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為中國半導體之父,回國創立中芯國際,如今市值2800億

2020-09-04 一起看資訊

7月底,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天問一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此次火箭的發射成功讓我國的航天事業再進一步。中國航天科技的進步讓中國在世界航天技術的地位更進一步。

科技進步加快了我國發展步伐,不斷完善科技領域體系提升國力,科技已然成為國家立足於世界的重要依據。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大國,但是許多科技落後於發達國家,許多軟體、晶片都依賴於進口,軟體加工的技術依靠發達國家。2020年5月,美國發布禁令,臺積電宣布於9月14日後不再繼續向華為提供晶片代加工的服務。中芯國際也是華為晶片代加工廠之一,對於這次禁令中芯國際在8月7日的財報會上首次回應對於美國禁令,稱對於此次禁令仍在可控範圍。

說起中芯國際大家可能不陌生,中芯國際是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一手創立,如今已然成為全球第四大晶圓代加工廠,中芯國際的創立可謂是一路坎坷。


建中國晶片加工廠的夢

張汝京的父親張錫倫原來在上海的煉鋼廠工作,是當地有名的煉鋼專家。家庭富裕的張汝京在修完工程科學碩士和電子工程博士的課程後,29歲就進入美國德州儀器公司,從研發設計工程師開始做起,在做了幾年後張汝京被公司委派到各地建廠,因此張汝京在哪建廠哪的半導體行業就興起,大家都稱他為「建廠狂魔」。

1996年,中國電子代表團到德州儀器總部參觀時問張汝京:「你願不願意回國?」並在臨走之時對張汝京說:「我們在北京等你」。這一句我們等你,讓回國建廠的種子在張汝京心中深深地發芽。


坎坷成立的中芯國際

1997年張汝京離開了德州公司,打算在內地建廠,但內地建廠的條件不滿足,張汝京只能在臺灣創立世大半導體,並擔任CEO,僅僅用了三年時間,世大半導體發展成全東南亞最具有影響力的半導體企業之一,這個快速發展起來的半導體加工企業,讓當時臺灣最大的半導體代加工廠臺積電老闆張忠謀感到了威脅。

張忠謀便向張汝京提出,用50億美金收購世大,這價格高於市場的八倍,雖然張汝京不願意放棄世大,但迫於股東的壓力只能無奈接受,張汝京收購提出附加條件,就是將下一個加工廠建在內地,張忠謀同意了這個附加條件,但一直沒有實施,這讓張汝京的建廠夢擱淺了。


臺積電還曾為此威脅張汝京,如果他將技術帶回內地建廠,那麼就收回他手中臺積電的股票。因附加條件沒有得到實施,這讓張汝京感到不滿。同樣,張汝京不受這個威脅,直接放棄手中的股票,於2000年4月舉家搬去了上海,開始創辦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糾紛

中芯國際在張汝京的手中迅速發展起來,到了2003年中芯國際準備上市之前,臺積電以盜取商業機密為由,一紙訴狀將中芯告上了法庭,索賠10億美元。為了上市,張汝京只能選擇庭外和解,賠償臺積電1.75億美元並將中芯的所有技術託於第三方保管,臺積電有兩年的檢查監督權。


受如此屈辱的中芯終於在2004年上市,上市後的中芯不負眾望,快速成長。但在2006年中芯國際又迎來了訴狀,臺積電在美國狀告中芯國際不遵守和解協議,這場官司拉拉扯扯進行了三年,2009年法院宣布中芯敗訴,中芯國際籤署和解協議賠償2億美元及10%股權。宣判結果下來後,張汝京以「個人原因」為由辭職離開中芯國際。

雖然張汝京離開中芯國際,但是中芯國際依舊以頑強的生命力發展,到如今已然成為全球第四大圓晶代加工廠。在2020年7月中芯國際募集資金在創業板上市,A輪預計募集資金200億,最後在募集超256.63億。上市成功後中芯國際市值翻了幾番,現在A股市值達6000億人民幣左右。


面對美國的禁令制裁中國晶片製造,中芯國際或許能打破美國對中國一被動局面,畢竟中芯國際手裡有著最出色的晶片製造人才,未來拭目以待中芯國際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市值7000億,晶片巨獸閃電上市:掀起中國半導體IPO大潮
    至此,中芯國際在A股打破了多項記錄:從受理到過會僅19天、完成註冊僅29天,創造了科創板上市最快紀錄。而隨著中芯國際在科創板的上市敲鐘,中國半導體板塊「A+H」第一股正式誕生。成立19年,中芯國際的發展歷程堪稱一部中國半導體艱辛史。篳路藍縷,五位董事長、四位CEO接力奮鬥,中國第一「芯」才得以矗立於世。
  • 專訪張汝京(上)|從中芯國際到芯恩,他一直在創業
    他穿著芯恩的工裝外套,以夾雜著英文專有名詞和略帶臺灣口音的普通話在辦公室和我對談了兩個小時。芯恩(青島)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是年過七旬的張汝京再一次的創業。此前,他已經在中國大陸建起集成電路製造企業中芯國際、大矽片研發生產企業新昇半導體,這兩次創業使他註定要在中國的工業史上留名。
  • 張汝京創立的中芯國際本可以是華為的最好幫手
    父親成了冶金專家,母親與幾個校友一起創立了金陵女中。張汝京1970年從臺大畢業以後,去了美國在紐約州立大學獲得工程碩士,並在南方衛理公會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畢業後來到德州儀器工作,幹了8年的技術研究工作以後,公司派他去世界各地創立新工廠,十幾年時間在美國、新加坡、義大利、日本等地參與創立了9個晶片工廠,被稱為「建廠狂魔」。
  • 「中國晶片之光」回A!全球排名第五,創始人是中國半導體之父
    中芯國際市值200億元以上,且是行業龍頭企業。證監會上周剛發布公告大幅下調了紅籌回A的門檻,五一節後中芯國際便宣布了科創板IPO公告,可見中芯國際為回A股準備已久。受上市消息影響,中芯國際5月6日股價應聲而漲。開盤報16.16港元/股,最後以16.90港元/股收盤,對應漲幅為10.75%,總市值約866億港元。
  • 他終結了中國無芯的歷史,是中國芯之父!也是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他是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是數字多媒體晶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他是「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他也是中星微集團創建人和董事長他放棄了美國大好前程 毅然回國發展他就是被稱為「中國芯之父」的鄧中翰
  • 川普考慮將中芯國際列入黑名單 製造設備是關鍵
    而更著名的荷蘭ASML公司的最大股東是資本國際集團,第二大股東是美國貝萊德集團,而且這兩大集團背後都是美國華爾街資本。如果川普考慮將中芯國際列入黑名單得以實現,那意味著全球主要的關鍵晶片製造設備企業都將對中國實施斷供可能。川普考慮將中芯國際列入黑名單,對中國的半導體行業發展將是不小的挑戰。報導稱,中芯國際也是華為的晶片供貨商之一。
  • 高開245%,市值近7000億,「半導體第一股」比茅臺更珍貴?
    中芯國際正式登陸科創板,發行價格27.46元/股,開盤價為95元/股,漲幅達245.96% ,總市值達6780億元。 作為大陸半導體代工巨頭,中芯國際成為國內首家同時實現"A+H"的科創紅籌企業,也成為A股科技股龍頭企業和市值最高的半導體企業之一。
  • 愛迪生親手創立的百年巨頭,市值曾高達6000億美金,如今瀕臨倒閉
    愛迪生親手創立的百年巨頭,市值曾高達6000億美金,如今瀕臨倒閉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有著這樣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的留聲機、電話、電影攝影機對整個世界都有著極大的影響。而且在他的一生當中,共有兩千多項發明,一千多項專利。
  • 放棄美國事業毅然回國,江蘇這個男人創造多個國際首次,立志做好"中國芯"
    於是,他回到母校南京大學,成為物理學院教授,紮根祖國做"中國芯"。畢業後,他在有著"南方哈佛"之稱的美國萊斯大學獲得了物理博士學位,之後便在哥倫比亞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杜靈傑在美國生活了9年。2019年,正當研究做得蒸蒸日上時,他毅然選擇回國,回到母校南京大學。
  • 中芯國際將一8寸晶圓廠轉賣給錫錫產微芯半導體
    6月29日,根據中芯國際在港股發布德公告顯示,中芯國際將以1.13億美元出售一座位於義大利的8寸晶圓廠給無錫錫產微芯半導體有限公司2016年6月,中芯國際出資4900萬歐元,收購LFoundry 70%的股份。
  • 中芯國際斥資6億美元向泛林購買設備 用於擴大公司產能
    【TechWeb】2月19日消息,中芯國際昨晚發布公告稱,斥資6億美元向泛林購買設備。泛林中芯國際表示,已就本公司購買將用於生產晶圓的產品,和泛林團體訂立購買單。產品包括由蝕刻工具組成的資本設備。購買單的總代價為600,842,907美元。
  • 半導體行業:被中芯國際收購或是武漢弘芯的最好歸宿
    國信海外觀點:  1.武漢弘芯規劃「三高」(高投資、高標準、高速度)超中芯國際。  高投資:武漢弘芯2017年11月成立,項目計劃總投資額200億美元。高標準:直接14nm起步,要從14nm、7nm、5nm到3nm積極追趕先進半導體製程工藝;高速度:率先布局後摩爾時代工藝需求,取得3nm以後「集成系統」的先進技術。
  • 中芯國際打新結果出爐中籤率在科創板排名第二
    相比之下,中芯國際的這一高中籤率遠高於平均值,僅次於中國通號(0.2254%)。中一籤需繳款1.37萬元根據上交所數據,中芯國際的本次網上發行有效申購戶數為435.51萬戶,有效申購股數為2385.75億股。網上發行初步中籤率為0.17663392%,配號總數為4.77億個。
  • 「中國芯」來了!兩小時吸金383億!半日暴漲220%!A股近10年最大IPO...
    來源:國際金融報「千呼萬喚始出來」。7月16日,國產晶圓代工行業的龍頭中芯國際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立於千禧之年的「中國芯」,在自己二十周歲之時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據悉,目前半導體及元件板塊日成交金額約為1100億元,而中芯國際僅半日便成交了近400億元,吸金能力可謂顯著。不難看出,中芯國際總市值已超過韋爾股份,輕鬆成為A股的半導體「一哥」。
  • 從國家戰略角度看半導體製造 中芯國際(00981)和華虹半導體(01347...
    要聞 從國家戰略角度看半導體製造 中芯國際(00981)和華虹半導體(01347)前景如何? 2019年12月9日 19:19:09 國信海外觀察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學恆的海外觀察」,作者為何立中。 從全球範圍看,半導體是成熟行業。
  • 重讀日本半導體興衰史,中芯國際、寒武紀能學到什麼?
    7月16日、7月20日,中芯國際和寒武紀分別登陸科創板。前者市值一躍超過6000億人民幣,後者在900億關口浮沉後也一度突破1000億人民幣。成立於2000年的中芯國際和僅有5歲的寒武紀在2020年7月交匯於科創板。有這樣兩個細節,中芯國際IPO獲得566倍超額認購,寒武紀股票漲幅一度達到272.81%。
  • 中芯國際董事長江上舟病逝(組圖)
    6月27日上午,中芯國際董事長江上舟因病在上海與世長辭,享年64歲。  江上舟病逝:曾記否「最小行政幹預、最大經濟自由」洋浦宣言  早報記者 曹虹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6月27日上午,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國際)董事長江上舟因病在上海與世長辭,享年64歲。
  • 中國芯利好!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聯手任正非,為麒麟晶片做後盾
    因此,中芯國際堪稱中國內地版臺積電。臺積電作為行業大牛,近十年在製程工藝遠遠引領行業,其7納米與5納米等製程更領先三星半年以上量產。2019年,臺積電營收346.3億美元。全球超過60%晶片,都是由臺積電代工生產。值得一提是,中芯國際創辦人、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還與臺積電張忠謀有過一段公案。雙方多次對簿公堂,張汝京是張忠謀在德州儀器時的上級。
  • 北向半日流出6.3億,中芯國際遭拋10億
    滬股通淨流入41.1億,深股通淨流出44.5億。資金流向主力資金主要流入建築材料、銀行、國防軍工三個行業,流入金額分別為28.05億元、13.69億元、13.66億元,其中散戶淨流入金額為-13.12億元、-7.07億元、-3.79億元。三個板塊的漲幅分別為5.47%、2.82%、5.42%。
  • 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斥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 什麼信號?
    來源:券商中國中芯國際又有大動作!12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已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約500億人民幣),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