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的金龍魚IPO,欲衝擊創業板一哥

2020-12-06 蔣東文

說起「金龍魚」這個品牌,大家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作為我們生活中的必備品,金龍魚食用油就像是酒中的茅臺一樣一直都是很多家庭的選擇。

而如今,作為油界的「巨無霸」,金龍魚也要在創業板迎來自己的IPO了!

9月16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稱,已按法定程序同意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這意味著金龍魚上市正式進入倒計時。

據了解,金龍魚此次計劃募資138.7億元,是創業板有史以來募資規模最大的企業,且上市之後市值或達萬億。

然而,作為大家最熟悉的品牌,金龍魚背後卻隱藏著很多人不知道的「秘密」!

第一個想不到:金龍魚的營收是茅臺的兩倍!

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金龍魚的母公司益海嘉裡旗下包括金龍魚、歐麗薇蘭、胡姬花等多個市場知名品牌。不僅如此,據尼爾森數據顯示,該公司旗下的多個產品在渠道市場份額的排名都是第一!

2017年至2019年,益海嘉裡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507.66億元、1670.74億元和1707.43億元,同比增長12.94%、10.82%和2.2%;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0億元、51億元和54億元,同比增長877.97%、2.53%和5.47%。這就意味著,益海嘉裡去年營收相當於茅臺(854.3億元)的2倍!

不僅如此,在今年的上半年,在疫情的大環境下益海嘉裡也以10.53%的同比增長實現了869.73億的營收收入;實現歸母淨利潤30.08億元,同比增長88.35%。

第二個想不到:金龍魚並不是國產品牌!

因為金龍魚一直都是家庭中最常見的一種食用油品牌,因此很多人都認為金龍魚是一家國產品牌。

但實則不然的是,金龍魚並非是一家國產品牌,而是一家來自新加坡的品牌。其背後的老闆就是大名鼎鼎新加坡華僑郭鶴年!

作為全球百大富豪的大馬首富,郭鶴年的身上有著很多標籤和光環。比如說:「亞洲糖王」、「酒店大王」、「傳媒大亨」...每一個名號背後都可謂含金量十足。

他旗下所涵蓋的產業也都是世人皆知的品牌,比如說:北京國貿、香格裡拉、金龍魚、南華早報等等...

雖說郭鶴年只是一名華僑,但他卻始終沒有忘本,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對中國一顆赤子之心!

在1909年郭鶴年的父親郭欽鑑便與兄長離開福州郭宅村下南洋去到了新加坡,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戰,大馬香料供不應求,通過大馬香料的生意郭欽鑑賺到了第一桶金。

1923年郭鶴年出生,在家中排行老三。雖然從小就在國外長大,但郭鶴年的母親朕格如從小就給郭鶴年灌輸中國文化,告訴郭鶴年不能忘本。也是因此,郭鶴年除了有一口流利的英語外,還和母親學了一口流利的中文。

在回憶錄裡郭鶴年也曾表示自己對中國的情感一直深受母親的教育。

1939年二戰爆發,郭鶴年不得已被迫退學。退學後,郭鶴年也有了創業的想法。

1947年24歲的郭鶴年創辦了一家自己的公司,但公司成立的第二年,父親因病去世了,後在母親的建議下一家人接下了父親手裡的公司,成立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繼續經營大米、食糖、麵粉等生意。

但在那個戰亂的年代裡,什麼生意都不是長久的。1952年郭鶴年的二哥因參加了「馬共遊擊隊」,被英殖民政府的殺害。這件事讓一家人都受到了監視,無奈之下的一家人最終逃亡到了美國。

直到1957年大馬宣布獨立,郭鶴年才又看到機會也看到機會與聯邦土地發展局合資成立了大馬首間煉糖廠。

1979年郭鶴年因為獨特的商業嗅覺,在糖價上漲前大批量購入食糖,此後再高價賣出,登上了「亞洲糖王」的寶座,也因此成為了享譽世界的商業風雲人物!

除了在食糖領域做大做強以外,郭鶴年也開始了他商業版圖的擴張之路。

1971年郭鶴年豪擲1億令吉(約合1.6億人民幣)買下了當時新加坡最豪華的酒店——香格裡拉大酒店;

上世紀90年代,郭鶴年再次以巨資收購了香港英文報《南華早報》和香港TVB等媒體,進軍媒體界,成為了新任的香港「傳媒大亨」;

1984年郭鶴年斥資5億美元,在北京興建了國貿中心,成為當時外資在中國內地投資最大的項目;

1988年郭鶴年把公司的業務擴展到食油,開創了如今人盡皆知的金龍魚品牌,成為了如今國內食用油領域絕對的第一品牌。

2007年郭鶴年又收購豐益國際32%股權,並注入其大部分農業業務。

總之,我們會發現,郭鶴年的投資一直都在圍繞中國在做的。而這些都是因為郭鶴年沒有忘記母親從小對自己的教導,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在哪裡!

就拿當年收購國貿一事來說,當時實際上郭鶴年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有更好的投資選擇,但他卻說:「當時買國貿是因為美國人和日本人都愛競爭這塊地,我想今天中國還要依靠這些國家幫助嗎?於是我便決定了對其投資!「

除了投資外,他也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很多貢獻。比如說當年的北京亞運會,郭鶴年就捐贈了200萬美元!而改革開放後,在他的推薦下越來越多的外商被也選擇到中國投資。

對此,郭鶴年是這樣說的:「我一個人的力量來幫助祖國中國,只是大海的一滴水,但是我做一種榜樣,同時很多人來和你競爭,這都是好事。」

俗話說得好,善舉也最終迎來福報。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後飛躍式的發展,曾經郭鶴年在中國的這些投資也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除了金龍魚外,包括香格裡拉酒店、國貿等郭鶴年的投資都在中國市場為郭鶴年連續創收,也讓他數十年蟬聯了大馬首富的寶座。

而如今隨著金龍魚衝擊創業板,金龍魚更是有望衝擊「創業板一哥「的寶座。

據悉,目前創業板市值一哥為寧德時代,截至最新收盤,總市值規模達4475.62億元;邁瑞醫療緊隨其後,總市值為3989.53億元。而據業內很多人士分析,隨著金龍魚衝擊創業板,這一格局也有望被打破。

因為受母親從小對他的儒家思想教育,郭鶴年一直都深愛儒家思想。如今已經97歲高齡的郭鶴年仍舊沒有離開自己崗位。

總結自己的一生郭鶴年曾說:「不要將物質上的滿足與快樂混為一談,金錢並不能帶給你一切,要懂得分辨真實和幻想。並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將財富和他人分享。古代的聖人留下了無盡的智慧,如老子就教導我們一人若要過知足的一生,就應放棄貪念、盡力過一個與大自然和諧共融的簡單樸素的生活。」

相關焦點

  • 「糧油一哥」金龍魚上市首日大漲118% 挺進創業板市值前三
    原標題:「糧油一哥」金龍魚上市首日大漲118% 挺進創業板市值前三
  • 創業板史上最大IPO來了,神秘家族浮出水面
    來源:財經記者圈文|本文ipo觀察原創,部分內容選自中國證券報,轉載請註明來源!本周五(9月25日),創業板新股金龍魚(代碼:300999)將進行新股申購。金龍魚本次IPO擬公開發行股份5.42億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54.22億股。
  • 金龍魚上市首日市值超2000億,但無緣創業板第一
    10月15日,金龍魚正式在A股創業板上市。Wind數據顯示,上市首日,金龍魚開盤大漲90.51%,報48.96元/股,總市值一度達2654億元。不過,隨後該股漲幅快速回落,截至午間收盤,報42.93元/股,總市值降為2327億元,在創業板排第五,暫未達到「躋身創業板前三」的市場預期。  頂著「創業板史上最大IPO」的頭銜,金龍魚能稱霸創業板嗎?
  • 金龍魚重磅來襲,創業板將迎史上最大IPO
    其中,A股市場,滬市主板有7隻,中小板5隻,科創板4隻,創業板3隻。 具體如圖所示: ▼ 附圖:9月21日-9月25日A股新股申購信息
  • 金龍魚:國內糧油巨頭登陸創業板
    科技、成長、創新型公司大部分去科創板,傳統領域已經成熟的霸主上主板或創業板。這次,傳統行業就來了一位大拿:益海嘉裡,他還有另一個名字:金龍魚,9月25日申購。可以說,茅臺家族在逐步擴大影響力。比如現在有:醬茅—海天味業(603288)、水茅—農夫山泉(09633.HK)、醋茅—恆順醋業(600305)。現在來了油茅——金龍魚(300999)。
  • 「藏」在中國的外企巨頭,每年狂賺1600億,卻被當成國產品牌
    ,但是很多品牌早就已經被外國企業收購,也就變成了外國品牌,而金龍魚也是如此,雖然在糧油市場佔據領先地位,每年從中國賺走1600億,但其實是「藏」在中國的外企,很多人誤以為是國產。 益海嘉裡公司的分布在我國也是十分廣泛的,光是企業就超過了100家,而且涵蓋了35個城市,旗下還有16個糧油品牌,而金龍魚是這些品牌中賣得最火的一個品牌。 在糧油市場中,中糧集團的福臨門和金龍魚一直是彼此的競爭對手,而在最開始的時候,兩家公司還是合作關係,因為雙方都出了資金一起建立了油脂廠,但其實實際控制權還是在益海嘉裡手上。
  • 中星技術IPO受理,鄧中翰院士攜「中國芯」衝擊創業板
    近日,深交所公布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新一批IPO獲受理企業名單,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為法人的中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星技術」)在列。 中星技術創業板IPO之所以引起人們關注,一是因為鄧中翰院士的身份所攜帶的巨大流量,一是公司業務所涉及的晶片領域亦是公眾關注的高光領域。
  • 金龍魚上市首日大漲118% 獲多家券商機構看好
    原標題:金龍魚上市首日大漲118% 獲多家券商機構看好   10月15日,金龍魚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其發行價格為25.7元/股。
  • 金龍魚上市背後的國內糧油三十年暗戰 民族糧油復興坎坷
    10月15日,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龍魚」)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首日開盤大漲118%,市值已經突破3000億元。 據悉,2019年金龍魚營收1707億元,雖然淨利潤僅有54.08億元,但是營收已經是茅臺的兩倍。
  • 「外資巨頭」金龍魚為什麼著急了?
    本次IPO,金龍魚募資金額合計139.33億元,成為創業板有史以來IPO募資規模最大的企業,所募資金將全部用於廚房食品相關項目。 金龍魚是益海嘉裡集團旗下品牌,而後者是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在華投資的全資子公司,由馬來西亞華人郭鶴年及其侄子郭孔豐共同執掌。「金龍魚」最早也由郭孔豐註冊,並在馬來西亞銷售。
  • 這4大國產品牌,卻偏要取個英文名,被誤認為是洋貨
    這4大國產品牌,卻偏要取個英文名,被誤認為是洋貨大家也都知道,現在很多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特別注重一個詞,就是「國際化」,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聯想,一家完全「國際化」的企業,公司的一切都已「國際」為主,而除了聯想,這4大國產品牌,卻偏要取個英文名,被誤認為是洋貨!
  • 離證監會最近的列印店北京榮大IPO了 「辣條一哥」也要上市 (附IPO...
    原標題:離證監會最近的列印店北京榮大IPO了,「辣條一哥」也要上市 (附IPO最新排隊名單) 摘要 【離證監會最近的列印店北京榮大IPO 辣條一哥也要上市(附
  • 金龍魚年賺4000億,卻進外國人的口袋!壟斷中國市場的品牌有哪些
    來源:金融小清新金龍魚調和油,對於很多國人來說,應該再熟悉不過了。黃曉明楊穎夫婦就還曾為其葵花籽油做過代言。然而,我們天天吃的金龍魚,卻不是一個國產品牌。它壟斷了中國40%的市場。事實上,金龍魚這個品牌是益海嘉裡投資有限公司旗下的,其歸屬於新加坡豐益集團和美國ADM公司。益海集團還參股了中糧旗下魯花等品牌的糧油加工,可以說我們買的每一桶食用油,這兩家公司或多或少地拿走一部分錢。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食用油被國外品牌長期制霸,國內沒有一家本土品牌可以與之抗衡。
  • 最低調日本空調巨頭,被誤認為國產品牌,在中國悶聲發財25年
    至今為止還有很多人誤以為大金空調是「國產品牌」,但他們是實實在在的日本企業。而相較于格力、美的,大金才真正是空調行業的「老大哥」,因為空調必需的冷媒「氟利昂」就是大金研製出來的!
  • 「藏華」32年,一年賺走1600億,卻被國人一直當成國產品牌
    其中,金龍魚、魯花、福臨門等糧油品牌可謂家喻戶曉,但在裡面金龍魚最為出名。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金龍魚品牌最初被中國消費者視為一個中國品牌。然而,通過對金龍魚歷史的了解,我們知道它是一種"假冒的國產產品"。據了解,金龍魚品牌由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豐益國際旗下的益海嘉裡集團所有。雖然益海嘉裡的總部在北京,但卻是外國品牌。
  • 被誤認為國貨的外國品牌,年收入超1000億,老闆號稱「亞洲糖王」
    誤以為是國貨之光,其實不然金龍魚這個牌子大家再熟悉不過,這個接地氣的喜慶名字起得很好啊,許多天天購買它的國人都以為金龍魚是國產牌子。而事實並非如此。金龍魚這個品牌隸屬於益海嘉裡集團,這個集團是豐益國際旗下的企業,豐益國際並非是中國本土的企業,這是一間規模很大,涉及多個產業鏈的跨國公司。
  • 墨跡天氣衝擊創業板上市
    摘要 【墨跡天氣衝擊創業板上市】證監會最新公告顯示,天氣軟體服務商墨跡天氣(北京墨跡風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提交了創業板招股書,擬公開發售不超過1000萬股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