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其實無論是自然界的水,還是瓶中的水,都沒有保質期這一說。保質期只是相對於人類而言,在這個日期內喝下去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雖然自然界的水看似很清澈,也很「乾淨」,實際上裡面的成分比你想像的複雜得多,如果以瓶裝水的標準去看待它的成分,那麼它就是過期的水。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大自然的水之所以放那麼久都不「渾濁」,而瓶子中的水放久了就會渾濁的原因是,大自然的水還參與水循環,簡單來說,水循環有兩種方式。
地球水循環方式
第一種水循環方式為:液體——氣體——液體。
具體而言就是陸地上的水會通過太陽的蒸發,轉化為水蒸氣漂浮在大氣層中,當大氣層中積累了一定數量的水蒸氣後,又會以降雨的形式落在地面上。
第二種水循環方式是,地球海洋的水會通過地殼的運動流向地球內部,再由火山噴發把內部的水運輸到地球表面。
因此地球上的水之所以不會過期,是因為地球上的這些水,並不是從30億年前就存在的水,而是經過中間經過了化學變化,由蒸發再凝結成的水,。
之所以我們感受不到,是因為這種變化是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的,就像我們人體的細胞一樣,既有正在出生的,也有正在死亡的。這種動態平衡之下,微生物數量也是在一定比例上左右浮動,不會太多也不會太少,而我們幾乎察覺不出任何變化。
瓶中的水
瓶中的水會「過期」,其實並不是真的過期,事實上有時候過期的瓶中水,也比有些河流水乾淨。但瓶中水之所以容易遭受汙染,是因為瓶中幾乎是一個封閉系統,蓋上瓶蓋之後,瓶中的水不會被蒸發,外界的水也不會進入進來。
又因為瓶中的水數量很小,因此稍有微生物進來,就會導致瓶中水遭受汙染。
根據生活常識,我們知道我們在喝水時,是嘴巴對著瓶口,而人的嘴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因此有些微生物會通過嘴巴進入瓶中,汙染瓶中水。
還有,如果長時間不關瓶蓋,空氣中的微生物也會進入瓶中,汙染瓶中水資源。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常見的現象,如果你把瓶中水放入太陽光長時間照射後,其實瓶中的水最好也不要喝,這時因為裝水的塑料瓶在高溫下,也會發生化學變化,雖然對人體沒有影響,但味道卻十分難喝。
生物圈2號實驗
科學家在1987年左右建造了一個模擬地球環境的生物圈2號,在這個生態環境中,當時的科學家模擬地球的大氣成分、水資源、動植物的比例以及各種地球環境,建造了一個縮小版的地球。
在生物圈2號中,所有的水資源與動植物資源都不與外界產生循環,均在這個封閉的系統內完成,首批8名科學家要在這裡生存24個月,只能自給自足,不能依靠外界。
在這裡面,科學家們建立了5種物種群落,包括熱帶雨林,熱帶草原,沼澤,海洋和沙漠,還有農業區和居住區,並模仿地球,在裡面圈養了4000多種生物。『
本以為這樣與地球環境相差無幾的系統能夠長久運轉下去,但沒過多久,科學家就宣告失敗。
經過分析,失敗的原因是生物圈2號雖然已經盡力模仿地球系統,但還是存在微小差異,比如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比例與真實地球不同,且生物圈2號無法做到自主平衡。
再者,生物圈物種比較單一,真菌和昆蟲不夠,前者導致有機物無法有效分解,後者導致植物開花時無法授粉。
第三,系統不夠豐富,多數動植物無法生長,並在裡面快速滅絕。
從這個例子不難看出,相比於一個地球,無論模擬出的地球系統多麼完美,都不如地球本身設計的精巧。
而地球上的水,和瓶中的水也是一樣。雖然瓶中的水組成成分也是H2O,但瓶子這個系統太小了,無法支撐瓶中水完成一系列水循環。
總結
地球上的水和瓶中的水並不存在過期這一說,過期只是從人類角度上來看,喝了對身體不健康。地球上的水也並不是可以直接飲用的,都需要經過一定工序的處理才行。而由於地球上的水參與到水循環,並且自身具有自清潔能力,所以,看起來比較清澈,但並不是說直接飲用。瓶中的水由於系統小,一旦遭受汙染,首先不具備自清潔能力,其實也不具有流動性,因此,汙染很容易擴散,也就成了我們所說的「過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