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空間驅動器為什麼至今造不出來?

2021-01-15 中國物理學會期刊網

作者:Elizabeth Howell 

翻譯:螳吉呵呵

審校:yangfz


Han Solo 在《星球大戰中》利用超空間驅動器進行光速旅行。我們為什麼不能造一個出來?  來源:盧卡斯電影


如果你是科幻迷,那麼你一定知道星球大戰,你也一定知道超空間驅動器(Hyperdrive)。超空間驅動器是「星戰宇宙」中的常見驅動裝置,早在1977年的第一部星戰電影中,Han Solo 就和他的同伴駕駛靠超空間驅動器驅動的千年隼號進行超光速星際旅行。


那麼,超空間驅動器是否真的能被製造出來呢?你可以比光跑地更快嗎?和物理中的其他事情一樣,這個答案也相當複雜。也許我們只能回答,是什麼什麼樣的技術障礙在阻止我們超越光速?





彎曲時空。來源:SPACE.com


超空間驅動器遇到的第一個障礙就是,所有具有質量的物體都不能超越光速。這是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裡的基本原理。簡而言之,當飛船達到光速時,它的質量就會達到無窮大。也就是說你需要無窮多的能量去推動它,這比炸掉奧德蘭所需要的能量還要多得多。所以,想要達到光速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愛因斯坦的公式並沒有禁止你通過彎曲空間來超越光速。你可能知道,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的時空中。空間球本身的膨脹速度是可以超光速的。例如,宇宙大爆炸發生之後的很短時間內,時空本身的膨脹速度是超過光速的。


曲速引擎可以利用彎曲空間來實現超光速飛行。曲速引擎的概念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所以現階段它只是一個數學上的概念。理論上講,曲速引擎會引起飛船前方時空收縮而後方時空膨脹。單獨考察空間,物理學家Eric Davis和Gerald Cleaver分別單獨地把這個現象和衝浪做了對比。可以想像衝浪板就是飛船,運動員就是駕駛員。運動員在浪頭前進時仍然站在衝浪板上,相同的飛船在時空隧道裡時仍然處在時空之中。

 




運行中的曲速引擎。  圖片來源:wiki


在我們利用千年隼號躲開Kylo Ren之前,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物理學家解決。


Cleaver、Richard Obousy和Jeff Lee已經考察了部分問題。首要的問題是如何將千年隼號啟動。「僅僅是啟動階段所需要的能量就相當於整個木星的質量所轉化的能量。」 Cleaver在採訪中說。


不過,可以假設我們可以完成千年隼號的啟動。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保證飛行過程中能量的流動。當曲速引擎達到光速時,宇宙微波背景中的光子就會被飛船吸收。這對飛船本身和船員來說都是不利的。


「從運動方向上傳來的星光會劇烈的藍移」Davis 接受採訪時說,這就是說飛船的高速運動會壓縮光子並提高光子的頻率。「它們會變成超強輻射並殺死飛船上所有人」。同時,飛船會因為時空帶來的問題停止運轉。


「由於能量會轉化給藍移的光子,飛船的能量會持續地流失。」Cleaver說。「飛船上必須有一個巨大的能量源來補充流失的能量。」在這個模型中,你需要持續提供大量的能量,大到Cleaver認為不可能通過技術手段製造出來。





普朗克衛星拍攝的微波背景輻射全天圖


Davis最近在訪問Baylor時做了關於處理曲速引擎的變動問題的報告。他提到了他最近閱讀的C.B. Hart等人2002年掛在Arxiv上名為「關於超光速曲速引擎飛船上有害物和輻射問題」的文章。


Hart結合了自己團隊和其他物理學家的工作,指出了關於曲速引擎的其他問題。其中有一個對飛船來說致命的問題——以接近光速撞擊小行星或者其他物體。這個問題對於千年隼號同樣存在。


另外,曲速引擎附近的輻射使得你不可能向保護罩外的任何人傳遞信息。更糟糕的是,這種環境下,你甚至不能通過控制時空去你想要去的地方。


不過,根據Hart和他的合作者的理論,我們可以通過調節方程式來避開部分麻煩。物理學家Chris Van Den Broeck提出了一個改進曲速引擎的方案。在一次採訪中,Davis說這個理論的數學對於非數學工作者來說太過於複雜。但實際上,Chris Van Den Broeck通過給數學方程乘上一個時空度量給出了改進方案。結果它降低了曲速引擎工作所需的能量。(從整個銀河系的能量減小到整個太陽的能量,雖然能量依然很大,但是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Hart 組根據Davis的工作做了更多的數學方面的工作並提出被用多層保護罩包圍曲速引擎的改進方案。換句話說,飛船上的駕駛員被層層盾牌保護起來。


「內部曲形罩的作用可以解決外部曲形罩帶來的問題。這樣就不再有危險的輻射,飛船不能和外界聯繫的問題也解決了」他說。「這也大大減少了製造曲速引擎的能量」。即便如此,仍有大量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星際穿越穿過蟲洞。來源:星際穿越電影


如果曲速引擎的方案不能實現,至少還有兩個方案讓你可以駕駛千年隼號進行高速空間旅行。


第一個是蟲洞,蟲洞理論上連接了空間中不同的兩個點。一個關於蟲洞如何工作的經典例子出現在Madeleine L'Engle的書《A Wrinkel in Time》中,這個例子將會在2018年被拍入電影。


在這本書中,小女孩Meg學到了一個叫「tesseract」的概念,書中也稱為「時間的褶皺」。Meg被要求在一張紙上畫一幅螞蟻行軍圖。這張紙代表時間。你可以通過摺疊紙張來縮短螞蟻走過的距離,在實際情況中你可以通過彎折時空縮短兩點之間的距離。


「如果有人可以彎折時空,我們很難想像這會是什麼樣子。因為我們生活在三維世界中,這就造成我們很難想像四維世界的情形,」Patrick Johnson說。


問題在於,蟲洞彎曲時空需要大量的能量。在電影「星際穿越」中,飛船進入了土星附近的蟲洞進行時空旅行。「如果蟲洞距離土星像電影中那麼近,土星會被整個撕碎,」Johnson說,他補充道,這個過程中需要的能量大到無法想像。

    

NASA建造的射頻共振空腔推進器原型機


另一個選擇是射頻共振空腔推進器,這是被NASA和其他航天機構仔細考慮過的高速飛行的概念。它的原理是在椎體內發射微波,微波在密閉空間內反覆地反彈,進而產生的輻射壓推動椎體前進。很多科研人員說,這個方案違背了物理定律,儘管射頻共振空腔推進器已經被不同的研究組驗證過。但NASA的相關研究人員目前仍不願接受相關採訪。


無論超空間驅動器能否真正實現,它的確可以為科幻小說帶來很多素材。星戰並不是唯一想要實現超光速飛行的小說。與曲速引擎類似的裝置大量出現在《太空堡壘》《星際迷航》和《神秘博士》等作品中。


原文連結:https://www.space.com/39113-star-wars-hyperdrive-light-speed-tech.html

編輯:yangfz


相關焦點

  • 超空間飛行
    超空間飛行是一款非常好玩的遊戲。這款遊戲就是我們喜歡的飛行類型的遊戲,這款遊戲玩起來沒有盡頭,玩家飛行的越遠那麼得分就會越高,而且途中還會有很多的障礙物,所以大家想要來挑戰一下麼?快來下載體驗吧!
  • 明白步進驅動器原理,就知道為什麼步進電機要加驅動器了
    很多工控朋友和PLC自動化從業者都知道步進電機,但也有部分PLC入門學員不明白為什麼步進電機要加一個步進驅動器,而不是像普通電機那樣直接插入電源就可以使用,今天帶大家了解步進驅動器。步進驅動器的結構:步進驅動器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環形分配器,另一部分是功率放大。
  • 【進階攻略】超空間實驗室手雷戰詳解!
    參戰人數:2~8人可使用武器:手雷、刀子、斧子可使用地圖: 血戰迴廊、廢棄工廠、購物中心、超空間實驗室、運輸船、冰天雪地、黑夜之城、倉庫A、倉庫B、封鎖地鐵、新年街區、火車工廠、邊貿城、巷戰、地圖攻略:超空間實驗室
  • 解密:中國為什麼不造太空梭而造載人飛船?
    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在中國航天界就造載人飛船還是造太空梭曾進行過廣泛深入的比較論證,最終,載人飛船方案成為唯一的勝者。為什麼載人飛船獨受青睞呢?科學家和設計師們提出了他們的理由。一是我國已經擁有研製和發射飛船的技術基礎和條件,而不具備研製太空梭的優勢。
  • 永動機為何不可能造出來
    為什麼科學界會認定,永動機不可能造出來呢?很久以前就有人對永動機感興趣,甚至連達·文西都做過類似的工具。在中世紀,由於沒有煤炭、石油等現代燃料可供應用,人們設計的永動機大多是個純機械工具,比如在一個轉輪上設計不同長度的懸臂,想讓轉輪一直轉下去,結果所有的工具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
  • 永動機為何不可能造出來?
    為什麼科學界會認定,永動機不可能造出來呢?很久以前就有人對永動機感興趣,甚至連達·文西都做過類似的工具。之所以中世紀的人們會相信一個機械可以不靠外部能量和力量永久轉下去,是因為當時熱力學第一定律尚未形成。在19世紀初,很多科學家都相信風靡一時的「熱質說」,即把熱認為是一種物質,然而,「熱質說」卻無法解決很多熱力學中的關鍵性問題。
  • 中國連登月飛船都造的出來,為何卻造不出小小的CVT變速箱鋼帶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
  • 新聞背景:中國為什麼不造太空梭而造載人飛船
    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在中國航天界就造載人飛船還是造太空梭曾進行過廣泛深入的比較論證,最終,載人飛船方案成為唯一的勝者。為什麼載人飛船獨受青睞呢?科學家和設計師們提出了他們的理由。一是我國已經擁有研製和發射飛船的技術基礎和條件,而不具備研製太空梭的優勢。
  • 《冒險島》新版橡果偵探團今日上線 超空間副本開戰
    一成不變的遊戲玩法讓你累感不愛?全是套路的副本設計讓你吐槽無趣?今日,經典卡通網遊《冒險島》新版「橡果偵探團」震撼上線,引領小夥伴們開啟一段腦洞大開的冒險之旅:化身名偵探,真相只有一個絕非口號;挑戰超空間,雙BOSS靜候強力黨來戰;領地經營熱,廚神廚房讓你自力更生。想要馬上HOLD住新版內容?速速滾動你的滑鼠中輪!
  • 為什麼短時間內造不出來?
    如果西方國家實施制裁,禁止中國從西方進口,用不了幾年,光刻機的生產就是趕不上他們,也不會與他們有大差距。成立中國企業基金會,中國銀行聯盟基金會,給中國的各類裝備研發生產企業以年百億級別的資金支持,派出國家院士團隊全力支持研發,不愁一年兩年搞不出來。
  • 為什麼填海造陸地時,不用沙漠裡的沙子?答案說出來很「新鮮」
    為什麼填海造陸地時,不用沙漠裡的沙子?答案說出來很「新鮮」填海造地相信大家都有聽到過,在前一段時間由於我國南海的形勢比較嚴峻,我們也能了解到一個現象,就是我國現在正在進行一系列的填海造地行動,我們有關注也會了解到我們國家的南海島嶼也在慢慢增大,甚至有些地方還開始建立起了大型機場以及醫院。
  • 鋼鐵俠的戰甲,瓦坎達那麼發達為什麼造不出來?
    但是可以見得,瓦坎達能解決鋼鐵俠解決不了的科技難題。而且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裡,鋼鐵俠用的最新的納米戰甲技術,在《黑豹》裡就出現了,當時黑豹用項鍊啟動覆蓋全身戰鬥服的裝置就是納米技術。各個方面,都說明了瓦坎達頂尖的科技水平。那麼為什麼瓦坎達的科技水平那麼高,卻沒有製造出像鋼鐵俠那樣擁有極強殺傷力的戰鬥盔甲呢?
  • 它沒有邊界也沒有裡外之分,至今沒人能造出來!
    很多人估計都沒有聽說過克萊因瓶,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這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傳統意義上的瓶子,嚴格來說,它都不算是一個瓶子。它是由一個叫菲立克斯·克萊因的數學家提出的。所以我們需要從數學的角度來看,它指的是一種無定向性的平面。但是如果我們從拓撲學的角度再看呢,它又是一種,不定向性的拓撲空間。
  • 為什麼人類可以造出超級計算機,卻連最簡單的細胞都造不出來?
    身為人類中的一員,我們都會為人類能夠製造出如此複雜且精密的工具而感到自豪,然而比較尷尬的是,在生命科學方面,我們人類的水平卻很低,事實上,人類連一個最簡單的細胞都造不出來。為什麼人類可以造出超級計算機,卻連最簡單的細胞都造不出來?
  • 還在使用便宜的FET驅動器?工程師們,請當心!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個電路板本身正在測試,沒有附加負載(只有微小的LED),唯一的解釋就是H 橋短路。4Awednc重新檢查控制驅動器的軟體,用示波器檢驗控制FET驅動器的信號,並確認我們在相反方向打開H 橋之前,已經完全關掉所有設備。但問題依然存在。
  • 步進電機及驅動器連接_步進電機驅動器接法_步進電機驅動器怎麼調
    打開APP 步進電機及驅動器連接_步進電機驅動器接法_步進電機驅動器怎麼調 發表於 2017-08-11 16:47:23
  • 通用型與脈衝型伺服驅動器的區別
    數字採集系統將伺服驅動器在裝備中的實時運行狀態信號進行採集和調理,然後送給數據處理單元供其進行處理和分析,最終由數據處理單元做出測試結論。由於採用在線測試方法,因此這種測試系統結構比較簡單,而且不用將伺服驅動器從裝備中分離出來,使測試更加便利。此類測試系統完全根據伺服驅動器在實際運行中進行測試,因此測試結論更加貼近實際情況。
  • 櫻井大造:帳篷劇就是要用虛構把虛構本身的虛構性暴露出來
    櫻井大造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帳篷劇可以被看作是日本特有的一種形式,它興起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日本的社會環境中,現在回看,應該被定義為一種採用現代主義的方式來表達反叛的途徑。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當時還是早稻田大學一名學生的櫻井大造開始參與帳篷劇,至今已有45年。
  • 伺服驅動器的工作模式與伺服驅動器的測試方法
    整流單元(AC-DC)主要的拓撲電路是三相全橋不控整流電路。  伺服驅動器一般可以採用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種控制方式,主要應用於高精度的定位系統,目前是傳動技術的高端。隨著伺服系統的大規模應用,伺服驅動器使用、伺服驅動器調試、伺服驅動器維修都是伺服驅動器在當今比較重要的技術課題,越來越多工控技術服務商對伺服驅動器進行了技術深層次研究。
  • 航空發動機有多難造?F-22發動機圖紙拿出來,都沒人能造出來
    整個地球對人類來說已經不是摸不著的存在了。學生、商人想要出國,分分鐘就可以做到,飛機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人類提供無限可能。而飛機的飛躍是需要超強大的動力支撐,它就是航空發動機。那什麼是航空發動機呢?世界上哪些國家擁有獨立研發航空發動機的技能?我國現在發動機發展情況如何?還會受到西方國家的制約嗎?快來跟小魚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