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提醒:孩子小學一、二年級不狠抓,三年級會被拉開差距

2020-12-04 家居大能人

很多的學生家長普遍認為:

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是小學生涯中任務最少和最輕鬆的時候,孩子們應該有自由的空間,在關鍵時刻再抓住一個也不晚。

但真的是這樣嗎?

俗話說:「人誤地一季,地誤人一年。」

小學一、二年級對孩子們很重要。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不加注意,就會毀了整個小學階段甚至孩子的整個生活。因此,家長一定要密切關注孩子一、二年級階段的學習和教育,才會事半功倍。

既然一二年級那麼關鍵,那麼在一二年級階段,家長該幫孩子狠抓什麼呢?

第一、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一個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國的教育家陳鶴琴就說過:幼稚園要使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這時候最核心的任務就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曾經有記者採訪了諾貝爾得主:你任務大學中你學習到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平靜地回答說:「在幼兒園。」

記者接著問:「你在幼兒園學了什麼?」

諾貝爾獲得者說:

「學會把自己的東西一半給朋友;不是自己的東西堅決不要;把東西整理好;飯前洗手;誠實,不說謊;為打擾別人道歉;糾正錯誤的事情;因大自然的美而謹慎觀察自然。我一直在做幼兒園老師教我的事。

第二、培養孩子的基本生存能力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諾貝爾獎的數量已接近總數的一半。換言之,8200萬德國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世界上60多億人中的其他人獲得了其餘的。

其實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德國出色的教育水平,在德國孩子在幼兒園要帶夠將近4000多個小時,在這段時間內,孩子們學習到了許多東西?

在德國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要去幼兒園了,並在其中度過3年。

在這三年裡面,他們要去參觀警察局,去學習如果報警,還會去消防站學習如何滅火和避貨的基本知識。

三年後,孩子們學會了自己修理玩具,管理自己的時間,自己去約會,自己制定計劃,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整理東西,自己找警察。

我們的許多孩子都缺少它。他們中的一些人已經上了中學,還不會自己安排時間。他們總是遲到,需要父母催促。就連上學的時候還需要父母的幫助。很多孩子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缺乏獨立生存的基本能力,這令人擔憂。

第三、激發孩子的求知慾,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3歲是直覺思維的階段,只有5歲才有形象思維。大班的孩子們開始有邏輯地思考。8-12歲是記憶最好的時期。

其實讓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孩子去學習漢字,加減法,雖然他們不明白什麼意思,但是他們也能夠做到,這樣是有害的,會讓他們想像的空間充滿了固定的知識

那在孩子的成長期父母該如何激發孩子的大腦呢?

國外的家長們在孩子小時候就專門為孩子準備了打造的思維訓練書籍《瘋狂大腦訓練營》,注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想像力等等,旨在全面開發孩子的大腦。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圖書的編寫團隊也是一支非常專業的全腦開發團隊。此外,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特別受邀對該書進行了審定。根據3-7歲兒童腦發育特點,內容十分嚴謹。

一、近30種題型,400多到題目

整本書有400多個問題,近30種題型,題型多,能全面開發孩子的大腦。如推理題:小老鼠會掉進哪個水箱? 根據傳送帶的方向逐步觀察並進行推理。

書中的每一道題,既鍛鍊了一定的能力,又注重孩子綜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四隻來自魔方不同部位的螞蟻,誰先吃麵包?孩子們不僅要觀察四隻螞蟻的位置,計算出最短路徑,還要考慮立方體的空間。

即使是數字計算遊戲也能鍛鍊到觀察力、辨別力、專注力。

二、融入豐富的課外知識

另外,這套《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還融入了豐富的課外知識:機械、建築、動植物、生活常識等等都融入其中,在提升思維力的同時,也擴充孩子的知識儲備。

例如,尋找不同的遊戲涉及許多世界地標和世界文化,如復活節島上的石雕、美國自由女神像、馬裡的多貢人、金字塔等等。

還有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垃圾分類、錢幣面值認知,也可以一邊練習題目,一邊學習起來。

3、 左右腦同時開發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左腦管理理性思維,右腦管理感性思維。與其他思維訓練書籍不同的是,這套書籍著眼於兒童全腦的發展,培養影響兒童生活的12種能力。

在皮亞傑的理論中,幼兒發展的過程就是「圖式→同化→順應→平衡」。也就是孩子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是在自己原有的知識網絡上不斷調整的。

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會發現方向不是只有左右之分,還有東西南北之分,比如這種箭頭。

這套書就從多角度幫孩子認識、理解方向。例如,在這個傳送帶推理問題中,孩子需要觀察小刺蝟奔跑的方向以推理傳送帶的方向。

數學老師反覆強調:「數學沒有捷徑,只有多練習,多練習!」 思維訓練是一樣的,《瘋狂的大腦》它擁有高達400多道的題目類型,孩子只需要每天訓練10分鐘,堅持一段時間之後,孩子的思維能力將會大大的提高起來。

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一對有遠見的家長。

相關焦點

  • 全國特級教師王崧舟:小學一二年級不狠抓,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但此時怎麼彌補都追不上成績好的同學。這就是小學老師們反覆提及的「三年級現象」。為了提醒家長們重視「三年級現象」,全國特級語文教師王崧舟,曾寫過一篇《家庭教育,就從三年級現象說起》的文章。「三年級現象」王崧舟老師在提及三年級現象時非常無奈,反覆提及很多遍,還是年復一年成為家長們的困擾。簡單來說,由於三年級後小學知識的難度出現了跨越式的變化,其中差距最明顯的學科就是數學和語文,需要孩子有足夠的獨立思考能力。
  • 「等孩子上了三年級,全職媽媽就多了」班主任說出的理由,很真實
    有不少細心的家長會發現,明明一二年級學習成績還可以的孩子,但到了三年級就會出現明顯的滑坡。 所以大家也會說,孩子到了三年級,就好比進入了小學階段的分水嶺,需要父母格外注意。
  • 最美的你——銀山路小學二一班班主任田娜
    銀山路小學的每一位教師,都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們詮釋著愛與責任。二一班數學老師兼班主任,校教導處主任,數學低年級組教研組長,這個集多重任務為一身,任勞任怨不怕苦的人,就是我們的田娜老師。     作為數學老師,她擁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所帶班級多次取得中心校統考第一名的好成績。網課期間,憑藉自己對學生的了解,努力探索最適合學生的方式引導班上的孩子進行學習。
  • 什麼是可怕的「三年級現象」?該如何避免?這些關鍵點要記牢
    殊不知,這種做法不僅沒有讓孩子的小學成績變得更好,反而在三年級的時候,直線下降,對學習反而提不起興趣來,形成了「三年及現象」,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先來看兩個案例。可怕的「三年級現象」該如何避免?學會這些技巧,防患於未然案例一:婷婷是一個全職媽媽,為了培養孩子全方面發展,婷婷在4歲的時就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到了孩子7歲的時候為了讓孩子能夠在小學成績更好,婷婷又給孩子報了幼小銜接,雖然費用很高,到婷婷覺得非常值。
  • 「小學三年級現象」引共鳴 學生開始讓人費心
    「真的是我們娃全中槍了,但是有一點,他每次都誠懇地告訴我要改,學習也有上進心,就是堅持不了,最近犟脾氣很厲害,頭疼啊。」  孩子一、二年級時,能考90多分甚至滿分,怎麼到三年級就總考七八十分了呢?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費心:壞習慣多了、膽敢和大人頂嘴了……家長們總結,這是讓人煩惱的「小學三年級現象」。
  • 30年教齡班主任:難倒90%孩子的時鐘問題,學會這1招猛增20分!
    小傑爸爸給正在讀二年級的兒子小傑出了一道題: 「小蘭家的鐘停了,電視顯示3點時,爺爺跟電視對鍾,由於爺爺年老眼花,把時針和分針顛倒了,媽媽下班回家,見鍾才3點鐘,大吃一驚。請你幫小蘭媽媽想一想,現在應該是幾點?」
  • 小學二年級:奧數思維拓展訓練100題,從小給孩子練,數學考100
    小學階段的學習難度雖然不大,但是就數學學科而言,一定要加強孩子奧數思維的培養和訓練,因為小學階段數學學科的難度是從三年級開始上升的,而小學一二年級都是一些最為基礎的公式概念。
  • 二年級語文期末測試卷,字詞難度大,積累要求高
    從整體來看,二年級上冊的字詞量,還是很大的。無論是讀還是寫,要求都很高。別小看這些基礎題,最能考查小學生的記憶能力、積累能力、運用能力。小學一、二年級,字詞是基本功。優秀的小學生,從書寫的功夫,到字詞的記憶量,都做得很好。
  • 一年級班主任:期末考試最後幾天,這樣高效複習,讓孩子考高分!
    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第一次經歷這種「高規格」的考試,家長甚至比孩子還要緊張。很多家長說:「一年級的課本沒什麼東西,期末考試不知道要複習什麼?」但是,臨近考試了,家長心裡始終沒底,七上八下。一位資深班主任提醒各位家長:不管之前複習得如何,臨考前這幾天,千萬不能鬆勁兒。
  • 二升三年級的同學,把握好暑假準備好這些資料,學習如虎添翼
    #時間流逝如此之快,以至於二年級學生眨眼間又迎來了新一個暑假。暑假後就要升入三年級!大家都知道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分水嶺。語文學習的知識難度和深度都已經增加。結合閱讀理解和作文,尤其是作文,它確實是對每個孩子教科書所學知識的全面測試。學習和閱讀積累的水平可以看出孩子們的差距。甚至我們的老師,當他們提到暑假後的三年級,尤其是作文時,也會擔心。
  • 小學二年級體育課考劈叉 兒子沒練過舞蹈,咋辦
    王女士的兒子,今年讀小學二年級。據他說,劈叉是學校二年級體育課的必考項。「小女生就算了,男生本來就柔韌性差,非讓他們考劈叉,是不是有點為難孩子?」王女士為此很鬱悶,「我在附近其他幾所小學打聽了一圈,發現體育課要考劈叉的,居然不止我們一所。」
  • 「舉一反三」小學二年級必學奧數題100題
    小學階段的學習難度雖然不大,但是就數學學科而言,一定要加強孩子奧數思維的培養和訓練,因為小學階段數學學科的難度是從三年級開始上升的,而小學一二年級都是一些最為基礎的公式概念。很多同學由於小學低年級階段沒有接觸一些奧數思維訓練,導致在進入高年級階段難以適應,最終無法適應高年級的學習節奏和難度,成績也一直提升不上去。因此提醒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從小就幫助孩子接觸學習一些奧數思維訓練的題目,這樣孩子在進入高年級的學習以後也能很快適應,從而在數學學科上取得一個相對不錯的成績。
  • 小學數學重要嗎?不就是計算,早晚都會的啊?
    有家長說:小學數學重要嗎?就是計算。早晚都會的啊!這句話裡面有兩個字用得特別好,就是「早晚」。孩子的思維認知發展是有規律的,如果不按照規律來,早了晚了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數學學習的梯次掉隊現象小學數學老師都知道有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再繼續往後,初中高中掉隊的孩子會越來越多。通過這句話我們就能了解到,小學學習分為了三個階段,一二年級是低段、三四年級是中段、五六年級是高段。
  • 孩子看了千冊書,寫不出一句讀後感?為什麼三年級成績會拉開距離...
    本文經CC爸媽授權轉載,原標題《看遍千冊書,寫不出一句讀後感?不想娃上學落後現在一定別做錯這件事!》,作者:C媽,未經允許請前幾天有個朋友來找我「取經」: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了,每次寫讀後感都愁得想哭。朋友非常不明白,從小給娃買書就沒斷過,為什麼看盡了千冊書,卻連句讀後感都寫不出來?朋友的意思是你文筆好,給點意見,怎麼讓孩子會「寫作」?
  •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造句練習題!提升成績的好資料,替孩子收藏好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造句練習題!提升成績的好資料,替孩子收藏好造句是小學語文的學習基礎,同時也是二年級語文的重點學習內容,很多孩子跨過一年級進入二年級過後,其實語文的學習思維是沒有跟上的,所以面對造句題部分同學會顯得手忙腳亂,無從下手。像字詞句之間的關聯性不強,句子的內容與題目的意思完全不相符等,都是二年級的孩子在造句的時候所常出錯的點,那麼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 期末備考:小學二年級上學期數學五六單元過關題,空間思維初體驗
    期中考試剛過,雖然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但是孩子們的壓力並不小,一個班50名學生。期中考試數學滿分的12人,大部分孩子的成績在90分以上,少數孩子的成績在80分到90分之間,只有極個別的學生成績在七十幾分。
  • 【奧沃斯教育 寒假二升三英語集訓營】二升三,小學階段的重中之重!
    二升三,小學階段的重中之重孩子即將二升三,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在很早之前就聽人說過,小學三年級是一個分水嶺,一、二年級可以憑吃老本名列前茅,但是到了三年級隨著科目的增多,要求的提高,很多孩子都頗感吃力。尤其是新增了英語這門科目,讓孩子們無所適從。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期中測試卷
    不少家長和老師紛紛表示擔心,畢竟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學習的自律性比較低,容易將興趣放到好玩的事情中去。其實家長們也不用那麼消極,只要孩子能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並及時複習,基礎知識還是會比較紮實。在做題時及時強化不太牢固的知識點,基礎就會越來越好,成績也會不斷進步。
  • 小學1-6各年級銜接危機,家長如何幫孩子應對
    發生什麼開心或者不開心的事了?為什麼?二、培養孩子作業習慣:孩子一、二年級時,家長最好陪伴孩子做作業,讓孩子養成自覺、主動寫作業的習慣。思想重視:一放學就要讓孩子先寫作業,讓他(她)對作業足夠重視,寫完作業再去玩。注重時間觀念:讓孩子保持注意力集中,不要磨磨蹭蹭。
  • 小學二年級數學:單位換算,很容易出錯的考點,給孩子練習!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單位換算貫穿始終。無論是在小升初數學考試中,還是在生活方面,都會涉及單位換算的問題。單位換算題是小學數學學習重點之一。孩子對單位換算記憶不夠深刻,所以總是混淆運用,繞來繞去會出現計算失誤,進率錯誤等問題,而且前面的易出錯,後面也會跟著出錯,所以,一定要好好學習和掌握數學單位換算的相關內容。在小學階段,主要涉獵的單位換算包括長度、面積、體積、重量、人民幣以及時間方面的換算。由於換算值的不統一,導致很多小學生容易把這些換算值混淆,導致考試出錯丟分,有時還會在生活中鬧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