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壽婷爾
1月12日下午,杭州高級中學高一學生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課。這是杭高學生的必修課,針對高一新生進行急救技能普及。除了培訓課程,杭高還會在高二時針對培訓內容開展技能競賽,將課程落到實處,讓在校生充分掌握急救技能。
而今年杭高的生命教育課程中,又多了一個新培訓內容——AED的使用技能培訓。
據悉,中國心臟性猝死的年發生率為0.42/10萬,每年患者為55萬人,猝死的死亡人數居全球之首。醫學上素有「黃金4分鐘」急救原則,心臟驟停4分鐘後患者腦細胞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而AED電擊除顫一直被公認為是制止心臟猝死的最有效方法,一旦患者心臟驟停,正確使用AED及時施救,則有很大機率讓患者轉危為安。目前在中國院外發生心源性猝死的救活率不足1%,急救知識的普及值得引起重視。
在很多發達國家,急救培訓已納入學校課程,而我國中小學尚未開設專門的急救課程,加上培訓機構缺乏、師資短缺、資金不足;且培訓形式單一,學生的急救知識多來自於老師、書本、校園宣傳欄等,國內中小學生急救培訓率不到10%,現狀不容樂觀。
不過,杭州高級中學對校園急救技能普及一向非常重視,不僅開設了針對高一新生的急救技能課程,更是早在在操場區域配備了一臺AED設備,今年又通過跟「心動少年」項目合作,在學校教學區配備了一臺AED,升級了急救培訓課程,將對師生進行AED的使用技能培訓。生命教育課程升級,將大大提高學校師生的急救效率,對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非常必要,也具有深遠意義。
這臺AED設備,由「心動少年」項目捐贈,《心動少年》項目,是由微笑明天慈善基金會、杭州益格公益發展中心與宏益諮詢共同發起的,致力於為校園配備AED設備,並為師生提供急救培訓,保障師生生命安全,提升校園乃至社會應急能力的公益項目。
「心動少年」項目發起人陸女士提到一個案例:2019年5月7日,清華大學一名大一學生在宿舍倒地,趕來的7-8位同學運用專業的急救知識為其進行心臟復甦、人工呼吸並使用宿舍樓道新安裝的AED設備施救,成功恢復心臟功能。這也說明了,只要急救設備與技能普及落到實處,就會起到一個良性的作用。因此,她發起了「心動少年」項目,該公益項目由宏益諮詢聯合微笑明天基金會共同發起。
陸女士說:「我們不希望看到不幸的發生,但我們希望當不幸發生時,有更多的「無能為力」可以變為「力所能及」。項目提倡從娃娃抓起學急救,會急救,學會珍惜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未來,是讓具備急救技能的 「心動少年」,走上社會推動「人人學急救,人人會急救」,他們勇於付出和擔當,敢於伸手和救助,學會珍惜他人的生命安全,這才是「校園急救設備與技能普及」的真正意義。
杭高副校長高利在捐贈儀式中提到,杭高將聯合「心動少年」項目組把最新的急救課程融入到學校安全教育當中來,通過專業的講解和實際操作,讓更多的師生了解更先進的急救知識,學習更有效的急救技能,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以及自救、急救、互救的能力。
校長蔡小雄表示,學習急救知識與技能,能讓孩子從小學習珍惜生命,讓孩子小時候能自救,進入社會能施救,這是一門受益終生的課程,必須落到實處。同時,蔡校長也希望杭高能為推廣校園AED以及急救知識普及付出一份力量。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