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0年了,還有人以為心理學是文科,遇到學心理的就要挑釁地問一句「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麼嗎」?心理學才不關心你想什麼,它研究的是「怎麼想」,這是一門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遇到這種人,就該把他交給心理學家做幾個實驗,保證狠到他刷新三觀。
餓嗎?先吞個氣球。
為了研究人的飢餓感是由什麼造成的,美國生理學家坎農測定了不同食物在消化過程中的時間長短,發現飢餓感和空胃的收縮有關。於是,他做了一個實驗,讓被試(接受心理學實驗或測驗的對象)把氣球吞進胃裡,然後他想辦法往氣球裡充氣。結果發現,當氣球充氣膨脹,氣球壁引起胃壁收縮時,被試就會覺得很餓。這似乎說明了坎農的猜想是對的。
但早在1931年就有科學家發現許多人的胃被切除後,感覺不到胃壁的收縮,但也能感受到飢餓。也就是說,胃部收縮不是產生飢餓感的必要條件。
每天只要躺在床上什麼也不做,白拿20美元。你幹嗎?
很多人抱怨工作太累,就想躺在床上混吃等死,心理學家給你這個機會。1954年,加拿大一所大學首先進行了一次「感覺剝奪實驗」。實驗中,被試被戴上一副半透明護目鏡,基本看不見任何東西,視覺被剝奪;房間很安靜,只有空調運轉發出的很微弱的聲音,聽覺被剝奪;手臂套上袖套,雙手戴上手套,和腿腳一起被夾板固定住,觸覺被剝奪。除了吃喝拉撒,其他什麼事都不用做。
一開始,被試還能睡覺,但一段時間後他就開始焦躁,不耐煩,慢慢地又演變成恐慌,開始自言自語,唱歌,老想活動,嚴重時還會產生幻覺。實驗結束後要好幾天才能恢復正常。雖然每天能白拿20美元,但幾乎沒有人能把實驗堅持2~3天以上。人的成長、大腦的發育離不開與外界環境的接觸。
納粹為什麼會犯下那麼嚴重的罪行?讓老師電擊一下學生你就知道了。
二戰之後,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為什麼那麼多正常的、受過文明教育的德國人會對別的人類犯下這麼令人髮指的惡性。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米爾格萊姆設計了一個實驗。他找了40名20~50歲的男子,告訴他們自己在研究針對學習的懲罰效果的實驗。同時,他也安排了假志願者。通過抽籤,志願者會抽到老師的角色,假志願者則扮演學生。
實驗開始,學生就被帶到一個小房間,上身被綁起來,手腕上連上電擊儀器;然後老師被帶到隔壁的房間,隔著牆和學生說話,讓學生做題。每當學生犯一個錯誤,老師就得給他一個電擊。在老師面前,放著「輕度電擊」、「中度電擊」、「危險:嚴重電擊」等好幾個開關。一開始還算順利,學生只受到了輕微電擊,但後來學生犯的錯誤越來越多,電擊程度也越來越高,學生開始喊疼、大叫、求饒(假的,學生沒有真的受到電擊),老師有點動搖,但研究者告訴老師:「你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進行下去。」
令人驚訝的是,有百分之六十三的老師真的進行下去了。他們不是施虐狂,不會從學生的痛苦中感受到快樂,但他們卻順從地接受研究者的命令,即使在這過程中他們自己也很痛苦。
有時候,人的行為和他的道德觀念真的沒什麼關係,你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會陷入服從心理,做出你原來根本不會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