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均為 婺城檢察微信公眾號 圖
兩輛貨車在浙江省金華市羅埠鎮交接貨品時被警方當場查獲,車上裝滿用黃色牛皮紙袋包裹的貨物,整整1.8噸全都是麻黃鹼——這是迄今為止浙江省最大一起非法生產、運輸製毒物品案中的一小部分「產品」。
7月30日,澎湃新聞從金華市婺城區人民檢察院獲悉,該院日前以涉嫌非法生產、運輸製毒物品罪對陳某某等3名被告人提起公訴,其中涉案麻黃鹼12.7噸;以非法運輸製毒物品罪對羅某等2名被告人(2人系貨車司機)提起公訴,其中涉案麻黃鹼1.8噸。
現已查明,2016年,在福建省龍巖市做收廢品生意的陳某某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一個有錢的朋友「蔡哥」(另案處理),說要搞一個工廠,工資很高,讓他過去幫忙。
幾乎在同時,身在浙江衢州市常山縣的徐某某也接到自己小學同學程某某的電話,給他介紹了一個「大生意」。程某某稱,有福建老闆想在浙江辦廠,投資、生產、管理、銷售都由他們負責,常山方面只需要負責找到合適的工廠、採購設備,以及疏通因環保問題被查等關係。
蔡哥稱,生產的東西是感冒藥裡的一種成分,但做起來味道很大,需要找偏僻一點的廠房,否則容易被環保部門查。一噸產品利潤160萬元,經過談判,常山方面負責的徐某某等5人,能分得35%的股份,也就是60萬元/噸。
福建老闆還給他們支招,讓他們找一個生病的人當名義上的負責人,出了事兒由他頂著。面對大把的利潤,徐某某來不及多想,叫上常山本地幾個朋友,一起謀划起建廠的事情。就這樣,福建的陳某某和蔡哥等,和常山的徐某某等幹起了他們的「事業」。
2017年三四月份,工廠基本完工。福建的陳某某也過來了,他是蔡哥叫過來管理這個生產點的,負責經費使用支出、運輸成品等。
這個看似普通廠房的背後,卻藏著不少奇怪的細節。整個工廠顯得特別神秘,比如廠裡負責生產的工人都是福建帶過來的,不允許本地招人;所有員工都不允許帶手機上班,在廠裡看到或者聽到什麼不許多問;上頭老闆打電話,只用網絡電話,顯示地址都在國外;給他們錢,哪怕幾十萬元都用現金;老闆們難得到常山遊覽考察,也不用自己的身份證登記入住酒店。
這個工廠幾乎只在夜間生產,每次生產,都會冒出白煙,還有非常刺鼻難聞的味道。工廠特別害怕環保檢查,只要一聽說周邊有檢查,馬上停工。
除了生產,出貨也顯得神秘異常。一開始,他們通過義烏、金華等地的物流公司寄送,但寄送的物品,標明的是洗衣粉。後來,改走貨車運輸,也不是買家的貨車開來運貨,或是廠裡的貨車直接運過去,而是雙方找一個中間點接頭,兩邊的貨車前還要安排一輛小車打前站,一旦遇到臨檢,可以立馬通知後面的貨車掉頭。
化工廠工人的工資高到離譜,一個幫忙採購溴素等原材料的工人,不怎麼來工廠上班,半年就拿到了13萬元工資。
這些反常的操作讓徐某某非常不安,在他一再追問下,福建老闆蔡哥才告訴他,廠裡的產品是「麻黃鹼」。徐某某等人在網上查到,私自生產麻黃鹼會判刑很重,幾個身在常山的合伙人萌生退意,但還沒等他們停工,便東窗事發。?
金華市公安分局江南分局接到了浙江省公安廳禁毒總隊的有關線索通報,於2017年10月16日截獲了兩輛裝了1.8噸麻黃鹼的貨車,並由此起底了位於常山縣的涉毒工廠。
據婺城區檢察院辦案人員介紹,對於制、運製毒物品麻黃鹼的案子,超過25公斤即屬於情節特別嚴重。只需要經過簡單的程序,1公斤麻黃鹼就能生產出至少0.7公斤冰毒(甲基苯丙胺)。而涉案12.7噸麻黃鹼,可以製作近9噸冰毒。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 張憲超_NN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