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媒體利津行|東津渡教育康養度假區:帶動沿黃鄉村振興 打造黃河文化品牌

2020-11-14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乃馨 見習記者 許洪勝 呂康麗 劉炎 東營報導

東臨黃河,南接黃河大橋,西沿濱港路,北至蔣家莊村南,東營市利津縣這片佔地12.75平方公裡的47區域,便是天下黃河·東津渡教育康養度假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秉承著這樣的生態環保理念,利津縣緊緊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的機遇,堅持開發與治理相結合,謀劃推進沿黃鄉村振興發展帶建設,高標準規劃實施了東津渡教育康養度假區。

11月14日,全國媒體利津行採訪團來到東津渡教育康養度假區,在元泰印象高端民宿村施工現場,看到了施工的吊塔、初見雛形的民宿、小橋和公園,不遠的將來,它將變成一個有五大功能區塊(兒童教育產業園區、溫泉旅遊度假區、黃河文化體驗區、旅居康養社區和溼地生態休閒區)、16個功能組團和46個子項目的康養度假區。

「融合黃河文化,我們將保留利津古八景中的東津曉渡和明樓月色,增添八大景觀,形成新的十大景觀。」利津東津渡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於蕾說,項目投資3.7億元,流轉土地7000餘畝,配套完善道路、水系、橋梁、綠化等基礎設施,形成了5橫7縱15橋的道路交通體系、12公裡水系。度假區以溼地休閒旅遊為基礎、康養幼教為特色、黃河文化為品牌,致力於打造「黃河入海第一渡、心靈度假第一鄉、齊魯休教第一區」。

度假區內村莊的開發利用,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居住條件,村民的收入也顯著提升。「以前我們村發展不是特別好,自打度假區規劃建設以來,政府引導投資方投資8000萬元對我們村進行開發改造,打造成高端民宿村,建設別墅安置房和民宿房,配套民俗廣場、利津老街等旅遊設施,我們村煥然一新,不僅家家都能住上小洋房,通過土地流轉,還能獲得平均每畝800元的穩定流轉收入。」張家夾河村黨支部書記高樹軍說。

度假區內共有村莊16個,其中核心功能區10個,涉及952戶3157名村民,在省內首推企業與村集體合作開發模式,規劃建設了元泰·印象高端民宿村、大小李夾河溫泉新村、趙家夾河康養新村等。除了土地流轉補貼以外,度假區內的相關產業還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村民獲得打工收入,產業項目運營鼓勵村民入股,可獲得股金分紅收入。目前,張家夾河高端民宿村已完成主體工程,投資1.75億元的趙家夾河康養新村、投資1.5億元的大小李夾河溫泉新村已開工建設,莊科村、馬家夾河村已籤訂拆遷協議。

康養模式的有效運行,離不開社區居家醫養平臺技術的支撐。東津渡教育康養度假區還配備了「山東省醫養健康智慧服務平臺」。該平臺是集5G、AI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為一體,在「醫藥養食遊」領域全面布局,打通了電視、手機、電腦等服務入口,多屏互動、多人同步共享,連結醫院、家政、餐廳、藥店,形成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體系,為百姓居家社區養老提供醫康養護、體徵監測、健康管理、養生康復、親情關愛、休閒文化等一站式進家服務。平臺的落地入戶,為度假區康養產業給予數位化賦能,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務。

近年來,利津縣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大力實施產業融合發展戰略,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立足全縣產業基礎和特色,統籌產業鏈、資金鍊、政策鏈向高端產業發力、向產業高端進軍,延伸生成新材料、新醫藥、智慧物流、醫養健康、文化旅遊等新興產業。精準落實「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從「研學遊」、「沿黃遊」入手,精心策劃設計,加大推介力度,在東營市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中彰顯利津特色。

據介紹,本著以綠為底、以水為脈、以人為本、以文為魂的建設理念,利津縣將圍繞「天下黃河」國家旅遊局國際品牌,以黃河大壩為軸,以東津渡古文化為底蘊,傾力打造沿黃文旅走廊,全面叫響「天下黃河·東津渡」文化品牌。

相關焦點

  • 利津鳳凰城濱河休閒旅遊區:賞黃河風光 品黃河文化
    2020/11/16 9:04:38   來源: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6日訊  11月14日,全國媒體利津行採訪團一行來到了鳳凰城濱河休閒旅遊區
  • 黃河文化融入城市品牌,濱州打造黃河流域明珠城市
    濱州市作為黃河下遊一座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的城市,致力打造黃河流域的「明珠城市」,將濱州打造為黃河生態環境保護的新樣板、黃河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新標杆、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新高地。5月31日至6月3日,「中國晚報主流媒體聚焦濱州融媒行」活動在山東濱州舉行,總編和記者們兵分兩路,圍繞濱州黃河風情文化進行了體驗式採訪。
  • 探索康養產業撬動鄉村振興有效路徑
    (興雲 本報記者王松)讓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機銜接,對於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農村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日前,一場有關「康養產業與鄉村振興」的大討論在黔南州惠水縣百鳥河數字小鎮大茶倉展開,探討如何將康養產業和農村三產融合發展,通過多種模式,推進農業、旅遊、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 朱素芳專題調研靈鷲山旅遊度假區和鄉村振興示範村打造工作
    11月30日下午,區委書記朱素芳專題調研靈鷲山旅遊度假區路網建設和鄉村振興示範村打造工作創建靈鷲山旅遊度假區是帶動柯城北部片區綠色發展的重要引擎隨後召開座談會,區交通局、農業農村局圍繞靈鷲山旅遊度假區創建工作,分別就下步路網建設、鄉村振興示範村打造進行匯報。
  • 利津鹽鹼地上建起智慧化田間工廠
    記者 李明通訊員 王玲玉 報導本報利津訊 1月4日,利津縣鳳凰城街道智聯農創現代示範園區,16號棚裡的種植戶張會東夫婦正忙著採摘西紅柿。「今年西紅柿市場行情不錯,剛剛濟南客商又打電話催促說一會兒就來拉貨,得趕緊備好貨。」
  • 夏慧君:中華宗教康養文化旅遊產業領路人
    原標題:夏慧君:中華宗教康養文化旅遊產業領路人文/龍依依 夏熙2016年7月9日-10日,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光彩杯·第九屆中國管理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多名部委領導以及來自全國的400多名管理專家、學者、企業家共襄盛舉。
  • 奏響高質量發展的黃河樂章 ——東阿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東阿不斷加強黃河鯉魚良種的選育、人工繁育等技術研究,「黃河鯉魚人工繁育及無公害養殖技術研究」、「東阿黃河鯉魚良種選育技術研究」均獲得成功,東阿縣的繡青黃河鯉魚良種場被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命名為「東阿黃河鯉省級良種場」。東阿黃河鯉魚被農業部認定為「中國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東阿也被中國漁業協會命名為「中國黃河鯉魚之鄉」,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沿黃縣。
  • 民生智庫 | 康養小鎮的規劃思路及八大開發類型
    如擁有宗教文化、長壽文化、溫泉資源、醫藥產業資源等等。可依託項目地良好的氣候及生態環境,構建生態體驗、度假養生、溫泉水療養生、森林養生、高山避暑養生、海島避寒養生、湖泊養生、礦物質養生、田園養生等養生業態,打造休閒農莊、養生度假區、養生谷、溫泉度假區、生態酒店/民宿等產品,形成生態養生健康小鎮產業體系。
  • 天正高 歌正長 奏響黃河入海「精彩樂章」——貫徹黃河流域生態...
    圍繞國家戰略,我市進一步明晰,要「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的重要標杆;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範區;鹽鹼地高質高效農業創新高地;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沿黃沿海和山東半島城市群交通物流重要節點城市。」循著歷史上大河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依存關係,未來,一個生態與經濟兼美、特色與特長相發的東營將愈發熠熠生輝。
  • 32地成為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單位
    >22地入選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1地入選全國森林康養人家分別是: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市、區)紅河哈州彌勒市森林康養基地楚雄州大姚縣森林康養基地麗江市玉龍縣森林康養基地按照「自然資源+健康養生+娛樂設施」的思路完善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規劃一直以來雲南著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建設集醫療、研發、教育康養醫療產業綜合體
  • 慶雲縣:石斛為魂 打造綠色旅遊康養特色小鎮
    該縣大力發展石斛深加工產業,規劃建設康養產品深加工產業園、全國石斛產品貿易中心、特色石斛農莊等。目前,石斛飲片廠等深加工企業現已經投入生產,石斛產品種類發展到5大類15個品種,與北京同仁堂、本草方源等企業籤訂合作協議,在15個城市設立了石斛產品專營店,並建立了電商平臺,推動產品線上、線下銷售。
  • 融創中國:「融愛家」康養品牌發布 六大業務板塊初立
    來源:金融界網站 金融界網站訊 12月5日,融創中國(1918.HK)「融愛家」康養品牌發布盛典在山東青島舉行。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融創中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汪孟德等人出席了此次發布會。六大業務板塊初立 確立未來發展方向作為中國家庭美好生活整合服務商,融創中國在宣布全面布局醫療康養產業後,將從過去的地產、服務、文旅、文化四大業務板塊,升級為涵蓋會議會展、醫療康養在內的6大業務版圖。
  • 河南布局黃河流域森林特色小鎮和森林鄉村 詩和遠方的田野在這裡
    下一步,這裡還將推進森林康養林營建、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森林康養步道建設和森林康養市場主體建設。在原有基礎設施上,將長壽山打造成森林康養基地,建設成森林康養小鎮。  [探訪2]黃河岸邊的森林鄉村「燕子飛時,綠樹人家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滎陽市汜水鎮南屯村,相傳是呂布屯兵屯糧之地。這裡腳踏邙山、俯對黃河,東望虎牢關,南望嵩山。
  • 勐巴拉發展立足產業另闢獨徑 挑戰康養經濟新機遇
    整個度假區包括養生酒店、民俗客棧、主題酒店、悅椿養生度假酒店、悅椿溫泉SPA、國際會議中心、金鍊溫泉度假村、高端別墅居住區、樹屋酒店、帳篷酒店、睡袋酒店等十餘種項目。依託萬畝恆春雨林、兩千畝天然湖泊、67°C天然富硒溫泉等優勢,勐巴拉國際康養度假區將打造成國際恆春雨林康養度假聖地,「世界一流、中國唯一」雨林湖泊型康養度假小鎮。
  • 北碚:用「溫泉+」搶佔康養時代新風口
    作為重慶打造「世界溫泉谷」的核心區及本次活動的主辦地,北碚區首先分享了該區以「溫泉+」搶佔世界康養時代新風口,高水平創建集休閒旅遊、歷史文化、溫泉康養於一體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經驗做法。參會的國家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度假休閒指導處相關負責人指出,重慶以文旅融合為契機,立足健康中國發展戰略,在「溫泉+」提檔升級、溫泉文化提升、溫泉旅遊供給、旅遊消費升級等方面作了許多努力,創造了豐碩成果,積累了寶貴經驗,為全國乃至世界作了示範。
  • 總投資169億元,中國織金洞森林康養小鎮項目開工
    據了解,中國織金洞森林康養小鎮項目總投資超過169億元,由中民國控集團投資建設,是國內首個全業態、全場景、全智能的「智慧康養小鎮」。按照規劃,該項目涵蓋森林5G智慧康養、生命研究、配套醫療保健、高端教育、生活服務、特色民俗體驗等幾大板塊,並形成多元化大建康生命產業綜合體。
  • 中國·織金洞森林5G智慧康養小鎮奠基,智慧生活如期而至
    同時,中林國控實業集團與國際知名學校合作,教育體系覆蓋幼兒園、小學、初高中;與國際知名的康養醫院合作,融合苗醫、瑤醫的特色療法與301醫療團隊遠程會診,使「足不出鎮就掛上專家號」的夢想走進現實;並引進國際高端體檢中心、月子中心,知名的大型連鎖超市、影院等品牌入駐,提供全業態服務。
  • 郭新耀:以更高標準打造首都生態屏障示範帶
    記者:赤城縣將如何以綠色赤城這個品牌定位,來促進經濟發展?郭新耀:赤城縣不僅要建設文旅強縣,更要建設生態示範縣。赤城振興的首要任務是產業振興,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赤城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赤城將正確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挖掘鄉村生態價值,以生態興推動產業興。
  • 國醫大師工作室落戶鼎龍灣 鼎龍生命科學康養中心再添利好
    7月26日,2020博鰲國際養生論壇夏季峰會暨中國(鼎龍灣)康養旅居論壇開幕式在廣東湛江鼎龍灣國際海洋度假區隆重舉行。這個堪稱國際康養界最具代表性的IP首次落地廣東省舉辦,將助推鼎龍灣成為中國康養旅居目的地。
  • 崇州打造三郎雲端動物園 數百種上萬隻動物「定居」成都
    度假區中,三郎雲端動物園是項目的核心業態,也是國內首家在原生山林中打造的第三代沉浸式動物園,預計在2020年年底投入運營。未來,將有390餘種約12649隻動物在這裡生活。  重新審視鄉村多元價值  提出「三聚焦三提升」  把鄉村建設成為產業融合的平臺、詩意棲居的家園,是目前崇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