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宣德爐的前世今生,緣何明代宣德爐成為中國銅器鑄造的巔峰?

2020-12-03 城裡城外的那人那事
宣德爐款型

凡是對古玩略知一二的人,一定都聽說過宣德爐的大名。但現今我們能見到的宣德爐大多卻是清代所制。為何在清代依然有著宣德爐的製作,它們是真品還是仿作,真正的明代宣德爐又是什麼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來探究一下宣德爐的前世今生。

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各種工藝蓬勃發展,各種藝術品層出不窮。宣德三年,暹羅國(今泰國)向明王朝進貢了數萬斤黃銅,受到宣德皇帝的喜愛。他認為當時宮廷祭祀用的銅器太粗糙,傳旨用這批銅重新鑄造一批禮儀用器。

清代雲龍紋銅爐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他是明成祖長孫,明代第五位皇帝,年號宣德,廟號宣宗。他責成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等宋代名瓷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製香爐。

明代「借棲樓」款馬槽銅爐

據說,宣德皇帝非常重視這批銅器的煉製,曾特意問工匠:「如何才能使銅器煉好?」工匠戰戰兢兢地稟告皇帝:「要想製造好的香爐,銅至少要精煉六遍。」宣德皇帝財大氣粗,立即說:「就煉十二次吧。」工匠又說:「煉一遍,少一些。煉六次,一斤銅只剩一半,煉十二次,就只剩四兩了。」宣德皇帝金口玉言:「精煉次數不減,就煉十二遍,並加入金銀等貴金屬。」於是工匠們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經過巨大的努力,極品銅香爐終於製作成功。

清代官帽耳大銅爐

宣德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銅器。又是明朝宣德皇帝親自督造,這在歷史上實屬少見。明之前的傳統制爐,都是採用翻砂法的工藝。為了保證這批銅爐的質量,工匠們在冶煉中採取了新工藝——失蠟法。宣德三年(1428年),這批宣德爐製作成功,共3365件。宣德皇帝見每隻香爐器型雅致,寶光四射,不禁龍顏大悅,賞賜了有關官員,並下旨追加鑄造,數量達到了1.8萬件。

清「大明宣德制」仿款

宣德爐最妙在色,其色內融,從黯淡中發奇光。史料記載有四十多種色澤,為世人鍾愛,其色的名稱很多。例如,紫帶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黃象藏經紙的,叫藏經色;黑白帶紅淡黃色的,叫褐色;如舊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黃帶紅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還有黃紅色的地、套上五彩斑點的,叫仿宋燒斑色;比珠砂還鮮紅的斑,叫朱紅斑;輕及豬肝色、棗紅色、琥珀色、茶葉末、蟹殼青等等……這些香爐,絕大部分陳設在宮廷,也有一小部分賞賜和分發給皇親國戚、功名顯赫的近臣和香火旺盛的廟宇。自此,宣德爐作為政治權力的象徵和禮器使用,為統治者和天下民眾所敬重。但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見其形。經過數百年的風風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極為罕見,因而考古界有專家學者把宣德爐定義為:泛指具有「宣德」款及按明代宣德銅器的用料和冶煉方法鑄造的銅爐。

王世襄舊藏明崇禎沖天耳金片三足爐

今日故宮博物院中珍藏的明代宣德爐,最常見的是衝耳乳足爐。這種香爐器型古拙周正,比例適中,鑄造精良,包漿厚重自然,深受人們的喜愛。

宣德爐款識(仿)

宣德爐的問世,使中國銅器鑄造技術達到了一個巔峰水平。同時,由於宣德皇帝所實行的休養生息政策在當時促進了社會發展,人們祈求神靈保佑安寧生活永駐,從而賦予宣德爐美好的寓意。在此後很長的一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

(仿)宣德爐

因為明代宣德年間是銅香爐製作的巔峰階段,所以後朝歷代紛紛仿製,據說明朝中期就開始有很多人以重金求購宣德爐,到了明朝晚期,宣德爐的價格更高。所以從明代宣德年間到民國時期,仿製宣德爐活動從未間斷。有意思的是,最早的偽造者是宣德爐監造者之一吳邦佐。原來在宣德爐停止製造後,吳邦佐便召集原來鑄爐工匠,依照宣德爐的圖紙和工藝程序進行仿造。這些仿品工藝精,且原料和宣德爐基本相同,可與真品媲美。

宣德爐(仿)

如今,明宣德三年的宣德爐失落得幾乎無跡可尋,再加上仿製之風的盛行,讓許多人認為,目前所能見到的宣德爐,幾乎都是偽造品。可以說,宣德爐是史上最火的「贗品」。這也是當下學界對宣德三年所鑄宣德爐考證中最具爭議的點,但無論現存宣德爐是否是真品,宣德爐不容置疑的是明代工藝品中的珍品,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也成就了輝煌至極的中國銅文化。

相關焦點

  • 宣德爐是明朝銅器的代表作 是古代仿製數量最多的銅器
    用黃銅鑄造器物,從明宣德開始,因此,宣德爐由此得名。學者常華安認為,宣德爐是明朝銅器的代表作,是明代技術與智慧的結晶。但經歷了兩次歷史浩劫,已千不存一。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宣德皇帝下令鑄造一套新的禮儀用器 並模仿《宣和博古圖》進行鑄造 在永宣時期,皇宮裡,就成立了「御用監」。
  • 贗品橫行的宣德爐,真面目到底是什麼樣的?
    宣德爐,是我國古代青銅器發展的巔峰狀態。作為一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舉,它不僅將我國古代的銅合金技術發展到了巔峰,也開創了一代銅器之先河。 自創始之日起,宣德爐就以其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得到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達官貴人的鐘愛,上至帝王將相,商賈,下至庶民無不為宣德銅器之魅力所折服。
  • 鑑別真假宣德爐成懸案 專家:德字寫法並非斷代標準
    明初至清中期是銅爐製作的巔峰階段,當中最負盛名的非宣德爐莫屬,被明清文人譽為文玩之首。其簡潔、含蓄的美,取代了青銅器猙獰、繁複的美。  雖然不少宣德年款的銅爐動輒過千萬元,但現在存世的宣德爐,沒有一隻是得到大家公認的明宣德本朝鑄造的標準器,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到代「真宣」,甚至臺北故宮幾隻從紫禁城乾清宮帶過去的流傳有序的爐子,文博界對其年代都充滿爭議。
  • 大名鼎鼎的宣德爐,你都知道有多少種類嗎?
    而最為雅俗共賞的一類文物,就是宣德爐。也就是傳說中明代宣德年間鑄造的銅香爐。簋式爐今天不說宣德爐如何鑑定如何辯偽,說說宣德爐一百一十七式。宣德爐由於是明初宣德皇帝御命鑄造的香爐,所以論宣爐真偽首先要看是否靠譜,也就是《宣德鼎彝譜》。由於《宣德鼎彝譜》文字過長,這裡就不長篇大論的引用,只是大致根據本譜對宣德爐進行一個粗略的分類和講解,目的僅為普及宣德爐知識,不對的地方請方家指正。
  • @通州人,手機掃碼就可追溯肉肉的「前世今生」……
    @通州人,手機掃碼就可追溯肉肉的「前世今生」…… 2020-11-25 15: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館藏明代鎏金佛像欣賞
    明代鎏金佛像領域的「四態」明代鎏金佛像領域有行內、行外、販子和仿造四態。行內是指那些有眼力、明白古玩行規矩的人;行外又稱外行,是指那些沒眼力、沒道行和胡亂收藏的人;販子涵蓋很廣泛,如店家、攤販、行家或經紀人,有正道和邪道之分,主要是指販賣明代鎏金佛像的群體;仿造是古玩業歷來如影隨形的業態,也是古玩業富有挑戰性的攔路虎。
  • 凡人修仙傳仙界篇——南宮婉的前世今生
    南宮婉身世之謎在凡人修仙傳仙界篇一千三百章《輪迴之爭》中,輪迴殿主意圖利用六道輪迴盤迴復南宮婉前世記憶,那麼我們猜想一下, 南宮婉的前世今生。首先我們要說一下南宮婉今生的身份,是下界失落界面「靈界」附屬的人界飛升修士,主要功夫是輪迴素女功,是韓立的道侶。韓立飛升之後南宮婉留在靈界,而在九元觀遇到南宮婉以如霜的身份現身,而且好像完全不認識韓立一般,但是這個人確實是南宮婉,而現在她正在恢復前世記憶,那麼問題來了。問題一:甘如霜的正式身份是什麼?
  • 銅器如何保養如何清洗 銅器之美
    青銅器的價值被世界公認主要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的大門被打開,外國人進入中國,發現中國的青銅器造型獨特,做工精美。在西方國家裡,18世紀才出現抽象派和印象派的青銅器造型,在中國3000年以前就有了,所以外國人非常喜歡我們的青銅器。如今像牛尊、羊尊、馬尊等大部分流散在國外,中國青銅器的藝術地位在世界上可與西方的油畫、雕塑相提並論,在世界的各大博物館裡都有一個專門的中國青銅器館。
  • 你相信前世今生嗎?
    你相信前世今生嗎?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相信,不過我想還是相信的成份多一些吧!那個網絡上流傳了很久的《前世今生催眠曲》我是最近才看到的,感覺很神奇,好多網友都說自己看到了前世!我也很想看一看自己的前世,記得在網易裡測過自己的前世,是一個嬪妃,也測過說是皇后,但我都當做是娛樂,只是這一次,我在心裡潛意識的希望我可以了解自己的前世。進行催眠最需要的是心靜,從昨天開始到今天,我試了很多次都沒能成功,因為我無法靜下心來。當聆聽著大師的指導和美妙的音樂時,我的頭腦中似乎有影像,但現實卻清晰地佔據著全部的心裡。漸漸地,模糊的影像也便消失了。
  • 重現海龍屯的前世今生 葉辛新書正式發行
    重現海龍屯的前世今生 葉辛新書正式發行 2017-03-04 11:27:00來源:央廣網
  • 生物質石墨烯的前世今生
    本文就來追溯一下生物質石墨烯的前生今生。被稱為「黑金」的「新材料之王」——石墨烯,是從碳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或多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擁有非常優異和獨特的光、電、磁、機械等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質,被稱為「黑金」,作為「新材料之王」,科學家預言石墨烯將「徹底改變21世紀」。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是:生物質石墨烯。
  • 「催眠音樂」——能讓人「感觸」前世今生?
    專業人士稱,所謂看到前世的說法玄乎其玄,不足為信   想回到過去,看看你的前世嗎?這樣一個近乎荒唐的問題近來卻在網絡上「熱」起來——它與一段名為「前世今生」的音頻有關。  近日,記者在百度貼吧的「洛陽五中」貼吧中,看到這樣一個名為「來探索一下自己的前世今生」的帖子。
  • 雞缸杯和雞公碗的前世今生(圖)
    原標題:雞缸杯和雞公碗的前世今生(圖)   4月8日,蘇富比[微博]亞洲區副主席仇國仕在拍賣結束後展示成交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雞缸杯和雞公碗的前世今生。   酒器之最   「雞缸杯」,雖然名字聽上去不甚優雅,但是其在中國瓷器收藏者的眼裡卻是個「不可多得的寶物」。   雞缸杯整體精巧秀雋,從上到下以一定弧度緩慢內收,不爭誇張而求內斂,線型婉轉流暢,工匠製作時別具匠心使其更具實用性。
  • 蘭州地鐵1號線19座站點地名的「前世今生」
    地鐵1號線19座站點地名的「前世今生」  每日甘肅網6月21日訊(蘭州晨報/掌上蘭州首席記者劉瓊 記者徐靜雯)蘭州市地形兩山夾一河,修建地鐵不僅能緩解交通擁堵,而且能提升城市的商業價值。
  • 菲利普島的前世今生
    如今,小企鵝的家鄉菲利普島已成為全球知名的旅遊目的地,遊客們和小企鵝和諧共處,共享藍天下的這座生態樂園。
  • 明代商人販賣銅器,船家誤以為金銀,圖財害命
    明代南京鳳陽府臨淮縣,有個商人叫羅四維,他帶著僕人程三郎,和一百多兩本錢去松江買布,去福建建寧府賣出,然後又去崇安買了一些銅器,用竹箱存放,裝了三擔。羅四維到水口陳四店租船,沒想到遇到了表親林子達,也在這家店裡。林子達問:都買了什麼貨?
  • 廖閱鵬: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你夢回前世,總結今生!
    最近在最右上,看到了一則消息,許多人聽了廖閱鵬的前世今生催眠曲,都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我覺得很神奇,便趁著月黑風高之夜,孤身一人躲在被窩裡,悄悄的打開了喜馬拉雅收音機,點開了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上耳機,準備一場穿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