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在時代變化的背景下,人們的出行方式從剛開始的自行車,到現如今的飛機、高鐵,中國在高鐵基建方面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可是對於零部件的一直存有難以解決的問題,相反我們的鄰居日本卻憑著一款號稱「永不鬆動」的螺母,名揚海內外,實際上這款螺母也的確非常優秀。
這款號稱「永不鬆動」的螺母是被應用在高鐵上的。即在一顆螺絲上放置一凹一凸兩種螺母,將螺絲固定住,因為相互作用力螺母和螺絲在日常使用中會變得越來越緊。日本針對這種螺母曾經信心滿滿地表示即便是公開圖紙也不會有國家可以仿製得出來,不過我國打破了日本的神話。
該螺母可以兼容兩個不容方向的螺母,右旋螺母在朝右松退時的摩擦將成為左旋螺母向左擰緊的摩擦力,兩個運動相對的力使螺母聯繫更加緊密。螺母本身並沒有很大的技術含量,真正考驗的是製造工藝,只要出現了一點的偏差,製造出來的螺母就有可能不達標,這就是日本說出給出圖紙都造不出來的原因,因為問題不再圖紙上面,而在於工具機的加工工藝。
雖然模仿者很多,但最初都沒有成功,可中國偏不信邪。有志者事竟成,隨著中國自鎖螺母的問世,一舉將日本永不鬆動螺母扯下神壇,相比之下,日本螺母用扳手擰緊需要180牛米,而中國只需要121牛米。據了解,當列車運行時自然會產生震動,但一般的螺母會進行脫落,當我國研發出自鎖航母之後,對於我國而言是個巨大的幫助。所以一些國家實行技術壟斷是行不通的,畢竟我國是個喜歡創造奇蹟的國家。
中國工程師發明的''自鎖螺母''已經說明了中國的決心,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實力,永不鬆動的螺母的神話也隨之破滅。中國的''自鎖螺母''比日本的強度更大,因為我們高鐵的速度更快,需要抵抗的力量更強。
如此一來,日本可就傻眼了,最起碼以後它不會再好意思對外就掌握了永不鬆動螺母的製造技術而大放厥詞了。這款螺母的問世,不僅打破了日本在螺母領域的壟斷,更是直接破了一項世界紀錄,國際對此讚嘆不已。這並不代表我國就真的無法掌握某些小零件的生產技術,要知道,我國向來不缺創新型人才。
曾經的中國沒有自主研發晶片的能力全部依靠進口,很多國家經常用進口限制來壓制中國的發展,但這並未讓中國停止前進的腳步。在這次疫情期間,中國也採取了有效措施,在短短兩個月之內就控制住了疫情發展,讓世界為之震驚,中國用十天所建造的醫院很快投入使用,無論是在隔離設施還是在醫療設備方面都十分完善。
作為中國人能看到國家有如此大的成就,也是由衷自豪了,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