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試啟用軌道交通工程風險監管平臺
杭州試啟用軌道交通工程風險監管平臺 2020-06-10 10:54:55 近日,為了確保工程項目的安全實施及風險管控,杭州市試啟用軌道交通工程重大安全風險監管平臺暨「安全風險釘」應用,試行期為半年。
-
國家海域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啟用無人機(圖)
,8日,海域監管無人機在江蘇連雲港成功首航,標誌著無人機正式應用到國家海域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中。 首航儀式上共進行了監控型和測繪型2種型號共2個架次的無人機飛行,航拍區域21平方公裡。飛行過程中,海域現場數據傳輸穩定,所有數據均通過指揮傳輸系統直接傳送到連雲港海域動態監管平臺上進行對比分析,實現了海域三維可視化監管。 隨著近年來沿海開發力度加大,江蘇省沿海地區用海需求日益增多,特別是連雲港地區圍填海活動頻繁,現有的海域動態監管手段已無法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
-
百度智能雲時空數據管理平臺亮相 打造一體化數據中臺
原標題:百度智能雲時空數據管理平臺亮相 打造一體化數據中臺
-
全球首個!中衛遙感衛星定標場啟用
12月16日,中衛遙感衛星定標場啟用儀式在「2020雲天大會」期間隆重舉行。據了解,該定標場是全球首個集成像遙感衛星和非成像測高衛星的綜合定標與真實性檢驗場地。李德仁院士表示,中衛遙感衛星定標場技術領先、設備智能,必將不辱使命,在遙感衛星定標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據介紹,中衛遙感衛星定標場是在全球航天遙感迅猛發展的大潮中,在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指引下,由中衛市人民政府、武漢大學和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設。
-
於都:一個種植戶與首個雲平臺的緣
源自於北京鴻蒙網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網際網路首個雲平臺應運而生,擁有無限分層信息遺傳、海量信息資料庫管理、搜尋引擎目標核心優化等三項網際網路核心技術,獲得國家工信部鑑定認可和國家專利。首個雲平臺項目於2016年下半年落戶於都,並成立了于都縣雲中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它肩負著實現於都城鄉虛實一體化,建立全國信息互聯互通,推動於都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等重要使命。
-
我國首個海龜野化基地正式啟用
海龜野化基地航拍圖(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10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9月8日,我國首個海龜野化基地——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龜野化基地正式啟用,首批放入15隻身體狀態良好的
-
全球首個綜合性遙感衛星定標場地在寧夏中衛啟用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中衛12月16日電 12月16日,寧夏中衛遙感衛星定標場啟用儀式在2020中衛雲天大會期間舉行。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表示,中衛遙感衛星定標場作為全球首個集成像遙感衛星和非成像測高衛星的綜合定標與真實性檢驗場地,技術領先、設備智能,將在遙感衛星定標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首個海龜野化基地在廣東啟用,第一批放入15隻綠海龜
中國首個海龜野化基地在廣東啟用,第一批放入15隻綠海龜 央視新聞9月10日消息,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9月8日,我國首個海龜野化基地——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龜野化基地正式啟用,首批放入15隻身體狀態良好的綠海龜
-
財稅一體化智能申報平臺,助企業提升納稅申報效率
在廣東省稅務局、廣州市稅務局的支持下,加入「財稅銜接」應用服務項目,整合原有「財稅智享雲」的財稅一體化工具,滿足廣大企業獲得更快速、更準確的申報需求,推出「財稅一體化智能申報平臺」。(搜索「財稅智享雲」即可體驗)「財稅一體化智能申報平臺」針對中小微企業代理記帳或企業自用兩種場景,由「海聞科技」運用10年科技力量,結合國家5A級稅務師事務所「海華稅務」的財稅專家團隊,帶來專業、快速、全面的業財稅實務操作應用工具,低耦合、高智能、降風險,為各類型企業提供更進一步的業財稅操作方案。
-
一體化智能安防運維箱
對此,提出了一體化智能安防運維箱解決方案,有效的讓視頻監控實現了智能化運維管理。下面我們就來對一體化智能安防運維箱來做個詳細了解。問題解析——一體化智能安防運維箱?專家表示:一體化智能安防運維箱是根據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能交通建設而自主研發的運維箱,其作用就是為了將前端智能感知和後端的運維平臺緊密銜接,打造視頻監控智慧運維系統,對視頻前端設備進行智能化監管。
-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海洋事業的34個全國之「最」
19.成立全國首個省級海洋創新聯盟2017年9月,廣東成立全國首個省級層面的創新聯盟——廣東海洋創新聯盟。聯盟多次召開全省海洋科技創新座談會、南澳科技行、海洋大數據圓桌峰會等,組織開展聯合科考,建立成員單位資源共享機制。20.
-
「雲」見煙臺:藍色後浪奔湧 海洋產業「參參」不息
為進一步推介煙臺海洋經濟大市建設的新成就,5日—6日,「經略海洋走向深藍·聚焦煙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2020全國媒體「雲」上採風活動成功舉辦。兩天裡,全國媒體記者「雲」上看煙臺,通過短視頻、圖文報導、視頻直播等融媒體形式,發布近百篇報導,帶領受眾走進煙臺海洋領域創新企業,遇見一批不凡的藍色後浪,看他們如何奔湧,走進2020世界海參產業(煙臺)博覽會,感受到海洋產業的「參參」不息。
-
全球首個綜合性遙感衛星定標場在寧夏中衛啟用
央廣網中衛12月17日消息(記者許新霞)12月16日至17日,正在寧夏中衛和北京兩地同步舉行的「2020雲天大會」上,全球首個綜合性遙感衛星定標場在中衛宣布啟用。這些綜合因素共同促成全球首個綜合性遙感衛星定標場在寧夏中衛落戶並啟用。
-
我國首個海龜野化基地正式啟用
9月8日,我國首個海龜野化基地——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龜野化基地正式啟用,首批放入15隻身體狀態良好的綠海龜,為我國海龜保護事業寫下新的裡程碑。據悉海龜野化基地於2019年8月啟動建設,佔地總面積約35畝。
-
雙創3Min|空天地一體化智慧防務雲平臺,構建和諧幸福中國
項目名稱:空天地一體化智慧防務雲平臺空天地一體化智慧防務雲平臺匯聚空天地多源空間信息數據和社會數據、交通、公安等業務數據,通過三維數字地球建設形成統一地理信息空間框架。通過統一時空框架技術模型,形成基礎數據、行業數據、視頻監控等在內的數據深度融合,將人、地、事、物、組織通過時間、空間維度進行深度融合和智能管理;通過分布式無中心雲共享機制,實現跨行業、跨區域、多維度數據的共享、分發和融合,為安全防控、應急指揮、社會綜治等公共安全應用提供天地大數據管理與共享服務、空天地大數據智能處理與檢測、智能化輔助決策和二三維可視化服務,形成了「管理-分析
-
遼東灣超過70%海域被海冰覆蓋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今年首個海冰...
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 受到冷空氣影響,渤海遼東灣海域浮冰外緣線1日達到79海裡。國家海洋預報臺1日下午將海冰預警級別升級為黃色。這是我國今年發布的首個海冰黃色預警。 國家海洋預報臺監測分析指出,由於上一次寒潮過程使我國北部海區水溫大幅下降,加之本次冷空氣過程中的風向有利於海冰的漂移擴散,連日來渤海黃海海冰範圍持續增長,自1月30日起,國家海洋預報臺再次發布了遼東灣海冰藍色警報。
-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發布「四維地球」 國內首個智能遙感雲...
9月18日,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即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星中心」)在華為全球聯接大會上發布了 「四維地球」遙感數據云產品,宣布國內首個基於海陸空天海量多源數據、安全可靠的時空信息智能服務平臺即將問世,旨在構建時空信息產業雲系統,推動應用創新發展,引領產業網際網路化變革。
-
鯉城區首個VR/AR黨建智慧體驗中心啟用
泉州網7月1日訊 (記者張素萍 通訊員小源 文/圖)近日,鯉城區首個VR/AR黨建智慧體驗中心在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正式啟用。據介紹,「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VR/AR黨建智慧體驗中心」是一個智能化黨建宣傳平臺,主要通過全面運用虛擬實境VR、增強現實AR、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以「精品內容+專屬平臺+智能硬體」的完整解決方案,打造應用新科技的創新性黨建基層服務,適用於基層黨支部集體學習活動。
-
國內首個!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大數據展示平臺正式啟用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錢瑜7月15日,國內首個中華白海豚大數據展示平臺正式啟用,中華白海豚救護管理、科研合作、科普宣教邁上新臺階。據悉,為了提升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新技術,整合保護區管理單位以及相關科研教學機構的數據成果,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織相關單位聯合攻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中華白海豚種群資源資料庫和大數據展示平臺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