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01半導體三巨頭
晶片生產是一項非常複雜的過程,從設計到生產,再到上市,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在一顆微不足道的晶片的背後,是千億,萬億的供應鏈市場。
背後也牽涉了很多的大公司,比如生產光刻機設備的荷蘭ASML公司,製造晶片的中芯國際和臺積電。其中ASML和臺積電都是世界第一,一個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的高端光刻機製造公司,也是唯一能生產EUV光刻機的企業。
臺積電也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蘋果、英偉達、高通等都是臺積電的客戶。
而中芯國際也是中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強的晶片代工廠,目前已經掌握了成熟穩定的14nm製程工藝,並且達到了業內量產水平。
雖然是14nm,但已經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了。
中芯國際、臺積電、ASML是半導體界的三大巨頭,而且都是最硬核的那種,三家公司加起來足以撼動整個半導體行業。在經歷這兩年的半導體市場環境不定局勢,讓更多的人關注到了三家企業。
那麼中芯國際、臺積電、ASML的大股東都是誰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02中芯國際的大股東
首先來看中芯國際,中芯國際成立時間是在2000年,當初由張汝京創建。張汝京和臺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有一定的關係,都曾經在美國德州儀器任職過。
後來張汝京回到國內,先是到了臺積電任職,但已經半導體行業有一席之地的張汝京,想要自己創辦一家半導體企業,於是在2000年4月在上海創建了中芯國際。
然而中芯國際也受到了臺積電的專利侵權指控,臺積電要求張汝京離開中芯國際,如今的中芯國際由梁孟松擔任CEO。
而背後的前三大股東分別是大唐電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紫光集團。這些股東都是國有資本,因此中芯國際也是真正的中國企業。
03臺積電的大股東
和中芯國際一樣,臺積電也是一家晶片代工廠,但不同的是,臺積電已經掌握了5nm晶片製程工藝,目前正在向3nm發起衝擊。
臺積電是由張忠謀創建,於1987年正式成立,張忠謀被稱作是「晶片大王」,當初也任職過德州儀器。也是回到國內創建了臺積電,如今的張忠謀已經89歲了,也正式從臺積電裸辭,將臺積電交到了劉德音的手中。
臺積電背後的大股東並非完全由國內企業或機構持有,前三大股東分別是美國花旗託管臺積電存託憑證專戶(20.5%),臺灣行政院發展基金(6.4%),摩根大通投資專戶(3.1%)
04ASML的大股東
ASML因為是唯一能生產EUV光刻機設備的廠商,所以ASML穩坐光刻機行業。但其實一開始ASML並不是領先的,反倒是日本的尼康和佳能遙遙領先於ASML。
後來臺積電的林本堅提出了一項浸潤式微影技術,當時尼康和佳能都沒有採用這一技術,只有ASML使用了。
而ASML也順利突破了關鍵技術,為後來實現EUV光刻機的生產打下基礎,所以ASML和臺積電的關係十分密切,生產的EUV光刻機都能優先供貨給臺積電。
ASML的大股東也有美國資本的身影,第一大股東是資本國際集團,第二大股東是美國貝萊德集團。ASML的技術和資本都和美國有關係,所以在美國的幹涉下,可以限制其EUV光刻機出貨給特定用戶。
05總結
中芯國際和臺積電淵源很深,從一定程度上來看,中芯國際的技術還會更先進,但由於當時被臺積電起訴專利侵權,各種阻撓,讓張汝京也無奈離開了中芯國際。
這樣的商業競爭在商界裡很常見,臺積電能成為行業第一,ASML能突出重圍,也證明了自身的能力。雖然中芯國際僅掌握14mm,但未來中芯國際也一定能迎頭趕上。
對三大半導體巨頭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科技有趣味,帶你了解新鮮科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