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進位-屈指可數的計數方式

2021-01-21 初中化學大師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基礎科學#系列徵文

我們都知道,結繩可以用來計數,最開始的時候,一個結是代表一個數量的,比如有5個人,就打5個結代表,可是這種計數方法也出現了問題,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需要記錄的數字也越來越大,當需要記錄的數字到了100,甚至上千的時候,難道要在一根繩子上打100個或者1000個結嗎?

其實在結繩計數中,隨著記載數目的不斷增大進位制就開始出現了。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離的十進位制,就是古代中國的一個足以改變世界的發明。經考證,中國採用十進位值制的年份可上溯到商代。從現在已經被發現的商古代不同的計數系統中,可以看到在當時已經可以使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13個數字,來記錄10萬以內的任何自然數。雖然這些記數文字逐漸失去了原來的形狀,但這種計數方法從沒有中斷,一直被沿襲字,並日趨完善。

十進位制的記數法,是古代世界中最先進、科學的記數法,對世界科學和文化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李約瑟所說的:「如果沒有這種十進位制,就不可能出現我們現在這個統一化的世界了。」

瑪雅數字

從兒時用手指數數開始,到後來學了「屈指可數」這個成語,很多現象都在說明書數確實是離不開手指的,而且這種方法是從古至今都沒有被擯棄的。一般人的手指恰好有十個,所以在進位制上使用十進位似乎應該是極其自然的事。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除去一些二十進位等已經不再使用的進位制,有一些古代使用的非十進位的進位,也還能在生活中找到痕跡。比如,在文明古國古巴比倫使用的就是60進位制,這個進位直到現在對我們的生活還有影響。最明顯的就是時間的計算。我們都知道,1小時等於60分鐘,1分鐘等於60秒,這種逢60進1的方法,就是古巴比倫使用的60進位制。

而我們所說的十進位,就是基於位進位和十進位兩條原則的進位制方法,就是所有的數字都可以用10個基本的符號表示,逢10進1。基本符號是0到9等10個數字。比如,我們數數的時候,數到10就用1和0組合來表示,數到20就用2和組合來表示。而且,基本符號的位置非常重要,同一個數字符號在個位和十位上,代表的意義也不相同。比如,9在19和91中分別處於個位和十位,所代表的意義就不相同。我們的口語或文字表達的數字也都是遵守這一原則的,比如128、365等數字。

對於這種逢10進1的十進位記數法,我國是最早使用的,而且我國也是最早認識到了進位制的國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0是位值制記數法的精要所在,我國對於0的認識也是最早的。

本文由初中化學大師原創,歡迎關注,一起漲知識!

允許非盈利性引用,並請註明出處:「轉載自初中化學大師」字樣,以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

相關焦點

  • 為何人類都用十進位計數?關於二進位,八進位……你又了解多少?
    十進位——最常用的計數進位人類產生數的觀念最初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距今大約有上萬年乃至幾十萬年的時間。當時穴居的原始人在採集食物和捕獲獵物的集體行動中,為了統計和分配資源,就不得不計數了,而最原始最簡單的計數方法就是利用我們人類的十根手指。
  • 快速理解二進位計數的基數和位權
    00111這個神秘的數字就是二進位計數,稱它為二進位數是因為它只有0和1兩個數字,用數學語言來說就是基數為2。依次類推,基數為3的是三進位計數、……、基數為10的就是十進位計數,十進位計數有10個數字,分別是0、1、2、3、4、5、6、7、8、9。認識了二進位計數,接下來再說說位權。
  • 二進位中沒有2,為什麼十進位中有10?
    故事中,金星人因為只有四根手指,所以他們的計數方式為(用阿拉伯數字表示):1、2、3、10、11、12、13、20……,對應地球的四進位。 換個說法,其實任意進位都可以叫做10進位。只是我們先採用了10(9+1)進位,而在此基礎上對其他進位進行了命名而已。 以上雖然是個笑話,但這個故事也說明了十進位的一個起源——人類的使用數字的計數方式是通過數手指演化來的。因為,人只有十根手指嘛。
  • 數學與計算簡史01:從結繩記事到殷墟甲骨文中的10進位計數法
    公元前 約 82000 年: 結繩記事數學之源最初是從結繩記事開始的結繩記事是在文字發明之前, 相對於所處的那個年代, 非常先進的記錄方式, 用來計數或記錄歷史.從最簡單的 1 到 10, 百, 千, 萬都有相應的寫法.公元前 6000 年: 世界上第一個輪子人類歷史早期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當時古巴比倫人已經掌握一定程度的圓的知識,他們已經非常熟悉等分圓周, 不過圓周率是一個粗略值 3.
  • 74LS161集成計數器電路(2、3、4、6、8、10、60進位計數器)
    3~6腳為數據輸入端A0~A3,可預置任意四位二進位數。7腳和10腳分別為計數控制端EP和ET,當其中有一腳為低電平時計數器保持狀態不變,當均為高電平時為計數狀態。9腳為同步並行置數控制端/LD,低電平有效。11~14腳為數據輸出端QQ30~。15腳為進位輸出端RCO,高電平有效。74LS161可編程度數器的真值表如下。
  • 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和十六進位數之間的轉換方法
    按進位的原則進行計數的方法,稱為進位計數制。比如,在十進位計數制中,是按照「逢十進一」的原則進行計數的。常見的數制有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和十六進位。文字、數字、聲音、圖形與圖像、視頻以及動畫等數據在計算機中是以二進位的形式存儲的。一般情況下,我們在數字後面用特定的字母(下標)表示該數的進位,表示方法為:B表示二進位,D表示十進位(D可省略),O表示八進位,H表示十六進位。
  • 從計數棒到十進位
    「五桿門」計數法用不斷重複的記號來記錄不斷更新的數字。它和其他形式的計數符號一樣,都是我們最古老的計算方式,可追溯至成千上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前4萬-前1萬年)的穴居人就首次把動物骨骼作為計算時的計數棒。現存最早的例子可能是距今3.5萬年、明確標記有29個凹痕的列彭波骨,這些狒狒的小塊肋骨發現於史瓦帝尼列彭波山上的邊界山洞裡。
  • EV3關於10進位轉換2進位的詳解
    哈咯各位大家好之前突發奇想想做一個關於十進位轉化成二進位的想法,在這裡給大家講解一下。關於數字有多進位的,十進位、二進位、三進位、八進位、十六進位....等等。對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十進位和二進位了,接下來給大家講解下如何實現將十進位轉化為二進位。
  • 用了這麼久10進位,估計你都不知道這是怎麼來的吧?快來看看吧!
    十進位,顧名思義就是超過十的數字就往前進一位的計數方法,儘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諸如二進位、十六進位等新型計數方式也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同與應用,但到目前為主,應用最為廣泛、影響最為深遠的仍舊是十進位制算法。那麼,為何日常計數要用十進位制?
  • 怎麼用二進位計數器實現任意進位計數器
    任意進位計數器在實際中,除了有二進位計數和十進位計數外,還有其他進位的計數方法,如時鐘的小 時是十二進位,分、秒是六十進位。任意進位計數器又稱N進位計數器,除了二進位計數器 外,其他的計數器都可以稱為任意計數器,即十進位計數器也是任意計數器中的一種。
  • 二進位、八進位、十進位、十六進位數的轉換方法
    一般計數都採用進位計數,其特點是:(1)逢N進一,N是每種進位計數制表示一位數所需要的符號數目為基數。(2)採用位置表示法,處在不同位置的數字所代表的值不同,而在固定位置上單位數字表示的值是確定的,這個固定位上的值稱為權。
  • 十六進位與十進位的互化
    十六進位,逢16進1,每個數位上可以是:0、1、2、3、4、5、6、7、8、9、A(10)、B(11)、C(12)、D(13)、E(14)、F(15),共16個大小不同的數字。   一個數位只能用一個數字,因此,十六進位數位上大於9的數字,只得一次用字母A、B、C、D、E、F表示。
  • 先聊算盤,再聊二進位
    當然算盤的計數方式,大家很容易理解,原因是和我們平時用的計數制一致,是十進位。其實二進位的計數方式與十進位差不多。要明白二進位,首先不妨試試它的計數規則! 當然二進位的乘除運算是如何進行的,則充滿了數學的奧秘與人類大腦精彩完美的推理。二進位是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上用的算法,最古老的計算機裡有一個個燈泡,當運算的時候,比如要表達「一」,第一個燈泡會亮起來。
  • 6、計算機進位之二進位、十進位、十六進位之間的轉換
    1、計算機的數制介紹數制:計數的方法,指用一組固定的符號和統一的規則來表示數值的方法
  • 基於74LS161的60進位計數器設計方案介紹
    60進位計數器的工作框圖和狀態轉換圖 根據設計基理可知,計數器初值00,按遞增方式計數,增到59時,再自動返回到00。因此,需要使用兩片74LS161晶片級聯的形式來構成六十進位計數器,一片控制個位,為十進位;另一片控制十位,為六進位。
  • 量子計算機的計數原理,就是它沒能普及的原因
    說到最大的不同,就小編的理解來說,就是它們的計數方式了。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計數方式。我們以前用過16進位,比如人們常說的半斤八兩和60進位,就是我們現在用的時鐘手錶等等,它們本質沒有什麼區別,就是用不同數目的符號組合來表示數量。
  • Python零基礎入門——認識二進位數
    這個遊戲用直觀化的方式演示了二進位數到十進位數的轉換,五個手指的伸直和彎曲的狀態組合用0和1表述出來,這就是我們本課程要學習的二進位數,遊戲中記錄的數字之和就是二進位數的十進位表示。前面的遊戲可以把5個二進位數轉換為十進位數,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把30以內的十進位數轉換為二進位數。
  • 為什麼時間是60進位呢?「60進位」用英語又怎麼說?
    大多數的計數系統都採用10進位,但為什麼在描述時間上要用60進位呢?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有著各式各樣的不同說法。有人認為在古羅馬帝國,最吉利的數字是6和0,因此在古羅馬時期,帝國人民就採用60進位,而後這種計時方法因通商而傳播開來,並沿用至今。
  • 微課 | 計算機中的進位轉換
    進位也就是進位計數制,是人為定義的帶進位的計數方法
  • 十進位,十二進位,六十進位從何而來?阿拉伯人成就了文藝復興?
    還有這個樣子的但當這些符號還沒有進化為文字之時,億萬年前的穴居人就有了數的概念;伴隨著狩獵,農耕與畜牧,人類發展出了刻痕計數,結繩計數和石子計數,舊石器時代人類就已經能夠,在獸骨和石壁上亂塗亂畫。這就是最早的刻痕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