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地球上的水沒有保質期,但是放在瓶子中的水過了一段時間就會滋生很多微生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水的自潔能力
地球上的水之所以不會過期,是因為地球上的水一直在進行水循環,而且水中的生物也在維持著水的清潔度,這也是我們說「水具有自潔能力」的原因。
我們知道,水中有非常多的生物,按照種類的不同可大致分為三類: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生產者大多是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生產能量。消費者大多是動物,自身不能生成能量,需要通過外界獲取能量。分解者大多是微生物,會將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
本水中雖然會有一些雜質,但是水中的生物能夠將這些雜質分解掉,加與到生物能量循環。比如:水中可能會有樹葉、落花等,但這些物質可能會被食草動物食用,也可能會被微生物分解掉,變成簡單的無機物,再次被植物吸收。
水循環
除了水的自潔能力外,水還會參與到水循環。
地球上的水無時無刻不再蒸發,蒸發後水汽比較輕,會上升到高空中。當高空中積蓄足夠多的水汽時,水汽就會和灰塵、微粒等凝結在一起形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雖然會向下墜落,但由於直徑足夠小,在墜落的途中又會重新蒸發。只有直徑較大的小水滴才會滴落到地面上,形成雨水。
除了大氣水循環外,《自然》雜誌還報導過地球內部也在進行水循環。在日本附近有一個海溝,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加納大海溝。馬裡加納海溝位於俯衝邊界,海水會在這裡進入地球內部,據統計每年有上億噸的海水被吞入到地球內部。
但是這些被吞噬的海水,還會順著火山噴發流向地表,完成水循環。
地球在46億年的歷史中,一直這樣進行著水循環,再加上水中生物的自潔功能,使得水中的雜質一直維持在穩定的水平。
但是,江河湖海中的水按照人類的飲用標準而言,屬於「過期」水,因為水中的微生物數量非常多,大約一杯海水中含有10億以上的微生物,雖然大部分微生物不會對人類造成影響,但這已經超過了飲用水標準。
瓶中的水為什麼會過期
其實,瓶中的飲用水也是來自江河湖泊中的水,只是這些水屬於「原水」,還需要經過沉澱、去雜質、消毒、過濾等一系列工藝將原水中的雜質清理乾淨,經過檢測符合人類飲用水標準之後才會被注入到瓶子中。
瓶子中的水相對於江河湖海而言,屬於封閉的系統,在該系統內只有一些微生物能夠存活,這也使得微生物沒有天敵可以大量繁殖。
雖然瓶子是密封保存,但是微生物個頭非常小,而且有很多微生物屬於無性繁殖,繁殖時間比較短,短短6小時就能夠從1隻微生物繁衍到成千上萬隻微生物。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時間久了,瓶中的微生物數量將會激增,此時將不再適宜人類飲用,所以礦泉水或者純淨水一般會有保質期。也就是說,並不是地球上的水沒有保質期,裝入到瓶中就有保質期。而是人類的飲用水有自己的一套標準,超過了飲用水標準就是屬於「過期」,從某種程度上看,江河湖海中的水也屬於過期水。
雖然過了保質期的瓶裝水不能直接飲用,但是放入鍋中燒開,經過高溫殺菌後,還能夠再次被當作飲用水。
總結
水被稱為生命之源,但是當水被汙染時,水也會稱為傳播疾病的「兇手」,比如:古代瘟疫的流行,有一部分原因是人們喝了受汙染的水導致。即使沒有瘟疫,水中微生物含量超標,也會導致人類腹瀉、腹痛等症狀。
為了人類的健康,也為了減少傳染病傳播的機率,我們一般會喝經過處理的水,其中就包括瓶裝水,而瓶裝水具有保質期的原因,就是在保質期內微生物數量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江河湖海中的水雖然沒有保質期,但是江河湖海中有水馴化和生物自潔功能,雖然仍舊含有較多的雜質,但雜質總量維持在較為穩定的標準之內。
但即使如此,從人類的角度上說,江河湖海的水也屬於「超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