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下午3點,小讀者的學堂重慶分會如約進行[四維訪談]57期——小學二年級孩子,自學初高中教材。
本期非常邀請到7歲男孩徐瑾宏(小名叮噹)家庭,分享他們的成長故事。
叮噹通過"小讀者學堂「(原樊登小讀者)平臺讀了271本書,其中他為我們分享了三本書:《酷蟲學校》、《這就是化學》、《揭秘元素周期表》,精彩和專業的講解,得到直播間朋友的大力讚賞。
(掃碼可看)
特別是那如數家珍的化學知識,如鑽石的產生和價值,碳的結構,化學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核反應的原理,以及化學發展的歷史,甚至還有自創的化學速記口訣,怎麼能想到這是一個7歲孩子的認知。大家都紛紛感嘆「化學知識比我強!」
叮噹最喜歡的化學家門德列夫和居裡夫人。不僅尊敬他們在科學上的成就,同時科學家們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專注嚴謹,也是值得他學習的。
叮噹談到他的理想,希望未來能成為化學家,拿到諾貝爾化學獎。好高的志向!也引得直播間的朋友們紛紛點讚。
爸爸媽媽分享與叮噹一起成長的經歷。在家裡書隨處可見,隨手可得,到處充滿著書。從最開始親子陪伴,把孩子帶到書的世界,看書已經成為家庭最基本的方式,孩子看書也成為每日必不可少的一種生活習慣;隨著書越讀越多,孩子的理解能力也越來越強,感受到書的魅力和智慧,一年級的叮噹已經能夠自主閱讀。同時也給孩子提供各種類型的書,幫助孩子不斷拓展眼界。
如何發現叮噹的興趣?爸爸媽媽在平常的談話,還有喜歡看的閱讀書籍當中,發現兒子特別喜歡化學。爸爸媽媽也非常有心,不斷的給到更多這方面的書籍,尋找老師和陪著孩子一起做實驗,慢慢的孩子的興趣越來越高。
後來能買到適合孩子的化學書已經不能夠去滿足叮噹的興趣和求知,他們就為孩子買了初中的化學書。選擇這種統編教材覺得更為系統和具有科學性。經過實踐,發現孩子能看得懂,也願意看,慢慢的孩子就從初中的化學自學到高中化學。
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不給孩子設限,讓孩子越來越有信心和成長動力,也越來越愛閱讀,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爸爸媽媽也感受到孩子像海綿一樣不斷的去吸取更多的新知識和養分,同時也在激勵和促進自己也要持續的學習,才能跟得上孩子成長的腳步。他們非常感謝叮噹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帶給他們的成長動力。與孩子的關係,更像朋友,大家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並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而成人就是去發現和支持這樣的興趣,慢慢變成成長的動力,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非常感謝本期叮噹家庭的分享,他也讓我們看見一個成長型的家庭,才能夠培養出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
訪談結束,樊登小讀者重慶分會會長劉豔為叮噹家庭頒發——「小讀者領讀人」獎盃,也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夠成為書香家庭。
掃碼可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