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L 實驗室發表陶瓷基複合材料3D列印新工藝
陶瓷零件具有抗腐蝕和抗磨損性能,並且具有出色的高溫性能,因此非常適合用於推進和能量產生系統以及化學加工設備和醫療植入物。但這些應用受到陶瓷材料成型困難的限制。3D列印技術能夠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困難。目前已有陶瓷基增強材料,最著名的例子是使用長陶瓷纖維增強材料的陶瓷基複合材料(CMC),例如碳化矽/碳化矽(SiC / SiC),其韌性達到>30 MPa m1/2。傳統上,這些陶瓷基複合材料是由經過多次陶瓷前驅體聚合物浸潤和熱解步驟的剛性纖維預成型件製成的。
-
航空發動機用理想材料——陶瓷基複合材料
陶瓷材料耐溫能力高、力學性能好、密度低,很早就被認為是發動機高溫結構的理想材料,但由於陶瓷韌性差,一旦損壞會引起發動機災難性後果,因而限制了其應用。為提高陶瓷材料的韌性,材料學家經過不懈努力發展出陶瓷基複合材料。
-
簡述複合材料的結構及其影響因素
複合材料是由兩個或多個不同的相(基體相和分散相)組成的材料,其本體性質與任何一種成分的材料都顯著不同。複合材料的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性能,影響複合材料性能的結構因素如下:分散相與基體界面的結合強度 ;分散相的形狀(顆粒、纖維、層壓板);分散相的取向(隨機或取向)。
-
前沿技術 | 超纖維及其先進複合材料的最新進展(一)
所謂超纖維及其複合材料,是指在性能和功能上具有突破性進展的超級材料,並越來越接近於其理論值的新型材料,當然也包括新出現的超纖維及複合材料。從上述意義上來說,這類材料是動態的,隨著科技的發展,將不斷更新換代。
-
淺析六方氮化硼陶瓷的製備與應用
其中先驅體陶瓷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和特點在BN陶瓷及其複合材料的製備中佔據極其重要的位置。先驅體陶瓷技術是以有機或無機化合物為先驅體,通過交聯裂解或氣相熱解等無機化過程轉變為陶瓷的一種陶瓷材料製備技術[6]。先驅體法製備六方氮化硼顆粒的工藝流程圖
-
我國科學家研製氮化硼氣凝膠薄膜及其相變複合材料
氮化硼氣凝膠薄膜的力學柔性(c-g)及微觀形貌(h-i)為實現氣凝膠材料的輕薄化設計,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學同團隊和海南大學教授廖建和團隊合作該氣凝膠塊體具備可切割、可壓縮等特徵,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
-
山東大學:三元納米纖維材料,出色的吸波性能
研究背景一直以來,多組分複合材料的製造一直被視為開發增值、高效和多功能材料的一種有效且實用的策略。三元複合材料在界面效應和協同效應的優越性方面是各個研究領域特別關注的。為了減少通信技術和電子設備對當前電磁(EM)環境的負面影響,並滿足精密設備的抗幹擾和物理保護的需求,三元複合材料也成為開發高強度複合材料的焦點。研究證實,三元複合系統極大地促進了電磁波吸收的進一步改善。而三元複合材料實現協同效應的關鍵是如何合理選擇功能成分並設計合適的微結構。
-
莫來石空心球的顯微結構及其性能
科研工作者已合成出了具有針狀、棒狀、柱狀等纖的莫來石晶體及其複合材料,而關於具有空心球狀的莫來石材料還鮮有報導。作為一類新型的材料,空心球材料因其內部具有較大的空間、比較大的比表面積以及球殼的厚度維持在納米級範圍殼層的特徵,使其應用的範圍越來越廣泛,如氧化鉬球應用在無機膜領域、工業染料等其他的領域當中。
-
導熱聚合物複合材料用填料研究進展
2.4填料的形狀 填料的形狀對其在基體中的分布狀況、所得複合材料的熱學性能、力學性能等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分散在高分子基體中的導熱填料有粒狀、片狀、纖維狀等形態[4]。有研究表明,具有高比表面積的晶須和片狀填料對提高聚合物熱導率更為有效,纖維次之,粉體最差,是因為晶須和片狀材料更容易形成導熱通路,有利於導熱性能的提高[3]。
-
哈工大冷勁松教授團隊《AM》綜述:形狀記憶聚合物及複合材料的機理、材料及應用
文章系統地總結了形狀記憶聚合物材料種類及形狀記憶機理,並對形狀記憶聚合物及其複合材料的多種驅動方式及不同領域的應用前景做了一個系統詳細的講解。圖:形狀記憶循環示意圖形狀記憶聚合物及其複合材料可以通過不同的驅動方式來刺激其從臨時形狀恢復為初始形狀。
-
SCMs|紡錘狀纖維結構的設計及其PM2.5過濾性能
城市霧霾,特別是其中的PM2.5顆粒(當量直徑≤2.5 μm),因其自身危害及其攜帶的病原體對公共健康具有嚴重威脅而被人們廣泛關注。
-
特種陶瓷廣泛應用航空航天領域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功能陶瓷已形成了一個行業,主要生產陶瓷基片、陶瓷電容器、陶瓷濾波器、壓電陶瓷、敏感陶瓷、磁性陶瓷、絕緣瓷等等。 我國特陶企業集中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山東、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城市和地區以及華中部分城市地區,西南西北等偏遠地區以原軍工三線企業為主。在特陶種類上,我國幾乎對所有特種陶瓷材料都進行著研究、開發和生產。
-
納米複合材料具有高強度、高熱穩定性、高延展性和各向同性等優點
然而,儘管金屬基納米複合材料具有優越的性能和日益增長需求,但其複雜的加工和不充分經濟效益限制了金屬基納米複合材料的應用。在這些材料中,高能量消耗仍然是分散增強以實現微觀結構均勻性和高級力學性能所必需的。選擇性雷射熔化(SLM),也稱為雷射粉末床熔合(L-PBF),是一種應用於金屬和陶瓷的添加劑製造(AM)技術。
-
陶瓷材料的強度及其影響因素
強度與塑性是材料的基本力學性能。但陶瓷材料是脆性材料,在常溫下基本上不出現或極少出現塑性變形,因而其塑性指標:延伸率 和斷面收縮率 均近似為零。因此,可以認為,陶瓷材料的抗拉強度 、斷裂強度 和屈服強度 在數值上是相等的。此外,由圖25-2b可見,陶瓷材料壓縮時的強度比拉伸時大得多。這是脆性材料的一個特點或優點。
-
高附加值碳化硼粉體及其製品的製備技術創新
摘 要 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和大連金瑪科技產業有限公承擔的中科院東北振興科技行動計劃重點項目「高附加值碳化硼材料產業化」,主要致力於碳化硼超細粉體和高性能碳化硼陶瓷製品的產業化,實現碳化硼超細粉體的規模化生產及其應用,突破大尺寸、複雜形狀碳化硼胸板的國外技術壟斷。
-
【會議動態】ISCT-8峰會分會場:複合材料理論及應用精彩預覽
(ISCT8)中特設複合材料理論及應用分會場,主題包括但不限於:(1)複合材料的成型理論、加工與改性方法;(2)複合材料的複合理論與強韌化機理;(3)複合材料的輕質、熱防護和結構化應用;(4)複合材料在儲能、半導體等電子器件方面的應用;(5)複合材料在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方面的應用;(6)複合材料的環境技術中的應用。
-
新能源車如何面對國家新興產業《目錄》|複合材料|碳纖維|儲氫|高...
5.1.2 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用於驅動或發電的高效電機,輪轂電機,輪邊電機;用於驅動或發電的電機控制器和控制軟體;集成DC-DC和其他電氣功能的控制器;可變電壓控制器。3.1.2 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熱電陶瓷材料,壓電陶瓷材料,鐵電陶瓷材料,介電陶瓷材料,超導電陶瓷材料,高導熱陶瓷材料,磁阻陶瓷材料,自旋電子陶瓷材料,低溫燒結復相陶瓷,高溫過濾及淨化用多孔陶瓷材料。
-
未來複合材料性能分析方法--拉曼光譜大有作為
未來複合材料性能分析方法--拉曼光譜大有作為 儀器信息網 2001/06/15 08:34:40 點擊 268 次
-
...材料學會空天動力複合材料及應用專業委員會2020年度學術會議的...
,中國複合材料學會空天動力複合材料及應用專業委員擬於2020年8月6日~9日在貴州六盤水舉辦主題為「高溫熱結構複合材料製備與應用技術」的2020年度學術研討會,以推動高溫熱結構複合材料製備技術發展及其在航空航天工程領域中的應用,促進學術交流和技術創新。
-
2020先進陶瓷科技與產業大盤點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先進陶瓷與複合材料研究院發布新成果 8月4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先進陶瓷與複合材料研究院公布實驗室多孔陶瓷及複合材料團隊最新科研成果——金屬基陶瓷複合材料制砂機襯板,將有力解決機制砂石行業痛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