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必將越來越重視中國觀眾的感受,這份產業報告就是證據

2021-01-09 ACG

近日,2020年份的日本動畫產業報告正式發布,繼2018年日本動畫"文藝復興"之後,終於可以完整看到下一年,也就是2019年日本動畫行業的整體狀況。

不出所料,日本動畫市場整體規模又迎來了一次正增長,並且增幅水平達到了近五年來最大的15.1%,可以說又到了大家喜聞樂見調侃"業界藥丸"時間。

根據這份產業報告的內容,結合上2020年的具體情況,可以預估來年這時候日本動畫產業規模應該會看到更誇張的漲幅,但同時也埋下了相應的隱患。

2019年日本本土動畫觀眾滿意度評價

海外市場的持續增長,是日本動畫現階段的原動力

日本動畫近十年來的發展軌跡,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從2011年到2015年的本土發展階段,以及從2015年至今的海外發展階段。

自日本動畫市場發現那些缺乏深度、單純直白的福利爽片也有大片市場之後,新番數量就迎來了一波急速增長,原本只在四月拉滿檔期的動畫,在其後短短兩三年時間裡就填滿了一年春夏秋冬四個檔期,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開始出現作品同質化的現象,導致觀眾調侃日本輕小說是不是有了模板可以進行量產。

傳統的日本TV動畫自然離不開電視臺的檔期,所以不難預估,讓這波增長勢頭自然減緩的重要因素,就是深夜動畫的檔期。

但新番數量增長勢頭的減緩,其實並沒有對日本動畫市場的發展造成太大影響,因為這時候日本本土的動畫產能基本已經接近滿負荷,當中還起用了大量海外的外包動畫公司。顯然,日本的動畫人才數量根本不可能在這短短幾年時間內快速增長,於是越來越多缺乏經驗的動畫人被趕上了原本無法勝任的職位,於是動畫的整體製作質量又出現進一步下降。

然而日本動畫市場仍舊沒有止步,這一切都要歸根於海外市場提供的巨大動力。我想就憑藉這一點,日本動漫也應該越來越重視海外觀眾的看法。

2015年前後,中國這片規模龐大的市場開始進入動畫正版引進時代,與此同時歐美市場也開始瘋狂吸收日本動畫作品。日本本土持續了數十年的動畫營收模式也因此發生了改變,原本需要出售BD這種收藏價值大於觀賞價值的奢飾品,再通過提高原作銷量和販賣各種周邊產品回本及盈利的動畫企劃,如今又多了一條最直接的收益渠道,那就是向海外的網絡平臺出售播放權。

在多方海外市場的支持下,日本動畫企劃的回本問題突然就變得簡單了起來,大幅增加的盈利機會又反過來刺激了出資方的投資意願,其中《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部動畫的BD銷量僅為上一檔期裡《刀劍神域Alicization》的一半不到,只是勉強接近了二期線的水準。但A-1 Pictures不僅火速推出第二季企劃,還在2020年的疫情影響下選擇延期《刀劍神域Alicization》最終章,也要保證《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第二季如期開播。雖然其中也有《刀劍神域》IP更加穩固的原因在內,但海外市場的影響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這一點在近年來的日本動畫產業報告中也有所體現,從上圖可以看出,自2015年起日本本土的動畫市場規模甚至還有略微下滑的趨勢,完全是不斷擴張的海外市場支撐起了整體的增幅。

而相比之下,某些傷害中國觀眾感情的動漫作品,將永遠失去在我們的市場掙錢的機會。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肯定也會有頭鐵的作死的動漫作者和廠商跑出來唱反調,但是沒關係,你不給我好臉色,那抱歉,我也不會給你任何業務。跪舔得不到尊重,自己的市場強大了才有話語權。

2021年還會有新的"扛把子"出現嗎?

既然這份日本動畫產業報告說的是2019年,那為什麼跳過了2020年?原因很簡單,因為2020年裡的《鬼滅之刃》變得更兇猛了。

從細分之後的數據中可以看到,相比起2012年,日本動畫產業在2019年的海外市場份額直接翻了將近五倍,其他數據則基本都呈現出略有漲跌或平穩增長的狀況,唯獨動畫電影這一塊,在2016年和2019年分別出現了突如其來的大幅增長。

2016年和2019年,這兩個年份對於中國動畫觀眾來說也並不陌生,它們分別對應了新海誠的兩部作品,也就是《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

由此可見,在動畫電影這一塊,數據的不穩定性顯然要比其他項目來得更大,不同於TV動畫的穩定產出,一部優秀的動畫電影動則需要數年時間進行製作,而它們出現在哪個年份,哪個年份的數據自然就會格外突出。

至於2020年,那簡直就是早有定數,《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的強猛勢頭大家有目共睹,這部劇場版的票房預計在2020年內就要突破300億日元大關,這一塊的數據在來年的產業報告中必然強勁。

但到了2021年,情況又會如何呢?

《鬼滅之刃》現在已經是日本動畫市場繞不過去的話題,比起傳統少年漫,它雖然可以說得上是短小精悍,但就算在《無限列車篇》之後,這部作品在一段時間內仍然有很大的潛力可挖。即使這之後《鬼滅之刃》的熱度出現下降,但無論是接著出劇場版還是TV動畫,相信它都依然可以在一段時間裡貢獻出大量的日本動畫市場份額。

另一方面,且不提還沒有出具體數據的2020年,2016年《你的名字》的大熱是眾所周知的,但就算如此,當年動畫電影的市場份額也僅為海外市場的十分之一不到,2019年更是將近只有二十分之一。再結合上實體影碟銷售七年來收縮了近50%的份額,不難看出日本動畫市場的側重點已經開始轉移到在了海外市場上。

在市場規模增長的同時,日本動畫行業的平均收入也追上並略微趕超了日本平均水平,這對於日本動畫的未來發展而言是十分利好的消息。

但遺憾的是,日本動畫行業的底層員工待遇依然沒有得到任何改善,除開京都動畫這種願意培養自家人才體系的極個別公司外,其他底層動畫人的工資依然被海外外包公司的低廉價格無限壓榨著,畢竟動畫公司都覺得這些活不愁沒人幹,外包出去甚至還更便宜。

對於大多數的日本動畫公司而言,這顯然不是短期內需要擔心的問題。但底層員工的待遇問題,必然直接影響到了日本動畫行業的擇業情況,如果日本動畫業界今後依然得不到人才補充,那就終將有吞下苦果的一天。

文:LOCK

相關焦點

  • 文化產業全球化:從美國電影、日本動漫到中國遊戲
    根據《2018年1-6月遊戲產業報告》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遊戲產業的收入為1050億元,同比增長為5.2%,環比增長為1.1%。  在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長26.7%,在過去10年幾乎一直保持在20%以上同比增長這兩大背景下,今年上半年的增速首次來到了個位數,放緩顯著。  遊戲行業在經過了10幾年的高速發展後,進入2018年,終於感受到了一絲的迷茫,出路在何方?
  • 日本 動漫成第三大產業(國外文化產業面面觀(5))(圖)
    迅猛發展的動漫和遊戲等文化產業在日本稱作「內容產業」。隨著數碼技術的發展,「內容產業」滲透到日本的各個領域,此間專家比喻說,它像串兒燒一樣,把新聞、出版、音樂、廣告甚至手機、汽車等多種產業結合起來,衍生出與傳統概念中的文化產業完全不同的「新文化產業」,它是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日本希望通過發展「新文化產業」,變「產品輸出」為「文化輸出」,推動日本經濟發展。
  • 2020中國動漫產業年會海口舉辦
    新華網發   11月24日,以「育新機·開新局·揚國漫——動漫產業助力文化和旅遊繁榮發展」為主題的2020中國動漫產業年會在海口市舉辦。本次年會主要聚焦「十三五」時期我國動漫產業發展成就,推介國產動漫新作品、新品牌,解讀動漫領域新模式、新思維,研討新時代動漫行業發展趨勢。   本次年會為首屆,也是第一次以年會的形式對中國動漫產業發展進行階段性總結。
  • 動漫行業投資策略:從日本動漫看中國盲盒經濟背後文化符號價值
    本篇,我們將延續文化符號與商業價值系列,從日本動漫產業發展再看中國動漫產業發展中衍生出盲盒經濟背後的文化符號價值。日本動漫經過長時期的發展與演變,已形成極具日本特色流派,日本也成為世界上動漫創作國與動漫輸出國的核心國家。日本動漫產業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漫畫、動畫、遊戲及其衍生品。動漫產業是以動漫創意為起點、以版權保護為核心、以漫畫、動畫、遊戲、衍生品等為表現形式,版權開發利用貫穿於動漫產品的開發、流通、銷售等各環節的重要文化產業。
  • 中國動漫集團董事長庹祖海在2017中國網絡文化產業年會的致辭
    2017中國網絡文化產業年會聚焦於網絡文化產業融合創新發展、城市轉型升級中動漫文創產業的趨勢與展望、遊戲的聯動與融合及網絡直播綠色新生態的構建等重點關注,以主題演講、圓桌論壇、行業報告等形式呈現給大家。 以下為致辭全文: 尊敬的張旭部長、萬勇市長、李述永部長,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
  • 動漫產業成日本第三大支柱 90後成「聖地巡禮」主流消費人群
    如今的日本動漫已經成為了日本的第三大產業,僅次於汽車、家用電器,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日本標誌性支柱產業之一 。受益於總值高達230萬億日元動漫產業的發展,日本的動漫旅遊已日成氣候,日本動漫旅遊協會專務理事鈴木則道日前向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日本國家觀光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共有3000萬外國遊客到日本旅遊,其中14%是因為喜歡日本動漫而來。
  • 為什麼日本動漫中喪屍題材的動漫如此的稀缺呢?
    日本算是世界上動漫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了,日本動漫的類型之多,實在令人瞠目結舌,熱血的少年動漫、浪漫的純愛動漫、偵探動漫等等......眾多類型的動漫讓日漫迷們目不暇接,能看完所有動漫的人可謂寥寥無幾,而且現在日本還以每年300多部的速度生產著各種類型的動漫。
  • 回顧:2015動漫遊戲產業10大關鍵詞
    關鍵詞 ·  3  二次元  中國趨勢:隨著90後群體的成長,二次元文化正在進入主流視線。  二次元文化,按照《2015年中國二次元行業報告》的定義,就是以ACGN為主要載體的平面世界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群體的價值觀與理念。
  • 2020中國動漫產業年會在海口舉行
    11月24日,經文化和旅遊部批准,在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支持指導下,由中國動漫集團、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海口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動漫產業年會」(以下簡稱「年會」)在海口開幕。
  • 原創國漫崛起,動漫產業續寫「中國學派」輝煌
    原創國漫崛起,動漫產業續寫「中國學派」輝煌 原標題:   20世紀40年代,萬氏兄弟創作了中國第一部長篇動畫《鐵扇公主》,發行至東南亞及日本,拉開中國動畫行業嶄新一幕,以此為起點,有了濃墨重彩的「中國學派」。
  • 中國動漫在日本 |《全職高手》「暴死」了嗎?
    編者按:中日兩國動漫產業交流頻繁,近年來,隨著我國動漫的崛起,進入日本市場的我國動漫作品日益增多。我國動漫作品在日本的表現究竟如何?《全職高手》原為起點連載網絡小說,在網文圈和同人圈人氣很高。2015年末、出版社正式推出日文小說版。
  • 中國-日本系列人文交流活動在大阪舉行
    新華社日本大阪6月26日電(記者梁賽玉 張旌)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赴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之際,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會同有關方面舉行的多場人文交流活動近日陸續在大阪舉行,包括6月22日舉行的「中國動漫日本行——從水墨中來」活動,23日開幕的「中國主題圖書展銷月」,25
  • 日本動漫中的中國美食元素,中體西用使國漫「走出去」
    在世界動漫領域,經過近百年的不斷探索和發展,日本動漫產業以其獨特的創作手法、巧妙的情節構思和出色的後期製作佔據了世界動漫市場的巨大份額,日本也成為當之無愧的動漫強國。然而受文化、地域、資源等因素的影響,題材缺乏一直以來都是制約日本動漫持續發展的瓶頸之一。
  • BICAF北京國際動漫展8月開幕:動漫人的次元萬事屋
    陳柏言眼中做動漫最大的難題就是結合本土文化創造出觀眾喜歡的優質內容,用動畫作為載體講好中國文化,而這也是他建立「柏言映畫」的初衷——傳承中華文化,讓原創國漫走向世界。 「在影視行業,張藝謀、陳凱歌都走出去過,李安的《臥虎藏龍》也取得了很高的國際地位,說明國際市場對中國武俠是有一些基礎認知的,動漫IP要走向全球市場,第一步就是要了解這個市場。」
  • 日本動畫產業漫談
    ,一開始是沒有動畫產業,更多是日本的電影工作者通過研究西方動畫製作技術製作的動畫作品。白蛇傳所以日本一開始動漫的製作模式是迪士尼模式。這一製作模式從1960年代保持到了1970年代。之後日本製作人開始考慮使用日本的製作方式,這種製作方式中有一個條件就叫做「資源限制」,也就是動畫工作者把精力都用在主要劇情中,其他的畫面都粗略帶過。
  • 日本的漫畫和動漫,以其大膽複雜的情節,吸引了全世界觀眾
    早在藝術形式走向西方之前,漫畫和動漫就是日本流行文化的支柱。事實上,漫畫這個詞可以追溯到18世紀晚期的日本,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當流行的日本動漫系列阿童木被輸入美國時,這種類型的漫畫在美國並沒有開始普及。然而,僅在美國的動漫市場就達到了約43.5億美元的峰值。
  • 研討新時代發展趨勢,2020中國動漫產業年會在海口舉辦
    文丨馬麗娜11月24日,經文化和旅遊部批准,在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支持指導下,由中國動漫集團、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海口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動漫產業年會」(以下簡稱「年會」)在海南省海口市盛大開幕。
  • 二次元市場與IP開發 中國動漫能否彎道超車?
    10月25日,主題為「動漫的崛起與二次元變現」的峰會在深圳召開。這次峰會不僅吸引了來自網易漫畫、騰訊動漫等眾多動漫企業,更激發了與會人士對於二次元市場和產業創新的討論。  二次元市場與IP開發  二次元,是一種建立在三維世界上的平面技術,這一說法始於日本。
  • 前瞻動漫產業全球周報第3期:《海賊王》新劇場版上映一天動員超35...
    該片是《ONE PIECE》系列電視動畫播出20周年的紀念影片,出場人物超過200個以上,影片8月9日在全日本429塊銀幕上映,動員觀眾356052人次,是今年上映電影中首日動員觀眾最多的一部。川村元氣談《天氣之子》:接下來就是新海誠爆發期據報導, 繼前作《你的名字。》
  • 日本文化產業戰略:聚合多方力量 打造流行文(圖)
    日本動漫與中國文化     「漫畫」一詞本來自李時珍《本草綱目》集解,指一種鳥類的別名,與當今作為畫種之一的漫畫無關。1771年,日本的鈴木煥鄉因欣賞「漫畫鳥」的品格,遂以「漫畫鳥」自喻,出版《漫畫隨筆》;40年後的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也出版了《北齋漫畫》。但這時的「漫畫」仍作形容詞運用,未被特指為繪畫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