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科普:電子自旋,一種在宏觀世界無法理解的特殊運動

2021-01-14 中涵機

量子力學科普:電子自旋,一種在宏觀世界無法理解的特殊運動


相信喜歡量子力學的讀者一定聽說過這樣一個名詞:自旋,的確,每一個微觀粒子都存在自旋這種現象,但微觀粒子的自旋行為又與宏觀物體的自旋行為截然不同,在宏觀世界又找不到相同的現象作為參考,所以微觀粒子的自旋是很難理解的,而在網際網路上關於粒子自旋介紹的更是少之又少,往往都是簡單介紹一下定義與公式,這篇文章以電子自旋為例,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在微觀世界中,自旋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行為。


自旋,量子力學對自旋的定義是:由粒子內稟角動量引起的內稟運動,好吧,我相信大多數人看了這個定義之後還是無法理解自旋是什麼,由粒子內稟角動量引起的內稟運動,這個解釋實在是太抽象,角動量是什麼?我們可以通俗的將角動量理解為一個描述物質旋轉的物理量,角動量等於質量×半徑平方×角速度,微觀粒子的旋轉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自旋角動量,第二種是軌道角動量,如果是質子、中子、原子核這種複合粒子,那麼複合粒子的自旋就等於自旋角度量與軌道角動量之和。


下面來講一講自旋,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代表這物體沿軸做自我旋轉,例如:地球沿著地軸做自轉,這裡以電子為例,如果將宏觀物質的自轉概念直接套用到帶電子身上,那麼電子自旋也就是電子沿著電子中心軸進行自轉,可問題來了:電子是一種不可再分的點粒子,點粒子有點類似於物理中質點的概念,點粒子是沒有體積的,那麼一個不存在體積的電子如何沿著中心軸自轉呢?因為不存在體積,就根本不會存在中心軸的概念,所以將宏觀物體自轉的概念直接套用到電子身上是根本解釋不通的。


早在1925年,著名物理學家泡利手下的兩個助手就結合實驗現象提出了電子存在自旋的行為,結果被泡利大罵了一頓,因為如果將電子的自旋理解成宏觀物體的自轉,那麼電子表面的速度就要超越光速,這顯然違背了相對論中光速最快的定論(如果當時泡利沒有大罵這兩個助手,而是認真的分析、總結,可能泡利就是第一個提出自旋行為的物理學家,那麼泡利將會提前20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既然電子的自旋並不是宏觀物質的自轉,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電子自旋呢?


其實電子的自旋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因為我們無法在宏觀世界中去找一個類似的現象來理解自旋,但種種的實驗現象例如電子具有磁場等又表明電子的確存在著自旋這種行為,所以物理學家只能稱自旋是粒子的一種內稟屬性,什麼叫內稟屬性呢?也就是說:電子生下來就具有這種特質,就像電子生下來就具有電荷、質量等物理量一樣,自旋與電荷、質量一樣,都是用於描述電子的物理量,但如果要是問:電子這種奇怪的自旋運動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它的運作原理是什麼?那麼對不起,不知道,如果你問物理學家電子自旋是如何產生的?得到的答案也一定是:不知道,也不需要去刻意的在意它,乖乖計算就好。

其實,不單單是自旋在宏觀世界找不到參考的對象,粒子身上出現的太多量子效應都在宏觀世界找不到參考的對象,例如:不確定性、量子糾纏、量子隧穿、量子相變等等。


除了粒子自旋與宏觀世界的物質自轉行為不同之外,兩者的表達方式也完全不同,宏觀物質的自旋角動量可以去任意值,但微觀粒子的自旋角動量只能是量子化的,也就說:粒子自旋也只能取某個特定值的整數倍,自旋數為整數(0、1、2)的粒子被稱為玻色子,例如:光子,自旋為半整數(1/2、3/2)的粒子被稱為費米子,例如:電子、夸克。

光子的自旋數為1,所以光子需要旋轉360度才會和原來一樣,電子的自旋是1/2,所以電子需要旋轉2圈才會和原來一樣。


總結一下:粒子自旋就是粒子與生俱來的一種屬性,就像人生下來會吃飯一樣,粒子誕生時就擁有自旋,但由於宏觀世界找不到和粒子自旋類似的現象,所以我們很難通俗、形象的去理解自旋。

來源:量子奧秘

相關焦點

  • 量子自旋已經超越光速?大錯特錯!量子自旋根本就不是旋轉運動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114期,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這個在量子力學中很容易造成誤解的名詞:自旋相信了解量子力學的朋友肯定聽說過「量子自旋」這個名詞,如果單單從字面上理解的話,自旋應該指的是自身旋轉,那麼量子自旋就應該是微觀粒子、量子自身進行旋轉的運動
  • 科普: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指的是什麼?量子比電子、夸克還要小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90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量子力學中提到的「量子」究竟是什麼物質?量子是比中子、電子、夸克還要小的微觀粒子嗎?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究竟指的是什麼?
  • 五分鐘量子力學(九)、量子史話:自旋與全同性原理
    做量子力學的科普真的不容易,這主要是因為小編的水平有限,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描述去準確表達。今天我挑選了一個自認為很重要的量子力學話題來討論——自旋與全同粒子。在很多科普文章中,有人對自旋持有否定的態度,也有些人認為電子自旋跟經典物理中的自旋概念去理解。其實這種想法都是錯誤的。
  • 學習量子力學,從接受這三個荒唐的理論開始吧
    ,一定要捨棄一些看似正確的理論,還要捨棄一些在經驗世界中總結的真理,因為這些在微觀量子世界中統統都不適用,那麼學好量子力學的第一步,就從接受這三個看似荒謬的理論開始吧!,這個數量實在是太龐大了,導致在宏觀世界中,光子的粒子性並不明顯,所以我們看起來光才是連續的。
  • 關於量子力學幾大問題的解答:量子不是粒子,而是一種物理概念
    答:量子力學是一門研究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理論,研究對象(微觀粒子)包括: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光子、夸克、電子、中微子等),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礎之一,經典力學是主要解釋宏觀低速物質的運動規律,相對論是主要解釋宏觀高速世界物質的運動規律,量子力學主要解釋微觀世界粒子的運動規律。
  • 粒子的「自旋」究竟該怎麼理解?
    我們說到粒子的時候經常聽到「自旋」這個詞,但緊接著你可能又聽到,自旋為1甚至1/2自旋,類似這種奇怪的說法,我們之所以會感到奇怪,主要是因為我們把「自旋」直接等同於「自轉」來理解了,主要是因為我們把「自旋」直接等同於「自轉來理解了,你想想是不是,肯定是,日常生活中我們把這兩個詞等同問題不大
  • 微觀相干量子退相干,宏觀相見相識再分別,兩個世界邊界在哪裡?
    有一定科技基礎的小夥伴們一起來思考,薛丁格的貓是量子糾纏的很形象的假設,既相關又不相干,在微觀世界兩個相干量子無視距離可以相互影響,在宏觀世界,一顆長滿瓜子隨著太陽轉動的向日葵,瓜子落地後不再做一樣的動作,長成兩顆獨立的向日葵。
  • 溫伯格:量子力學的困境
    所以如果我們認定整個測量過程都是由量子力學方程來確定,而這些方程又是確定性的,那量子力學中的概率究竟是怎麼來的呢?一個普通的答案是,在測量中自旋(或其他被測量)被放置在一個與之相互作用的宏觀環境中,這個環境則以一種無法預測的方式震動。舉例來說,這個環境可能是一束用來觀測系統的光束中的大量光子,在實際中它如同一陣傾盆大雨一樣無法預測。
  • 沒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學,包括你
    量子力學出了名的令人難以理解,它違背直覺又看起來毫無意義。科普報導總是將它描述為「奇怪的」、「怪異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或以上所有特點。然而,我們並不這麼認為,量子力學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是物理學家在半個世紀前放棄了唯一的理解方法。時至今日,物理學的基礎理論幾乎停滯不前。當年沒能解決的重大問題今天仍然懸而未決。
  • 洛倫茲力到底是一種什麼力?電子自旋磁矩或許能夠給出答案
    即運動電子的自旋磁矩在外磁場中為什麼沒有現出來?「剪切力」等同於自旋磁陀螺在磁場中運動所受磁場磁極力作用而產生相應的曲線運動一樣,這種運動可以在宏觀條件下是實驗出來的。,只考慮外磁場對電子自旋磁矩軸方向的影響變化,而沒有考慮當電子自旋軸方向發生變化時,因電子有自旋性,其平動方向也會產生相應變化的情況,這種變化在宏觀磁陀螺運動實驗中就會顯示出來。
  • 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
    導讀: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見微知著》 為獨立學者,詩人,科普作家靈遁者的量子物理科普書籍。是作者續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之後的又一力作。旨在通過量子世界來看世界,科普量子物理知識,並作出新的推理思想。
  • 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
    導讀: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見微知著》 為獨立學者,詩人,科普作家靈遁者的量子物理科普書籍。是作者續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之後的又一力作。旨在通過量子世界來看世界,科普量子物理知識,並作出新的推理思想。
  • 物理學標準模型奠基者稱對量子力學不滿意
    1926年,玻恩提出電子波函數的本質是概率後,愛因斯坦寫信給他,信中說:「量子力學是很不錯,但我內心的聲音告訴我,它不是事物真正的本質。這一理論能得到很好的結果,但它無法告訴我們上帝的秘密。不管怎麼樣,我堅信,上帝不擲骰子。」直到1964年,物理學家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還在康奈爾大學的一個講座上說道:「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說,沒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學。」
  • 想要學好量子力學就必須明白此概念:量子不是粒子,而是一種概念
    量子講堂第一期:量子力學中的量子並不是一種實在粒子,而是一種物理概念量子力學的誕生絕非是一種偶然,而是物理學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在19世紀末期,由伽利略、牛頓構建的經典力學物理體系趨於完善,物理學家一度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使用經典力學去解釋
  • 自旋電子學:新型材料中量子自旋液態的觀察
    量子物理學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對物質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利用這一學科在工程應用中所獲得的新知識來引發技術革命。自旋電子學,英語:Spintronics,即是這樣的一個新興的領域,旨在通過使用電子自旋作為一種傳輸信息的方式,從而超越傳統電子學的極限。
  • 基於「分子自旋電子學」的新技術,將給量子計算機帶來新希望!
    ,可能有一天會給世界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一旦我們成功地建造了一臺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它將能夠解決一些今天計算機需要數百萬年才能計算的問題。計算機使用位(0或1)對信息進行編碼,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位」(它可以取0到1之間的任意值)賦予它們巨大的處理能力。但是量子系統是出了名的脆弱,雖然已經在為一些提議的應用構建工作機器方面取得了進展,但這項任務仍然很困難,但是一種被稱為分子自旋電子學的新方法提供了新希望。
  • 物理學標準模型奠基者稱對量子力學不滿意|粒子|原子核|狹義相對論...
    1926年,玻恩提出電子波函數的本質是概率後,愛因斯坦寫信給他,信中說:「量子力學是很不錯,但我內心的聲音告訴我,它不是事物真正的本質。這一理論能得到很好的結果,但它無法告訴我們上帝的秘密。不管怎麼樣,我堅信,上帝不擲骰子。」直到1964年,物理學家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還在康奈爾大學的一個講座上說道:「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說,沒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學。」
  • 【科普】連量子力學都不懂,還說知道量子科技?
    這些奇異特性的微觀粒子構成「量子世界」,遵從量子力學的運動定律。德布羅意,圖源中國科普博覽我們按物理運動規律的不同,將遵從經典運動規律(牛頓力學,電磁場理論)的那些物質所構成的世界稱為「經典世界量子就是量子世界中物質客體的總稱,它既可以是光子、電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微觀粒子,也可以是BEC、超導體、「薛丁格貓」等宏觀尺度下的量子系統,它們的共同特徵就是必須遵從量子力學的規律。舉一個例子說明「量子」與「經典」的本質區別,經典世界的特點是物體的物理量、狀態在某個時刻是完全確定的:電晶體要麼導通,要麼關閉,完全確定。
  • 量子通信是量子力學的一個子研究方向,也是一種量子信息傳遞方式
    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但是受制於美國制裁)也將牽動更多的宏觀。只能說,一切最終都要回歸產業,才有機會成為真正的科技實力。今年十月份做了一個基於q3的研究論文,詳細闡述了量子通信的工作原理。本以為量子通信(quantumcommunication)是一種能夠在量子計算機不能正確理解量子信息之前進行信息傳遞的通信方式。
  • 量子力學新思考(2)—自旋與偶極磁場
    量子力學新思考(2)—自旋與偶極磁場司今(jiewaimuyu)宏觀物理學缺少了對偶極場整體的研究 ,如果將偶極場(如地球,太陽等的偶極磁場)納入宏觀物理研究,那麼宏觀與微觀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差別的;但自旋並不是量子力學所描述的1/2、1/3等自旋形式 ,真正的自旋就是2π形式,量子力學所描述的自旋只不過是符合量子力學法則的一種說法罷了; 自然界不可能存在所謂的1/2、1/3等自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