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抗新冠基礎研究論文獲著名藥理學雜誌年度優秀論文獎

2020-12-20 醫師報

來源: 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


12月13日,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楊子峰研究員團隊的連花清瘟抗新冠論文《Lianhuaqingwen exerts anti-viral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against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被知名藥理學雜誌《Pharmacological Research》評選為2019/2020年度優秀論文。該論文是中藥抗新冠的全球首篇基礎研究論文,自5月20日在線刊出以來,已被引用90次,獲得國際醫學界的認可。

論文顯示,連花清瘟(LH)可抑制SARS-CoV-2在細胞中的病毒滴度和減少胞內病毒顆粒,以及顯著下調TNF-α、IL-6、MCP-1和IP-10炎症因子的mRNA水平。可見,LH通過作用於病毒及其誘導的宿主炎症反應發揮抗新冠活性。這些發現為開展LH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提供了依據。

在此基礎上,鍾南山院士、張伯禮院士和李蘭娟院士等中西醫臨床專家聯合20餘家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啟動了「中藥連花清瘟膠囊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瞻性、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結果顯示, LH口服14天可顯著提高新冠肺炎患者發熱、乏力和咳嗽等臨床症狀的改善率,明顯改善肺部影像學改變,縮短症狀持續時間,提高臨床治癒率以及防止新冠病情惡化,最終改善患者的臨床結局。這些研究研究成果發表於植物醫學界的一區(2020年中科院SCI期刊分區)雜誌《Phytomedicine》。此研究是祖國醫學應用於新冠肺炎救治的第一個隨機對照臨床研究,是中醫藥抗新冠的裡程碑。

基於上述確切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證據,4月1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連花清瘟膠囊(顆粒)在原批准適應症的基礎上,增加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普通型」的新適應症。

中醫藥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6月2日的專家學者座談會上指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同時,傳承精華和守正創新是從事中醫藥抗病毒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所肩負的光榮使命。此次獲獎是對楊子峰研究員團隊工作成果的一次高度肯定,也進一步顯示了中醫藥抗病毒研究的光明前景,必將激勵更多科技工作者向中醫藥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進軍。

相關焦點

  • 《連花清瘟對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論文獲全球優秀論文獎
    ,被國際期刊《藥理學研究》(Pharmacological Research)評選為2019/2020年度全球優秀論文獎。這是中成藥有效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基礎性研究文章。該論文研究結果顯示,連花清瘟能顯著抑制新冠病毒(SARS-CoV-2)在細胞中的複製,連花清瘟處理後細胞內病毒顆粒表達顯著減少,並且連花清瘟能顯著抑制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細胞所致的炎症因子TNF-a、IL-6、MCP-1和IP-10的基因過度表達,該成果證實了連花清瘟通過抑制病毒複製、引起病毒顆粒形體改變及抑制宿主細胞炎症因子表達,從而發揮抗新冠病毒活性的作用,為連花清瘟聯合現有治療手段治療
  • 《連花清瘟對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獲全球優秀論文獎
    ,被國際期刊《藥理學研究》(Pharmacological Research)評選為2019/2020年度全球優秀論文獎,此論文也是該期刊評選出的全球唯一關於新冠肺炎研究的優秀論文。據了解,《藥理學研究》主要出版生物醫學科學領域的尖端文章,在藥學界享有盛譽,優秀論文獎是對科研工作者在今年生物醫學領域研究成果的褒獎。
  • 《連花清瘟對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論文獲全球優秀獎
    ,被國際期刊《藥理學研究》(Pharmacological Research)評選為2019/2020年度全球優秀論文獎,此論文也是該期刊評選出的全球唯一關於新冠肺炎研究的優秀論文。《藥理學研究》主要出版生物醫學科學領域的尖端文章,在藥學界享有盛譽,優秀論文獎是對科研工作者在今年生物醫學領域研究成果的褒獎。
  • 藥理學研究接力者金國章:揭開中藥延胡索鎮痛奧秘
    這一研究成果被譽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成功的第一個神經系統藥物,也是中藥科學整理成功的典範,獲得國家新產品獎二等獎、列入國家藥典、載入多版藥理學教材並沿用至今。1959年,該項目成為建國十周年獻禮科研項目,也讓金國章獲得了參加首都國慶觀禮活動的機會。
  • 山東大學張澄教授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近日在京舉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內科張澄教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是山東省醫學界獲此獎項的第一位學者。、提出了ACE2耗竭是新型冠狀病毒導致心肺損傷的關鍵機制,在新冠感染合併高血壓患者的臨床對照研究中證明應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可顯著降低死亡率。
  • 山東大學張澄教授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提出了ACE2耗竭是新型冠狀病毒導致心肺損傷的關鍵機制,在新冠感染合併高血壓患者的臨床對照研究中證明應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可顯著降低死亡率。張澄教授先後承擔國家863重大課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基金委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課題10餘項,在Nat Med、Cell Metab、Nat Commun、J Am Coll Cardiol、Nat Rev Cardiol、PNAS等國際著名雜誌發表SCI收錄論文130餘篇,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山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 科技人物|張冬梅教授:實幹創新,抗腫瘤新藥研究獲突破
    實幹創新,抗腫瘤新藥研究獲突破 記暨南大學藥學院張冬梅教授 本報記者莫文藝 張冬梅一直圍繞中藥和天然藥物來源抗腫瘤藥物先導物的藥理作用機制研究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新藥研發開展工作,先後主持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課題
  • 數學學院教授袁勇獲《自動化學報》2020年度優秀論文獎
    中國人民大學數學學院教授袁勇發表於《自動化學報》的學術論文《區塊鏈共識算法的研究現狀與展望》獲得該期刊2020年度優秀論文獎。這篇論文同時也入選了「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F5000)」。
  • 饒毅曾寫論文力推屠呦呦:中藥的科學研究豐碑
    原標題:中藥的科學研究豐碑(修改版)   人民網北京10月6日電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度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2011年初,時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的饒毅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隨後表示將不再成為候選人。當年8月,饒毅發表長文《今日中國誰最該做院士?》
  • CCF年度優秀博士論文獎初選結果出爐,高文、張鈸院士學生入選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AI科技評論消息:12月5日,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對外公布2017年度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初評結果,由評獎委員會確定的20篇推薦論文將入圍下一輪2017年度CCF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評選。
  • 材料學院畢業博士生李贊獲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獎
    近日,2017年度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揭曉。經資格審核、通訊評議和專家評審,李贊獲評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其導師為上海交大材料學院張荻教授、郭強特聘研究員。這是上海交大學生首次在該學會獲得優秀博士論文獎。據悉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此次共評選出5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5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
  • 2020年中科院優秀導師獎、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院長獎評選公布
    科研貓 昨天近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評審結果、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審結果以及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院長獎評審結果。共173人獲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100篇博士論文被評為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80人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400人獲「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
  • 成都電子科大學霸發表30篇SCI論文 又獲王大珩光學獎
    在該研究方向上,羅鴻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Optics Letters等著名期刊已發表和錄用SCI論文30篇,EI論文6篇,ESI高被引論文2篇,Google Scholar總引用587次,SCI他引337次。
  • 學術頭條:羥氯喹治療新冠論文撤回,2020年度邵逸夫獎揭曉,火星首個...
    「羥氯喹治療新冠」預印本論文被撤回,作者表示不希望被繼續引用根據 RetractionWatch 消息,法國學者撤回了羥氯喹和阿奇黴素對新冠肺炎有效的爭議性預印本論文,該論文曾被美國一些政客用作推行羥氯喹的證據。這篇論文 5 月 11 日發布在預印本平臺 medRxiv 上,隨後在美國時間 5 月 20 日被撤回。
  • ...西南交大畢業生獲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四川在線記者 鄧翔灃11月24日,記者從西南交通大學獲悉,第二屆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頒獎儀式於近日舉行。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7屆博士畢業生易剛獲得第二屆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指導教師為林伯海教授。
  • 繆海興獲2010年度國際引力波委員會論文獎
  • 我校17名博士和33位導師分獲2018年度中科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和...
    近日,中科院發布《關於公布2018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審結果的通知》(科發函字〔2018〕364號)和《關於公布2018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評審結果的通知》(科發函字〔2018〕363號)。根據通知,我校張川靜等17名博士、李嘉禹等33位導師分別榮獲本年度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和優秀導師獎。
  • 中醫藥如何防治新冠肺炎?上海兩位教授在重要英文期刊發表社論和綜述
    與此同時,陳紅專教授團隊撰寫的綜述《我國中西醫協同防治新冠肺炎》(Combating COVID-19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China),作為《藥學學報(APSB)》「抗疫專刊」的開篇論文發表。
  • 首批中國科技期刊優秀論文獎補名單公布
    (以下簡稱「優秀論文」)遴選推介活動。通過牽頭單位組織實施、專家推薦、初評遴選、終評審定以及公示等程序,確定《非晶態物質的本質和特性》等90篇論文入選中國科技期刊2016年度優秀論文,現予以公布。  2016年度優秀論文是2012—2014年期間在我國科技期刊發表的優秀論文的代表,或在基礎研究領域對所在學科發展有重大影響或能夠開拓和引領學科發展;或在應用研究領域具有巨大應用價值、能夠引導所在學科工程與技術發展;或反映某分支學科的歷史背景、研究現狀、發展趨勢,具有較高的情報學價值。
  • 我校18名博士和27位導師分獲2019年度中科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和...
    近日,中科院發布《關於公布2019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審結果的通知》(科發函字〔2019〕325號)和《關於公布2019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評審結果的通知》(科發函字〔2019〕324號)。根據通知,我校喬藝曉等18名博士、葉向東等27位導師分別榮獲2019年度中科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和優秀導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