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卡車公司Nikola強調其在氫能技術方面的努力

2020-11-25 每日經濟..

在Nikola Corp. (NKLA)的氫能技術備受質疑之際,這家電動卡車公司的一位高管周四向該行業進一步介紹了其產品原型和計劃。

Nikola的氫和燃料電池主管Jesse Schneider強調了該公司在開發未來燃料電池和充電站技術方面的參與。

Schneider在一次氫能技術在線會議上發表演講稱∶「Nikola擁有許多與車輛集成、存儲和充電相關的『智慧財產權』。」

他概述了Nikola參與的八項專利申請,以及兩項與學術界和企業合作夥伴開展的能源部相關研究項目,該公司預計這些將在本十年後期為其技術作出貢獻。

這家總部位於菲尼克斯的初創公司的高管們正在尋求穩定公司,此前有做空者在9月10日發布了一份報告,指控Nikola是一個「複雜的騙局」,並對該公司技術的專有性提出了質疑。到那個月的月底,Nikola與兩個關鍵合作夥伴的交易被推遲,美國聯邦部門已對這些指控展開調查,Nikola市值蒸發了一半,創始人Trevor Milton也辭去了執行董事長的職務。

Nikola表示,做空者的報告具有誤導性且不實,Milton稱,將對涉及他的指控進行辯護。

周四的演講延續了Nikola高管自Milton離職以來的一項努力,即安撫投資者,同時簡化和集中其作為技術集成商的戰略。


 

相關焦點

  • 美國卡車界「特斯拉」Nikola(NKLA.US)上市:漲104% 市值263億美元
    1898年,他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艘無線電遙控船,無線電遙控技術取得專利。1899年,尼古拉·特斯拉發明了X光(X-Ray)攝影技術。其他發明包括:收音機、雷達、傳真機、真空管、霓虹燈管、飛彈導航等。1943年1月7日,尼古拉·特斯拉在紐約旅館死於心臟衰竭,享年86歲。
  • 中國特色氫能技術路線!盤點國內氫燃料重卡汽車及相關企業
    隨著近年氫能產業不斷發展與成熟,長續航、大載重的重卡領域,被普遍認為是氫燃料燃料電池電池未來重要的應用場景。2018年中科院院士幹勇做客《中國經濟大講堂》表示,「柴改氫」是推進氫能應用的一個重要的方向,只用氫能的應用起來了,預計到2050年,將有超過50%重型卡車將氫燃料電池作為發動機。隨著環保政策壓力的加大,重卡必然是電動化的重點領域。
  • 液化空氣與初創企業氫車熟路就氫能運輸發展達成協議
    巴黎2018年6月29日電-- 液化空氣集團與中國初創企業氫車熟路汽車運營(上海)有限公司(氫車熟路)籤署了一項合作協議,以加速氫能電動卡車車隊在中國的啟用。該協議與中國政府十三五規劃高度契合,旨在向服務於實現清潔運輸的氫能電動車的發展和銷售提供支持。
  • 英國研究機構提出「電動公路」為長途貨運脫碳,成本低於氫能
    長途重型卡車既是化石燃料的主要消耗者,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戶」。長途貨運零碳排的未來應該寄希望於氫能還是電氣化?兩派支持者長期以來各執一詞。儘管城市內用於短途運輸的卡車和貨車已經實現電動化,但目前鋰電子的能量密度仍難解決長途卡車運輸的碳排放問題。上述《白皮書》提出,電力道路系統可分為多種形式,架空接觸網是其中最成熟且性價比最高的技術,已有四個示範項目在德國和瑞典公路上運行,義大利也將啟動試運行。接觸網供電在鐵路行業很常見,架空接觸網與車輛上攜帶的受電弓接觸後,為車輛供電。
  • 【行業新聞】美國產業界氫能經濟路線圖
    路線圖期望美國的決策者和工業界共同努力並採取正確步驟,在氫能經濟的迅速興起和發展進程中,不斷壯大相關產業活動,從而鞏固美國在全球能源領域的領導地位。路線圖的編製成員主要為20家能源、運輸、燃料電池製造和電力行業的全球領先公司。同時,麥肯錫公司為之提供了分析支持,美國電力研究院(EPRI)提供了科學觀察和技術支持。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和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技術專家提供了分析和審查支持。
  • 忘掉氫燃料電池車,氫能發電才是王道
    否則,為什麼歐盟要投資4700億歐元用於電解氫和使用氫能的基礎設施建設,並且作為其「綠色協議」的一部分?為什麼中國、日本和韓國會在氫能上巨額押注? 加氫站市場追捧氫能的原因很簡單。不管是在燃料電池中使用還是燃燒產生熱量,它唯一的排放物質就是水。因此,無論用在哪裡,只要氫能替代化石燃料,都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
  • 梅賽德斯-奔馳GenH2卡車:能跑1000公裡的氫燃料電池卡車來了!
    9月15日,在柏林舉行的活動上,戴姆勒卡車公司(Daimler Trucks)剛剛公布了其車輛電氣化的技術戰略,範圍從城市配送車輛到國際長途運輸。該活動概述了該公司為實現巴黎氣候協議的目標所採取的步驟,重點介紹了用於長途運輸的卡車燃料電池技術。梅賽德斯-奔馳GenH2卡車作為一款概念車在活動上全球首次亮相,並提供了續航裡程達1000公裡的重型燃料電池卡車的預覽版。
  • 全球經濟總量75%國家涉氫,超20個國家級氫能規劃匯總
    能源革命、氫能社會屬於未來產業,屬於未來大國博弈新焦點。許多國家與地區都在未雨綢繆,紛紛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規劃。據國際能源署不久前發布的《全球氫能源進展》報告顯示,氫能源技術在2019年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投入運營的電解氫容量創下新紀錄。2020年儘管受疫情影響,除韓國以外,全球的氫能產業市場推廣速度放慢,但商業化應用案例、示範項目品類大幅增加。
  • 車用IV型儲氫瓶標準徵求意見,成都、濟南再出氫能政策
    雙方將在浙江省境內共同建設以純電動物流、輕卡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氫谷公司在中功率氫燃料電池、4EAT350A自動變速箱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將與一汽品牌實現創新結合。一汽氫谷的成功聯手,將在氫能源物流、輕卡領域應用國際領先技術、打造國家級新型製造業標杆。
  • 中船重工氫能項目入選湖北省重點,先導智能終止出售氫能資產
    「熱點新聞」是氫雲鏈旗下的全新欄目,主要包含國內外上針對氫能、燃料電池等內容方面最新新聞信息,地方政策,技術革新等,每天一期。在這裡,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氫能發展的最新動態。
  • 韓國氫能經濟,一場生死未卜的政府「賭局」
    而韓國目前氫能發展的主導企業浦項制鐵能源公司和鬥山集團,其技術水平與歐美國家相去甚遠,鬥山集團採用第一代燃料電池磷酸燃料電池(PAFC),其發電效率約為43%,浦項制鐵能源公司採用第二代燃料電池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MCFC),其發電效率約為50%。而美國、日本相關企業已採用第三代燃料電池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SOFC),發電效率約為60%。
  • 熱點新聞:車用IV型氫氣瓶標準徵求意見,嶽陽加快氫能建設
    「熱點新聞」是氫雲鏈旗下的全新欄目,主要包含國內外上針對氫能、燃料電池等內容方面最新新聞信息,地方政策,技術革新等,每天一期。此次《合作協議》中約定:2020-2024年,高新公司將先後從新氫動力採購其自主研發製造的氫燃料電池叉車動力系統2000套,並負責在天津港保稅區內進行應用推廣,提供氫燃料電池叉車應用場景;3、車用IV型氫氣瓶團體標準徵求意見近日,氣瓶安全標準化與信息工作委員會發布關於團體標準《車用壓縮氫氣塑料內膽碳纖維全纏繞氣瓶(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 氫雲海外:AFC為純電動汽車配備氫能「充電寶」
    儘管氫能汽車與純電動汽車各自的支持者仍在爭論不休,但「氫電協同」已經成為了重要的技術發展方向,氫能發電技術的提供商AFC Energy更是開始嘗試將氫能與純電動汽車結合在一起。近期,AFC Energy宣布將開始在英國進行以氫為燃料的純電動汽車充電器的巡迴展出:一輛特斯拉Model S 75D-將從Dunsfold到Dundee行駛500英裡,其電能將全部來自AFC Energy的72.5kWh氫能充電裝置,而且該裝置不會排放任何溫室氣體。該巡迴展出將展示如何在不建設充電網絡的情況下克服純電動汽車的裡程焦慮的方式。
  • 特斯拉為什麼要造電動卡車?
    答案很簡單,在馬斯克看來,除了火箭不能用電之外,其他交通工具都應該是允許電動的。既然特斯拉已經造了電動跑車、電動轎車,為什麼不能造電動卡車呢?(當然,他連火箭都造,所以造電動卡車一點都不奇怪了…… ) 第二個原因是,電動卡車能夠幫助節能減排。在馬斯克看來,電動卡車比一輛普通的小貨車節約了大概10倍的碳氫化合物,更何況是普通的卡車了。 第三個原因,掙錢。
  • 現代汽車集團發力純電動和氫燃料電池技術
    二十年間,現代氫燃料電池技術在乘用車與商用車領域同步推進。其推出的NEXO氫燃料電池車已在海外市場率先上市,根據了解,擁有NEDC標準下800公裡的超長續航,可實現五分鐘快速加氫。2019年,NEXO位居全球氫燃料乘用車銷量排名第一。商用車領域,今年7月,現代汽車已向瑞士出口上百臺XCIENT Fuel Cell,應用於超市、加油站的綜合流通供應鏈等需求領域。
  • 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
    產品技術方面,比亞迪新出來的漢是一個有代表性的產品,第一次採用刀片電池,使磷酸鐵鋰續航裡程達到600公裡以上。我也專門參觀了比亞迪重慶的刀片電池工廠,電池做的像藝術品一樣。大家有興趣參觀一下會感到震驚的,所有的工藝裝備都是自己製造或集成。另外在電力電子方面漢採用了碳化矽,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採用碳化矽。而且是自己研發的碳化矽器件,自己的刀片電池,核心技術都是自己的。
  • 聽歐陽明高院士談今年新能源汽車表現及三大技術熱點
    【EV視界報導】2020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26日在2021年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媒體溝通會上,就疫情衝擊下今年新能源汽車的表現,動力電池安全、氫能燃料電池、充電與換電三個年度技術熱點問題,以及在綠色復甦時代背景下,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和EV視界等媒體詳細表達了他個人的看法和判斷
  • 歐陽明高:新能源汽車技術進展及未來趨勢
    產品技術方面,比亞迪新出來的漢是一個有代表性的產品,第一次採用刀片電池,使磷酸鐵鋰續航裡程達到600公裡以上。我也專門參觀了比亞迪重慶的刀片電池工廠,電池做的像藝術品一樣。大家有興趣參觀一下會感到震驚的,所有的工藝裝備都是自己製造或集成。另外在電力電子方面漢採用了碳化矽,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採用碳化矽。而且是自己研發的碳化矽器件,自己的刀片電池,核心技術都是自己的。
  • 20天內3次爆炸,氫能安全性到底如何?
    事故與警示6月12日凌晨,氫能源公司Nel Hydrogen發表聲明稱,其位於挪威首都奧斯陸郊外的一處合營加氫站於當地時間6月10日發生爆炸。該公司合作夥伴、加氫站運營商UnoX宣布暫停當地加氫服務。韓國官方信息顯示,發生爆炸的儲氫罐屬於一家扶持創新型中小企業的非營利機構,該機構承接了一些氫能儲運方面的研究課題。而美國和挪威的爆炸事件則涉及到的美國空氣化工產品公司、美國普萊克斯公司,都是全球較大的氫氣供應商,可謂實力雄厚,歷史悠久。可見,無論是初出茅廬還是兼具老道與實力,只要是有人操作的地方,安全的重要性就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 FirstElement Fuel與液化空氣集團籤署可再生氫能供應協議
    協議達成後,FirstElement Fuel將為True Zero加氫站網絡的客戶提供100%可再生液態氫,幫助該公司實現通過氫能零售的方式,達到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此外,這也說明氫能正逐漸取代汽油這種傳統的汽車燃料。」 為實現全面推廣零排放汽車的願景,加州一直在這方面大力投資,成為全球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部署的引領者,目前更是引進了空前規模的私人投資。繼加州在啟動該零售加氫站網絡上作出初步投資後,液化空氣集團也用空前規模的投資來建造服務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氫能生產設施。液化空氣集團高達1.5億美元的大手筆投入是過渡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