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乾眼症治療新方法 OPT雷射來拯救
寶雞市人民醫院成功實施全市首例乾眼OPT雷射治療
隨著生活中電子產品普及、化妝、隱形眼鏡、環境汙染等影響,乾眼的患病率在不斷增加。在未來5年中,乾眼症患者人數還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上升。乾眼已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一類重要的眼表疾病。對眼睛乾澀,和有乾眼症的人來說,人工淚液眼藥水是最基本的緩解眼睛乾澀、疲勞的藥物,但對受到嚴重乾眼症困擾的患者來說,卻不是最好的選擇。
12月13日,寶雞市人民醫院眼科醫院聯合該院創傷整形科,成功完成了寶雞地區首例瞼板腺功能障礙(MGD)型乾眼OPT雷射治療。筆者了解到,此技術是目前臨床乾眼治療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國外已經廣泛開展,但在國內是最初推廣階段。寶雞市人民醫院眼科醫院是西北地區第二家開展此技術的醫院,標誌著該院的乾眼診療技術處於西北及國內領先地位。
十餘分鐘徹底解決乾眼症狀
患者王女士,於3個月前因眼部乾澀疲勞、眼脹、視物模糊等症狀到眼科醫院就診。經準分子中心副主任楊曉寧副主任醫師詳細專科檢查後,確診為雙眼瞼板腺功能障礙相關性乾眼症。給予相關基礎治療後,效果較好,症狀緩解。但易反覆發作,平均每隔1-2周要來醫院治療,較為麻煩。在經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眼科醫院學科帶頭人單武強主任醫師會診後,建議行OPT雷射治療。
在術前單院長對雷射波長、能量、脈衝等參數進行嚴格分析設置。經患者同意後,12月13日手術開始,楊主任現場對操作技師進行眼部操作指導,OPT雷射治療是由創傷整形科付春花技師操作,該手術過程僅僅持續十餘分鐘。據了解,此雷射機有2個治療探頭,其中1個用於眼科乾眼治療。經雷射治療後患者感覺良好,無不適感。目前已完成OPT雷射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MGD)型乾眼20餘例。人民醫院眼科醫院乾眼方面主要採取基礎治療聯合雷射治療。基礎治療主要包括:溼房加熱眼貼、超聲波霧化熱敷、瞼板腺按摩、溼房鏡配戴、人工淚液眼藥水補充水分等方案;對於中、重度乾眼,現在則需採用OPT雷射治療新技術措施。
OPT雷射治療為乾眼患者帶來福音
據了解,乾眼患者越來越多,在門診患者中,乾眼患者約佔30%~40%,主要是學生、老年人及從事電腦工作的人員居多。「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有乾眼症狀時,應需及時到正規專科醫院治療,以免造成頑固性乾眼症及眼部損傷,如角膜炎、角膜潰瘍、失明等。」準分子中心副主任楊曉寧副主任醫師介紹,乾眼是指由於淚液的量或質的異常引起的淚膜不穩定和眼表面的損害,從而導致眼不適症狀的一類疾病。
在臨床上,乾眼常見症狀有眼睛乾澀、疲勞、眼脹、畏光、燒灼感、視力下降等。導致乾眼的原因很多,大致分兩類:一是淚液分泌不足型,二是淚液蒸發過多型。作為常見乾眼症的病因之一,就要說瞼板腺功能障礙相關乾眼了。瞼板腺職責主要是分泌脂質保護淚膜,避免淚液蒸發過快。瞼板腺功能障礙則是瞼板腺導管阻塞,或瞼板腺分泌物異常,淚膜破壞,加快淚液蒸發的速度,因此它成為蒸發過多型乾眼的主要原因。OPT雷射主要針對瞼板腺功能障礙(MGD)型乾眼治療。它的作用機理是通過熱傳導作用加熱瞼板腺,改善瞼板腺內脂質分泌物的流動性,提高淚膜的穩定性,恢復正常眼表功能。OPT雷射可以設定能力密度、脈衝數量等參數,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進專門的設定,治療簡單方便,安全有效。可以滿足患者治療需求,解除乾眼患者痛苦。使患者獲得良好的視覺質量、生活質量。
開啟乾眼治療的新時代
「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是預防乾眼的有效手段。」據介紹,首先要避免長時間操作電腦,通常連續操作1小時,休息5-10分鐘。休息時可以看看遠處或做做眼保健操。其次要調整好顯示器與眼睛的距離和位置,建議距離50至70釐米,位置略低於眼水平線10至20釐米,顯示器的亮度也不要太亮,調節到最大亮度的一半就可以了,以看得清楚內容但比周圍物體稍暗為宜。另外,長時間使用電腦時,最好不要戴隱形眼鏡,以免加劇眼睛的乾燥程度。
據悉,2014年起,市人民醫院眼科醫院針對不同的病因,採取基礎乾眼檢查和治療。已治療各類乾眼患者6000餘例。基礎治療主要包括溼房加熱眼貼、超聲波霧化熱敷、瞼板腺按摩、溼房鏡配戴、人工淚液眼藥水補充水分等措施。而對於中、重度乾眼,則需採用OPT雷射治療措施。此次醫院OPT雷射治療乾眼新技術的開展,是對於乾眼在基礎治療上的補充和突破,開啟了乾眼治療的新時代。該先進技術對乾眼治療、眼表疾病治療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是市人民醫院眼科醫院在超聲波霧化熱敷、瞼板鑷按摩清潔基礎治療上的又一次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