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原理也造不出來?中國製造用行動證明實力!我國已成功超越

2020-12-05 木曉普照

過去十幾年來,精日公知們在吹噓日本工業實力時,最喜歡用工匠精神來形容。只要是在此精神下製造出來的工業產品,其它國家都是無法模仿的。曾經就有新聞宣傳說,日本有一種號稱永不鬆動的螺母,即便是公布了製造原理,也沒有國家能夠仿造出來。那麼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很顯然不是。因為我國沒有花多少時間就製造出來了性能更好、生產成本相差無幾的螺母,不用按照日本螺母的圖紙設計就成功實現了超越。

日本的螺母名字叫做哈德洛克,主要應用在高鐵軌道上。根據設計方的數據說明,該螺母在實驗環境下就算接受幾萬次強烈震動,也不會出現鬆動的情況。那麼這是不是代表它真的就「永不鬆動」呢?只是一個宣傳噱頭罷了。世界上不可能有這種螺母,不同品牌的差距只在於防松性能的好壞。而且從實際情況來說,防松螺母在高鐵上的應用環境遠遠沒有那麼嚴格。有些可以在高鐵上使用的螺母,可能就不符合貨車的使用要求。所以從哈德洛克螺母可以在高鐵領域使用很久來吹噓它的性能很強大,這本來就不是一個嚴謹的說法。

而且有兩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一是公司官網當初宣傳的時候表示,發明人是從日本建築中獲得的靈感,而這個建築的基本建造結構卻是來自於我國。二是如果想要達到永不鬆動的效果,只需要焊死就可以了。而當初之所以會使用這種類型的螺母,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循環利用它們,以及便於日常性的維護,並不是為了追求永不鬆動的效果,因此單從宣傳上來說就有些前後矛盾了。

而除了宣傳它的效果之外,另一個造謠的地方,就是所謂我國擁有自主技術的高鐵,被一顆螺母掀開了遮羞布,仿佛我國的高鐵離不開哈德洛克螺母。但事實上我國只有一家公司在早期與該企業有過合作,其它公司從來都沒有使用過這種螺母。可即便如此,使用的總量也沒有達到百分之一。如今我國的高鐵,大到整車設計,小到零部件生產,幾乎都實現了完全自主化。所以那些所謂我國連一顆螺母都要依靠日本的謠言,完全是編造的。

而最後要說的是,我國早在十幾年前建造青藏鐵路的時候,就設計過類似功能的零部件。而這一由我國完全自主研發生產的產品,不僅能夠經受住高原的惡劣環境,還能夠做到常年無需維護。至於效果如何,大家通過這十幾年來青藏鐵路都沒有出過因相關零部件鬆動而發生的事故就能夠知道了。而且說實在的,精日的胡亂吹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是害了日本的那些小企業。就拿哈德洛克來說,全公司也就一百來號人,全年營業額勉強破億,而我國高鐵市場已經是幾千億的規模了。

我國研發出來了,對於國內市場沒有多大影響。而且前期研發投入的成本,還需要很久才能夠回本,但日本的這家企業可能就會因此而倒閉。當年的原子筆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前面也說過,很多國家並不是沒有能力生產同性能、甚至性能更好的螺母,只是沒有這個必要而已。目前的全球化市場就講究一個細化分工,只有這樣大家才都能獲得利益。尤其是對於我國來說,無論是已經籤訂的RCEP,還是一直在努力推動的一帶一路,更要分些蛋糕給其它國家。只有嘗到了甜頭,它們才會義無反顧地上車。

相關焦點

  • 原子彈原理已公布,但為何還有很多國家造不出原子彈?
    核武器主要包括核裂變武器和核聚變武器,核裂變原理引爆的即原子彈,核聚變原理即氫彈。二戰時期愛因斯坦聯名數名科學家致信美國總統,儘早研製核武器是取得戰爭和發展先機的重要條件,於是世界上第一顆成功引爆的原子彈誕生於美國,被投放於廣島。
  • 目前有哪些科學技術美國造不出來,而中國卻能造出來?
    美國總體科技要比中國領先二、三十年,中國技術水平的進步相信小夥伴們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上,目前在一些單獨的領域內,中國的科學技術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比如,以下這些科學技術,美國未能造出,而中國卻順利地呈現了出來。
  • 中國電磁炮成戰爭騙局?美意外證明實力,中國如今已遠超我們
    在如今的時代,一直奉行著一個原理,那就是「過時就會被淘汰」不管是什麼時候都不例外,所以為了保證本國的軍事實力,每個國家都在加緊了研發新型武器的腳步,世界最新武器的代表電磁軌道炮就是其中之一。這一武器甚至被猜測,有可能成為顛覆未來海戰的新型武器,目前對於該武器進行研發的國家並不多,但是就現在的情況來看,中國和美國在這一領域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成績,並且最近來看在這一領域的成果,中國顯然已經將美國超越。儘管中國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的研發能力,但是仍舊有一些國家認為只是中國的一種戰略騙局而已,但是此次美國卻意外替中國證明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電磁炮為何受到各國青睞?
  • 我們不需要科學狂人,亦不需要PPT造車
    對於「基因編輯」事件的審視,社會輿論以及科學界圍繞「基因編輯」事件的討論,早就超越了事件本身。「網際網路造車」、「PPT造車」亦是這個浮躁時代的一曲短暫喧囂。幾天前,賀建奎的「科研成果」一經公布,即導致122位科學家聯名譴責: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使受精卵的CCR5基因發生突變,從技術上講不是難事,也談不上創新。
  • 首艘航母下水,中國製造成功的背後有著什麼秘密?
    2017年4月26日,中國首艘航母在大連成功下水,標誌著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航空母艦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事實上,航母的成功下水已經標誌著我國的航母建設事業取得一個階段的成功,雖然質疑的聲音不斷,但是壓力就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而如同航母建設事業發展的困難重重,我國汽車工業起步較晚,由於技術壁壘難以突破,同樣經歷過被合資品牌打壓嚴重的時期。但是在砥礪前行的道路上,中國品牌始終秉承著一種頑強向上的精神,磨礪多年。
  • 中國目前光刻機處於怎樣的水平?為什麼短時間內造不出來?
    中國光刻機生產落後,關鍵還是能夠買進更先進的機器。如果西方國家實施制裁,禁止中國從西方進口,用不了幾年,光刻機的生產就是趕不上他們,也不會與他們有大差距。成立中國企業基金會,中國銀行聯盟基金會,給中國的各類裝備研發生產企業以年百億級別的資金支持,派出國家院士團隊全力支持研發,不愁一年兩年搞不出來。
  • 中國建造世界最大「挖泥船」,填海造島神器,已揚帆起航
    近些年來,我國的工業製造技藝不斷提升,許多此前只有國外能夠生產的設備在中國技術人員的努力成功在國內實現製造,其中各種建設工程用的船舶令人影響極為深刻。近日,我國建造的一艘世界最大非自航絞吸式挖泥船「新海旭號」順利揚帆起航,從江蘇出發將去往沙烏地阿拉伯的一處港口建造人造島嶼。
  • 「基建狂魔」變「造艦狂魔」中國造船業向前一大步,西方:不科學
    03年下水的168廣州號飛彈驅逐艦開啟了我國新世紀海軍的造艦熱潮,在它之後,052D、054A、055、075及航空母艦等相繼開始大量建造,據了解,從第一艘052B下水開始算起,我國至今下水服役的新艦已經超過了150艘。充分展現了「造艦狂魔」的實力,要知道,在同一時期,歐洲下水的新艦還不及我國的一半。
  • 假如中國掌握了UFO的製造原理,會成功製造出UFO嗎?
    有位姓譚的農民,早早地起來去田裡耕作,還沒走到田頭,便看見不遠處的草叢裡,有一個冒著彩色亮光的東西。他心想,不會是什麼價值連城的寶貝吧。走近一看,是一個圓盤狀的物體。他試著用手搬回家,突然,那個圓盤帶著他飛向天空,一些雲都在自己的腳下,而他感覺一陣眩暈,迷迷糊糊的沒了記憶。
  • 原子彈的製作原理簡單,為何多數國家造不出來?這一項技術很關鍵
    我們拿原子彈來說,以前的科學家們為了製造原子彈,真的是絞盡腦汁,克服重重困難,壯大國家的軍事實力。但現在不一樣了,製造原子彈的技術基本是公開的,但為何大多數國家還是造不出來呢?原子彈,又稱裂變彈,是一種利用核原理製成的核武器。它最初由美國研製,破壞力極大,在爆炸的同時還會釋放強烈的核輻射,危害生物和非生物組織。
  • 美俄:中國20年都造不出航母鋼材,話說太早註定慘敗被打臉
    當初美俄成功建造出了好幾艘航母,掌握了航母鋼材的建造技術,並且表示給我們20年我們都造不出來,事實證明美俄註定慘敗,要被打臉。    美俄的航母算是世界上誕生時間最早的了,所以他們自然是早就掌握了相關技術,而且也已經運用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當初我國準備自己造航母的時候,他們都表示中國再花上個20年都不可能造出這樣的航母鋼材。
  • 品質躍遷:從「看到了造」邁向「想到了造」
    此時離這位36歲的年輕人開始創業已過去7年。&nbsp&nbsp&nbsp&nbsp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對柔宇不吝讚美,認為中國製造多是生產世界上已有的東西,是「看到了造」,但柔宇卻開了「無中生有」的先河,「他們的產品是前人沒有的,這叫『想到了造』」,周其仁說。
  • 中國衛星遭美國誤擊,美卻不做任何回應,我國用行動還以漂亮反擊
    這樣做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方便人們的生活,現如今我們所有的一切信息與宇宙中的衛星都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這些衛星,那我們很多工作都無法正常進行。更重要的是,這個衛星不僅能監測到地球上的一舉一動,甚至可以去觀測其他國家,就像在無形之中安插了一個眼線一樣。當然,我們國家自然不會做這種卑劣的事情,所發射的衛星也只是為了自己國家的發展考慮。  中國衛星遭到美國誤擊?
  • 為證明軟著陸實力,印度決定開啟「二次行動」,但這一次又延期了
    「月船三號」於去年10月底立項,是斥資1,000億盧比Gaganyaan計劃的一部分,也是印度為向世界證明其軟著陸實力的「二次行動」。事件追溯2019年7月22日,距「月船一號」時隔11年的「月船二號」,在印度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
  • 原子彈原理早已公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國家造不出原子彈?
    核彈有兩種,一種是我們本文要說的原子彈,另一種則是原子彈作為扳機的氫彈,兩種統稱為核武器,它們的原理並不複雜,甚至中學生都能了解他的原理,但在地球行能製造出核武器的國家不過十幾個而已!為什麼那麼難?
  • 解密:中國為什麼不造太空梭而造載人飛船?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樊永強)目前人類研製發射成功並正在使用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共有3種:載人飛船、空間站和太空梭。其中,太空梭綜合運用了運載火箭、載人飛船和飛機技術,堪稱人類智慧的結晶。既然太空梭代表著世界航天技術的先進水平,以跨越追趕方式進行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何還要從載人飛船起步呢?
  • 秦嶺曾傳出一聲巨響,我國再次傳來捷報,外媒:中國又成功了?
    中國這些年來取得的成績是矚目的,畢竟在短短的時間裡能發展到今天這個局面也是不容易得,這也離不開我們的共同努力。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中國實力的展現,秦嶺曾傳出一聲巨響,我國再次傳來捷報,外媒:中國又成功了?
  • 中國寶武實現我國快堆蒸汽發生器關鍵材料用鋼自主製造
    據了解,目前,寶鋼股份已完成我國60萬千瓦示範快堆工程核心裝備用2.25Cr1Mo評定鋼板高溫長時性能第一階段試驗,已有試驗結果全部滿足設計要求,並通過評審;已順利完成首批鋼板生產和供貨。這標誌著我國已全面具備快堆蒸汽發生器關鍵材料用鋼板自主製造能力,向核能自主創新建設和跨越式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
  • 超空間驅動器為什麼至今造不出來?
    我們為什麼不能造一個出來?  來源:盧卡斯電影如果你是科幻迷,那麼你一定知道星球大戰,你也一定知道超空間驅動器(Hyperdrive)。超空間驅動器是「星戰宇宙」中的常見驅動裝置,早在1977年的第一部星戰電影中,Han Solo 就和他的同伴駕駛靠超空間驅動器驅動的千年隼號進行超光速星際旅行。
  • 中國連登月飛船都造的出來,為何卻造不出小小的CVT變速箱鋼帶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