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技術 | 超纖維及其先進複合材料的最新進展(一)

2020-12-07 紡織導報

前沿技術 | 超纖維及其先進複合材料的最新進展(一)

發表時間:2017/2/28

超纖維及其先進複合材料是當代超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新一代航空航天、國防軍工和尖端科學的先導和保障材料。所謂超纖維及其複合材料,是指在性能和功能上具有突破性進展的超級材料,並越來越接近於其理論值的新型材料,當然也包括新出現的超纖維及複合材料。從上述意義上來說,這類材料是動態的,隨著科技的發展,將不斷更新換代。

1  無機類超纖維及其複合材料

超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

碳纖維(CF)被譽為「新材料之王」,目前已商品化的產品最高強度為7 GPa,我國剛突破的研發水平為6.3GPa。最新研發成功的超碳纖維(UCF)是日本東麗TORAYCA®的T2000,強度高達60GPa,相當於碳纖維理論值(180GPa)的1/3。

T2000的出現使CF從斷裂伸長率為2.2%的脆性材料提升為2.5%以上的高韌性防彈材料,當其複合材料用作坦克和裝甲車的結構材料時,防穿甲彈能力可提高6倍,因此可用作未來超現代化的軍艦和戰鬥機等新型武器系統以及運載火箭和飛彈的殼體結構材料。

TORAYCA®碳纖維紗/布

超級中間相瀝青基碳纖維(U-MPCF)及其複合材料

U-MPCF是已產業化的碳纖維中拉伸模量和導熱係數最高的產品,兩項指標分別達到了935GPa和900W/(m·K),專利上發表的上述兩個值分別超過1 000GPa和1 000W/(m·K),主要用於需要耐高溫、抗燃、高剛性、熱膨脹係數小和耐宇宙射線的領域,例如衛星天線板等。

各類MPCF增強熱塑性樹脂製品

目前市場上已開發出超高導熱係數系列產品,以日本Granoc纖維為例,其導熱係數有320、500、600和900W/(m·K)等幾種。

日本三菱樹脂公司的U-MPCF為該類纖維的最高性能水平產品,包括:拉伸強度3.8GPa,拉伸模量900GPa,斷裂伸長率0.4%,導熱係數620W/(m·K);或拉伸強度3.7GPa,拉伸模量935GPa,導熱係數800W/(m·K)。

目前,我國湖南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及多家企業正開展相關纖維的中試研究,預期「十三五」期間將建設百噸級生產線。

2   聚對亞苯基苯並二噁唑纖維

PBOF是綜合性能極佳的超纖維,拉伸強度5.5~6.0GPa,模量300GPa,熱分解溫度650℃,在500℃下暴露1h可保留80%的初始模量,而對位芳香族聚醯胺纖維在450℃便分解,極限氧指數(LOI)達到68,可用於體育、工業及防護領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其用於火星表面探測器吊帶,長20m。該纖維的主要缺點是紫外光穩定性和儲存穩定性差,改進方法是在其苯環上引入羥基或進行共聚改性。


目前只有日本東洋紡有400 t/a的PBOF產能,其產品商品名為「Zylon」。我國約有 6 家單位研製,其中中藍、晨光化工研究院正建設350 t/a的生產線,中試產品強度可達 6 GPa;浙江工業大學和北京化工大學正與相關企業合作,分別興建300和100 t/a的生產線。

3  芳雜環類三元共聚纖維

芳綸Ⅲ是綜合性能極佳的有機超纖維,最早由俄羅斯的3家科研院所研製,包括全俄合成纖維科學研究院、聖彼德堡化纖研究院和莫斯科複合材料科研生產聯合體,現主要由石頭城化工廠生產。該纖維的應用領域包括纖維編織、輕質防彈服、火箭和飛彈發動機殼體等。

芳綸Ⅲ的主要應用領域

目前,產品已形成系列化的有SVM、ARMOS、Rusar系列產品、Artek、Ruslan、Arus等,具有超高強度、高模量、抗燃、耐高溫等特點,其中Rusar(苯環上含氯產品)產量最大,成本低,用途最廣,其中的Rusar NT的拉伸強度高達7GPa,相當於東麗的T1000,在有機纖維中最高。

我國有4家單位已小規模投產,四川輝藤、晨光化工研究院、航天46所和廣東新會彩豔公司的產能各為300、50、50和50t/a,今後晨光化工也計劃擴至百噸級規模,但相較於俄羅斯2000t/a的規模,仍有較大的距離。

(來源:《紡織導報——產業用紡織品增刊》)


相關焦點

  • 先進高分子複合材料論壇開幕 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行業發展
    「舉辦先進高分子複合材料論壇,是瞄準航空航天、軌道交通、風力發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對結構輕量化、電氣絕緣及減振降噪等技術的迫切需求,面向行業前沿技術和國民經濟主戰場,構建產學研交流合作平臺。」湖南省新材料協會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國防科技大學教授肖加餘說道。
  • 新技術!盤點降低車用複合材料成本的最新技術進展!
    新技術!盤點降低車用複合材料成本的最新技術進展! 低成本碳纖維技術 目前,國外碳纖維主要生產商已經致力於開發低成本碳纖維製造技術,並尋求PAN以外的更低成本的原料來製備碳纖維。日本三菱和東麗公司開發的大絲束碳纖維是低成本製造技術的典型代表,美國也已開發出先進的碳纖維製備技術。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2018-05-16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近期,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先進材料中心研究員孫蓉團隊在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進展
  • 仿生角度研究鯨鬚,研發輕質高強韌的先進複合材料
    2018年11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人體組織與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在海洋生物材料及仿生研究方面取得新發現和重要進展,為仿生高性能複合材料研發提供新的設計與製備思路,該研究成果以「源自海洋的設計理念:鯨鬚的抗斷裂性」為題發表在材料領域權威期刊《先進材料》,論文第一作者以及共同通訊作者為深圳先進院天然生物與仿生材料課題組負責人王彬副研究員。
  • 第二屆先進複合材料國際會議成功召開(ICACM 2019)
    為響應國家「建設材料強國」戰略的號召;掌握先進複合材料科技發展前沿;共商先進複合材料的研發大計,由南亞科學與工程協會主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釜山大學合作承辦的第二屆先進複合材料國際會議(ICACM2019)於2019年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外國專家大廈召開。
  • 納米複合材料具有高強度、高熱穩定性、高延展性和各向同性等優點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前沿科技#系列徵文金屬基納米複合材料(MMNCs)由於具有高強度、高熱穩定性、高延展性和各向同性等優點,在汽車、航空航天等行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然而,由於缺乏對選擇性雷射熔化特有的缺陷以及使用選擇性雷射熔化的納米複合材料製造和性能的全面了解,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研究人員及其研究合作者開始全面了解科學技術知識。
  • 3月24日「先進陶瓷前沿與應用發展高峰論壇」演講嘉賓江東亮院士報告:先進陶瓷發展前沿與關鍵科學技術問題
    研究方向及成果:        江東亮院士長期從事先進陶瓷材料的組成、結構、工藝與性能的科學研究與技術研發工作。先後開展了氧化鋁陶瓷末期燒結氣氛對材料緻密化的影響,碳化物或含碳化物的複合材料的高溫等靜壓氮化改性工藝等基礎研究工作,促進了無機材料科學的發展。
  • 中國工程科技「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論壇開幕
    11月14日,吉林長春南湖賓館主樓會議中心激蕩著思想的火花,中國工程科技「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論壇在這裡召開,四百餘位光學專家齊聚一堂,聚焦光電領域發展趨勢,獻計前沿技術發展。會議由長春理工大學副校長付躍剛主持。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二局局長徐進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對長春理工大學等承辦單位、省內各有關部門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
  • 2017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學術研討會邀請函及徵文通知
    當前光譜儀器領域的前沿技術和新的應用正在不斷湧現的關鍵時期,我們要不失時機地認真總結光譜儀器發展的成功經驗,展望未來,迎頭趕上,使我國光譜儀器科研和製造技術儘快全面趕上世界水平。為此,定於2017年6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研討會」。
  • 從蒙布到先進複合材料,回顧航空航天材料發展的漫長徵程
    航空航天材料是指飛行器及其動力裝置、附件、儀表所用的各類材料,是航空航天工程技術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航空航天材料科學是材料科學中富有開拓性的一個分支。當代飛行器設計層出不窮,材料科學也不斷迎來新的挑戰。各種新材料的出現也影響著未來飛行器的設計方向。材料學與飛行器設計相互影響發展,共同進步。
  • 可攜式雷射拉曼光譜儀器及其應用的最新進展和有關問題
    這裡想介紹一點可攜式雷射拉曼光譜儀器及其應用的有關問題,供有關科技工作者參考。  目前科技工作者們都在關注可攜式雷射拉曼光譜儀器及其應用的最新進展,世界各國正在爭先恐後的研發各類可攜式雷射拉曼光譜儀器。
  • 航天新型高性能材料大匯總及最新研究進展
    ,不但發明了一類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高端合金材料,也使我國成為石墨烯這一材料科學前沿基礎和應用研究的領跑者[40]。其中,樹脂基複合材料在第二代先進複合材料成熟應用的基礎上,開始進入擴大應用與改進提高並行推進的發展階段,尤其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基複合材料在生產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將為其在飛彈彈體和發動機殼體等大型構件上的應用開闢廣闊的空間,未來有望達到或超過熱固性樹脂基複合材料的性能水平,改善飛彈戰鬥部抗衝擊、抗氣動加熱、抗疲勞等性能; 耐高溫陶瓷基複合材料將在飛彈發動機、燃燒室、喉襯和噴管等部件上擴大應用範圍
  • 四百餘位光學專家齊聚長春 「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
    &nbsp&nbsp&nbsp&nbsp11月14日,中國工程科技「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論壇在長春市南湖賓館召開,四百餘位光學專家齊聚一堂,聚焦光電領域發展趨勢,獻計前沿技術發展。
  • 2019全球先進纖維複合材料30大研發熱點!
    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作為典型的先進纖維複合材料,無論在軍用還是民用領域都擁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已成為世界各國研究的熱點和重點。在徐堅教授的帶領下,材料委天津院前沿材料團隊及中科院化學所對2019 年全球範圍內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在新產品、新工藝以及新市場等方面取得的科技進展進行了回顧。
  • 2020先進陶瓷科技與產業大盤點
    科技前沿 寧波材料所碳化矽先驅體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先進能源材料工程實驗室經過規劃論證
  • 2017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學術研討會邀請函及徵文通知(第一輪)
    會議將邀請有關院士、專家、學者作有關前沿技術報告,與光譜儀器研製和應用科技人員共同研討、交流互動,建言獻策,選準要攻克的關鍵技術,擴展應用領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為助力光譜儀器的科技創新與發展,將出版「2017年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研討會」專刊,歡迎有關行業專家學者、科技人員、國內外儀器廠商踴躍投稿,同時在研討會上安排若干展臺,展示廠商們最新、最先進的產品。
  • 先進碳基複合材料行業下遊需求旺盛,發展空間較大(附報告目錄)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對作為航空航天結構部件的碳/陶複合材料開展研究,並取得了較大進展;但作為制動摩擦材料,直到21世紀初期,國內才開始進行關注。目前,經過科研創新與技術積累,國內少數企業已經具備了製備碳/陶複合材料的相關技術和工藝,低成本、規模化的製備工藝成為目前碳/陶複合材料的研究重點和發展趨勢。
  • 航空複合材料強度技術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發展
    複合材料,顧名思義就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性質的材料,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在宏觀或微觀上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目前,複合材料的應用愈發廣泛,複合材料中碰到的強度問題也是日漸突顯。今天,我們就來聽強度君說一說複合材料的前世今生與強度博弈。複合材料源於大自然,昆蟲、鳥類等動物比人類更早地了解和應用了複合材料,如用泥土將植物秸稈粘接在一起構築結實牢固的巢穴。
  • 【行業資訊】國產高強中模碳纖維增強高韌性樹脂基複合材料研究進展
    粘膠基碳纖維基本停產,有可能完全退出碳纖維市場;瀝青基碳纖維保持約1000噸年產量,日、美企業平分秋色;聚丙烯腈基碳纖維一枝獨秀,其技術被日、美控制,產業被日本控制(約佔70%),市場被日、美、歐盟控制(達80%)。依仗其牢固的技術和市場壟斷地位,多年來日、美、歐等西方國家對中國進口碳纖維實施嚴格控制,對我國先進複合材料的科研生產造成嚴重困難和重大衝擊。
  • 《光:先進位造》!一本與佛山有關的英文學術期刊誕生了
    記者從季華實驗室獲悉,季華實驗室將與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共同主辦專注於先進位造及交叉領域的英文學術期刊,雜誌定名為《Light:Advanced Manufacturing》(《光:先進位造》,簡稱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