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拿下」650億大單!陷入困境,中國群眾:慶幸中國沒有搶到

2020-12-08 騰訊網

「文|家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旅行的理由不需要闡述太多,一個字就可以概括全部:走。

高鐵是中國最重要的交通設備,3.5萬千米的運營裡程,讓國人驕傲不已,畢竟全球各國的高鐵加起來都沒有我國的長,要知道現在的中國高鐵早已成為了我們的一張名片。因此很多國家在沒有技術的前提下,想建設一條高鐵,都會選中國幫忙!不過也有的國家例外,把650億的高鐵訂單交給日本,如今陷入困境,中國群眾:慶幸中國沒有搶到!

要想富先修路,印度也意識到了基礎設施建設的嚴重性,早在15年的時候他們就曾向世界發起了招標,想要在他國的幫助下建設一條長達508公裡的高鐵項目。當印度傳出這個消息之後,一度在國際上引起了比較大的轟動,我們國家自然也想要拿下這個大項目,只不過在專業人士進行過實地考察之後果斷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為印度內部的設施實在不足以支撐有關高鐵的建設,所以向全世界招標!

當初印度已經打算將訂單交給我們國家了,但是就在籤約前夕,日本卻出來橫叉一槓子,搶走了訂單!不過萬萬沒想到很難修建,相信大家都知道印度本國的治理是非常差勁的,而且效率也特別低,印度要修建的這條鐵路是非常差勁的,在中間要經過非常多的住宅區,印度在這方面是非常差勁的,完全沒有處理好國內遷徙的問題,最後導致了當地人嚴重的不滿而印度也單方面叫停了這個訂單。

令日本沒想到的是,印度還以土地鬆軟為由,讓日本企業全程建設高架橋。如此一來,無疑將消耗更多的財力物力,日本自然不願意同意。此外由於印度民眾拿不到足夠的賠付款,直到現在,莫迪政府徵集到的土地也不過六成左右,與九成目標還有著極大的差距。印度高鐵項目原本計劃2022年上半年竣工,如今始終無法順利施工,這下日本企業無疑要賠上一大筆錢。

如果未來通車後出現任何交通事故,不但印度政府會怪罪日本,而且外界對日本的高鐵技術也會產生質疑,以後再想到他國競標高鐵項目,恐怕更加困難。印度除了不靠譜以外,還喜歡賴帳。此前,日本給印度貸的10000億日元估計是要打水漂了。現在日本算是騎虎難下了,想要退出印度高鐵合作項目就會血本無歸,如果繼續發展下去,這條高鐵出現任何的問題,日本都得名譽掃地。

據了解,到了現在這條鐵路還沒有動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印度當地農民以土地為天,並且修建鐵路就要涉及5000多戶的居民。由於補償費不到位的話,那麼他們肯定不會樂意的。除此之外,並且他們的要價也是十分的昂貴,所以這對於印度的居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所以就連日本的施工方也非常的頭疼,畢竟協議都籤了!

而且如果放棄這筆訂單的話,無疑是自打臉面讓別的國家都嘲笑他們,所以很多人網友看到這一幕都表示道:日本這次虧大的,儘管自己投資那麼多也要或將打水漂了,畢竟與印度這個工程依舊沒有開始!中國群眾也直呼:慶幸中國沒有搶到!

相關焦點

  • 52億造船大單砸給中國?日本畫風突變為哪般?
    眾所周知,近幾年,中國在一起高科技裝備領域快速崛起,而在軍工造船也迎來了蓬勃的發展,各種先進戰艦紛紛下水、服役,就連最高級的水面戰艦——航母也是一艘接一艘地連續開建,然而中國造船業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在軍用領域,民用造船也同樣開始首屈一指,走向世界前沿了。
  • 日本搶到孟加拉國港口大單孟方:中國不感興趣
    人民網7月7日訊 綜合報導,近日,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向媒體透露,日本明年1月將在孟加拉國東南部海岸的瑪塔巴瑞,開工建設該國首個深水港。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近日宣布獲得瑪塔巴瑞深水港項目,將開工建設18米深的港口,足以停泊最大的貨櫃貨輪。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稱,瑪塔巴瑞深水港耗資約4500億日元(約合227.7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一座1200兆瓦的發電站。
  • 美國波音拿下大單,還要在中國開新路線:不容易
    前不久波音公司對外宣布已經有被訂購了兩架機型,並且籤訂了協議,之後還表示,同一機型目前已經拿下了除了終於拿下大單之後,波音還宣布即將在中國增設一條飛機生產線,以滿足中國市場強勁的貨機需求,這一系列好消息,讓不少國外媒體都忍不住表示:不容易!在如今全球災難的影響下,旅客們的出行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客運市場方面的表現大也越來越萎靡,而中國作為經濟率先復甦的一個國家,推動了全球航空貨運市場,這也是波音公司近期將視線轉移至中國和貨機上面的最主要的原因。
  • 中國AG50飛機成功首飛,現場拿下105架大單!波音7月訂單遇「零」
    作者:行之編輯:清平安全事件給波音客機的生產蒙上了陰影,新冠疫情又對航空業產生嚴重的衝擊,波音公司無疑雪上加霜,波音7月訂單遇&34;;然而,據央廣網近日報導,中國AG50飛機成功首飛,現場斬獲105架大單!
  • 中國AG50飛機成功首飛現場拿下105架大單波音7月訂單遇零
    安全事件給波音客機的生產蒙上了陰影,新冠疫情又對航空業產生嚴重的衝擊,波音公司無疑雪上加霜,波音7月訂單遇&39;零&39;;然而,據央廣網近日報導,中國AG50飛機成功首飛,現場斬獲105架大單!&39;領雁&39;AG50輕型運動飛機領飛中國通用飛機製造業飛機在民用、軍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飛機製造能力代表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
  • 自由主義陷入困境,中國開出新藥方
    今天,自由主義國際秩序似乎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俄羅斯總統普京宣稱,自由主義已經過時;美國國際關係學者米爾斯海默認為:「冷戰後形成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政治在2019年正走向崩潰」。那麼國際政治是否要退回到現實國際政治的叢林狀態?川普是一個具有高度現實主義特徵的政治家,但是川普國際戰略的困境,恰恰也體現了現實主義理論在處理21世紀的複雜性上的困境。
  • 中國化學943億大單後,中石油再拿81億,石油行業的暖春來了?
    繼今年10月中國化學943億大單順利推進消息後,中石油海外也傳來好消息,接連拿下兩大海外油氣服務及工程項目,總項目額度超過81億元!接連拿下項目,中石油海外的生意經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以下簡稱中油工程)隸屬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從事石油工程設計、製造、施工和工程總承包的專業公司,現已發展成為中國石油集團在國內外石油工程建設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公司。
  • 剛剛,中國和印尼籤了一個15億美元的煤炭大單!澳大利亞「上火了」
    15億美元的大單。    因為按照彭博社的說法,這個大單一籤,澳大利亞或許會受到更大打擊。  因為很簡單,籤的是煤炭大單,印尼在未來三年內,供應中國2872萬煤炭,金額14.67億美金。  別忘了,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一個重要商品,就是煤炭。
  • 烏克蘭攪黃中國120億大單,只為抱緊西方等國大腿
    現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強國,在很多領域都有明顯的突破,例如在國際貿易領域,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都非常密切,越南的水果貿易、美國的大米貿易、加拿大的豬肉貿易、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貿易等等。因為中國是人口大國和工業強國,與世界各國保持聯繫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一些國家也看中了中國這個大市場,主動和我們合作。但也有例外,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血的教訓!
  • 嫦娥4號鈾礦氣冷堆中沙650億大單都有啥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當中國「一帶一路」遇上沙特「2030願景」,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乘坐鍍金專機出訪的沙特國王薩勒曼訪華第一天就出手不凡,與中國國家主席共同見證籤署了中沙包括油氣、核能和航天等領域價值650億美元的合作大單。3月15日,薩勒曼王國帶領一千多人的龐大隨行團隊抵達北京,當中包括25位王子(親王)和10位大臣。
  • 中國高鐵出海年內斬獲1300億大單 遍及六大洲
    如中國南車6月份與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等組成的聯合體曾中標新加坡地鐵車輛36億元的項目,中國北車則在同期成功殺入菲律賓市場獲得5.4億元城軌車輛訂單。  中國北車、中國南車及中國南車集團旗下時代新材昨日集體停牌,此前南北二車曾於9月上旬被傳將重組合併,藉此提升國際高鐵市場競標能力,以實施「高鐵走出去」戰略。
  • 拿下中國96億煤炭大單!印尼被澳大利亞視為威脅,為何卻難成大器
    但這樣一個由島嶼拼湊起來的「散裝」國家,卻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也是公認的亞洲第三大經濟體,GDP總量僅次於中國和日本。過去5年,印尼經濟維持5%以上的穩定增長,其不俗表現外界皆是有目共睹。因此印尼許下宏願,到了2045年,即是印尼獨立100周年的時候,該國將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經濟總量達到7萬億美元,貧困率接近零,邁入全球發達國家行列。
  • 上海擁有怎樣的開放姿態,可以一次次拿下「外資大單」?
    9月16日,上海市政府42個外資項目集中簽約,投資總額共約77億美元(約550億元人民幣)。再往前追溯,今年8月,總投資額為46億元的21個先進位造業項目在上海金山集中開工,其中有8個是外資項目;5月份,38個外資大項目集中簽約,投資總金額合約492億元人民幣。上海為什麼可以一次次拿下「外資大單」?
  • 95年前日本地震,中國捐了3.5億:當時的日本卻在侵略中國
    近日日本出現嚴重颱風災害的消息霸佔了各大媒體,國內的人們對日本總是這麼的關注。這一次日本颱風造成的損失也是非常的慘重。 但是今天我們不說日本的颱風災害,我們說一說95年前在日本發生的另一場災害。
  • 中國AG50大飛機首飛成功,現場還拿下105架訂單
    從實際意義上來說並不是這樣的,因為是這樣不利的條件下,我國的AG50大飛機還是成功首飛,現場拿下105架大單我國研製的AG50大飛機,它最大可以承受650千克的重量起飛,最大的飛行速度可以達到222千米每小時,其實如果你是對於我國大飛機關注度比較高的人。
  • 我國大豆蛋白產業陷入困境 無序競爭待破解
    當前,我國大豆蛋白產業面臨產能相對過剩、產品單一、低價競爭等問題,企業經營普遍陷入困境,壓力甚至傳導至上遊大豆加工企業和大豆收購價格。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方面要嚴控新增產能,擺脫產能過剩局面;另一方面要注重科研創新,拓寬應用領域,完善品牌建設,健全產業鏈。
  • 門店如何拿下50聽、80聽大單?關鍵在這些!
    還有門店在朋友圈曬客戶直接預存最高等級8000元的大單;還有門店做買奶粉送手機活動,促成了60聽的大單,甚至還有直接曬出有機奶粉60聽的單子......特別是有機奶粉一次性賣60聽,真的十分少見。在這些比較明顯的限制性因素影響之下,依舊有門店一次性做到了60聽的大單,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說自己不行呢? 如何拿下大單?付出實際行動很重要!不得不承認,消費力和地區發展水平有明顯關係,但上述這些門店在不同區域都取得了大單,這其中有什麼值得借鑑呢?關鍵就在於行動和執行。
  • 沒有美國原子彈,沒有蘇聯出兵,中國抗戰就不會勝利?太高看日本經濟...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又藉機大發戰爭財。1914年,日本黃金儲備為3.41億日元;1920年,已增至21.78億日元。1912年,日本還是個負擔著19億日元的債務國,一戰後卻搖身一變,成了擁有27.7億日元外債的債權國。
  • 解碼中國大國崛起短板 《羊圈困境》探索物流出路
    中新網2月18日電 由中國財富出版社推出的暢銷書、現代物流報副主編楊達卿的專著《羊圈困境——中國大國崛起的物流「短腿」》(下稱《羊圈困境》),2013年1月底已正式發行。該書剖析了中國在大國崛起中面臨的交通物流業短板,並結合物流業在荷蘭、西班牙、英國、德國、日本等大國崛起中的重要作用,橫向比較了歐美國家的獅式企業模式,日韓國家的狼式企業模式。
  • 銅礦價格飛漲,蒙古國經濟陷入困境後,或又重新看到希望
    從2014年起,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迷的影響,蒙古國經濟開始滑入困境中,物價高漲,GDP開始連年負增長,比如,據中國國有媒體《參考消息》援引德國媒體稱,2017年蒙古國約有230億美元債務,相當於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兩倍,而當時該國外儲僅僅只剩11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