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o(* ̄▽ ̄*)ブ ,大麥的《星際爭霸十萬個為什麼》又和大家見面啦!想必作為星際爭霸的粉絲玩家對於遊戲劇情都有一定的了解吧,過去大家喜歡拿戰錘系列和星際爭霸進行對比,因為這兩部作品當中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暴雪在星際爭霸誕生十周年的一次採訪中有過明確表示,星際爭霸和戰錘並沒有任何聯繫,當年的主創人員甚至不知道有戰錘這款遊戲,而為什麼兩部作品會有這麼多相似的地方呢?
很大程度在於那個年代科幻遊戲的設定受到了科幻小說或者科幻作品的影響。客觀來說不少的科幻遊戲其實很多都是模仿的科幻小說的劇情來創作的,而今天呢大麥就要來和大家說說星際爭霸2在劇本創作的時候其靈感的來源是來自於哪一部科幻作品。
在星際2三個資料片的劇情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劇情線路就是自由之翼時代雷諾前往拯救凱瑞甘,凱瑞甘重新變回人類,蟲群之心時代凱瑞甘又從人類變回刀鋒女皇,而到了虛空之遺凱瑞甘最終進化成了神,成為了新的薩爾納迦
。當然星際1和星際2時代的刀鋒女皇其實是不太相同的,星際1的刀鋒女皇客觀來說已經沒有了人類的意識,她和凱瑞甘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意識體。而到了星際2,凱瑞甘從人類主動變回刀鋒女皇,但是卻仍舊保留了人類時期的意識,所以才會選擇和吉姆雷諾進行合作,當然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為了向蒙斯克復仇。
當然有一部分玩家對於凱瑞甘最後成神了的這段劇情並不是很滿意,感覺這遊戲後期已經從一個科幻題材變成了魔幻題材,當然星際2給人的感覺一直都偏向於魔幻,當時為什麼暴雪的編劇會這麼安排劇情麼?其實極有可能是受到了一部經典科幻作品的影響。
在1968年著名的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和導演庫布裡克聯合創作出了一部經典的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後來由於電影的科幻設定受到影迷的喜愛因此阿瑟·克拉克在不久就創作出了同名科幻小說《2001:太空漫遊》並且在之後的幾年裡又創作出了《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以及《3001:太空漫遊》,這幾本科幻小說都成為了科幻史上非常經典的作品。
而作為太空漫遊系列開端的《2001:太空漫遊》在設定上成為了不少後世科幻作品的靈感借鑑來源,在這部電影中講述的是在2001年,人類在木星旁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星體,於是美國航天局決定派遣一艘飛船前往一探究竟。而在阿瑟·克拉克的設想中,2001年的人類應該已經擁有了極強的人工智慧技術,所以在這艘飛船上有一臺名為哈爾9000的人工智慧計算機。
在電影中,哈爾的控制系統裡有一條特殊的指令,就是為了保證這場旅行的成功,可以不惜犧牲人類的生命。因此哈爾就將其他正在冬眠的船員全部殺死,同時還殺死了另一個清醒的船員,最後還是另一個叫做大為·鮑曼的船員最終將這臺機器人關閉。
在最後,大為駕駛著這架飛船終於來到了木星旁邊的那顆奇怪星體中,整個飛船被吸了進去,緊接著就是各種魔幻的鏡頭,他飛躍了許多光年後最終在他眼前出現了一個房間,走進去之後突然由年輕變衰老最後又重新獲得新生,成為了「靈童」,最終變成一個純粹的精神體,也就是差不多成神了。
從這部電影裡,我們能看到非常多現代科幻電影的痕跡,如《星際穿越》、《普羅米修斯》、《我是機器人》、《流浪地球》等等,自然在星際2的劇情中也有一部分是借鑑了電影裡最後的一個橋段。作者阿瑟·克拉克他認為,人類最終可以進化到擺脫肉體,最終進入另一個維度的空間,並且得到永生。
所以說阿瑟·克拉克創造的太空漫遊系列成為了後來科幻作品的代表之作,不少的科幻作品的創作也都是出自於此,自然作為星際爭霸的劇本編劇來說肯定也是了解這個科幻系列的,自然在創作的過程中也會有一部分靈感是來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