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自旋已經超越光速?大錯特錯!量子自旋根本就不是旋轉運動

2020-12-04 量子科普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114期,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這個在量子力學中很容易造成誤解的名詞:自旋

相信了解量子力學的朋友肯定聽說過「量子自旋」這個名詞,如果單單從字面上理解的話,自旋應該指的是自身旋轉,那麼量子自旋就應該是微觀粒子、量子自身進行旋轉的運動,最近網上甚至傳言:量子自旋時表面上的切向線速度已經超越了光速,還顛覆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到底量子自旋究竟是什麼?

早在1925年,兩個年輕的研究生(烏倫貝克與古茲密特)就提出了電子的自旋猜想,烏倫貝克與古茲密特認為電子並不是一個點電荷,而是電子應該具有「自旋」的屬性,後來量子力學將電子自旋屬性推廣到整個微觀領域的粒子中去,但我們不能把微觀量子領域的自旋理解成宏觀世界中的自身旋轉,因為我們在宏觀世界也找不到任何一種物理量,來對應微觀量子領域中的「自旋」現象。

準確來說:自旋指的是微觀粒子內稟運動量子數,自旋是可以量子化的,雖然有時我們會拿自旋與宏觀世界中的旋轉做對比,但從本質上來說:自旋與旋轉沒有任何關係,自旋不是一種運動狀態,而是一種微觀粒子內在屬性,就好像質量、溫度、速度這些物理量一樣,自旋的英文是:Spin,中文翻譯:自旋,容易造成一些理解上的偏差,而且自旋這種微觀量子世界特有的物理量在宏觀世界還想不到對應的參考,所以我們經常把量子領域中的「自旋」,理解成微觀粒子、量子的自身旋轉運動。

自旋不僅僅是量子力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物理量,而且自旋還是劃分微觀粒子的種類的標準,就好像我們使用0攝氏度來劃分水與冰的區別一樣,物理學家使用自旋這個物理量,將宇宙中的基本粒子劃分為兩大類。

我們將自旋數位半奇數(1/2、3/2、5/2、7/2)的微觀粒子劃分為費米子,而費米子又分為兩類,分別是夸克(12類)與輕子(12類)。

夸克:上夸克 、下夸克 、奇夸克 、粲夸克 、底夸克 、頂夸克 ,以及它們對應的 6 種反夸克。

輕子:電子 、渺子 、陶子 、中微子νe、中微子νμ、中微子ντ,以及他們對應的 6 種反粒子。

我們將自旋數位整數(0、1、2、3)的微觀粒子劃分為玻色子。

介子、氘核、氦-4、希格斯粒子、光子、膠子、Z都屬於玻色子

而且複合粒子的自旋可以由其組成粒子自旋中得出,例如質子、中子由3個夸克(費米子)組成,所以中子、質子也屬於玻色子。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科普:電子自旋,一種在宏觀世界無法理解的特殊運動
    量子力學科普:電子自旋,一種在宏觀世界無法理解的特殊運動自旋,量子力學對自旋的定義是:由粒子內稟角動量引起的內稟運動,好吧,我相信大多數人看了這個定義之後還是無法理解自旋是什麼,由粒子內稟角動量引起的內稟運動,這個解釋實在是太抽象,角動量是什麼?
  • 最新突破:發現量子自旋液體中,非常規的自旋輸運
    來自東京工業大學和橫濱國立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自旋微擾穿過量子自旋液體系統看似無法通過區域的特殊機制,這一新見解可能代表著下一代電子學甚至量子計算機的另一塊基石。目前電子設備已經接近理論極限,這意味著將需要全新技術來獲得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小型化。問題是,現代電子學以操縱電流為中心,因此主要關注運動電子的集體電荷。
  • 五分鐘量子力學(九)、量子史話:自旋與全同性原理
    今天我挑選了一個自認為很重要的量子力學話題來討論——自旋與全同粒子。在很多科普文章中,有人對自旋持有否定的態度,也有些人認為電子自旋跟經典物理中的自旋概念去理解。其實這種想法都是錯誤的。以上內容並沒有完全列舉,我想光看看這些東西就足以說明為什麼量子力學真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東東了。在小編《量子史話》前面幾篇文章裡,我們可以從薛丁格方程解釋很多的微觀現象,比如諧振子、氫原子的能級和它們的譜線頻率,計算粒子被場散射時的散射截面以及原子對光的吸收和發射係數等等。計算結果在相當精確的範圍內與實驗符合。
  • 最新量子實驗打破光速!
    依照傳統觀念(低於光速運動),他應先離開A地點然後才會到達B地點。但是,若他以超光速運動,結果在他尚未離開A地點之前就已達到B地點。 二、導致時間倒流(時間向後流逝)。比如,現實世界裡以低於光速運動會看見時間向前流逝(時間流向未來),但若以超光速運動則會看見時間向後倒流(時間流向過去,以超光速運動就是穿梭歷史看見過去的景象)。
  • 自旋電子學:新型材料中量子自旋液態的觀察
    量子物理學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對物質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利用這一學科在工程應用中所獲得的新知識來引發技術革命。自旋電子學,英語:Spintronics,即是這樣的一個新興的領域,旨在通過使用電子自旋作為一種傳輸信息的方式,從而超越傳統電子學的極限。
  • 什麼是「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在特定的量子阱中,在無外磁場的條件下(即保持時間反演對稱性的條件下),特定材料製成的絕緣體的表面會產生特殊的邊緣態,使得該絕緣體的邊緣可以導電,並且這種邊緣態電流的方向與電子的自旋方向完全相關,即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 量子自旋液體中的非常規自旋輸運現象
    由於自旋的時間變異性,左側邊緣磁脈衝觸發的自旋激發態隨即轉化為馬約拉納費米子運動新興的自旋電子學有望徹底改變電子設備面貌,並成為開發量子計算機的關鍵。在自旋電子器件中,電子最重要的特徵是自旋性,這是一種涉及角動量的固有特性,也是固體中產生磁性現象的根本原因。全球物理學家都在努力尋找藉助材料生成、傳輸「自旋包」的實用方法。
  • 量子場論(3) 自旋
    卻可以是半整數(比如電子的自旋就是1/2),這意味著旋轉一圈後波函數多了一個負號(旋轉兩圈才能回到原來的波函數)。這樣的具有半整數自旋的粒子稱為費米子。對於這個反直覺的性質(波函數旋轉一圈後不重合),可以把波函數裡描述自旋的部分提出來,使得剩下的那部分軌道波函數仍然符合直覺。拿出來的那個量就稱為旋量。接下來我們研究旋量在洛倫茨群下的變換法則。首先要說的是,不同的
  • 量子力學當中的自旋,可以看做與地球的自轉相類似嗎?
    名字雖然叫自旋,但不全是旋轉的意思,學過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學的朋友們都會知道,自旋其實是微觀粒子的基本屬性,和粒子的質量,所帶電荷一樣都是內稟的屬性,可以稱為內稟角動量,和運動狀態完全沒有關係。首先是在1925年,由烏倫貝克與古茲密特提出了電子的自旋假設,這兩個年輕的研究生,認為電子不是點電荷,它除了軌道角動量外,還有自旋。
  • 自旋
    核自旋是一個十分難理解的概念,它不能直接觀察只能通過實驗發現自旋存在的證據,如果要完全理解這一個概念需要我們掌握量子力學,但作為非專業的讀者,我們也有另外一套更簡單的方法去了解自旋
  • 基於「分子自旋電子學」的新技術,將給量子計算機帶來新希望!
    計算機使用位(0或1)對信息進行編碼,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位」(它可以取0到1之間的任意值)賦予它們巨大的處理能力。但是量子系統是出了名的脆弱,雖然已經在為一些提議的應用構建工作機器方面取得了進展,但這項任務仍然很困難,但是一種被稱為分子自旋電子學的新方法提供了新希望。
  • 科學家加強了裡程碑式量子計算機規模增長的關鍵的自旋軌道量子位
    一組國際科學家已經大大延長了矽中自旋軌道量子位可以保留量子信息的時間,從而開闢了一條新途徑,使矽量子計算機更具可擴展性和功能性。自旋軌道量子位已被研究了十多年,作為擴展量子計算機中量子位數量的一種選擇,因為它們很容易操縱和長距離耦合。
  • 量子物理學:捕獲裡德堡分子自旋動力學的新理論模型
    然而,大多數研究這些分子的研究僅關注於不涉及量子自旋的情況,因為裡德堡分子的多體性質使得分析其自旋動力學特別具有挑戰性。在最近的理論研究中,東京大學,中國科學院,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結合了新方法的方法,能夠捕獲裡德堡電子自旋動力學和原子的軌道運動之間的相互作用。高斯ansatz的雜質去耦轉換。
  • 重力並不care量子自旋? 大一統理論發展受阻
    建立大一統理論的基石之一就是找到統一引力和量子力學的辦法。比如,如果一個粒子受到的引力取決於這個粒子的內部量子態,這就是兩種理論有深層聯繫的有力證據。嘗試統一引力和量子力的嘗試中,最新進展是一種叫做自旋的量子性質。自由落體,並不自由廣義相對論的基石之一就是物體沿直線穿越彎曲的時空。
  • 自旋基量子材料的新設計原理
    西北大學的材料科學家已經開發出新的設計原理,可以在限制生態破壞的同時,促進未來用於發展(IoT)設備和其他資源密集型技術的量子材料的開發。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教授,麥考密克商學院材料與製造專業教授莫裡斯·E·精細教授(James Rondinelli)說:「需要新的突破性材料和計算範例,以使數據中心在未來更加節能。」工程負責人。
  • 電子的自旋,你知道多少?
    施特恩很想驗證角量子與磁量子,他認為如果將原子通過磁場,再磁場的作用下,原子運動的路徑也是量子化的,當他興致勃勃的把這個想法告訴玻恩時,玻恩不認為這種實驗有價值,因為原子取向量子化只是個表面現象,意味著什麼人類暫時還無從知道。儘管如此,玻恩依然為他的實驗籌備經費,要知道德國在一戰中作為戰敗國,整個國家經濟上陷入了窘境,拿錢出來對於德國政府也是很困難的。
  • 光速為什麼無法被超越?
    其中關於不能超光速準確的描述如下:有靜止質量的物體永遠達不到光速,理論上只能無限接近於光速,光子由於沒有靜止質量可以為光速;例如現代的各種通信極限就是光速。我們知道光速約為30萬公裡每秒,為什麼我們無法超越這個速度呢,光速真的無法被超越嗎?
  • 聲學系統中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聲自旋相關的單向聲傳輸4. 受拓撲保護的聲傳輸前面的推文中已經向大家展示過了二維系統中的聲谷霍爾效應以及彈性波超材料中受拓撲保護的邊界態傳輸,本文以南京大學何程老師2016年的文章(C. He, et al. Nature Physics. 12, 1124 (2016))為例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二維系統中的聲學類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 自旋清理方法使實用的量子計算機更接近現實
    狀態,自旋汙染波函數|| Cont?被投射到ated滅的旋轉上|| Anni?。頂行的最右邊部分表示測量值。圖片來源:大阪市立大學杉崎賢治,佐藤和信和拓井雄治量子計算機是先進研究技術的新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例如執行關鍵計算,保護金融資產或預測藥物的分子行為。大阪市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已解決了一個阻礙大型量子計算機實際使用的重大問題:精確的原子和分子行為預測。
  • 人類首次直接「看到」量子自旋效應
    科技日報北京7月23日電(記者劉霞)據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科學家領導的國際科研團隊,首次直接「看到」拓撲絕緣體和金屬中電子的量子自旋現象,為未來研發先進的量子計算組件以及設備鋪平了道路,距離實現量子計算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