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世界的量子性最先是索羅斯提出的,我們來了解一下,會發現還是有點意思的。
顯然索羅斯的理論是與他的金融實踐有關的,其中一方面是關於宣傳、價格和自指性。當某個價格上漲,同時出現了這個上漲的一個自指性,這個自指性可能是大家對於這個上漲的觀測,也可能是對這個上漲消息的描述宣傳,然後這個自指性就會促進上漲本身進一步上漲,下跌亦然。類似量子論中的測不準原理:觀測本身會影響被觀測的事物,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指性,或者叫反身性。索羅斯的量子基金也是因此而命名。
這種量子性不僅反映在價格上,可能整個宏觀社會都有其存在。當然價格是最典型的反應這特性的,並且是一種正反饋。而對於涉及人們的動機—行為的社會理論,可能都存在一種負反饋,可以這麼說:在社會科學問題上,不存在廣為人知的涉及動機-行為的確定的原理。我們可以把它稱為社會科學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源於人對確定原理的反饋,即反身性。舉個顯然的例子,某個人不可能宣布一種「能百分百賺錢的炒股方法」,因為如果有人宣稱了這,大家都知道了,因為大家不可能都賺錢,那麼這種方法就失效了。可能有人會說這是因為股票是零和市場的關係,但是如果在其他領域仔細尋找,我們好像沒看到過確實能明確地改變人們行為的某種社會理論。當一個看上去「確定」的社會學理論廣為人知的時候,變化就暗暗地發生了。於是就導致了某種確定的制度或者行為準則不會在群體中廣為人知地存在。比如在讀《三體》的時候,當看到「黑暗叢林法則」的時候,有些人可能已經感到這個法則是有問題的,但是卻又不知問題出在哪,我想是這是因為直覺上知道,一個如此確定而又廣為所知的涉及動機-行為的法則,是不會存在的。
同時,這個社會的量子性原理本身是自洽的--當你肯定它時,你既是在否定它又是在肯定它;而當你否定它時,你已經開始實現它。
讓我們繼續看一些反身自指性的例子。前面已經提到,價格是最容易產生自指性效應的。所以中央這幾年關閉了任志強等宣傳房價上漲等人的微博等宣傳渠道,應該就是認識到了這一點。可能其他有關價格上漲的報導,也需要防止這種自指性效應。在反腐上也是一樣,當有輿論宣稱「當官都是腐敗」這種言論時,那麼反身性就產生了--官員就會覺得反正大家都腐敗,我也腐敗沒關係—從而進一步加強了上述的宣稱,即正反饋;所以在輿情上,主要是對這種類型輿論的訴清,如果是真實事件則需要對事件立即處理。切斷這種反身性,是反腐能成功的重要原因。對於這種輿論宣傳的反身性,美國很多人顯然也一直清楚,以前有一個政談節目,提到認識的一個美國官員說過「你們別總說美國不行了,否則美國就真不行了」。但是大家對於最終問題-什麼樣的宣稱是有效的,可能都沒有答案。即使是索羅斯支持的民主黨,選舉也輸了。什麼樣的宣稱是有效的,什麼樣的宣稱是無效的,更廣一點,量子性在什麼時候產生正反饋,什麼時候產生負反饋,這是個有趣且重要的問題。當然很明顯不涉及現象—行為自指性循環的宣稱(如純不涉及社會人心心態的物理現象)不會有這些效應,比如對一種傳染病的宣稱並不會加強該傳染病的傳播。
對於輿論宣傳,我猜測兩種可能的答案。
一種是所有的負面宣稱都將起作用,而所有正面的宣稱都不會起作用。畢竟人雖然會仰慕榜樣,但一般不會做榜樣的事,而如果覺得環境混亂,就很容易同流合汙。這原理有點像半導體,也可以說是某種量子性吧。有個不著邊際的猜想,這可能也是索羅斯更喜歡做空而不是做多的原因吧。
另一種可能是起作用的宣稱不能太偏離現實實際,即起作用的是那種簡單 「跳一跳」就能夠夠得著的宣稱。這應該有點接近上世紀美國拉扎斯菲爾德的以「事實」為基準的宣傳觀念。所以現實宣傳中胡說是沒用的。宣稱作用區離事實中心越近,胡說越沒用,反之成立。
說完輿論宣傳的自指性,說說自指性的其他表現之一--預言。世界上有很多預言,但是卻有一個共性:那些被驗證了的很準確的預言,都看上去很模糊,既發生前很難參透,發生後恍然大悟。如果某個預言準確地描述了一件即將產生很大影響的事,那麼相關的人一定會對其做出反饋從而改變結果,所以量子性決定了一個準確的預言必須是模糊的,可是一個模糊的預言又有什麼用呢?人不知道預言,就像不能同時知道粒子的速度和位置。同時這種不確定性和反身性又含另一面的意思,即如果涉及動機-行為的預言是確定性的,那所預言的內容必然不能實現。但是這也就是說人可以通過預言未來來改變未來。這讓我想起了一部電影中兩個人關於自由意識的討論,一個說人如果能預見未來就好了,另一個說那不就沒自由意識了麼?因為既然未來知道了做什麼也沒用了。以我們剛才的討論看來第二個是錯的,他的錯誤之處就在於認為預見的未來不能改變。事實上未來如果被精確預見它並被宣知便已經改變。越精確,改變的越多。
宏觀社會層面的量子性不止體現在不確定性和反身性上,還體現在其他方面,如整數性和突變性,就像躍遷—體系狀態發生跳躍式變化。歷史上的物種大滅絕和大爆發總是困擾著科學家們,這種在生物進化上的突變,顯然與量子性的躍遷相似。也許這種突變是微觀上基因突變的宏觀體現。又也許,無論是微觀上的基因突變,還是宏觀上的物種突變,都是量子性在生物進化上的體現。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人類的進化或滅亡,也在一霎時。
當然,在宏觀社會的各領域,也許還能發現量子性的很多表現,大家有興趣可以提出探討。總之在宏觀社會具有量子性,不過正負反饋的條件尚不清楚,在什麼情況下是自我加強和實現,什麼時候又是自我不確定性增加,這些都函待人們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