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人定律

2020-10-15 林慶陽人力資源管理師

羅賓·丹巴是一名人類學家,他研究了各種不同形態的原始社會,並發現在那些村落中的人。大約都在150名左右,人們把他的研究理論稱之為「150人定律」。

現在我們許多人都遠離村莊生活,但是卻沒有脫離這個概念:羅賓讓一些居住在大都市的人們列出一張與其交往的所有人的名單,結果他們名單上的人數大約都在150名。

最能說明問題的可能是美國德拉瓦州紐瓦克的戈爾公司。這是一家非常特別的私營高科技公司,連續35年盈利,其增長率和獨具新意的高利潤生產線讓同行企業羨慕不已。這個企業的創辦者非常信奉「150法則」,工廠的面積是按照150人的規模設計的,工廠的停車位也只有150個,一旦一個工廠規模擴大人員超過了150人,就會立刻被分割成兩部分,另立門戶。

他們認為,小型群體中的那種小範圍內隨意的人際關係更能提高工作效率,來自不同的工廠的同伴生產效益的壓力也更有威力。由於工廠的人數都少於150人,所以大家相互之間都熟知他人,了解他的知識範圍,相信他在自己專業領域內的能力。

這是一種在組織層面上的信任和親密關係的再創造,與家庭中完全一樣。智力容量為我們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啟示。

相關焦點

  • 150定律
    150定律,即著名的「鄧巴數字」。該定律由羅賓·鄧巴指出,他認為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羅賓·鄧巴是英國牛津大學的一名人類學家,他是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網絡推斷出該定律。鄧巴發現,「好友」上千的社交網站用戶與「好友」較少的用戶實際交流的「好友」數量並無明顯差別。
  • 150定律_鳳凰網
    150定律,即著名的「鄧巴數字」。該定律由羅賓·鄧巴指出,他認為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羅賓·鄧巴是英國牛津大學的一名人類學家,他是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網絡推斷出該定律。鄧巴發現,「好友」上千的社交網站用戶與「好友」較少的用戶實際交流的「好友」數量並無明顯差別。
  • 劉興亮|人的社交上限是150?這個定律過時沒?
    這麼多人,咱們顧得過來嗎?03在西方的社會學敘事體系中,人脈被稱作「社交網絡」。據此還發展出一套研究定律,最著名的就是150定律(Rule Of 150),即著名的「鄧巴數字」。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這就是著名的「鄧巴數字」。就此他推斷,人通常有5個密友,15個左右的好朋友,大約50個普通朋友和150來個認識的人。04隨著網絡社區的興起,人的生活形態發生了巨大改變,主要集中在社交模式上。
  • 神奇的鄧巴數字——150定律(Rule Of 150)
    「鄧巴數字」:是什麼鄧巴指出,人的大腦認知能力有限,所提供的認知能力只能使一個人維持與大約150個人的穩定人際關係,這一數字是人們擁有的、與自己有私人關係的朋友數量。羅賓·鄧巴讓一些居住在大都市的人們列出一張與其交往的所有人的名單,結果他們名單上的人數大約都在150名。之後的諸多研究也表明,不論是何種文化及語言,是否使用諸如網際網路等現代工具,每個人能夠維持的社交關係是150人左右。
  • 微信群的「150定律」,讓社群更活躍的精準結構
    就微信群營銷來說,讓社群擁有更活躍、更精準的營銷引流結構,「150定律」非常適用。假設,一個微信群的最佳人數設定在150人,當然,前提這150人是相互了解、有著緊密社交聯繫的,那麼,「150定律」下的微信群營銷,就可以通過這「150」人分批次做小規模的線下活動,產生更多的「150人」。在微信好友列表中,往往好友數幾百上千,但經常聯繫的卻很少(但很穩定)。
  • 女人通常有10位閨蜜,男人通常有4位好基友,因為150人定律
    大家相信「150人定律」嗎?這是由英國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提出,該定律指出因人類智力,讓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絡,人數是148人左右,約等於150人。在這150人裡,真正有深入交往的人數也不會超過20個,很多人一年只能交流一次,比如拜年。大數據告訴我們通常在150人裡,人平均也只有7位好友。女人通常有10位閨蜜,男人通常只有4位好基友,也只有這幾個人才是彼此最珍貴的「核心朋友」。
  • 從「150定律」說起,我們該如何精準控制職場關係圈人數?
    關於「150定律」的一些解讀①——什麼是「150定律」?羅賓·鄧巴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網絡推斷,人類智力允許自身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這就是著名的「鄧巴數字」,也就是「150定律」。
  • (如時我聞)社群電商實戰之150定律
    今天我們來說說社群電商,微商中的三大理論基礎中的最後一個理論--150定律。也就是著名的「鄧巴數字」,他由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鄧巴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網絡研究發現並推斷出:人類智力最大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也就是人類的社交人數上限為150人,而精確交往,並可能深入跟蹤交往的人數只有20人左右。很多人在微商和社交電商的時候,第一想到的就是如何將自己的個人微信加滿5000人,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行為。
  • 使人終生受益的2個「數字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現在社會,科技和文明都在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也總結了許多新型又適用的數字定律或者法則。比如說,優秀的人,都應該懂得,這兩個讓人終生受益的2個「數字定律」。而海魚行業的人,則會有非常大的差異,特別是在藝術行業。比如演員、畫家、音樂人等。海魚行業是將二八定律發揮到極致的行業。就像演員,頂級演員一部電影就有千萬片酬,而一些演員卻窮得吃不起飯;有些音樂人,被寫進音樂史,但有些人卻只能在天橋唱歌。
  • 讓人受益無窮的三個數字定律,越早知道越好
    現在社會,科技和文明都在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也總結了許多新型又適用的數字定律或者法則。比如說,優秀的人,都應該懂得這三個數字定律!這三個數字定律讓人受益無窮,我們越早知道越好!3、150法則;這個法則是由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大概意思是說: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150法則,是一條人際交往法則,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很廣泛。
  • 心理學150定律:你一生會結交多少朋友,從出生那一刻就確定了
    首先,你得知道什麼是「150定律」。 150定律,即著名的「鄧巴數字」。 20世紀90年代,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提出一種理論: 一個人交朋友數量的最高上限,是150人,如果超出這一數值,不僅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還會降低自己在各方面的效率。
  • OPPO很給力,超級一體屏+150倍變焦+16G運存,符合真香定律
    在參數上,據悉該機採用了一顆支持150倍變焦的超級潛望鏡頭,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相信在150倍變焦鏡頭的加持下,該機的拍照實力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符合真香定律!在國產手機中,OPPO手機是一個在研發和創新方面不惜血本不遺餘力的手機廠商,因此OPPO手機已經成長為一個大家都非常喜歡的手機廠商。而上述曝光的這款OPPO旗艦新機,超級一體的的設計帶來了更極致的視覺效果,使得整個手機的顏值非常驚豔,尤其是150倍變焦鏡頭以及16G運存等核心硬體的加持,使得該機的綜合實力不容小覷。
  • 小米11pro曝光,超級瀑布屏+150倍變焦+驍龍875,符合真香定律
    在參數上,據悉該機採用了一顆150倍變焦的潛望式鏡頭,雖然其他四顆攝像頭的參數目前尚不清楚,但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150倍變焦技術的融入,使得該機的拍照性能或將更上一層樓。符合真香定律!大家都知道,小米手機是一個在硬體設計上捨得投入的手機廠商,因此小米旗艦手機在綜合性能上一直都是行業裡的佼佼者。而上述曝光的這款小米11pro,超級瀑布屏的設計帶來了更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使得整個手機的顏值更進一步,尤其是150倍變焦鏡頭以及高通驍龍875等核心硬體的加入,使得該機的綜合實力不容小覷。
  • 華為P50pro曝光,隱形鏡頭+150倍變焦+鴻蒙系統,逃不過真香定律
    在參數上,據悉該機採用了5000萬+5000萬+1200萬+150倍變焦潛望鏡頭+3D ToF鏡頭的後置五攝組合,如果真是這樣的話,150倍變焦鏡頭的加入,使得該機將會看得更遠更清晰,拍照性能或將再一次改變行業規則。在核心硬體方面,據悉這款華為P50pro配備了一塊6.7英寸的OLED屏幕,同時這塊屏幕集成了120Hz的刷新率技術。
  • 一條超越一切定律的定律: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
    熵增定律能夠有如此多的科學家為其背書,足見其重要性。接下來,我們就來抽絲剝繭,一起揭開熵增定律的神秘面紗。,即人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時靜脈血顏色不同。讓人絕望的熱寂論熵的出場熱力學定律裡最能打擊人的當屬第二定律,因為仔細想想,它並不限於熱力學,它還可以延展到社會學,以至宇宙學。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中,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看似井然有序,可實際上無序和混亂一直在暗地裡生長。
  • 人死後真的不會直接消失?愛因斯坦:150年以後將重返人間!
    人死後真的不會直接消失?愛因斯坦:150年以後將重返人間!宇宙是個神秘的詞彙,而人類在宇宙中又是獨特的生物。在幾十億年的時間中,人類從文明產生開始算起,至今只有短短數千年的時間。但在這個時間中人們卻衍生出無數有關這個星球,天地,乃至宇宙的理論和猜想,而其中關於人的靈魂理論經久不衰,人死後會如何始終是人類好奇的地方。直到工業革命後,世界的發展才出現較快的發展趨勢。在此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是緩慢又模糊的,而歸功於科技的進步,我們在短短百年間將有關宇宙的猜想進行了落地實踐。愛因斯坦作為20世紀傑出的科學家為此功不可沒。
  • 讓人敬畏的墨菲定律
    讓人敬畏的錯誤——墨菲定律文/毒密碼DD前幾天翻書的時候扒拉到了墨菲定律。這個定律不禁讓我脊背冰涼。墨菲定律衍伸的 Finagles Law(菲納格定律),就更可怕了—— 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
  • 為什麼說熵增定律是一個讓人絕望的定律?
    在了解熵增定律之前,我們先要知道一個方程S=K.log W這個就是玻爾茲曼輸運方程,關於此方程描述的系統,一個經典的例子是空間中一具有溫度梯度的流體。這部分能量導致了熵增,熵增定律在很多自然現象中都可以提現出來。因為這是自然界自然的發展方向,就是從有序到無序的轉變。有序和無序只是便於理解,實際上無序是大概率的意思,有序是小概率。事物總是往大概率方向發展,就是增熵。
  • 愛因斯坦:人死後不會消失,150年後重返人間
    地球存在的時間是非常久遠的,而它所孕育出來的生命也是很多人喜歡研究的。對於生命而言,很多人都會有著敬畏跟好奇心。但是對於人生的選擇,有些人卻願意活得非常清楚明白,但也有些人覺得得過且過就可以了。然而更多的人是對這一生非常的不滿意,他們希望能夠有來世,那樣就可以彌補自己今生的遺憾了。
  • 這四條定律,蘊含人生深刻哲理
    01、鴨子定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鴨子鳧水時的真實模樣?一般情況下,人們只看到鴨子在水面上悠閒安逸地遊動。但潛入水下後你就會發現,原來它的鴨蹼一直都在拼命地划動著,沒有一刻停歇。優雅需要底氣,華麗需要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