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創新推動金融變革,薩摩耶數科榮膺「金融科技影響力企業獎」
11月23日,由《中國經營報》主辦的「2020卓越競爭力金融峰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活動以「金融革新力」為主題,邀請國內經濟領域知名學者、金融科技企業高管,共議經濟「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金融改革與創新的核心力量。薩摩耶數科副總裁李堯受邀出席會議,分享了薩摩耶數科以科技賦能金融機構的創新舉措和成果。
-
應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為提升創新能力和城市美譽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的重要指示,2015年上海市率先提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全球科創中心的共性特徵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特指在一個區域(通常是城市)內,實施以科技研發及產業化為重點的發展戰略,對科技研發和高科技產業進行持續的資金投入和生態優化,吸引各類創新要素,掌握承擔科技研發、成果轉化、人才配置的各種組織資源,建成針對科研機構和高科技企業的綜合服務體系,營造保障創新體系長效運行的環境和文化氛圍,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空間集聚效應
-
清華五道口「慈善金融獎學金培訓項目」走進北京愛爾公益基金會
她還提到:「公益組織不能僅停留在資助項目,而要把慈善初心融入現代慈善理念,將公益行為作為慈善理念的載體,推動公益與慈善理念的傳播,真正發揮公益組織的社會影響力。」 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林認為:「基金會的作用與價值在於『影響政府與倡導社會』。基金會需要有創新的基因,可以用少量資金創造新模式。當下,醫療救助項目亟需具備可借鑑性和推廣價值的好模式。」
-
第二屆國際金融科技論壇在西南財經大學隆重舉行
論壇立足於中國金融市場開放大背景,聚焦「金融風險」,探索研判金融科技領域的焦點話題並提供建設性方案。論壇期間舉行了專題研討會、主論壇、交子創新講壇、「成都八零」金融科技產品設計與研發大賽等系列活動。
-
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還有哪些「堵點」
日前,中國銀保監會在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時明確提出,要持續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強化普惠金融服務。 但是,記者調查發現,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在實踐中仍面臨諸多「堵點」,且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
-
把深圳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
他表示,深圳正牽頭編制全市金融業「十四五」專項規劃,提出要打造全球金融創新中心、創新資本形成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可持續金融中心,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實施「金融+」戰略,努力把深圳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
-
成都高新區發力建設國際科技金融創新中心
近年來,成都高新區建立了「一個風險資金池、一個企業庫、一個產品辦公室、一個專家評議會」的「四個一」政策性貸款產品融資模式,引導科技支行、科技擔保、科技小貸等加大科技信貸產品創新。股權融資方面,成都高新區上半年新增51家股權投資機構,總數達到495家,管理規模上千億元,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股權投資中心。
-
聚焦中國投資市場「新方向·新變局」 2019年投資者年會即將在滬拉...
聚焦行業熱點,網羅權威觀點,分享智庫成果。本屆《投資者年會》將歷時兩天,設置兩大主題演講、兩場圓桌論壇,以及6場平行分論壇。這次活動大咖雲集,亮點繁多。來自中國投資界、金融業界、頭部企業、,以及上市公司精英匯集於此,將聚焦投資、金融、上市公司、財稅等多個前沿話題,進行多方位深度探討,如何勇立潮頭,書寫資本市場新的篇章。
-
重啟美好生活 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2020年會成功舉辦
丁健強調,要從多個角度去考慮,一方面要考慮資本、科技到底在未來的社會企業和影響力投資方面應該起什麼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政府、企業如何協調發揮各自的作用,才能夠真正帶來最好的效果和影響。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理事長、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彭豔妮表示,首先要釐清每個界別的話語體系、關注重點和訴求。只有互相創造價值,才能產生合作。老齡社會30人論壇發起人、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曉認為,未來應該有個聚變式的發展,通過平臺來把現在已經在各個方面形成的專業的資源和專業的能力聚合起來。
-
內地與澳門金融企業籤署協議合力開拓境內外市場
內地與澳門金融企業籤署協議合力開拓境內外市場; 中華(澳門)金融資產交易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署儀式,23日在澳門旅遊塔舉行。中金公司執行長、管理委員會主席黃朝暉表示,中金公司與MOX此次攜手,將基於更深層次的互利互信關係,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中葡經貿交易、探索境外中國國有資產轉讓、打造葡語國家的 人民幣投資及融資中心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促進金融創新,攜手提升國際影響力,並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新華社)
-
金融科技企業如何在開放金融中創新發展?
我國傳統金融體系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融資體系過於依賴銀行貸款,金融服務的專業化、精細化能力有待加強,金融投資產品選擇較為單一,家庭部門、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等的金融需求仍未得到有效滿足。一是供需缺口,居民投資理財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為金融科技企業藉助網絡平臺、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等,開展投資理財、企業借貸服務等業務提供了積極動力。二是資本回報,金融科技企業參與金融服務有助於豐富收入來源,且通過網絡效應和規模效應可以降低金融服務成本,為金融科技企業開展金融服務提供了收入激勵。
-
加大基礎研究投入 給科技創新注入「強心劑」
我國科技成果大部分來自科研院所而非企業,科技成果與產業結合存在較多的脫節現象,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目標的部分聯盟當前仍比較鬆散,難以形成合力。 重視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力度 基礎研究決定一個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底蘊和後勁。然而,基礎研究投入高、周期長、應用鏈條長,導致很多企業更願意在那些滿足市場需求的「短平快」應用型研究上投入。
-
易綱:創新結構性政策工具 金融監管加強協調形成合力 穩槓桿穩預期
在結構方面,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重點任務的金融支持。同時,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鞏固貸款實際利率下降成果,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疫情期間特殊的、階段性的政策在完成使命後將退出,如何避免政策退出的疊加效應?
-
微財榮膺「2020卓越競爭力金融科技影響力企業」
本屆年會周覆蓋多個行業,深入分析2021年中國經濟將迎來的機遇和挑戰,助推各行各業在變量之中尋找新的契機,突破商業邊界,激蕩創新思維,求索未來發展之道!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也是「十四五」時期金融改革發展的著眼點,金融如何助力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亦成為金融領域關注的焦點。
-
2020年第五屆時代金融金桔獎(上)
現揭曉公開評選產生的科技賦能金融機構獎、社會責任金融機構獎、專業服務金融機構獎、最佳財富管理機構獎、最佳風控金融機構獎、最佳應用場景獎、最佳金融科技服務獎、最佳價值創新金融機構獎、最佳普惠金融服務獎以及家庭財富首選保險產品獎獲獎者名單。
-
公益項目的影響力規模化到底是指什麼?
我們說影響力規模化並不是專指一個機構自身組織規模的擴大——機構人員、場地單純的擴大,相反我們需要去考慮如何運用有限的資金、資源、人力,去回應複雜的社會問題。好公益平臺倡導的影響力規模化,是要求我們理性地分析當下最現實的路徑。這是個很大的挑戰——你有沒有可能實現一種創新的合作模式和工作體系,通過協作的方式推動更大範圍內社會問題的解決。
-
網易公益"一塊屏"走進重慶巫山 公益合力助推智慧教育落地
今年已經是網易公益「一塊屏」連續踐行教育公益的第三年。此次捐贈中,網易公益首次攜手華為智能協作領域,將行業領先的科技成果應用到教育公益領域,為推動巫山縣的教育信息化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貢獻力量。如網易公司CEO丁磊所說,未來,網易公益希望能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加入,把分散在全國的愛心、能力、資本集中起來,共同發力探索出地域普適性更強、操作門檻更低、內容更有趣味、不斷創新的教育公益模式。
-
專家:推進綠色金融發展 關注綠色產業領域投資機會
》、《2020健康金融報告(公共衛生專題)》、《2020養老金融報告》、《中國綠色金融研究報告(2020)》、《中國地方綠色金融發展評估報告(2020)》、《「一帶一路」中的綠色城市金融》、《新冠疫情衝擊下的「一帶一路」投資和綠色發展》等多項研究成果,為綠色金融發展提供了前瞻研究。
-
融360|簡普科技 為金融科技發展把準「新脈搏」,推動金融科技創新...
近日,受2020香港金融科技周全球Fast Track——中國大陸區總決賽邀請,葉大清在點評參賽企業時表示:與初創公司創新合作,共同搭建起金融科技生態體系,比打造一個金融科技企業巨頭更具有現實意義。該賽事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投資推廣署舉辦的香港金融科技周與36Kr Global共同打造,邀請行業頂級投資人和金融科技公司代表作為評審,參與全程評選環節,基於對市場的理解從參賽企業中選出在商業模式、產品實力和國際化潛力等關鍵維度表現傑出的企業。同時,評審嘉賓還受邀分享自身對行業的洞察與市場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