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月面採樣將是我國航天史上的一次全新嘗試。
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欒恩傑院士,把嫦娥五號的鑽取設計形容成「哈爾濱香腸」:「要像香腸一樣,把鑽取的巖芯裝進長形包裹,封裝好。」他強調,地月環境不一樣,這些土壤不能在轉移時被地球汙染。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2公斤!嫦娥五號首次月球採樣來交作業啦
目前,嫦娥五號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並進行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在這次任務中,「嫦娥五號」計劃在月球獲取2公斤左右的樣品並帶回地球。那麼這2公斤的重量是如何確定的呢?
我國通過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多次任務的技術積累,希望在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中能夠達到公斤級的目標。而為了保證任務的成功,並結合火箭運載能力,採樣兩公斤是一個較為合理的結果。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 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 裴照宇:我們以兩公斤作為輸入去設計探測器,這個探測器就達到了8.2噸。如果我們要增加樣品的量,整個探測器很多指標都會增長,就會超過火箭的運載能力。
為了提高採樣的可靠性,增加樣品的多樣性,嫦娥五號任務將通過鑽取和表取兩種方式採集樣品。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 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 裴照宇:比如說鑽取,初步考慮是0.5公斤,表取是1.5公斤,這是我們的設計安排。
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的主要目標是完成月球採樣並返回。當著陸器成功著陸月球表面時,要在有限時間裡完成地形勘察、鑽取和表取等多項工作。儘管設定了兩公斤的採樣量,但這並不能作為最終衡量任務成敗的標準。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 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 裴照宇:我們的目標是採樣返回,要採到樣品返回地球,這是我們的考核指標。這兩公斤是一個設計值,我們並不能把這兩公斤或多或少作為評判任務成功的一個硬指標。
(原標題:院士用哈爾濱香腸詳解月面採樣)
來源:綜合自@央視新聞、網友評論
流程編輯:u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