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機場2017年旅客吞吐量4488萬,已嚴重超負荷

2020-12-08 中國民用航空網

根據臺灣民航主管部門最新統計,臺灣最大機場——桃園國際機場2017年入出境旅客量為4488萬人次,接近4500萬人次,比許可容量多了約1000萬人次,嚴重超載,幾乎天天都擁擠。

據臺灣媒體1月14日報導,很多民眾都發現桃園機場愈來愈擁擠,好像天天都像是高峰日,報到、安檢都得大排長龍;還有航空業者發現,現在有時飛機快關艙門時,旅客竟然還卡在通關處,只好拜託海關優先處理,再帶旅客衝到登機門。

桃園機場公司面對愈來愈多的旅客,壓力也愈來愈大,尤其下個月就是農曆春節,更是出境旅遊高峰期,前兩年的春節疏運大作戰,讓桃機神經緊繃,今年春節旅客量預估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桃園機場發言人、副總經理李建國說,桃機旅客量成長太快,雖然大陸遊客來臺有降溫,但國際來臺旅客仍持續成長,且臺灣人出境旅遊愈來愈興盛,春節因加班機多,旅客量更大,現已開始研擬疏運應變計劃。桃機公司統計,目前平日桃機旅客量約11至12萬人次,前兩年春節高峰日的旅客量都破13萬人次,預估今年高峰日會出現在過年前1至2日。

桃園機場旅客量在2016年首次突破4000萬人次,達到4229.6萬人次,2017年桃園機場的旅客量成長至4487.8萬人次,比2016年增長6%,換算人數則有258萬多人次。根據桃園機場官網的數據,其中2017年桃園機場入境人次為2222萬人次,出境2226萬人次,中轉約40萬人次。

桃園機場兩座航站樓雖都已擴建,容量仍明顯不足,第一航站樓目前年旅客容量上限是1500萬人次,第二航站樓原本是1700萬人次,2017年南面擴建完成,增加約200多萬人次,兩座航站樓許可容量才約3400多萬人次,2017年實際旅客量卻多達4400多萬人次,嚴重超載,民眾直接的感受就是服務水準降低。

根據桃機公司預估,第二航站樓北面擴建今年完成後,旅客容量可達2200萬人次,與實際需求仍有很大差距,而第三航站樓雖已動工,但最快完工日也要到2020年底,桃機旅客量仍會持續增加,未來幾年航站樓多數時間還是很擁塞。

李建國說,2017年已增加第二航站樓報到櫃檯,安檢部分受限航警人力,多數時段安檢線無法全部開啟,但在旅客量實在太大時,會協調航警加派人手,讓安檢線全部啟動。

據航空圈了解,桃園機場2017年吞吐量如果在整個中國排名的話,會排在第7名,排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之後。

(來源:航空圈)

相關焦點

  • 2019年國內機場旅客吞吐量Top10
    本文統計的是國內2019年旅客吞吐量最多的十個機場,並未包括港澳臺三地機場,香港國際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為7150萬人次,臺灣桃園國際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為4868.9萬人次。2019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0001.3萬人次,僅次於美國亞特蘭大國際機場;起降架次59.4萬架次;貨郵吞吐量195.53萬噸。
  • 瀋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400萬人次
    民航資源網2016年12月9日消息:12月8日20時35分,隨著由廈門飛往瀋陽的ZH9702航班平穩降落,瀋陽桃仙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400萬人次。截至當日,機場累計完成運輸起降10.7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401.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4.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5.7%、17.4%和8.7%。
  • 呼倫貝爾機場旅客吞吐量重回內蒙古支線機場首位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民航運輸生產受到重創,呼倫貝爾機場運輸生產呈現出斷崖式下降。為全力推進復工復產,減少疫情期間造成的嚴重損失,呼倫貝爾機場在持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採取多方面舉措,不斷推動運輸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 2019年全球機場旅客吞吐量Top10
    機場航站樓面積63萬平方米,機位數量299個,共有五條跑道。2019年旅客吞吐量11053.1萬人次;起降架次90.4101萬架次;貨郵吞吐量63.9276萬噸。2019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10001.3萬人次,僅次於美國亞特蘭大國際機場;起降架次59.4萬架次;貨郵吞吐量195.53萬噸。
  • 鄂爾多斯機場旅客吞吐量120萬人次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27日消息:截至11月24日,鄂爾多斯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20萬人次,整體航班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全年預計完成旅客吞吐量133萬人次。2020年受疫情影響,各項生產任務指標下降幅度較大,鄂爾多斯機場多措並舉精準發力,復工復產工作成效顯著。
  • 哈爾濱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
    哈爾濱機場飛機排隊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仇建 報導:截至10月27日,哈爾濱機場今年共實現運輸飛行起降81702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006.95萬人次,完成貨郵吞吐量88343.7目前,哈爾濱機場航班量已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據介紹,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哈爾濱機場運輸生產遭受重創。截至3月末,哈爾濱機場日均旅客吞吐量為去年同期的50%。因黑龍江省在4月份出現疫情反彈,哈爾濱機場運輸生產量再度大幅下滑,2020年上半年哈爾濱機場客運業務受到嚴重衝擊。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 2019年全球旅客吞吐量最多的十大機場
    機場航站樓面積63萬平方米,機位數量299個,共有五條跑道。2019年旅客吞吐量11053.1萬人次,起降架次90.4101萬架次,貨郵吞吐量63.9276萬噸。2019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10001.3萬人次,僅次於美國亞特蘭大國際機場;起降架次59.4萬架次;貨郵吞吐量195.53萬噸。
  • 國慶當日 三峽機場旅客吞吐量破萬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2日消息:隨著國慶、中秋雙節黃金周的到來,宜昌三峽機場迎來了首日客流高峰,10月1日進出港航班80架次,旅客吞吐量達到10083人次,其中進港5355人次、出港4728人次,相比去年同期進出港人數增長16%、進出港架次增長23%,以優異的開門紅成績向祖國71華誕獻禮
  • 巴中恩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萬人次
    迎來了今年的第20萬名旅客,這也標誌著巴中恩陽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萬人次大關。在深圳工作的彭先生幸運的成為了乘坐航班達到恩陽的第20萬名旅客。 目前,巴中恩陽機場運營國內航線10條(上海(浦東)、成都、北京(大興)、昆明、深圳、銀川、溫州、南寧、西安、海口),聯通全國10個航點;單日最高航班量突破16架次,單日最高旅客量突破0.193萬人次。
  • 海口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萬人次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雲蕾、陳棟澤 報導:9月18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美蘭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萬人次,生產運輸保持恢復增長的良好態勢,發展形勢較為喜人。目前,美蘭機場航班量已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客流量方面,今年7月份,美蘭機場完成客流量138.6萬人次、環比增長36.87%,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2.72%;8月份客流量進一步增長至166.73萬人次、環比再增長20.29%,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3.38%,優於全民航平均水平。
  • 海口美蘭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萬人次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18日消息:2020年9月18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美蘭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目前,美蘭機場航班量已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客流量方面,今年7月份,美蘭機場完成客流量138.6萬人次、環比增長36.87%,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2.72%;8月份客流量進一步增長至166.73萬人次、環比再增長20.29%,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3.38%,優於全民航平均水平。
  •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萬人次
    9月18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美蘭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萬人次,生產運輸保持恢復增長的良好態勢,發展形勢較為喜人。目前,美蘭機場航班量已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客流量方面,今年7月份,美蘭機場完成客流量138.6萬人次、環比增長36.87%,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2.72%;8月份客流量進一步增長至166.73萬人次、環比再增長20.29%,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3.38%,優於全民航平均水平。
  • 我國2019年機場的運營統計:通航城市和機場,旅客吞吐量分布
    : 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達到39個,較上年淨增2個(銀川河東、煙臺蓬萊),完成旅客吞吐量佔全部境內機場旅客吞吐量的83.3%,較上年降低0.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1億人次,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機場旅客吞吐量佔全部境內機場旅客吞吐量的22.4%,較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
  • 濟寧機場啟動建設!2025年旅客吞吐量預計達260萬人次
    主要工程內容包括:建設一條長2800米、寬45米跑道,設置客機位16個,除冰機位1個、隔離機位1個;建設飛行區道面工程28.59萬平方米,航站樓2.97萬平方米,綜合樓等1.58萬平方米;配套建設空管、貨運、供油等設施。
  • 寧波機場5年累計旅客運輸量超5000萬人次
    他,成了一個歷史性節點的標誌——這一刻,寧波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000萬人次,成為當年國內首個新晉「千萬級俱樂部」成員,正式邁入國際大型繁忙機場行列。寧波機場於1984年建成通航(莊橋軍民合用),1996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2011年突破500萬人次,此後又用了7年的時間,實現了又一個500萬的跨越。
  • 張家口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50萬人次
    12月8日,張家口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萬人次。2020年經歷了疫情及2號航站樓轉場「雙重」考驗後,張家口機場單日旅客吞吐量屢創新高,穩步向百萬級機場目標邁進。2013年張家口機場正式通航,運營航線2條,通航城市2個,運營航空公司
  • 突破400萬!7月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居全國首位
    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後,白雲機場正抓搶機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業務復甦,從嚴從實從細抓好各項防控措施,啟動「經廣飛」營銷激發市場活力,帶動航空業有序恢復生機,助力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
  • 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年度旅客吞吐量 連續10年破千萬人次
    10月1日,三亞鳳凰國際機場發布消息,該機場年度累計完成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這也是該機場旅客吞吐量連續10年超過1000萬人次。受疫情影響,中國民航生產運輸自1月底開始出現斷崖式下跌,2020年上半年鳳凰機場客運業務驟然下降,機場各項業務受到嚴重衝擊。
  • 敦煌莫高國際機場單日旅客吞吐量創新高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5日消息:隨著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到來以及第十五屆「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的成功舉辦,敦煌莫高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持續增長。10月5日,敦煌莫高國際機場保障航班38架次,預計完成旅客吞吐量5400餘人次,這是敦煌莫高國際機場自新冠疫情以來首次日旅客吞吐量超過5000人次,同時也創下開航以來單日旅客吞吐量新高。
  • 為何新鄭機場的旅客和貨郵吞吐量,比天河機場和黃花機場更多?
    鄭州新鄭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近幾年都是中部第一,超過了武漢的天河國際機場和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這3座省會城市也是中部省會城市經濟總量的前三甲,在2019年武漢GDP中部第一,鄭州中部第二,長沙中部第三。鄭州的新鄭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為什麼能位居中部省會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