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各地發生多起中小學生意外事件,學生因這樣那樣的原因選擇輕生,把痛苦留給了家人。這些令父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殤警示著家庭、學校、社會:對中小學生開展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緩。值得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加入了生命教育的行列中,請跟隨華商報記者的腳步走進中小學的生命教育課堂,看看打動學生的精彩瞬間有哪些?
生命教育課上視頻看哭了孩子
寫下「生命的約定」
生命教育課上,四段關於生命的視頻令學生動容,留下了感動的淚水,這節主題為「熱愛的、最愛的」生命教育課,帶給學生的是震撼,是對生命的珍惜。
11月23日下午,西安鐵一中分校初一學生迎來了本學期第一節生命教育課。西安鐵一中分校校長助理、資深心理老師蘇芸茹老師為大家帶來一節感人至深的生命教育課。
蘇老師首先播放了一段開場音樂,有同學聽出了這段純音樂名為《生命線》,並為大家做了解讀。原來這段音樂記錄了一個白血病女孩生命的最後5分13秒。音樂時長5分13秒,滴答聲160次,心跳驟停三次,最長20秒,最短11秒,最快心率每分鐘39次,最快每分鐘33次。每一個音調都深深地觸動著人們的心,感受到女孩與死神抗爭的強力。
在「致敬生命」環節,同學們用起立表達了對生命的敬意。蘇老師告訴大家,每一個生命來之不易,可以說是2億分之一的機會,「你們每一個人都是天使,都是天選之命」。她還給出了一組「新冠疫情下的大數據」,請同學們思考並談了感受。
一名女生感慨地說:「我主要看的是4月20日到5月9日之間的兩組數字,一個是世界累計確診人數,從200多萬直接上升到了近400萬,世界累計死亡人數從10多萬增長到將近30萬,這兩組數字讓人非常震撼,每次看到這些數字都想哭……」
當天課堂的主要對話方式是收看視頻,並根據其中一段視頻在紙上寫下最感慨的一句話——「生命的約定」。蘇老師為大家播放了四段視頻。首先是3D「生命的誕生」視頻,直觀介紹了生命誕生的過程。「他的五官開始發育……他的神經有了感覺,此時此刻的媽媽很辛苦……」蘇老師同步解說著。接下來又播放了電影《尋夢環遊記》關於生死的片段,電影《悲傷逆流成河》遭受校園暴力的女孩在悲憤中輕生的片段,描述看不見的校園暴力對一個人有怎樣的影響。最後一段視頻——「年輕的大體老師」,講述了一個因病去世的10歲男孩為醫學做貢獻捐獻遺體成了最年輕的大體老師,這段視頻有父母與男孩撕心裂肺般的分離,看得師生潸然淚下。在蘇老師的提議下,大家起立為這名男孩默哀。
蘇老師請同學們寫下「生命的約定」:不自殘,不傷害身體;任何情況下不輕易放棄生命;拒絕校園欺凌和網絡暴力,不虐殺動物,不吃野生動物。
在分享環節,同學們紛紛表達內心的感受,一名同學說,自己不僅尊重人的生命,還尊重其他生命,包括動物,敬畏逝者、銘記逝者,「我們要堅強,不輕易放棄生命。我們要在這個世界上保持自己的精彩,也不枉來這世界一遭」。
最後,蘇老師給同學們留了作業:和爸爸媽媽一起,講一講關於「生命」的那些事,用「熱愛的,最愛的」字眼寫一封信或一則故事,也可以錄成短視頻,並給家人一個擁抱。
「我覺得這節課非常有用,讓我體會到了生命的珍貴,我會更堅強、更樂觀、更開朗!」課後,鐵一中分校初一學生杜晗濤說,大體先生的視頻最令自己感動。很多同學表示,這節課令人震撼,吳思影同學說生命的價值在於尊重生命,「我們要在拓寬生命寬度的同時,去幫助更多的人」。
蘇芸茹老師介紹,學校的生命教育課程內容,初一年級主題為「初中,你好」,初二年級主題為「青春,你好」,初三年級主題為「中考,你好」。學校在每年11月底到12月初的心理健康周上都會進行「生命領養」活動,讓學生能夠通過親自種植一棵植物或者養一條金魚等方式去體驗生命生長的過程。
學校會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例如心理醫生、婦產科醫生等進行講座,幫助剛剛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男女學生科學認識青春期心理和生理的微妙變化,定位好自己的生涯規劃,學會與異性正確的交往,快樂地度過青春期。
模擬體驗媽媽懷孕的辛苦
PK誰才是照顧寶寶的小能手
除了鐵一中分校,還有一些中小學也開設了生命教育課,如西安航空基地第一小學、西安高新第一小學等學校。
據航空基地第一小學心理老師寧紅介紹,學校的生命教育課程體系包括:人與己(心理健康課、道德與法治課、家長課堂)、人與人(陽光體育、社會實踐、《弟子規》力行活動)、人與環境(勞動課、STEM課、研學旅行)及人與生命(安全教育、生涯規劃和感恩教育)。
「比如,我們在上《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7課『生命最寶貴』時,會讓孩子們模擬體驗媽媽懷孕的辛苦:在胸前背書包1個小時,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取下來,並且要注意保護好『寶寶』」,寧老師說,課堂上公布了幾則招聘啟示,給出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比如0-3個月的嬰兒每天吃奶不少於8次,每天排便排尿不少於8次,非常脆弱,需要時時悉心照顧。請孩子們根據任務單上的招聘要求完成組內競聘,並推選最優秀的應聘者在全班PK,讓孩子們講一講如何照顧0-3個月嬰兒期、1-3歲幼兒期及6歲-14歲學齡期的孩子,效果很好,孩子們通過模擬家長體會到了父母的不易。
寧老師說,前不久,在三年級道法「心中的『110』」這節課上,通過生動的情景劇及闖關遊戲形式,讓孩子們知道了突如其來的危險有哪些,不假思索的後果是什麼,讓學生識破生活中潛藏的人際交往的危險,初步建立社會安全防範意識,懂得如何應對拐騙、性侵等危險,一旦遇到類似情況,能進行自護、自救。
關注生命教育
中學生曾寫下政協提案
精彩紛呈的生命教育課給中小學生打開了珍愛生命的大門,也引起了中學生的關注。2019年兩會前夕,西安鐵一中蘇宇軒、馮碩偉、羅翊萌、白雪兒、郭了嘉等同學做了《關於推進我國青少年生命教育》模擬政協提案,由省政協委員帶著提案赴京參加兩會。
提案建議,加強政策引領,建立完善的生命教育體制,教育部門明確推進生命教育的主體責任,對學校每學年的生命教育成果以問卷、活動展示等方式考評;將生命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體系;發動社會群體輔助力量,拓展實踐活動內容。引導學校與醫院、殯儀館、殘疾人協會等對接,為學生提供參觀產房、入殮,職業體驗、志願服務機會,並將其納入學生社會實踐考評;增進專業生命教育基地建設;積極利用新媒體與網絡資源,創新教育途徑。 華商報記者 耿豔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