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藝術形式走向西方之前,漫畫和動漫就是日本流行文化的支柱。事實上,漫畫這個詞可以追溯到18世紀晚期的日本,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當流行的日本動漫系列阿童木被輸入美國時,這種類型的漫畫在美國並沒有開始普及。然而,僅在美國的動漫市場就達到了約43.5億美元的峰值。根據日本對外貿易組織的數據,這一數字在2010年達到了4億。
1、漫畫和動漫的崛起。Manga(漫畫)是日本對漫畫的叫法。這個詞在1798年首次被用來描述圖畫書Shiji no yukikai。這個詞在1814年再次出現,作為Aikawa Minwa的Manga Hyakujo和Hokusai Manga的標題,書中包含藝術家Hokusai的繪畫。
從1945年至1952年美國佔領日本期間,現代漫畫在藝術創造力的爆發中發展起來。在佔領期間,美軍向日本介紹了美國漫畫和動畫,如米老鼠,貝蒂娃娃和班比,鼓勵日本藝術家發展自己的漫畫風格。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被稱為漫畫之神和動漫教父,發明了漫畫和動漫中獨特的大眼睛。他的漫畫系列《阿童木》繼續成為日本第一部體現美國動漫美學的電視連續劇,該系列於1963年首次在日本播出。
動漫,發音為「ani-may」,是指源自日本的動畫。在20世紀60年代,阿童木成為第一個在日本以外播出的動漫系列。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動漫的其他改編在海外市場引起了波瀾。其中兩個系列,Robotech和Star Blazers引入了成熟的主題。
明星開拓者隊於1979年首次在美國播出,在他們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之前有先見之明地解決了許多嚴重的問題,例如輻射平衡,酸雨和全球變暖。在節目的第一季,人類被迫移動到地下以避免輻射。明星開拓者隊 也是第一部受歡迎的英語配音動漫系列,故事情節要求按順序展示。
2、漫畫的群眾訴求。在英語國家,漫畫是最初在日本出版的所有圖畫小說和漫畫書的通稱。漫畫可以在連載漫畫書,月刊雜誌或圖畫小說中閱讀。所有格式都有英文翻譯,圖形小說。但最常見,可以在主要書店連鎖店和當地漫畫店找到。圖形小說通常以「漫畫風格」呈現,意味著從右到左的格式。
雖然圖畫小說越來越受到出版商的尊重和好萊塢的關注,但大多數美國人在聽到「漫畫」這個詞時仍然會想到報紙和超級英雄。此外,在美國,漫畫的創作者,作家,藝術家和讀者仍然主要是男性。相比之下,在日本,漫畫在男性和女性中非常受歡迎。各年齡段和各行各業的人每年在日本的漫畫上花費數十億美元。
部分原因是漫畫適合每個人,每個可以想像的類型代表。例如,流行的神奇寶貝系列對兒童友好。漫畫針對每個性別或成熟的觀眾,並且有複雜的情節和情感深度的書籍。長度方面也各不相同。一個系列可以從兩卷到20卷不等。
漫畫的廣泛範圍也吸引了一系列藝術家和作家。例如,在2004年,搖滾音樂家Courtney Love與DJ 公主系列中的DJ Milky,Ai Yazawa和Misaho Kujiradou合作。Ai在日語中的意思是「愛」,該系列的靈感來自Courtney Love的生活以及她與Kurt Cobain的關係。漫畫,允許角色清晰而無抑制地表現自己的情感,是直言不諱,有爭議的愛情的理想出路。
3、漫畫的特徵。雖然它涵蓋了廣泛的流派,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的風格,但漫畫具有鮮明的外觀。公開表達情感只是一個特徵。情緒往往因為喜劇目的而被誇大,比如從一個角色的前額突然出現以表現出壓力,或者出汗就意味著擔心。另一個例子是當角色有「X」眼睛表明他們已被淘汰或生病時。
漫畫和動漫以相同的藝術風格繪製。圖紙通常用筆和墨水完成,重點是簡潔的線條。大多數角色都有非常大的杏仁形眼睛和其他不合比的身體部位。動漫和漫畫都受到日本書法和繪畫的影響,其中使用圓形墨水筆來產生厚重的筆觸。
4、拓寬對日本文化的理解。動漫和漫畫的流行幫助西方人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粉絲現在在DVD上收集他們最喜愛的動漫系列。與VHS不同,DVD格式為粉絲提供了使用字幕或英文配音版本觀看原始日語節目的選項。DVD還為粉絲提供了體驗未切割版本的機會。早期的動漫節目中出現了一些文化參考文獻的編輯,如Voltron,以吸引非日本文化。DVD讓粉絲有機會看到原來的日本參考文獻。
Anime Expo,Otakon和JACON等動漫大會於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目前每年在歐洲,亞洲和美洲的城市舉行。許多大會參加者都參加角色扮演,他們扮成動漫角色。邀請日本藝術家,配音演員,電影導演和音樂家參加這些會議。大學,高中和社區中心已開始舉辦動漫俱樂部,作為分享和展示動漫和漫畫的一種方式。隨著漫畫和動漫的流行不斷增長,世界對日本文化的了解和理解也在不斷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