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所有的光子都能被我們眼睛看見,比如紅外線、紫外線、伽馬射線等等,都在人眼能感知的光子頻率範圍之外;而電磁相互作用的傳遞粒子,並不是一般的光子,而是「虛光子」。
人眼能感知的光子頻率範圍很有限,可見光只是電磁波頻率中極小的一塊區域,而可見光之外的區域,都是人眼感知不到的。
在量子電動力學中,把電磁相互作用解釋為"虛光子"的交換;虛光子具有能量和動量,所以虛光子的交換過程中,就完成了能量和動量的傳遞。
根據量子力學不確定性原理,真空中並非一無所有,而是存在能量的不斷地起伏,時間越短,能量起伏大,但是總體上是趨向於守恆的;卡西米爾效應已經證實了這個說法。
真空中量子起落產生的「能量子」,就是虛粒子,而電荷的存在,會激發「虛光子」的形成;也因為不確定性原理,虛光子存在的時間極短,因為虛光子的能量是向真空「借」的,需要立馬返還給真空,以此保證能量在總體上守恆。
在經典力學中,傳遞電磁相互作用的介質是「場」,電磁場的本質是光子,而不可直接觀測到的那部分「場」就是虛光子。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