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海洋裡出現了更為複雜的生命體後,這些生命體就沒有停息過,它們不斷進化,不斷尋找新的棲息地,直到有一天,一條怪魚從水中爬出,踏上了陸地……
4.6億年前
4.6億年前,地球上的氣溫是溫暖的30℃,氧氣的濃度與現在相仿。照理說,此時地球上的陸地應該滿是動植物,然而除了土還是土,陸地上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為什麼呢?造成這種現象的罪魁禍首是太陽。太陽用致命的輻射照射地面,使得陸地上無法有動植物存活。
4.6億年前,地球的陸地上還是光禿禿的一片
陸地上能夠出現複雜的生命體,我們得感謝臭氧層。在距地面50公裡,即陽光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地方,出現了奇怪的現象,受到陽光的輻射之後,氧氣變成了名為臭氧的氣體,這種氣體如毯子一般包住地球。
臭氧有一個特點就是會吸收太陽發出的致命的輻射。1.2億年後,臭氧層漸漸變厚,擋住了更多的太陽輻射,不讓它們到達地球表面,於是,地球的陸地上終於有了誕生新生命的條件。
3.75億年前
自從厚厚的臭氧層形成後,地球的陸地上就出現了眾多的小苔蘚團,它們蓬勃生長,它們是最早的陸地植物。這些小苔蘚團釋放出更多的氧,使得大氣中氧的濃度激增。
這些小苔蘚團是陸地上最早的植物
3.75億年前,海洋裡出現了一種名為提塔利克魚的怪魚,它可以挺起脖子,它把鰭當作腿,它從水中「走」出,踏上長滿植物的陸地。
提塔利克魚從水中「走」向陸地
1500萬年來,從海洋裡爬到陸地的那些四足動物漸漸進化,它們長出更強壯的肢,花更多的時間待在陸地上。直到3.6億年前,它們把陸地當成了自己的家。所有的四足脊椎動物都是從這樣的生物進化來的,比如說恐龍、鳥、哺乳動物,還有人類。
此時的陸地一片生機盎然,苔蘚和蕨類植物在陸地上瘋狂生長,長勢很旺,有些至少有30米高。它們釋放出更多的氧氣,這非常有利於陸地上的那些動物的進化。它們的呼吸系統變得更為發達,身體長得更大,種類也多了起來。
陸地上出現了高大的植物
此時,地球簡直就是一個巨獸世界。這裡有和鷹一樣大的蜻蜓,我們叫它巨蜻蜓。這裡還有馬陸、蜘蛛以及各種各樣的蟲子,它們跟巨蜻蜓一樣,都是大傢伙。馬陸身長兩米,蠍子跟狼一樣大。儘管這些巨獸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陸地上度過的,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必須在水中產卵,因為陸地上不具備產卵的條件,這些卵需要更多的水分。直到林蜥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僵局」。
巨蜻蜓
林蜥可以把卵產在陸地上
林蜥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可以在陸地上產卵,它的卵中含有足夠的水與養分供自己的幼蟲長大。這是陸地上的動物長期進化的結果,對於動物界來說,這也是一個重大的進化突破,現在終於有動物可以完全脫離海洋,而以陸地為家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