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四十多億年前,也就是地球剛剛形成之後數億年,地球上就已經有液態水海洋。數十億年來,地球上的水一直孕育著各種地球生命,水始終是生命之源。
然而,人類把水裝到瓶子中之後,水的保質期通常只有一年左右。那麼,瓶裝水為什麼會過期呢?而自然界中的水卻沒有保質期呢?
直到後來,一位研究水資源的科學家給出了答案,他表示,其實水本身是很難變質的,這些瓶裝水之所以會有保質期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瓶子的緣故。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水瓶的原材料都是塑料,比如PET,即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這些物質的高分子並非是穩定的,它們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釋放出一些有毒的低分子,從而導致瓶中的水變質,變得不適合人類飲用。
宋代理學家朱熹曾留下「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名句,字面之意講的就是這半畝大的方形池塘裡的水之所以能夠如此清澈,其根本原因是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
而被裝進瓶子裡的水,相對於源源不斷流動的水而言就是一瓶「死水」,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也就是過了保質期,不僅塑料瓶身不斷被氧化汙染瓶中的水,而且水中原本的微生物死亡腐爛影響水質,因此一般不建議喝過期的水。
瓶裝純淨水過礦泉水通常都會經過消毒過濾處理,水中基本不含微生物,但瓶蓋是個麻煩的結構,密封性不夠的話,還是會有空氣和其他雜質緩慢地通過瓶蓋的縫隙進入到瓶中,形成汙染。如有有機物滲入,那麼就給微生物的繁殖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