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6月8日,《瀋陽晚報》的微博轉發了一則消息:「不要喝放在汽車裡的瓶裝水,有位朋友的母親最近才被診斷出乳腺癌。醫生告訴她:熱能和塑膠瓶子遇在一起就會產生化學物質,喝了後會致癌。」消息一出,即有4萬餘名網友進行轉發評論。很多網友驚呼自己經常喝存放在車裡的水,也有網友質疑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到底哪種說法正確呢?
喝長期放在車裡的瓶裝水易致癌?
一、網友評論:
1.網友:鬱金香34歲職業規劃師
曾經有箱水在車裡暴曬,結果水變味瓶子變形了,肯定有毒。
我覺得微博上說的有一定道理。有天我在車裡的後備箱放了好幾箱礦泉水,以備不時之需。但這兩天實在是太熱了,車裡有空調,但後備箱裡就肯定是高溫難耐。就這樣在陽光下暴曬了一個下午。第二天早上一看有的瓶子都變形了,而且水溫特別高。不過當時我實在是太渴了,就勉強喝了兩口。哎呀,嘴裡全是塑料味兒,我趕緊吐出來了,明顯是有毒嘛!
2.網友:蟲兒飛28歲教師
應該是假的,我同事們都每天喝後備箱裡的礦泉水,都很健康。
我覺得乳腺癌應該和塑料沒什麼關係吧?也許是那位母親平常自己生活不注意得了癌症呢?況且,我自己也試驗過,四五十度的環境瓶子根本不會變形,得到六七十度才會稍有形變。那六七十度的環境得多熱呀,平常我們也不是能經常遇到的。所以,我想這肯定是謠言吧!
礦泉水瓶溫度超過70攝氏度會變形,並有害人體健康。
二、專家解答:
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董金獅
1、礦泉水瓶溫度超過70攝氏度會變形,並有害人體健康。
董金獅表示,合格的飲料瓶、礦泉水瓶都要求用食品級的塑料製成,其中含有聚乙烯、聚丙烯及微量的催化劑等成分。礦泉水瓶不耐高溫,溫度超過70攝氏度時,瓶子會變形。而夏季車輛後備廂裡的溫度能達到90攝氏度,聚乙烯一旦受到高溫或被酸性溶液腐蝕,就會慢慢溶解並釋放出一種有害人體健康的有機溶劑。
目前世界各地的瓶裝水的瓶子都主要是由PET材料做的,但是不能保證生產廠家不加入添加劑。單純就PET材料而言,一般溫度下是不會產生致癌物質的,70攝氏度是PET材料的一個「坎」。但是如果在製作瓶子的PET材料中加入添加劑,那麼製造出來的瓶子的性能就完全不同於純PET材料的瓶子了,一般情況下,70攝氏度的這個「坎」會降低,具體的程度,還要根據添加劑的成分而定。
常溫狀態純PET材料做的水瓶安全。但如果製作材料加入添加劑,在陽光直射或高溫下,瓶子會釋放出可能含有的鉛、銻、鋇、硒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若連續暴曬或者放入悶熱環境中,還會產生不利健康的二惡英,這個都是高溫環境對材料產生的作用導致,對肝臟、腎臟都會有影響,嚴重的話將對人的神經系統也會有影響。
2、在高溫狀態下,車裡最好不要存放瓶裝水和飲料。
董金獅特別提醒,在高溫狀態下,車裡最好不要存放瓶裝水和飲料。如果存放了,輕易別喝,以免變質影響健康。另外很多東西放在車內都會成為安全隱患,比如香水、打火機等都會引起火患。
3、飲料保存要注意避光,否則會因為光化作用而變質。
長期做飲料生意的批發商介紹,其實飲料買回家以後不一定要放在冰箱裡,常溫保存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注意避光,以免飲料因為光化作用而變質。而開蓋後的飲料,則要儘快喝完,否則容易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