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在國際空間站上創造出第五種物質狀態,愛因斯坦再成功

2020-06-14 零下二百七十三度
科學家首次在國際空間站上創造出第五種物質狀態,愛因斯坦再成功

6月11日,國際空間站的科學家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科學大發現,可能有助於解決量子物理中一些最棘手的問題。

大約一個世紀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就預言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的存在,它是在某些元素被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開爾文(-273.15℃)時形成的。

原子在這一點上成為一個具有量子屬性的單一實體,其中每個粒子也作為一個物質波。

科學家首次在國際空間站上創造出第五種物質狀態,愛因斯坦再成功

受量子力學支配,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跨越了受重力等力支配的宏觀世界和微觀平面之間的界限。

像暗物質一樣,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在物理學界一直是謎一樣的存在,無數物理學家心嚮往之,卻屢屢碰壁。

科學家聲稱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掌握著像暗物質這樣神秘現象的關鍵鑰匙,這種看不見的力量被認為是宇宙快速膨脹的原因。

科學家首次在國際空間站上創造出第五種物質狀態,愛因斯坦再成功

然而,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非常「脆弱」,與外界最輕微的接觸就足以讓它們越過凝聚點,消失不見。

這使得科學家們幾乎不可能在地球上對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進行研究,在地球上,重力會干擾磁場,而穩定的磁場是讓科學家們進行觀察所必需的條件,剛好國際空間站的微重力環境是進行研究觀察的不二之處。

外來物質不受地球限制的「控制」

6月11日,美國宇航局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宣布了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的BEC實驗的第一個發現,可以不受地球環境的限制進行控制。

科學家首次在國際空間站上創造出第五種物質狀態,愛因斯坦再成功

微重力允許科學家用更小的力來限制原子,因為我們不需要靠重力來支撐它們。

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文章中,記錄了許多在地球上和國際空間站上產生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特性的驚人變差異。

首先,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在地面實驗室消散之前通常會持續幾毫秒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在國際空間站上已經持續存在了一秒多,給了這個團隊一個無與倫比的機會來研究它們的特性。

科學家首次在國際空間站上創造出第五種物質狀態,愛因斯坦再成功

微重力還能使原子被較弱的磁場操縱,加速它們的冷卻,並獲得更清晰的圖像。

「我們發現射頻誘導蒸發冷卻揭示了微重力下明顯不同的結果。」研究人員寫道。

顯著的突破

創造物質的第五種狀態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在空間站的狹小空間內。

首先,玻色子——質子和電子數量相等的原子,被雷射冷卻到絕對零度,並鎖定在適當的位置。原子運動越慢,它們就變得越明顯。

科學家首次在國際空間站上創造出第五種物質狀態,愛因斯坦再成功

當它們失去能量時,磁場會阻止它們移動。粒子的波會膨脹,將幾個玻色子塞入一個微觀陷阱將它們的波重疊成一股物質流,這種性質被稱為量子退化。

磁阱隨後被釋放出來,供科學家研究冷凝物。儘管如此,原子開始相互排斥,導致電子云分離,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變得太稀而無法檢測到它。

湯普森和他的團隊意識到,國際空間站上的微重力使他們能夠在比地球「淺」得多的陷阱中製造銣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一種類似於鉀的軟金屬。這解釋了在冷凝物擴散之前可以研究的時間大大增加的原因。

科學家首次在國際空間站上創造出第五種物質狀態,愛因斯坦再成功

​ 最重要的是,科學家們可以觀察到原子完全漂浮(不受外力限制)。

先前的研究試圖模擬失重對自由落體飛機、火箭甚至從不同高度墜落的裝置中使用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的影響。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這些實驗構成了潛在數年科學運作的開端,隨著時間的推移,儀器的額外功能將被利用。」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首次創造出「物質的第五態」,量子世界探索新路徑
    25 年前,人類首次創造出物質的第五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ose-Einstein condensate,BEC)。 由此,這一量子態便成為了量子物理學研究的重要工具。
  • 國際空間站首次創造出「物質的第五態」,量子世界探索新路徑
    人類首次創造出物質的第五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ose-Einstein condensate,BEC)。25 年後,科學家們在國際空間站中再次創造出 BEC,並在國際空間站中進行試驗研究,首批研究結果已在《Nature》發表,題為「Observation of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in an Earth-orbiting research lab」。
  • 空間站創造出奇異「物質第五態」
    參考消息網6月13日報導外媒披露,宇宙中最冷的地方之一——國際空間站上的一臺設備——創造出奇異的物質第五態。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6月11日報導,冷原子實驗室(CAL)於2018年被發射到國際空間站,用於研究一種奇特的物質狀態,名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
  • 本月是科學家們首次製造出第五種物質狀態的25年!
    本月是科學家們首次製造出第五種物質狀態的25年,它具有與固體、液體、氣體和等離子體完全不同的特性。這項成就獲得了諾貝爾獎,改變了物理學。《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建立在這一遺產的基礎上。宇航局的冷原子實驗室成為第一個在地球軌道上產生第五種物質狀態的設施,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BEC)。
  • 太空人首次在國際空間站創造了物質「第五態」
    據報導,近日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創造了一種罕見的物質狀態——一種在地球上不能長時間存在的狀態。 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們利用一個名為冷原子實驗室(CAL)的小型設備製造了罕見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s),也被稱為物質的第五態。 CAL能夠將真空中的原子冷卻到絕對零度以上100億分之一的溫度——比星際空間的溫度還要低。
  • 國際空間站創造出新奇物質第五態:探索量子世界
    在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在國際空間站獨特的微重力環境下製造了一種新奇的物質狀態,並以此來探索量子世界。在日常生活中,物質通常呈現為4種狀態,分別是氣態、液態、固態和等離子態。然而,物質還有第5種狀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ose-Einstein condensates,簡稱BECs)。這是由愛因斯坦與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在1924年預測,並由沃爾夫岡·克特勒、埃裡克·康奈爾及卡爾·威曼所領導的團隊,在1995年首先通過實驗製造出來的物質狀態。
  • 國際空間站上的奇異物質
    本周《自然》發表的一篇論文Observation of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in an Earth-orbiting research lab報告了在國際空間站上產生的第五種物質狀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
  • 國際空間站有個極冷「冰箱」,科學家用它製備第五種物質形態
    我們熟知的物質形態有固態、液態和氣態。1879年,科學家們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離子共存的等離子態。1924年,愛因斯坦預言當一團原子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時,會出現一種奇特的新狀態。這第五種物質形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自1995年被美國科學家製備成功後,就一直成為研究量子力學的重要實驗室工具。
  • 科學家創造出第五種物質形態:玻色 · 愛因斯坦凝聚態
    科學家先是用一枚12米長的無人火箭將這枚薄片送入太空,然後用雷射進行轟擊,直到薄片中的原子被冷卻至零下273.15攝氏度,僅比宇宙中可能達到的最低溫——絕對零度高一丁點兒。在接下來的6分鐘裡,科學家獲得了一個難得的機會,深入了研究這種宇宙中最奇特、最陌生的物質狀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這也是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創造出這種物態。
  • 人類在太空製造出「物質第五態」,科學家:有望揭開暗能量之謎!
    近日,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科學家們首次觀測到太空中物質的第五態,即玻色–愛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e,簡稱:BEC),這一前所未有的發現可能有助於解決量子宇宙中最棘手的難題——暗能量之謎。
  • 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創造出物質「第五態」 只需6分鐘失重飛行
    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創造出物質「第五態」 只需6分鐘失重飛行  Winnie Lee • 2018-10-18 18:21:
  • 研究人員首次成功用「第五種物質形態」製造出新型超導體
    現在,東京大學的工程師們首次成功地從一種被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的物質狀態中製造出了超導體。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有時被稱為第五種物質形態,僅次於人們熟知的固體、液體、氣體和等離子體,它是將玻色子氣體冷卻到幾乎最冷的溫度時發生的。
  • 太空創造出第五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打開量子世界探索新大門
    這也是科學家,了解到的第四種形態。其實在我們的物理研究中,還有第五種物質的狀態,這就是著名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相信大家對於這種物質狀態並不是非常了解,也不了解,這其中隱含著什麼深層次的意義。近期科學家有了全新的發現,朋友們可以加我關注和粉絲,美女小倩會給大家推出,更多的最新科學文章,希望朋友們能夠多多支持,不明白的可以留言,美女小倩會第一時間回復。
  • 國際空間站發現奇異物質—新聞—科學網
    在近地軌道出現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圖片來源:《自然》
  • 稀有而極端的第六種物質狀態
    如果我們進入亞原子的世界,也就是在比原子更小的尺度上,更加精彩的故事剛剛展開。原子實際上是由原子核以及核外的電子組成。如果用足夠的能量轟擊原子,把它的電子踢開,就能創造出電離等離子體,這是物質的第四種狀態。(詳見《神秘而強大的第四種物質狀態》。)
  • 科學家創造出第5狀態物質,無限接近絕對零度,甚至能凍結光線
    科學家創造出第5狀態物質,無限接近絕對零度,甚至能凍結光線在我們的宇宙中,物質的常見狀態有3種,第一種就是液態,就像是水,第二種就是固態,就像是巖石,第三種就是氣態。這三種狀態都可能在同一種物質上呈現,除此之外,還有第四種狀態就是火焰的離子態。
  • 對,第五種物質狀態來了
    物質有幾種形態?以冰塊為例的固體、以水為例的液體、以水蒸氣為例的氣體……這三種狀態在地球上隨處可見,在溫度和壓力的作用下可以互相轉換。如果你有幸看到過極光,那麼就會遇見第四種物質形態——等離子體。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和印度數學家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Satyendra Nath Bose)就預言了物質的第5種狀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 人類首次在室溫下造出「液態光」!科學家在物質第五態上再突破
    近日,科學家們首次在室溫下製造出液態光,讓光像水一樣在某個物體周圍流動、彎曲和環繞。圖 | 藝術家對液態光的想像動畫此次突破由義大利CNR納米技術研究所和加拿大蒙特婁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共同完成,相關論文發表在 6 月 5 日的《自然·物理》上。該研究的成功實施為量子流體力學的進一步發展鋪平了道路,也可能為室溫超導的實現方法以及新型電子元件提供靈感。
  • 太空首次觀測到「物質的第五態」,或解決量子宇宙中最棘手難題
    編譯/採寫:南都記者 史明磊 最新研究顯示,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觀測到物質的第五種狀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可能有助於解決量子宇宙中一些最棘手的難題。科學家們相信,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包含了諸如暗能量等神秘現象的重要線索。
  • 北鬥收官之星圓滿成功!物質的第五種形態在宇宙中被製造出來
    一周科技精選NEWS(6.22~6.29)為你精選科技「新鮮事」每周都有你不知道的內容 請輸入圖片描述 請輸入圖片描述一周明星北鬥收官之星發射成功!生命健康科學家發現「聰明基因」?人為什麼區別於其他動物,成為地球主宰?這個問題始終很難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最近科學家有了一項重大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