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紅色丹霞絕對是讓所有人著迷的自然景觀。
紅色丹霞令人神往,在美國西部、中歐、澳洲等地,雖然都有丹霞分布,但丹霞地貌還是在中國境內分布最廣,"丹霞一號"也是中國人最早發明使用的。目前,中國丹霞已成功申報為世界自然遺產,這些丹霞景區可以串聯起一段奇幻的紅色丹霞之旅。
丹霞,是一種發育在侏羅紀到第三紀水平或緩傾斜的紅色地層,很多都是滄海桑田的古湖泊,如果地面植被豐富,其實丹霞並不容易被發現和看到,能成為丹霞地區景觀的,都是丹霞突兀的山峰或懸崖,或者丹霞處於荒野戈壁裸露的狀態,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才有可能。丹霞地貌將被人們發現和認識。
丹霞的類型多種多樣,有很多你沒見過、沒聽說過的:丹霞瀑布、冰上丹霞、丹霞石窟寺、水上丹霞,分布在各地的丹霞奇觀太多了,一些小小的丹霞景觀,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但它們卻真實存在,而且非常美麗神奇。
在行程中,我總結了一個試錯的規律,那就是:只要到紅色丹霞地質公園和石窟旅遊,行程就會收穫滿滿,不僅能看到奇幻的景觀,還能發現令人驚嘆的豐富宗教遺蹟和歷史文化印記,中國人對於丹霞地貌一直是相當偏愛的。
重慶四面山丹霞瀑布"望鄉臺"
在蒼茫的天空下,在綠色覆蓋的大地上,如果你能看到一座紅色的懸崖,一條巨大的瀑布掛在懸崖上,瀑布下一道彩虹,那種壯美的驚鴻一瞥,無論誰都會驚嘆不已,這樣的奇觀代表了"望鄉太瀑"的重慶丹霞奇觀。
重慶江津區的四面山是一個神奇而獨特的地方,它地處渝、川、黔三省交匯處,交通相對閉塞,山勢南高北低,最高海拔1709米,最低海拔僅560米,因四面環山,被稱為";四面山";其實能來這裡的遊客很少。
由於地處植被茂密、降水充沛的地區,四面山的地形和懸崖落差很不一樣,這裡的瀑布群十分壯觀,100米以上的瀑布有3個,80米以下的瀑布有上千個,堪稱"千瀑之鄉"、"瀑布群之鄉"。在四面山的千瀑中,望鄉臺瀑布最具標誌性。這個瀑布的高度是著名的黃果樹瀑布的兩倍。瀑布高152米,寬37米。被譽為"中國最高瀑布"。是隱藏在深山中的世界級絕美瀑布。整個瀑布就在紅丹霞的懸崖上。
到達四面山最便捷的方式是從重慶出發,經過半天的車程,就可以來到叢林中的神秘之地——望鄉臺。看到瀑布的那一刻,路上的辛苦和勞累立刻就值了。一道彩虹划過瀑布底部,瀑水傾瀉而下,丹霞瀑布口水流切割出一道窪地,從瀑布底部一段是"紅心"形狀,瀑布轟鳴聲,迴蕩整個山谷。
由於望鄉臺瀑布的地理方位,在晴天的早晨,整個瀑布都會受到太陽的照射,瀑布前的山谷開闊,日照條件非常好,太陽的陽光照射在瀑布前的水霧上,發生光學折射,早上9點到11點瀑布的山谷中會形成一座或多座彩虹橋,彩虹每天都會準時出現,令人稱奇。
四面山地區的丹霞地貌形成於侏羅紀與白堊紀之交的新構造運動時期,在間歇性上升過程中出現了多次停頓,也造就和形成了目前可見的鑲嵌在基巖中的深切丹霞峽谷。在流水的作用下,這裡形成了大瀑布的溝壑景觀,構成了獨特的大瀑布,構成了四面山的丹霞奇觀。
參觀這個瀑布很有意思,因為在望鄉臺瀑布下的山腰處專門開鑿了一條懸臂棧道,遊客可以從瀑布的兩側拾級而上,進入瀑布的背面。進入瀑布,不用擔心被瀑水淋溼,真正可以進入水簾洞,一探神奇。在瀑布的側面,有小徑可以攀爬,可以從側面看到瀑布的景色,層層疊疊的丹霞紅巖頂,瀑水分成多股,長長的洩流呼嘯著降落。由於特殊的丹霞地貌,望鄉臺瀑布成為中國最大的心形景觀,"天下第一心",每年的七夕節,這裡都會舉辦"東方愛情節"活動,非常隆重、盛大。
河西走廊的一抹亮色嘉峪關"黑山湖"
中國的丹霞非常美麗,有著各種程度發育的丹霞地貌,堪稱丹霞地質博物館,是白雪皚皚,那種冰天雪地的丹霞只能用仙境來形容。到了冬天,其實還有更特別的冰上丹霞奇觀。
丹霞地貌雖然分布廣泛,但水上和冰上的丹霞並不多見,只有在冬春季節,湖面結冰時才能看到丹霞,這種冰丹霞地貌,和傳統的丹霞地貌感覺很不一樣,只有航拍才能領略到它的神奇之美。
甘肅省嘉峪關市區附近有黑山湖,黑山湖位於市區西北角的黑山腳下,距嘉峪關市區僅8公裡,著名的嘉峪光長城也矗立在黑山湖東北側不遠處。黑山湖面積約5至8平方公裡,湖的東北角,有高聳突出的丹霞地貌。地處阿爾金斷裂帶與北祁連造山帶交匯處,附近有豐富的褶皺地質地貌,景色堪稱河西走廊的一抹神奇亮色。
冬季,在黑山湖水庫大壩附近,湖水最深的區域,冬季湖水結冰後,會呈現出黑山湖冰面上的丹霞奇觀,尤其是日出日落時,更是色彩絢麗,丹霞山脈的輪廓紅豔奪目,綠色的冰面猶如翡翠一般,絕對是嘉峪關當地的一景之一。
想去黑山湖,一般都是坐車和打車去,沒有公交車能到。如果要深入到黑山湖丹霞地貌的深處,還需要有四輪驅動的越野車才能到達。冬春冰凍氣候下,湖濱溼地地面較為堅實,越野車進入不易陷車,而其他季節車輛只能在黑山解凍後才能到達,溼地車輛無法進入。
我去的時候,因為天氣暖和,湖面上出現了很多巨大的冰裂縫。在丹霞地貌附近,有小的半島和島嶼伸入湖中,島嶼的存在使冰面得到支撐,周圍的冰面更加穩定,冰裂縫較少,色彩和景色最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湖面的冰全部融化,要到初夏才能完成,而且整個湖面的封凍期很長。
丹霞石窟寺"雲崖寺"酷似麥積山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有四大石窟,但其實四大石窟並不是中國最早、最美的風景,還有很多中國石窟藏在深山之中,很多已經被遺忘了,但正是因為被遺忘,才讓它們歷經了浩劫的年代,依然完好的保存下來,今天看到它們,會讓人感到更加的驚訝和震撼,原來還有這麼美的石窟。
雲崖寺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境內,這裡六盤山南麓的關山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這裡的石窟眾多,其中雲崖寺石窟極具代表性,這是一座建在丹霞上的石窟,開鑿於北魏時期。丹霞地貌最顯著的特徵是紅崖,而這個石窟就建在紅峰的山腰上。
來到雲崖寺景區的入口處,可以看到附近懸崖上有一座宋元時期的摩崖石窟,石窟中一佛二菩薩兩位有翼弟子的塑像令人嘆為觀止,但云崖寺還在深谷裡面,乘坐景交車到達山上的一個水庫,再從水庫邊的小路走,步行半個小時就能到達雲崖寺,沿途可以看到丹霞地貌。丹霞山山頂有古剎,有洞穴,需要攀爬陡峭的棧道,道路十分原始。
雲崖寺石窟建在一個山谷的丁字路口,這裡的丹霞峰有麥積山的感覺,這裡也被稱為"麥積山"。紅色的丹霞與山谷中蔥蘢的植被相結合,使景色更加特別。由於山體為砂巖質地,所以至今留在洞窟內的壁畫不多,很多已經風化剝落,目前主要殘存的石窟和造像都是壁龕。
第6、7窟是雲崖寺石窟的特殊洞窟,洞窟所在的平臺可通過垂直階梯進入。第6窟為方形平頂洞窟,前壁有一佛二菩薩,均為石身泥塑,表現了佛行四門的傳說。在佛像雕塑的後面,還能看到殘存的佛像背光環的壁畫,周圍是泥塑羅漢、菩薩,保存非常完好。第7窟為五面佛窟,內容為密宗題材,表現五面如來,四周為泥塑,共有五佛、十菩薩等精美泥塑浮雕。
在雲崖寺附近的丹霞谷地,有雲崖寺、紅崖寺、竹林寺、大寺、西寺、朝陽寺、金瓦寺和佛溝寺等八大寺廟,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雲崖寺石窟確實顛覆了很多人對中國四大石窟之外的少數民族石窟的印象和認知。
水的聖地青海丹霞密松"坎布拉"
在青海西寧南部,有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這神奇的水上丹霞奇觀與李家峽大壩相鄰,如果去青海旅遊,如果不到坎布拉,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西寧至坎布拉公路互通距離130公裡,當經過黃河大橋時,可以看到黃河水清澈如鏡,不用揉眼睛懷疑,這裡確實是黃河青海段,我們的母親河在河谷中流淌,兩岸風光壯美,一路柳景成景,會讓你忘記這裡是青海。
在坎布拉景區的入口處,也是李家峽遊覽的入口,從河谷底部翻山越嶺,一盤又一盤的山路,海拔迅速升高。到達山頂後,可以看到雄偉的李家峽大壩和丹霞坎布拉奇觀,坎布拉丹霞與貴德縣的阿什貢丹霞相連,整個區域的丹霞地貌跨度很大。由於李家峽蓄水,有兩條線路可供選擇:陸路遊坎布拉和乘船遊坎布拉。
很難想像,青海會有如此完美的風光組合,紅色的丹霞地貌和李家峽水庫的水,加上藍天白雲和遠處的雪山,處處美麗,處處驚豔。坎布拉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匯地帶,涵蓋大量丹霞峰林地貌,3800萬年的地質生態環境演變遺蹟,讓這裡的地形和色彩十分神奇。
Khambhra意為"康巴人的家園",公元九世紀時,三位藏族僧人(西藏歷史上稱為"三智者")來到康巴尋求庇護,修行佛法。在丹霞峰的坎布拉峰上,目前仍有碉堡般的僧寺南宗寺,其山勢如華山般險峻。攀登南宗峰,要經過高山、木梯、懸崖、石階、絕壁、步行道等險要路段,而且只有一條"路",是佛教密宗藏身的秘境。
登上坎布拉峰,可以俯瞰周圍的丹霞山,看到巍峨的雪山和鬱鬱蔥蔥的森林,如滄海桑田般的地質奇觀。越往深處走,越能看到奇異的丹霞地貌,有的像石柱,有的像城堡,有的像城牆。近看丹霞地貌,和遠眺的感覺完全不同,遠眺是看雄偉雄渾,而近觀是看造型和巧妙的結構。這裡的丹霞絕壁猶如石窟崖壁,有很多天然洞穴,大的洞穴可以居住,有的洞穴還是密宗隱居。
這裡的眾多中國丹霞,讓人領略到千萬年的地質創造,丹霞地貌就在那裡靜靜地、靜靜地等待著遊人的發現和讚嘆,中國丹霞的確是一場令人嘆為觀止的視覺饕餮盛宴。(以上照片為《金蛋之旅》原創作品,已收藏多年,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