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增長」母嬰門店應該做自己的線上商城嗎?

2021-01-13 中童觀察

來源:中童觀察

文 | 中童傳媒特約撰稿人 宮建偉

回看2020這一年,在跟幾百家連鎖老闆的交談中,提及頻率最高的問題之一就是:商城應不應該做,做的話,怎麼做?

針對這個問題,分享一些筆者的經驗之談。

一、全國母嬰門店開展商城運營的5個階段。

1、一直堅持線下經營,線上的營銷僅限於朋友圈轉發,線下的ERP系統也比較老,沒有開通線上功能,但是看周邊同行商城在推廣,自己也躍躍欲試。在選擇眾多軟體供應商中想選擇一家合作,準備大展拳腳。這部分客戶有比較明顯的特點,沒有後臺團隊的支持,老闆和老闆娘充當後臺,想做線上,但是沒有明確的規劃。

2、已經買了線上商城,功能比較齊全,但一直疫情期間簡單上了下產品,後期就沒有打理過了,屬於荒廢狀態,這個部分客戶在全國的母嬰門店中屬於最常見的。

3、一直想運營好商城,也有後臺人員專門管理,裝修很好看,產品上架很豐富,但是前臺人員不理解、不配合,商城一直沒有銷量,正在糾結要不要繼續投入資源做下去。

4、商城在運營,表面上全員都在推廣,但是銷量不多,一年下來計算ROI,數據非常慘澹,不知道下一步如何發展。

5、商城有穩定的銷量、線上業績劃分明確,導購推廣積極,已經開展了分銷員的推廣,每月、每個季度都有明確的指標和規劃,並且能夠逐漸達成目標。

為什麼大家都想把線上做好,但是階段會不一樣、結果也天差地別呢?

在以上5種情況中,前面4種情況,大家都會遇到一些共同的問題,在做商城之前如果沒有把這些問題捋清楚,做好解決方案,就會留言不同程度地後遺症,問題早晚會爆發出來。

每家母嬰門店的規模、人員素質、線上基礎、企業文化都不一樣,如果想做好線上商城這個新事物,比如要結合自身的資源、發展階段來做不同的規劃,決不能東施效顰、完全照抄過來。

門店在做商城的過程中,會遇到3個繞不開的問題,只有正視這3個問題,想好解決方案,商城才能有做好的可能。

1、在購買商城的時候,了解了幾家軟體服務商,介紹的功能都差不多,隨便選擇了一家。但是在用起來之後,發現諸多問題,這個時候重新購買一個商城又覺得不划算,只能使用商城的一部分功能,所以現在商城選擇上,我們需要知道有哪些因素是必須要考慮進去的,這個筆者下面會詳細介紹。

2、老闆和後臺一直引導導購去推廣商城,但是導購總是表面附和,沒有實際的動作,商城銷量幾乎為零。出現這種情況,一般原因有三,一是線上業績劃分不明確,讓導購感受到自己的利益沒有保障,影響收入的事情,導購自然不願意去做。二是商城沒有流量來源,完全依靠導購轉發朋友圈,公眾號、社群粉絲太少,或者大部分是殭屍粉,這就像一個裝修豪華的門店開在了鄉下,沒有銷量也是自然的事。三是商城的產品或者活動比較單一,只是線下產品的同步,讓顧客沒有參與的欲望。

3、商城前期有一些銷量,但是在整年的運營中,中後期增長乏力,甚至是負增長,對後期的發展方向比較迷茫。遇到這類問題的門店,一般是線上活動沒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例如月度計劃、季度計劃、年度計劃,更沒有想清楚,自己的門店的線上基礎,屬於哪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商城是應該扮演引流的角色,還是扮演成交大單的角色。

面對種種問題,作為門店來說,應該怎麼去開展呢,或者說要不要做線上商城呢?

筆者認為,商城是一定要做的,但是處於不同階段的門店,選擇不一樣,不能照搬照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應對策略,以筆者在前文提到的幾個階段來說:

1、對於沒有線上基礎的門店,建議先不要購買商城。這一階段的門店,首先要考慮的是把門店的私域流量初步建立起來,通過公眾號或者微信群,引導客戶進店。怎麼判斷自己的門店是否有線上基礎呢?有兩個標準,一是門店的公眾號粉絲是否大於1000,且定期會有更新。二是門店會員群活躍粉絲是否大於300,且每個月有穩定的產出。

2、線上有一些基礎,計劃購買商城的門店,在購買商城的時候一定要把線上下數據是否能夠打通、分否有完善的業績劃分規則、是否有分銷功能、是否有線上卡券、拼團、秒殺、抽獎、積分、會員、儲值等基礎功能,是否具備這些功能,決定了後期線上可以開展哪些更為豐富的活動。

3、在商城上線之後,首先解決的不是賣貨,而是通過培訓,讓全員知道為什麼要做商城,線上業績如何劃分,哪些是前臺需要做的,哪些是後臺需要做的,門店應該配備哪些物料?先明確這些問題,商城推廣才能順利。

4、在商城推廣初期,它一定只是引流手段,是為了引導客戶進店,增加導購與客戶接觸的手段,而不是線上成交大單。在初期,一方面內部人員對於商城運營、推廣還是不太熟悉,有些客戶問題可能還解答不了,或者有些導購對於新的工作方式存在疑惑,並不能讓客戶全面體驗到商城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客戶沒有體驗過商城購物,對於商城比較陌生,沒有信任感,也不會產生大單。

5、在全員都認可了商城推廣的方式,但發展遇到了瓶頸的時候。後臺運營需要從流量的來源、線上運營手段、商城產品構成、商城會員制度去檢查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每一個環節都做好了,結果自然不會差。

寫在最後:由於文章篇幅有限,還有很多細節不能表述,後期會持續更新,認清門店處於哪一個階段,再去決定做哪些事情,一切都會變得簡單起來。

作者簡介

宮建偉

推手科技營銷總監、母嬰新零售營銷專家、前58同城營銷經理,專注於母嬰新零售整體代運營操盤,2019年累計為超過100家母嬰連鎖提供線上代運營服務諮詢。

相關焦點

  • 「中童報告」高冬梅:廣東母嬰市場調研報告
    實際上城鎮化的程度對母嬰門店整體的發展、對用戶以及客流量都有非常大的影響。進店率降低,線上增長明顯廣東不同於其他區域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不僅有傳統母嬰店,港貨店、進口母嬰店也非常的成熟。加上今年線上的增長速度也非常的快,消費者的購買渠道越來越多樣化,所以導致傳統母嬰店的客流難以恢復到正常的水平。根據我們的調研樣本顯示,母嬰店的客流恢復情況在50%以上的佔比為85.6%,其中50%-70%的比例最多,這說明母嬰店的客流量有一部分已經是永久消失了,這跟其他地區所呈現出來的數據差不多。
  • 不容錯過,眼鏡商家線上商城和線下門店幾點結合經營策略
    新零售的本質是實現線下零售零庫存,利用線上流量和線上供應鏈支持,為零售業帶來最低成本經營的新模式。眼鏡商家不必拘泥於線下經營,因為競爭太大,也面臨獲客難的問題,同時受今年疫情影響,線下營業更加艱難。所以,2021年,眼鏡商家線上商城和線下門店結合起來發展才是長遠之計。
  • 電商的線上線下戰怎麼打?蘇寧證明線下門店沒有被時代拋棄
    2017年,中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36.6萬億,同比增長10.2%,但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僅增長2.8%。26.5%的增速不算高,但與線下零售企業增長乏力形成鮮明的對比。根本原因在於,蘇寧早已變身為「線上線下雙料零售商」。2017年,蘇寧商品銷售規模(等同於電商GMV)為2433.43億,其中線上1266.96億,佔比52.1%。
  • 從名創優品的「數智化轉型」,看其如何實現「雲上」增長?
    名創優品從一開始就有自己清晰的市場定位,打的「三高三低」——高顏值,高品質,高頻率;低成本,低加價,低價格,成功搶佔消費者心智。「零售商業評論」洞察到,一方面,名創優品通過供應鏈優勢和產品上的持續創新,以及IP及創意文化的衍生,俘獲了大量的年輕消費群體。其二,再加上發展模式(直營投資店模式)上創新,讓其能夠快速複製擴張。
  • 2019中國母嬰企業家領袖峰會落幕
    母嬰研究院通過調研發現,2019年56%的母嬰店保守擴張甚至精減門店數量,超60%的母嬰門店利潤下滑或持平,但多數人對2020年業績增長仍然充滿信心。此外,區域連鎖繼續跑馬圈地,同時調整開店節奏,提升專業化運營能力。此外分享一些趨勢,如何運用好私域流量依然是很重要的事情;傳統企業在消亡,但是傳統行業在崛起;未來的競爭要回歸產品力與長期主義。
  • 瑞麗開啟全球購線上免稅商城
    同時,在本次活動盛典現場,北京《瑞麗》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與純免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啟動全新的戰略合作,全面開啟瑞麗免稅電商業務「瑞麗全球購」。  今天,瑞麗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與純免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雙方進行戰略合作,共同打造線上跨境免稅銷售新模式,意在為消費者提供以內容為驅動、以免稅商品為核心供應鏈的線上免稅商城服務,為用戶及消費者提供多元化服務。
  • 天貓U先開啟運營新模式 線上線下全域觸達
    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天貓U先在杭州西湖邊首開天貓U先「萬試如意店」。作為天貓官方首家線下小樣體驗店,天貓U先本次在快閃店內精選約80家天貓大牌,並提供近3萬件體驗裝,讓消費者每件僅需支付1元封頂的費用,即可現場輕鬆體驗、領取帶回家,由此,天貓U先萬試如意店也成為了2021新年杭州的熱門打卡點之一。
  • 商業模式研判:「優剪」值不值得加盟?
    「優剪」把理髮師獲取的用戶數據資產當作其領獎的戰利品,而且,在「優剪」的投資加盟交易結構裡面,加盟商僅僅只有門店的60%利潤分配收益,其餘收益與用戶資產歸屬優剪公司;強勢的作派表現出其基因DNA裡的嗜血特性,掌控加盟商一切可以被掌控的資源能力,拿走用戶所有能留存下來的數據資產,而客戶資源就是加盟門店生命之血。拿別人的資源能力幹自己的事業,這一點應該是很多老闆夢寐以求的,最高境界是空手套白狼。
  • 擬創業板掛牌上市,「數聚智連」完成洪泰基金領投的近億元Pre-IPO...
    目前,「數聚智連」不僅提供線上品牌運營及銷售、精準廣告投放、CRM管理、倉儲物流等電商綜合運營服務,也憑藉對中國市場和消費者的洞察,為品牌進行市場戰略定位及站內站外整合營銷,以幫助品牌快速提升用戶滲透力,實現營銷效果轉化。同時,在渠道上,「數聚智連」不斷探索新零售業務,以強化用戶體驗,獲取新的增量市場。
  • 2020中國十大電商運營公司:新能力將是TP公司下一輪增長核心競爭力
    財務數據顯示,若羽臣線上代運營和渠道分銷佔主營收入90%以上。其招股書披露,若羽臣2016年至2018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61.08%,其淨利潤相對穩定,但是毛利率逐年下降。中國電商研究院研究表示,針對社媒新營銷環境變化,未來TP公司新能力將是下一輪增長的核心競爭力。過去十年,中國電商快速發展,已然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大引擎。
  • 借力有贊加速數位化轉型,文峰大世界線上銷售額近1.5 億元
    5年磨一劍,業務數位化,「全渠道」布局文峰的業務數位化,其本質就是文峰基於自己的現有線下零售業務,同時開啟PC端、移動端雙端聯動協同銷售。說起來簡單的事情,但是做起來文峰也是4次坎坷。第一次,2015年文峰基於PC做了一個線上購物網站「愛上文峰」。但那時,PC的黃金期已到尾聲,技術沒到位,又找不到合適的引流方式,這個網站無奈關停。
  • 被流量思維誤解的社群運營工作
    做得好運營,能協助我們建立對世界的正確認知。雖然我還是很不理解,為什麼國內要把「運營崗拆這麼細」,造成運營同學們在思維上很切割,內部協作成本高之外,也無法養成一個系統的問題解決思路。造成做內容運營的不想管用戶,作用戶運營的不想管渠道,做渠道運營的不想管活動,做活動運營的不想管內容……也讓運營崗位多了一種潛在危機:「打工思維」——做好我職責上的就好,其他我不想管,這也是我另外覺得很可惜的點。先讓我把海外或臺灣,常見的兩個跟「人」相關的運營崗拿出來說明下。Social Media 跟 Community 的詳細差異,可以到社群系列文第一篇查看。
  • 2020年中國十大進口母嬰店品牌排行榜出爐,貝殼象母嬰店進入前五
    1、mikibobo米奇啵啵-隅田川全進口母嬰連鎖mikibobo米奇啵啵-隅田川全進口母嬰連鎖隸屬於隅田川集團,是一家專注做進口母嬰產品的零售公司,mikibobo米奇啵啵也是目前市場上發展最快的母嬰連鎖公司,三年時間籤約及開店3700
  • 尼爾森快消報告:消費升級向四線城市轉移,線上線下需同步驅動
    會上,京東集團CMO兼京東商城輪值CEO徐雷表示,基於智能供應鏈、數據服務和門店科技等驅動的零售基礎設施賦能,將會成為未來京東持續增加的新動力。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商城大快消事業群總裁王笑松首次披露了京東大快消「全生態鏈戰略」,一攬子解決行業痛點——京東大快消將從成本、效率、流量和體驗4個方面進行升級,通過全效賦能、全鏈無界、全量共建、全面服務4項零售基礎設施賦能合作夥伴。
  • 創投日報| 「嘉檢醫學」獲得超1.1億元B輪融資,「金竟科技」獲1200...
    「販夢記」販夢記定位於一個專注青年人群的情感/旅行/生活一體化平臺。公眾號積累了10W+粉絲,以情感類內容為主。此外,團隊自主經營2家東極島民宿,目前成都民宿也在裝修中,未來還計劃與OYO合作。販夢記希望通過線上積累粉絲進行線下銷售的轉化,今年計劃在5個城市落地5家「精品店」,團隊有多年民宿運營管理經驗。目前團隊正尋求350萬元天使輪融資。
  • 36氪首發 | 從智能櫃裡取外賣,「嗎哪私廚」獲500萬元天使輪融資
    36氪獲悉,外賣用餐定製平臺「嗎哪私廚」獲得了個人投資的500萬元天使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技術開發和團隊組建。「嗎哪私廚」成立於2017年2月,主要針對寫字樓的白領用戶提供外賣套餐。團隊與線下商戶合作,設計好菜單並提前預測下單數量,由商戶在非就餐高峰的空閒時間提前出餐。為了保證盒飯的品質,「嗎哪私廚」自主研發了一款「巴拿巴」外賣智能設備,可加熱製冷,通過手機驗證碼智能存取。「嗎哪私廚」以3公裡為半徑布點外賣驛站,商戶出餐後把盒飯送到驛站的外賣智能設備裡,等用戶到了飯點下單,外賣配送人員可直接到站點取餐。這樣,從製作到用戶拿到外賣,整個流程可以控制在1小時內。
  • 11家門店捕獲6萬學員線索,這家英語培訓機構如何打造70%「轉介紹率...
    近幾年,英語早教觀念在 80、90 後寶媽群體中愈加普及,在此背景下誕生出無數優秀的英語培訓機構,「3E魔力英語」就是其中之一。  3E魔力英語深耕 3-12 歲少兒外語培訓,2020 年通過有贊教育多校區版本,11 家門店走到線上。目前,其在有贊運營著 60000+ 學員線索、2000+ 學員,辦了 20 +場營銷活動 ,拓客超過 2000 人。
  • 運營案例:斑馬英語月營收破億背後的增長之路
    「斑馬英語」僅僅兩年時間,從創立到2019年下半年,已經實現單月營收額突破億元,續費率高達56%。突圍成為啟蒙英語領域的一匹黑馬。從「斑馬英語」快速增長,實現過億營收的背後發現:「斑馬英語」大膽嘗試網際網路模式建設自己的私域流量,在獲客、傳播設計和內容教學服務的升級一直圍繞著—用戶的終身價值。
  • 不只是智能投研,「超對稱技術」想成為所有B端用戶的「外腦」
    對比競爭對手,「超對稱技術」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以下: 多個維度量化企業,構建新的因子:除了捕捉企業的基本面運營數據 比如:銷量,用戶量等,「超對稱技術」同時通過NLP技術量化新聞傳播中的「情緒」因子,通過追蹤企業的人力資源變動量化企業增長,以及通過識別企業合規法務事件量化社會影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