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爭霸劇本創作的背後其靈感來自於這部經典科幻作品

2020-12-05 麥大麥

Hi~ o(* ̄▽ ̄*)ブ ,大麥的《星際爭霸十萬個為什麼》又和大家見面啦!想必作為星際爭霸的粉絲玩家對於遊戲劇情都有一定的了解吧,過去大家喜歡拿戰錘系列和星際爭霸進行對比,因為這兩部作品當中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暴雪在星際爭霸誕生十周年的一次採訪中有過明確表示,星際爭霸和戰錘並沒有任何聯繫,當年的主創人員甚至不知道有戰錘這款遊戲,而為什麼兩部作品會有這麼多相似的地方呢?

很大程度在於那個年代科幻遊戲的設定受到了科幻小說或者科幻作品的影響。客觀來說不少的科幻遊戲其實很多都是模仿的科幻小說的劇情來創作的,而今天呢大麥就要來和大家說說星際爭霸2在劇本創作的時候其靈感的來源是來自於哪一部科幻作品。

在星際2三個資料片的劇情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劇情線路就是自由之翼時代雷諾前往拯救凱瑞甘,凱瑞甘重新變回人類,蟲群之心時代凱瑞甘又從人類變回刀鋒女皇,而到了虛空之遺凱瑞甘最終進化成了神,成為了新的薩爾納迦

。當然星際1和星際2時代的刀鋒女皇其實是不太相同的,星際1的刀鋒女皇客觀來說已經沒有了人類的意識,她和凱瑞甘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意識體。而到了星際2,凱瑞甘從人類主動變回刀鋒女皇,但是卻仍舊保留了人類時期的意識,所以才會選擇和吉姆雷諾進行合作,當然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為了向蒙斯克復仇。

當然有一部分玩家對於凱瑞甘最後成神了的這段劇情並不是很滿意,感覺這遊戲後期已經從一個科幻題材變成了魔幻題材,當然星際2給人的感覺一直都偏向於魔幻,當時為什麼暴雪的編劇會這麼安排劇情麼?其實極有可能是受到了一部經典科幻作品的影響。

在1968年著名的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和導演庫布裡克聯合創作出了一部經典的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後來由於電影的科幻設定受到影迷的喜愛因此阿瑟·克拉克在不久就創作出了同名科幻小說《2001:太空漫遊》並且在之後的幾年裡又創作出了《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以及《3001:太空漫遊》,這幾本科幻小說都成為了科幻史上非常經典的作品。

而作為太空漫遊系列開端的《2001:太空漫遊》在設定上成為了不少後世科幻作品的靈感借鑑來源,在這部電影中講述的是在2001年,人類在木星旁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星體,於是美國航天局決定派遣一艘飛船前往一探究竟。而在阿瑟·克拉克的設想中,2001年的人類應該已經擁有了極強的人工智慧技術,所以在這艘飛船上有一臺名為哈爾9000的人工智慧計算機。

在電影中,哈爾的控制系統裡有一條特殊的指令,就是為了保證這場旅行的成功,可以不惜犧牲人類的生命。因此哈爾就將其他正在冬眠的船員全部殺死,同時還殺死了另一個清醒的船員,最後還是另一個叫做大為·鮑曼的船員最終將這臺機器人關閉。

在最後,大為駕駛著這架飛船終於來到了木星旁邊的那顆奇怪星體中,整個飛船被吸了進去,緊接著就是各種魔幻的鏡頭,他飛躍了許多光年後最終在他眼前出現了一個房間,走進去之後突然由年輕變衰老最後又重新獲得新生,成為了「靈童」,最終變成一個純粹的精神體,也就是差不多成神了。

從這部電影裡,我們能看到非常多現代科幻電影的痕跡,如《星際穿越》、《普羅米修斯》、《我是機器人》、《流浪地球》等等,自然在星際2的劇情中也有一部分是借鑑了電影裡最後的一個橋段。作者阿瑟·克拉克他認為,人類最終可以進化到擺脫肉體,最終進入另一個維度的空間,並且得到永生。

所以說阿瑟·克拉克創造的太空漫遊系列成為了後來科幻作品的代表之作,不少的科幻作品的創作也都是出自於此,自然作為星際爭霸的劇本編劇來說肯定也是了解這個科幻系列的,自然在創作的過程中也會有一部分靈感是來源於此。

相關焦點

  • 星際20周年:暴雪是如何創作出《星際爭霸》的
    當時許多人就曾預言,這個具有爭議的人類組織將會在以後的作品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因為他們代表著「地球的力量」,甚至有可能成為排除在傳統人蟲神三族之外的第四陣營。這種想法並非沒有根據。在製作小組的設想中,UED本應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在製作母巢之戰時認為,圍繞地球和其勢力的爭奪將成為整個系列中最濃墨重彩的一段故事。
  • 《星際旅社》改編靈感來自美國漫畫教父斯坦·李
    《星際旅社》改編靈感來自美國漫畫教父斯坦·李 《星際旅社》劇本的改編靈感源於「美國漫畫教父」斯坦·李近日,天影傳媒與POW娛樂有限公司籤訂由斯坦·李和鮑勃·安德伍德合作編劇的科幻喜劇電影
  • 黑馬漫畫將對《星際爭霸》的漫畫世界進行再度擴展
    「星際爭霸」系列的拓展宇宙,馬上就會隨著漫畫《星際爭霸:士兵》第一卷的問世而進一步擴大,這部最新的星際爭霸漫畫是圍繞對抗外星人的戰鬥來展開描述的,由Jody Houser(《星球大戰》《怪奇物語》)和Andrew R.
  • 為什麼有不少老玩家不喜歡星際爭霸2的遊戲劇情?
    Hi~ o(* ̄▽ ̄*)ブ ,大麥的《星際爭霸十萬個為什麼》又和大家見面啦,今天呢要說說玩家們對於兩代星際爭霸遊戲風格變化的看法,不少經歷過兩代遊戲的老玩家們不少人都表示雖然星際2的劇情內容更豐富畫質更好,但是卻總是覺得和星際1相比欠缺了點什麼,雖然也算是頂級作品但是卻給人一種平庸的感覺缺少了曾經星際爭霸這個
  • 《星際迷航3》主創探討科幻與現實
    時光網洛杉磯訊 《星際迷航》一直是美國最經久不衰的系列作品之一,而且不僅僅局限於科幻領域。《星際迷航》系列由吉恩·羅登貝瑞創作,早在1966年便推出了首部電視劇(遠早於《星球大戰》系列),經過50年的不斷發展,它已衍生出六部電視系列作品(最新的一部《星際迷航:探索號》預計將於明年播出),以及兩倍於此的電影作品,當然更不用提難以計數的官方小說以及在其宇宙世界之下的種種周邊作品。這一系列的主題是對未知星際的探索和冒險,人類和不同的外星物種之間實現和平共處。
  • 從弗蘭肯斯坦到阿凡達,最早的科幻作品是怎樣的?
    在哈雷看來,科幻讓我們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真相,並以此為大災難的發生做好預防措施,而其對世界的這種大膽絢麗的描述,給真正的科學家以靈感。以至於他不得不發出慨嘆:「《星際迷航》的影響力如此之大——多虧了它,我們擁有了手機;甚至多虧了它,我們現在正在研究心靈運輸及超光速旅行。」以下內容節選自蓋伊·哈雷所著的《科幻編年史》,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 《星際特工》背後的法國漫畫世界
    艾瑪紐埃爾·勒巴熱的《革命之路》、《車諾比之春》具有令人震驚的寫實性;而法國最偉大的漫畫家墨比斯(Moebius)一直都站在眾神之巔,他的創作幾乎影響了以後所有的科幻類型作品與漫畫藝術,呂克貝松與《星際特工》當然也在其中。
  • 科幻電影《星際旅社》改編源自美國漫畫教父斯坦·李
    ­  近日,天影傳媒與POW娛樂有限公司籤訂由斯坦·李和鮑勃·安德伍德合作編劇的科幻喜劇電影《星際旅社》版權協議。­  《星際旅社》劇本的改編靈感源於「美國漫畫教父」斯坦·李70年代的漫畫「THE VIRTUE OF VERA VALIANT」,講述女主角小薇繼承父親唯一的遺產「星際酒店」後,在外星助手的幫助下,經營星際觀光酒店,並阻止邪惡外星人入侵計劃的故事。天影傳媒計劃2018年末開始籌備該片,目前已與國內頂尖製作團隊洽談,相信這部科幻喜劇會在國內觀眾中引起巨大反響。
  • 你知道麼,星際爭霸中雷獸的設計靈感是來自於現實中的這種生物!
    Hi~ o(* ̄▽ ̄*)ブ 今天大麥又來給大家更新星際爭霸的文章啦!今天來給大家說點有趣的內容,我們都知道星際爭霸中體型巨大的雷獸各位一定印象深刻吧,尤其是他頭部兩把巨大戰刃乘著萬軍之勢橫掃這戰場上的一切。
  • 電影《三體》能否超越《星際穿越》成為科幻片中的經典?
    相信很多《星際穿越》的觀眾看過影片之後都有很多的懵懂,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星際穿越》是科幻電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在當前的科幻電影之中絕對可以列入三甲之列。在《星際穿越》中觀眾能看到太多的東西,人類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出現的末世災難,太空的浩瀚、人類對於探索其他星球的渴望、世界上最偉大的親情,每一點都給人很大的觸動,這個本子在科幻作品中也是非常難得了,而提到末世和太空題材,難免有觀眾就想到中國作家劉慈欣的《三體》。
  • 陳學雷:星際穿越之科學幻想
    星際旅行、黑洞等是科幻小說和電影中常見的元素,何以《星際穿越》獨受如此熱捧呢?這要從這部電影的精心創作說起。拍攝這部電影的創意來自琳達·奧布斯特(Lynda Obst)。她曾參與創作了《霹靂舞》、《西雅圖不眠夜》、《超時空接觸》等許多好萊塢經典大片。80年代初期,她曾一度和一位研究引力理論與黑洞的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約會,後來二人各自婚嫁,並都成為各自領域的大腕,而當年的愛情也轉為友誼。
  • 同樣是「硬」科幻,《流浪地球》比《星際穿越》差多少?
    諸如硬核科幻這些好萊塢擅長的領域,國產電影絕少嘗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電影技術上的不成熟,一方面是對這種題材類型影片的不擅長。雖然《流浪地球》在國內電影史上取得了開拓性的成功,但是如果把《流浪地球》和頂級的「硬核」科幻放在一起時,究竟還有多少差距呢?這一點,我們可以拿《流浪地球》和近日重映的,好萊塢頂級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做一下對比。
  • 《星際迷航》動畫背後中國主創劉璧姣
    《星際迷航》作為全球最大的科幻IP, 最近即將推出系列動畫《星際迷航:下層艦員》,這是自上世紀70年代原版動畫系列以來,第一部動畫片。這部由艾美獎獲獎動畫,全球大熱的《瑞克和莫蒂》製片人邁克·麥克馬洪創作的《星際迷航:下層艦員》正在掀起成人動畫的熱潮,故事關於「在星際艦隊的船隻上服役的輔助人員」。《星際迷航:下層艦員》由全美最老牌的三大主流媒體之一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與好萊塢最大獨立動畫公司之一titmouse inc. 聯合製作完成,將在2020年夏天CBS的網絡流媒體網站上播放。
  • 動漫插圖欣賞:來自太空科幻電影的靈感的情節再創作
    星球大戰的故事延展想像(2)在星球大戰播出的很長一段時間後,有很多的關於它的而出現創作靈感,就著關於腿部和和很多機械結構的再理解圖片創作中體現捕獲了叛軍在某些寒冷星球上的防禦陣地,叛亂沒有可以傷害這臺機器的武器。
  • 比《星際迷航》更精彩的10部星際迷航電影
    去年適值經典科幻系列《星際迷航》誕生50周年,派拉蒙推出了重啟系列的第三部電影《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這部電影得到了積極的評價,許多影評人對其表演、動作場面、配樂、視覺效果,以及向安東·尤金和倫納德·尼莫伊的致敬大為讚揚。其全球票房收入達3.335億美元,但並不是票房最高的星際迷航電影。
  • 開啟虛擬空間之門:電子世界爭霸戰經典解析
    如此三無電影,卻號稱預算達3億美元,堪稱投資最高的科幻電影(之前被認為最昂貴的科幻片《阿凡達》預算現在估計也只花了2.37億美元)。為什麼迪士尼會把一部20年前票房成績平平的老片拿出來下大本錢拍續集?讓我們看看這部20年前的《電子世界爭霸戰》有何經典之處,對後世影響如何吧。
  • 《星際爭霸:重製版》:二十年情懷不容錯過,鬼迷心竅才不體驗
    然而在最近6月2號《星際爭霸:重製版》公布預購信息,價格為98元與《絕地求生》也就俗稱的吃雞同價,但是作為一款即時策略遊戲,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它的前身也就是經典中的經典《星際爭霸:母巢之戰》。《星際爭霸:重製版》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廣受喜愛的經典元素,並將遊戲體驗全面升級,無論是從視覺效果,聽覺效果還是各種推廣漫畫等等都有顯著的提升,再者暴雪是一個十分值得我們玩家信賴的公司,暴雪的遊戲不論從質還是從量上來看都是精品之選,不得不說找到一個好的平臺還是相當於成功了一半都是十分優秀的作品,暴雪可以更好的推出《星際爭霸:重製版》這款又經典又流行的即時策略遊戲,
  • 短片故事創作的7種方法(附經典短片案例及國內優秀短片導演的成長...
    (限30人,全部安排實習),今天的內容,給大家分享10位大導演學生時期的作品,這些短片作品表現出很強的風格和創意,能給我們以很好的啟發和借鑑,同時,短片故事的創作本身也是有方法的,希望通過本文,讓更多人能學會用短片來探索電影的形式,並提高自己的編劇及導演能力。
  • 法式科幻的成敗:從《第五元素》到《星際特工》
    這是呂克·貝松(Luc Besson)2016年在拍攝《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期間說過的話。那段故事如今已經人盡皆知:2007年他就曾完成了一稿《星際特工》劇本,之後他被卡梅隆邀請去《阿凡達》的片場探班,受到了極大震撼,回來後他把劇本扔進了垃圾桶,決定嘗試將他本以為不可能完成的視覺特效變成可能。
  • 星際爭霸中神族人創造的巨像連神族自己都對其感到恐懼
    Hi~ o(* ̄▽ ̄*)ブ ,大麥的《星際爭霸十萬個為什麼》又和大家見面啦!在當年星際2剛剛出來的時候,暴雪做過一段關於巨像這個全新兵種的演示,給玩家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其大範圍且高攻擊的輸出能力,能夠非常快速地清空戰場上的脆皮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