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在熱鍋上為什麼不會蒸發,而是轉圈?

2020-12-06 玉龍科技達人

這是因為水不會溼潤炙熱的金屬表面,而僅僅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個水蒸汽層,水蒸汽層會把水珠與熱鍋隔離開,產生懸浮,因為水蒸汽的揮發流失進而導致水滴的旋轉。是一個叫萊頓弗羅斯特的科學家發現和解釋了這種現象,所以又叫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此類形象:

比如廚師熱鍋時,會向鍋裡滴幾滴水來判斷鍋的溫度是否達到了其期望的熱度,如鍋的溫度不夠高,水會被加熱氣化;如果溫度非常高,會形成水珠並打轉。有個比較有名的例子是在2017年的全世界都進行冰桶挑戰的時候,就是挑戰者被一桶桶的冰水迎頭澆下,但俄羅斯有個小哥卻用零下195度的液氮來挑戰。

為驗證桶內液體的真實性,他將一根樹枝伸進桶中,樹枝立刻被冰封,並很輕易地在他手中被碾成了碎片。

然而被如此寒冷液體澆下後,俄羅斯小哥卻只是搖了搖頭,他完好無損。他的朋友們還上前觸碰他是否被凍僵,以確認他確實沒事。

這位小哥表示,液氮流經皮膚可以不對人體造成傷害,因為此時 「萊頓弗羅斯特效應」的現象會發生作用。由於液氮溫度太低,人的體溫相對於其來說極其炙熱,因此當液氮流經人體時會僅僅從皮膚表面掠過,從而使這位牛人的挑戰成為可能。但此項操作對各個細節有嚴格要求,普通人千萬不要模仿。

相關焦點

  • 不粘鍋為何屢次翻車?或許沒有做好這2步,不會用一樣粘鍋
    最近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不粘鍋也會粘鍋?拾趣君記得很久前就聽說過,不粘鍋是因為塗了塗層導致不粘鍋,在長期高溫加熱的時候,或者用金屬鏟子的時候。會出現塗層脫落的情況。所以,不僅有時候粘鍋了,而且還吃了一肚子塗層。其實做餐飲店那麼就來,拾趣君認為是沒有不沾的鍋,只有不會用鍋的人。
  • 別再被高價的「不粘鍋」忽悠了,萊頓弗羅斯特效應了解一下
    然而,還有一種鍋,雖然表面比較光滑,沒有聚四氟乙烯等特殊塗層卻仍然有不沾的效果,即便是不放任何的油把雞蛋磕進去也不會沾到鍋上,而這種各大商場號稱特殊工藝製作的鍋,售價基本在六七百元打底。但很多時候並不是花了高價錢就能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須不知通常情況下是利用一些物理現象在「吹捧」,實際上高價鍋與普通鍋沒什麼兩樣。
  • 水滴的形狀為什麼下大上小
    大家對水滴的形狀都不陌生,它的下邊圓圓的,上邊帶個小尾巴。
  • 科普:水滴的形狀為什麼下大上小?
    大家對水滴的形狀都不陌生,它的下邊圓圓的,上邊帶個小尾巴。水本身沒有固定的形狀,但無論是空中的雨滴、水龍頭滴出的水,還是植物葉片上的露珠,為什麼都是同一種形狀呢?雖然本身沒有固定的形狀可言,但水卻是一種十分容易塑造形狀的物體。
  • 為什麼雲不會掉下來?
    當空氣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達到一定數量時,受到上升氣流的支託漂浮在空中,就會形成我們肉眼所見的雲。云為什麼不會掉下來?答案其實和組成雲的小水滴有關。我們知道的雲是由上億萬個小水滴或者小冰晶組成,這些小水滴以及小冰晶的直徑大概約2微米寬,比人類的頭髮還小。這些小冰晶會受到地球的引力向下墜落,但由於自己的體積、質量實在是太小了,以至於降落的速度非常慢。
  • 天上隨便一朵雲相當於幾百頭大象的重量,可為什麼不會掉下來?
    當液態水達到沸點100攝氏度時,液態水就會氣化,形成雲霧,但是雲的形成卻不是沸騰形成的,而是蒸發。蒸發和氣化不同,蒸發是氧分子和水分子之間發生了互換的過程,我們知道水分子中包含一個氧原子兩個氫原子。其實,水分子與水分子之間由於電子的電荷,會形成斥力,自然條件下幾乎不會凝結在一起,之所以我們能觀測到它們,是因為大氣中不僅有各種氣體,還有灰塵,這些灰塵會充當凝結核,附近的水分子會匯聚在灰塵周圍,當每個凝結核都匯聚足夠多的水分子時,此時就形成了雲。云為什麼不會落下來?
  • 為什麼水放在地球上幾十億年沒有變質,放在瓶子裡很快就變質?
    地球上的水沒有保質期,但是放在瓶子中的水過了一段時間就會滋生很多微生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水的自潔能力地球上的水之所以不會過期,是因為地球上的水一直在進行水循環,而且水中的生物也在維持著水的清潔度,這也是我們說「水具有自潔能力」的原因。
  • 不黏鍋的騙局——神奇的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大家好,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聽過關於不黏鍋的傳聞,實際上這些大多數都是一些普通的鍋而已,實際上只是一種科學的原理而已。這種神奇的科學原理就叫做萊頓弗羅斯特效應。1756年有一位名叫萊頓弗羅斯特的科學家在一把燒的通紅的鐵勺上滴上一滴水珠,水珠竟然懸浮起來並持續30秒,萊頓弗羅斯特效應水滴能夠懸浮起來的原因在於,接觸炙熱的鐵勺後,水滴底部立即形成一層水蒸氣,把水珠與鐵勺隔開,就使得水滴懸浮起來,懸浮起來的水滴暫時不能吸收更多的熱量,減慢了汽化速度,因此懸浮可以持續30秒,這就是萊頓弗羅斯特效應。
  • 為什麼溼熱比乾熱更讓人難受?
    在夏季,當溫度過高時,身體必須通過四種機制來冷卻自己:熱傳導、對流、蒸發和輻射。外面的熱量會把你的身體加熱,就像烤架上的烤雞一樣。當您處於高溼度環境中時,汗液不會蒸發,但會積聚在皮膚上。從您身體釋放的熱量將被這些汗滴困住。這會影響您散熱。
  • 水有重量,為什麼會跑到天空上形成雲?
    云為什麼不會掉下來? 在大家印象中,肉眼可見的雲像棉花糖一樣軟綿綿、輕飄飄,但真實的雲,尤其是雲團是有重量的,而且重量超乎大家的想像,根據科羅拉多博爾國家大氣研究數據表明,積雨雲的重量平均重110萬磅,相當於100頭大象的重量。
  • 為什麼冬天溫度更低卻不會下冰雹?
    都是由冰構成的,為什麼冬天會下雪下冰粒子(有的地方叫冰霰子)就是不會下冰雹呢?冰雹有哪些特別之處?它會出現在什麼地方?本文將從科學的角度為你一一解析。甭管天上下的是啥,開頭都是冰古人說「高處不勝寒」。無論盛夏還是嚴冬,越往高處氣溫越低,至少在地球的對流層是有科學道理的。
  • 為什麼會發生「冷凝」現象?新研究,揭示了冷凝之謎!
    在冬天,當進入一個溫暖的建築物時,冷凝物可能會毀壞木質咖啡桌或使玻璃杯起霧,但這並不都是不方便的;冷凝蒸發循環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水可以從「稀薄的空氣」中獲取,也可以通過冷凝的方式從海水淡化廠的鹽中分離出來。由於冷凝液滴蒸發時會帶走熱量,這也是工業和高性能計算領域冷卻過程的一部分。
  • "熱鍋上的螞蟻"用英語怎麼說?
    「熱鍋上的螞蟻英語中也有一個古老的俗語用來形容這種緊張不安:好像熱磚上的貓(like a cat on hot bricks)。Hot bricks指的是「熱磚」,想想看,貓爬在熱磚上當然不能靜下來了。例句:她考駕駛執照前十分緊張不安。She was like a cat on hot bricks before her driving test.
  • 水的密度明明比空氣大,100萬噸重的雲怎麼不會砸下來?
    所以,想像一下一朵巨大蓬鬆的積雲,在所有維度上都有一千米(雲可不是平面),那就是10億立方米的空氣和水滴,這意味著一朵一公裡的雲最少也有10億千克(100萬噸,實際比這還重)。 一百萬噸的東西懸在你的頭頂,如果不小心掉下來,會像我們踩死小蟲子一樣把我們拍爛!但它為什麼沒有掉下來呢?
  • 雲層為什麼重達50噸的卻不會落下?
    雲層形成人類生活在大自然中,就像海洋一樣,植物表面、湖泊、土地的水分,還有人體的水分,都在不斷地蒸發,把水從液態水變成水汽。按照 Avogadror定律,在相同體積的空氣中,在相同溫度和壓力下,具有相同數量的分子。空氣中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而水分子是由2個最輕的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因此水分子比空氣輕。
  • 為什麼溫度這麼高卻不會氣化蒸發呢?
    為什麼溫度這麼高卻不會氣化蒸發呢?我們一聽到巖漿可能就會想到火山,當然,它們確實是有很大的聯繫,因為我們常常聽說的「火山爆發」噴出來的那種黃色看著就很燙像液體樣的物質就是巖漿沒錯了。那麼巖漿到底該怎麼解釋呢?它為什麼不會因為溫度太高而被蒸發掉呢?
  • 只要水滴下落的速度夠快,蝴蝶的翅膀就會斷
    科學家們認真觀察了高速水滴擊中這些昆蟲翅膀的瞬間。變色龍 本周在《科學進展》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展示了一種神奇的3D列印墨水:利用同一種墨水配方,就能列印出豐富多彩的顏色[1]。利用這種「多彩墨水」列印的變色龍圖案 | Diao Research Group這些顏色不是來自色素,而是結構色。這種「墨水」的關鍵成分是一種長著毛刷狀結構的嵌段共聚物,隨著墨水溶液的蒸發,這些聚合物分子能夠自發地形成有序排列的層狀微結構,這些微結構與光線相互作用,結構色就這樣誕生了。
  • 極限挑戰蒙眼轉圈選衣服,熱巴36度的天氣下還要穿棉襖!
    蒙眼轉圈選自己的衣服,雷佳音踉踉蹌蹌的轉圈,樣子太可愛了,最後轉完圈還在地上爬,但是運氣爆棚,最後選了羽絨服,正合適去玉樹那樣的低溫城市,完美!羅志祥不愧是「遊戲王」,強大的玩遊戲實力看呆眾人,選到最潮時尚單品,超嘚瑟,小嶽嶽看了也是滿臉崇拜!
  • 隨便一朵雲的重量就將近50萬公斤,可它為什麼不會掉下來?
    而天空上的隨隨便便一朵雲都有幾百噸重,相當於幾百頭大象的重量。既然雲有這麼重,為什麼它不會掉下來呢?雲的組成首先我們要知道天空上的雲並不是固態,也不是水蒸氣。如果是水蒸氣,雲就不具備光學性能,也就是呈現透明的狀態。雲的本質其實是極為細小的液態水和冰晶,這些混合物組成的可見聚合物就是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