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界常用猴子來做實驗,尤其是心理實驗,是因為猴子和人類很相似。這些實驗大多數枯燥無味,可是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現在我來介紹三個用猴子做的心理實驗,希望能夠讓大家感悟些東西。
第一個實驗
眾所周知,每個猴群都有自己的猴王,一般是由最強壯最有戰鬥經驗的猴子擔任。猴王佔有所有母猴的交配權,有了吃的東西也是猴王先享用、然後是母猴和小猴、最後才是其他公猴。心理醫生把一個猴群放在一個大籠子裡飼養很長一段時間,讓他們形成穩固的等級制度。然後在大籠子裡放一個小籠子,把猴王關進去。到了餵食的時間,心理醫生把一串香蕉扔在猴王看得見夠不到的地方,大家不敢先於猴王去取,猴王又夠不到,所以形成了所有的猴子都在看著這串香蕉,卻都不靠近。猴王試著夠了幾次夠不到,就暫時放棄了。有幾個小猴子看猴王不吃,就壯著膽子走近香蕉,猴王看見有猴子接近自己的食物後一聲斷喝,幾個小猴子嚇得飛快地逃之夭夭。又過了一會兒,另外幾隻小猴子又走近香蕉,猴王又是一聲斷喝,小猴子再次逃走,不過速度和距離都不如上次了。如是幾次,終於有一個小猴子勇敢地搶了一個香蕉就跑,猴王越發暴怒地大喊大叫,也終於阻止不了猴群分享了這大串香蕉。猴王很生氣,雙眼血紅,拼命捶打自己的胸脯。猴子們享用完美味的香蕉,滿足地散開了。
第二天,同樣的故事在上演,只是猴子們對猴王的斷喝越來越不在意,一哄而上搶光了香蕉。老猴王仍舊暴怒。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到了第十天,沒有猴子會在意猴王的吼叫,猴王反倒不再暴怒,對香蕉似乎視而不見,對猴群的一舉一動漠然置之,甚至無動於衷。同時,猴王的性格越來越孤僻、食量越來越少。三個月後,猴王死了。屍 體解剖證明,猴王死於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
(退休的高級幹部,請當心你的心臟。)

第二個實驗
把一個猴子關進籠子,不主動餵東西吃。但是籠子裡每天都會幾次出現一個鐵環,當這個鐵環是圓環的時候,猴子只要拉一下就從籠子頂上掉下來一個香蕉。可是當這個鐵環是橢圓形的時候,就是一次強烈的電擊而沒有食物。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猴子掌握了技巧,只在圓環出現的時候拉,橢圓環出現的時候碰都不碰。
後來,橢圓環從扁扁的狀態逐漸變圓,猴子有時候就會誤碰,被電擊。所以猴子開始在拉環前仔細判斷環的形狀。
再後來,橢圓環越來越像圓,猴子的誤碰機會越來越大,判斷的時間也就越來越長,猴子的表現越來越焦慮。
最後,這只可憐的猴子精神分裂了。
(壓力大的白領,請別再焦慮)



第三個實驗
十幾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餵食各種各樣的食物。別的食物出現的時候,都可以正常吃,唯獨香蕉出現的時候,只要有一隻猴子去拿,就會從籠子上面噴出開水,燙到所有的猴子。過一段時間,所有猴子都明白了這個規律,再出現香蕉的時候,沒有猴子去碰他一下了。即使後來心理醫生解除了香蕉和開水的關聯、香蕉也可以正常吃了,可是猴子們依舊沒有一個去碰扔進來的香蕉。(思想的轉變永遠落後於環境的改變)
接下來,心理醫生把一隻新猴子關進這個籠子,猴子們和平相處很融洽。當再次把香蕉扔進籠子,這隻新猴子立刻跳起來去搶香蕉,而其他的猴子看見他的舉動立刻拼命打他,阻止他吃香蕉。幾次之後,新猴子雖然不明白,為什麼大家不讓他吃香蕉,然而皮肉之苦讓他牢記了這個規矩,他也就不再去碰香蕉了。
試驗在繼續,心理學家再把一隻新猴子關進籠子,然後再扔香蕉進去。新新猴子當然去搶,先前的十幾隻猴子當然也狠狠打他。可是這時候出現了一個現象:打新新猴子最狠、最積極、最用力的,竟然是那隻先前被眾猴子打過的那隻猴子!雖然他並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會挨打,雖然他心裡也有過委屈,可是這時候,他最起勁。(受過不公正待遇的個體,會把這種不公正轉嫁到別人身上,比如現在的惡婆婆一般都曾經擁有一個她的惡婆婆)
當然,新新猴子也慢慢適應了這個不能碰香蕉的規則。以後,心理學家隔一段時間用新猴子替換一隻原來被開水燙過的猴子,等規矩形成了,繼續替換。這樣,過了很長時間,所有曾經因為吃香蕉被開水燙過的猴子都已經被替換走了,籠子裡的猴子都是不明就裡被打過的新猴子。可是,不碰香蕉的規矩仍然嚴格地在猴群裡執行著,甚至比最初的禁止更嚴格。(有時候,傳統思想才是最頑固的障礙和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