進展
  • 基於成像高光譜數據的溫室水稻重金屬脅迫診斷研究
    重金屬在植物組織中累積,一方面妨礙作物生長,另一方面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人類健康。在糧食作物中,從多種複雜的重金屬汙染中及早診斷出具體的汙染類別,可以及時發現和制止汙染行為。針對具體汙染採取有效措施,可以為農田的汙染治理現代化提供輔助決策,保證糧食安全。
  • 無人機遙感技術在城市綠地監測中的應用
    無人機遙感技術的運用為快速準確獲取城市綠地信息提供了技術條件,成為微中觀尺度上綠地監測的重要工具。文章深入研究無人機系統在城市綠地監測中的應用現狀,從綠地信息提取、變化檢測、生態系統服務3方面綜述了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結果表明,無人機遙感在城市綠地信息提取方面的技術已經較為成熟,且在城市綠地變化監測和評估城市綠地生態系統服務方面已經進行初步嘗試。
  • 基於Dixon的脂肪抑制技術及其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目前,脂肪抑制技術主要基於兩種機制:(1)脂肪與其他組織的縱向弛豫差別;(2)脂肪和水的化學位移效應。傳統方法可以分為反轉恢復法(STIR)和頻率選擇法(SPIR和SPAIR),但這些技術在含有脂肪成分的疾病診斷及精確定量時不能滿足臨床需求。
  • Plant Phenomics | 浙江大學黃敬峰教授課題組提出了一種基於地面遙感延時圖像的咖啡花識別方法
    的研究論文,本文介紹了一種基於地面遙感延時圖像的咖啡花識別方法。為了實現種植園區中咖啡花的精準監測,本文採用基於地面遙感的高時空解析度延時圖像,並將二值化算法和卷積神經網絡相結合,進而提取出圖像中所包含的咖啡花信息。Figure1: The five flowering events.
  • 液體活檢在淋巴瘤中的研究和應用進展
    二、液體活檢的實現基礎和應用現狀液體活檢是近年來實體腫瘤研究和臨床應用中的重要技術進展。早期研究發現,腫瘤患者中平均CTC或ctDNA 的水平高於健康對照,尤其在轉移性腫瘤患者中更高。隨著高量基因測序技術的進展和腫瘤基因組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腫瘤診斷和治療相關的基因變異被鑑定,並使得從外周血cfDNA中進行全基因組規模的測序分析或檢測腫瘤相關的基因突變成為可能很多研究結果表明,液體活檢在多種實體瘤的基因分型、療效評價、復發和耐藥監測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如研究已明確外周血中CTC數量與轉移性乳腺癌、結直腸癌和前列腺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和總生存相關。
  • 【經典重讀】微陣列比較基因組雜交技術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中華圍產醫學雜誌》2012年第12期760-765頁。array-CGH 技術克服了傳統的染色體核型分析技術的局限性,具有高通量、高解析度、快速的優點,一次實驗即可檢測待測樣本整個基因組拷貝數的變化。
  • 基於ctDNA的液體活檢技術在癌症診斷中的應用...
    ,而且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揭示了該技術在診斷測試中的能力,ctDNA液體活檢在實體瘤和惡性血液癌症中的診斷、特性分析及管理中的全部潛力將通過評估臨床實用性的介入性臨床試驗來揭示,這篇綜述報告匯總,研究人員討論了ctDNA液體活檢在癌症檢測中的應用以及未來臨床應用的前景。
  • 一種基於地面遙感延時圖像的咖啡花識別方法
    」Coffee Flower Identification Using Binar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Digital Images「的研究論文,本文介紹了一種基於地面遙感延時圖像的咖啡花識別方法,植物表型資訊介紹如下。
  • 測繪學院舉辦「衛星遙感技術研究新進展」學術報告會
    3月21日下午,測繪學院邀請了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高級工程師何建軍在舜耕會堂作題為《衛星遙感技術研究新進展》的學術報告。報告分由測繪學院院長趙志根主持。學院教師和各年級本科生、研究生400餘人聆聽了報告。
  • 定量遙感和定性遙感概念_遙感 - CSDN
    定量遙感的定義及雙重含義定量遙感或稱遙感量化研究,主要指從對地觀測電磁波信號中定量提取地表參數的技術和 方法研究,區別於僅依靠經驗判讀的定性識別地物的方法。理論模型理論模型以事物發展的機理為基礎,研究遙感信息源與傳輸介質、目標相互作用的定量過程和結果,他是基於物理定律別的確定性模式。
  • 最新綜述:偏振信息傳輸理論及應用進展
    根據電場矢量的末端在垂直於傳播方向的平面內振動規律的不同,可以劃分為攜帶不同散射特性的偏振光(線偏振光、圓偏振光和橢圓偏振光)。目前,隨著偏振信息理論和技術的發展,光的偏振在遙感、水下成像、生物醫學、通信和目標識別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重視,圖1 展示了偏振信息技術的典型應用場景。
  • 基於遙感和地理信息技術的蝗蟲災害防治
    最基礎的應用就是應用基礎地理信息作為蝗蟲飛行軌跡、損害區域等信息展示,即作為一個預警救災管理系統平臺基礎數據組成部分,但是遙感地理信息在蝗蟲防治領域的作用遠不止於此。除作為基礎地圖外,遙感地理信息技術在蝗災防治方面也發揮很多重要作用。第一, 用於分析蝗蟲習性。
  • 陳述彭:遙感應用與數字地球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名譽所長(1985-),資源環境遙感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前主任(1985-1993)。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委員(2002-)。長期從事地理與環境工程調查研究,涉及資源、能源與城市環境遙感,江河洪澇災害評估信息系統,生物量估算,海岸帶環境監測與全球變化等領域研究,致力開展地球信息科學與數字地球戰略研究。著有《地學的探索》6卷(1992-200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