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菸又被實名舉報,《細胞》新研究:它悄悄改寫了你的基因

2020-12-05 騰訊網

一支香菸,長度≤10釐米,重量≤1克。

一旦被點燃,至少能產生4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已被確認為致癌物的就有69種

最近,《細胞》雜誌的一項重磅研究,再次將煙推上了風口浪尖:

在繪製了「香菸」等41種致癌物誘導人體基因突變的特徵圖譜後,科學家發現它們都會悄悄篡改你的DNA……

一包煙怎樣改變你的基因、「汙染」你的身體?《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為你解讀。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

中日醫院戒菸中心主任 肖丹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 尤長宣

香菸怎樣「篡改」你的基因

劍橋大學和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檢查了79種已知或可疑的環境條件和致癌物,繪製了其中41種物質誘導基因突變的特徵圖譜。

苯並芘(BaP)是菸草帶來的重要致癌物質之一,在BaP誘導的基因突變中,CC鹼基成雙成對地突變成AA,佔了總突變的53%-70%。

2018年:一包煙改變150個肺部基因

由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牽頭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在美國科學雜誌《自然》上發表研究稱,吸菸量越大,DNA越容易受到傷害。

一年中,持續每天抽一包煙後,肺部會有150個基因出現變異,大大增加癌症發病的風險。

2016年:15根煙就可能改變基因

世界最重要生物技術研發中心之一、英國桑格研究院就抽菸與DNA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研究。

研究指出,抽15根煙就可能導致人體DNA突變。

癌症多由於遺傳密碼錯誤(DNA突變)導致,而環境因素可能會誘發DNA突變。這一發現充分證明香菸中的化合物會對人體造成多種損傷。

別讓菸草「汙染」你的身體

菸草導致全球每年700萬人死亡,這意味著每天有19000人死於吸菸或者吸二手菸。即使不吸菸,待在煙霧中同樣有害健康。

菸草煙霧分為兩個致命段:顆粒和氣體。

顆粒,即菸草煙霧含有尼古丁。尼古丁極易上癮,並且會引起心率和血壓升高,增加患心臟病風險。

氣體, 即菸草煙霧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氣體。一氧化碳會取代血液中的氧氣且降低人體供氧能力。

日常生活中,接觸被汙染的布藝沙發、衣服、窗簾和地毯也會招上三手煙,這些材質能夠隱蔽藏身,是它最「中意」的場所,甚至可在室內停留200天。

相比一手煙和二手菸,三手煙的致癌率更高,菸草中特有的亞硝胺會對細胞造成顯著損害。

這裡不得不提一句,很多菸民都把菸蒂看做他們的「保命稻草」,認為過濾嘴能減輕煙對健康的危害。

過濾嘴雖然可以過濾掉菸草燃燒產生的一些粗的顆粒,但細顆粒物及尼古丁、焦油、苯並芘等有害物質是過濾不掉的,結果導致肺腺癌比率增加

此外,過濾嘴的材質是塑料海綿,吸菸時會有一些細微顆粒進入呼吸道和肺部。這些顆粒代謝很慢,會對肺造成持久的損害。

一套專家推薦的戒菸法

世界衛生組織將「菸草依賴」列為物質依賴的一種疾病。數據顯示,重度尼古丁依賴者成功戒菸的機率小於3%。

因此,建議戒菸要在醫生指導下,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精神療法:可除「心癮」

改變吸菸時的習慣,刻意地讓自己不舒服,比如換一隻手拿煙。

1.設定吸菸的時間和場所,固定地方吸菸。

2.寫戒菸日記。在吸菸多的時間段和地方尤其注意。

3.當你想吸菸時,不要立即吸,先忍3分鐘。

4.身上不要裝菸捲,為自己創造一個無法自由吸菸的環境。

5.在開始戒菸的前一天,把剩下的煙、打火機以及菸灰缸等吸菸器具全都扔掉。

6.戒菸中,身體偶爾的難受可以看作是恢復健康的證明,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

選用藥物:在醫生指導下可行

在我國,《中國臨床戒菸指南》推薦尼古丁替代療法用藥等3類一線臨床戒菸用藥。

它們可有效增加戒菸成功率,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選用。

中醫戒菸:可以嘗試

中醫戒菸主要指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開具適合戒菸患者服用的湯藥或藥茶,或清肺化痰、或滋陰清熱。

同時採用針灸、按摩、藥物敷貼等方法抑制菸癮。不過,現在中醫戒菸仍處於研究階段,療法的確切效果如何,還在進一步論證中

不要盲信替代品

迷信口香糖、戒菸糖、非菸草型香菸等替代品其實是種自我暗示:「我需要吸菸,或是用別的方法填補空虛。」這只會加強你對菸草的需求

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替代品並不能緩解戒斷反應,沒有任何替代品能取代尼古丁;空虛感是吸菸導致的,無法通過其他來填補。

只有意識到你並不需要吸菸,也不需要用任何東西代替吸菸,你才能重獲自由。

本期編輯:徐夢蓮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Nature審稿人現身:「實名舉報」本可以避免......
    昨日下午,針對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80後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一事,詳見一次學術報告引發的「實名舉報」:Cell搶發,差點斷送了Nature封面文章......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官網同時發表了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和當事人楊輝研究員的聲明。
  • 「舉報門」後遺症?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嬰兒」傳聞:已報案,證據...
    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值得注意的是,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是否是2018年的「舉報門」當事人王德明?
  • 舉報門後遺症?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嬰兒」傳聞:已報案,證據充分
    時隔兩年,華大基因再次被舉報。  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
  • 舉報門後遺症?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嬰兒傳聞:已報案,證據充分
    時隔兩年,華大基因再次被舉報。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 「實名舉報」英語怎麼說
    草案認為監察機關應採用實名制舉報方法。草案稱監察部門應該採用實名制舉報方式,並且為了保護舉報人不應將舉報信息公之於眾。在上面的報導中,real-name reporting就是「實名舉報」,也可以用real-name whistleblowing來表示。
  • 美國大學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明星教授學術不端
    近日網傳: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細胞與分子醫學系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80後明星教授楊輝學術抄襲、造假。被舉報人 楊輝教授網傳舉報信如下尊敬的中科院、科技部、基金委領導:我是付向東,目前就職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擔任細胞和分子醫學系教授。
  • 從合作到反目 華大基因「舉報門」背後糾葛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曉暉 32歲的南京昌健譽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南京昌健譽嘉」)總經理王德明,6月14日在網絡上發出了對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300676.SZ,下稱「華大基因」)的實名舉報信——《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賄賂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財產》。
  • 饒毅實名舉報學術造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正調查核實
    據北京青年報11月29日報導,北大教授饒毅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多年持續學術造假,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1999年發表的論文中,3張圖不真實,存在造假嫌疑。 29日,網上流傳著一封北大教授饒毅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的舉報信。
  • 生物教科書可能要改寫了:新研究揭示了關鍵細胞過程背後的秘密
    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的一篇重要研究論文,可能將使生物學教科書改寫,新研究揭示了關鍵細胞過程背後的秘密。這一發現涉及到生命必不可少的關鍵過程:基因表達的轉錄階段,使細胞能夠生存並完成其工作。這項新的研究發現並描述了一個細胞過程,該研究首次描述了Rho蛋白如何真正終止基因表達。在轉錄過程中,一種稱為RNA聚合酶的酶將自身包裹在DNA的雙螺旋結構中,使用一條鏈與核苷酸匹配以形成遺傳物質的副本,導致新合成的RNA鏈在轉錄完成後斷裂。 RNA可以產生蛋白質,這對於所有生命都是必不可少的,並可以在細胞內完成大部分工作。
  • 你知道嗎:香菸除了會致癌,還會有損基因
    但是最新的科學研究充分證明,香菸除了會造成各類惡性腫瘤和疾病,甚至對於基因都將造成一定的損害,而這種病變是不可逆的,也是無法治癒的。眼下,權威醫學組織的成員第一次嘗試設立了修復以及彌補由於尼古丁造成的基因組織損傷位置復原的高端科學技術。
  • 著名科學家饒毅實名舉報裴鋼等三位科學家學術造假
    舉報人:饒毅 著名科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繼近期中國免疫學界相關科研工作者被曝出多達60多篇學術科研論文出現造假嫌疑之後,今天,微信圈流傳我國著名科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實名舉報的截圖信息饒毅校長向基金委實名舉報武漢大學李紅良、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國產阿爾茲海默症藥物GV971的研究者)造假。
  •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已向相關部門舉報和報案
    2020-12-09 09:15:23 來源: 科創板日報 舉報
  • 天津大學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天津大學一教授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校方:行為屬實,已解聘。11月19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
  • 饒毅實名舉報論文造假,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大學校長如此怒髮衝冠
    11月29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實名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會舉報李紅良等三人論文造假,請該委核實此事,為中國科學界洗刷恥辱。學術界最不能容忍的現象,就是學術造假。這種行為的危害極大,學術這個東西,都是依靠後人踩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前進的,而一旦前人的科研成果出了問題,那麼輕則後人的研究雞飛蛋打,白白浪費研究經費和時間,重則引發災難性的後果。儘管有些人為了名利或者其他原因,學術造假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存在,日本甚至還搞出諾獎級別的造假,但只要事發,造假者必然信用破產,在學術界再無一絲存在空間。
  • 首醫校長饒毅實名舉報3位科學家學術造假
    每經記者:陳星 金喆 每經編輯:魏官紅今日(11月29日),一封署名為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舉報信在網上流傳,饒毅在信中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以及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即近期填補世界空白的阿爾茲海默GV-971中國首款該類藥物主要研究者、論文通訊作者)論文造假。
  •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提倡實名舉報 雙刃劍中傷舉報人如何被保護
    2014年9月19日訊,「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提倡實名舉報,凡是實名舉報的,優先辦理,及時回復。」去年,中紀委新聞發言人崔少鵬曾如此表示。不少地方政府及紀檢監察部門也紛紛出臺條例或舉措,鼓勵實名舉報者。然而,比起「獎賞」,實名舉報者們更期待的是法律層面上切實有效的保護,為實名舉報做出制度上的配套。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回應關於饒毅實名舉報3學者論文造假
    饒毅實名舉報李紅良、耿美玉、裴鋼學術造假。繼近期中國免疫學界相關科研工作者被曝出多達60多篇學術科研論文出現造假嫌疑之後,今天,微信圈流傳我國著名科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實名舉報的截圖信息。就在剛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作出回應:饒毅校長向基金委實名舉報武漢大學李紅良、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國產阿爾茲海默症藥物GV971的研究者)造假。以下是截圖:
  • 加州大學付向東實名舉報中科院神經所楊輝學術不端;三天送別兩院士
    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神經所楊輝研究員剽竊,涉及帕金森治療突破性研究 左: 圖片來源:UCSD/一席演講 昨日,網絡流傳出一封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細胞和分子醫學系教授付向東的實名舉報信,信中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研究員楊輝存在剽竊和涉嫌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
  • 還原長生生物疫苗事件始末:生產車間老員工實名舉報
    起因:內部生產車間老員工實名舉報接近長生生物的一位疫苗業資深人士說,此次事發是因為長生生物內部生產車間的老員工實名舉報所致。截至2017年底,長生生物擁有在職員工1041人,其中大部分員工都在其子公司——長春長生。
  • 饒毅實名舉報!阿爾茲海默症國產新藥發明人學術造假?
    貴委20年不觸及這一問題,現在這是實名舉報,貴委不要推卸躲避,洗刷中國科學院因這篇造假文章選出院士的恥辱。3)今年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耿美玉研究員作為通訊作者的文章 (Wang et al Cell Research 29:787-803),號稱其發明的藥物GV971能夠通過腸道菌群治療小鼠的阿爾茲海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