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灘地公園初露「芳容」

2021-01-09 河南一百度

彩色慢行道路,總長達到60多公裡,縱橫於黃河灘地公園內。記者張琮攝影

彩色慢行道路,總長達到60多公裡,縱橫於黃河灘地公園內。

溼地的「心」形模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文張琮攝影

你站在岸邊看黃河,黃河站在岸下看你。這裡,空氣清新,視野遼闊。候鳥在灘地裡休憩,遊人在林海裡穿行,彩色的道路,縱橫交錯,彩色的樹葉,在陽光下斑駁。

西起江山路,東到花園口黃河大橋,總面積超過40平方公裡,鄭州市惠濟區北部的黃河岸邊,黃河灘地公園正在建設之中。黃河自然教育基地、黃河灘地植物園、田園花海休閒區、大河文化森林公園、黃河文化博物館……黃河灘地公園,將打造鄭州市區「北靜」的一處休閒場所。

公園建設,正如火如荼,但部分區域,已經允許市民進入。海事觀景點,是公園重點打造的一個節點工程,觀河長廊正對著觀河亭,觀河亭正對著廣闊的黃河河岸。

海事觀景點東側,便是溼地花園片區。如果採用「上帝視角」,你能看到這個溼地的「心」形模樣。

區別於海事觀景點,南裹頭觀景點的最大特色,便是「石」。觸目所及,都是石頭的棕色。而東側的下沉式圓形廣場,被設計為一個露天劇院,將來遊客們可以坐在一級級的臺階上觀看節目。

當然,目前這個時節,最吸引遊人的,便是變黃變綠的樹林。看紅葉,未必要到深山裡去,黃河岸邊也有。

黃河灘地公園的建設理念是,道路先行,慢行系統;水渠互通,打造溼地;節點推進,打造公園。道路是首要的,「九縱三橫」,22條彩色慢行道路,總長達到60多公裡,縱橫於黃河灘地公園內,從西到東,在黃河岸邊交錯成景。

道路是彩色的,道路兩側,也是彩色的。彩色的是樹。

黃河灘地公園,雖然還沒有正式建設完畢,但部分區域已經允許市民觀賞。

相關焦點

  • 清靜雅致 鄭州黃河灘地公園芳容初露
    這裡,是建設中的鄭州黃河灘地公園,這裡,很「靜」。鄭州黃河灘地公園位於惠濟區黃河文化公園東部,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核心示範區起步區建設要求和「北靜」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項目,項目西起江山路,東至花園口黃河大橋,南達S312,北抵黃河,規劃面積44平方公裡,共分為黃河溼地生態修復區、溼地片區、黃河生態農業示範區等14個功能區。
  • 太原市清徐縣:新建機庫喜迎賓客,花海棧道初露芳容
    讓我們一起靜候新建機庫的驚豔亮相~金秋時節,碩果纍纍位於堯城機場的花海景觀初露芳容
  • 「黃河戰略」落地生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
    冬日,來到黃河灘地公園南裹頭觀景點,岸邊的蘆葦隨風搖曳,但見水面波光粼粼,靜謐而遼闊。「現在修了多條慢行道路,大家可以很方便地感受黃河美景,真是太好了!」正和朋友在這裡遊玩的市民王霞高興地說。 如今,已經成為網紅打卡地的黃河灘地公園是鄭州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落地見效的重點項目之一。去年以來,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把握機遇,積極作為,謀劃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努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
  • 瀋陽塔灣灘地歷史文化公園
    無垢淨光舍利塔,建於 1044年,由北方契丹人修築,清崇德五年重修,國寶級珍稀歷史文物,為公園的主題文化中心回龍寺寺院,重建於2008年, 主要建築布局由南向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閣、法堂藏經樓公園正門漢白玉石雕牌樓,刻有「盛京碑林」 園內碑林分別記載瀋陽文化歷史
  • 三門峽:要新建四個溼地公園,在這些地方
    前不久,省委書記到三門峽時來到三門峽好陽河溼地公園:黃河岸邊的好陽河溼地公園,幹部群眾正抓住時機植樹造林。省委書記王國生實地查看溼地公園生態恢復、百裡黃河生態廊道建設情況,叮囑當地負責同志,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治理,打造堤內綠網、堤外綠廊、城市綠芯的區域生態格局。
  • 這裡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
    國外的旅遊景點裡國家公園佔了很大一部分比如黃石國家公園、伊瓜蘇國家公園瑞士國家公園等等這裡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有著「中華水塔」的美稱。 旅行戶外時光說起國家公園,何為國家公園? 散步的魚中西部和北部為河谷山地,多寬闊而平坦的灘地,因凍土廣泛發育、排水不暢,形成了大面積的高寒草甸和沼澤溼地。
  • 在黃河入海口,中國的陸地每天都在增加!
    黃河流經世界上最大的黃土高原,黃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達每立方米37千克,在下遊淤積形成華北平原。大量泥沙隨黃河水注入大海,入海口的陸地每天都在增長,黃河三角洲的形狀每天都在改變。1992年,黃河入海口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黃河的顏色
    黃河自巴顏喀拉山奔騰而下,時而激湧,時而緩行,一路奔流,最終在山東東營入海而去。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那麼,黃河為何被稱為「黃河」?黃河的命名與多泥沙、河水渾濁有關。最初古人以「河」稱之,「河水清且漣猗」。後來上遊植被漸少,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便被稱為「濁河」。「黃河」之名最早見於《漢書·地理志》之「常山郡·元氏縣」條:「沮水首受中丘西山窮泉谷,東至堂陽入黃河。」
  • 黃河寧夏段發生凌汛
    連日來,由於氣候寒冷,黃河寧夏段自1月19日封河至今,封河長度已達170公裡。冰凌還在銀川市賀蘭縣境內形成冰塞,導致這個縣潘昶黃河灘區水位上漲,部分灘地農田受淹。目前,水位已經開始回落,尚未造成災情。當滔滔黃河從甘肅流入寧夏中衛後,便沿著銀川平原向內蒙古方向奔流而去。其間390多公裡的河道,地勢比較平坦,河水流速緩慢,加之冬季氣溫下降,河面容易結冰,每年都會出現凌汛。
  • 溼地公園這次成「群」了!鄭州黃河中央溼地公園將打造成四個景區
    11月26日上午,全省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推動會議召開,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全省將加快溼地的修復與建設,在黃河幹流沿線建設溼地公園群,重點打造鄭州黃河中央溼地公園。一是依託黃河幹流建設可淹沒型溼地,依託引黃調蓄工程建設人工湖泊溼地,形成沿黃河溼地和引黃湖泊溼地相結合的溼地公園群,重點建設具有全省核心影響力的鄭州黃河中央溼地公園,形成全省溼地的龍頭。二是依託重要河流、大型水利樞紐建設一批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大型重要溼地和溼地公園,如丹江口庫區、宿鴨湖、白龜湖、出山店水庫等,形成全省溼地的骨幹。
  • 河南長垣:鳥兒的天堂,黃河溼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這裡是河南長垣黃河溼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垣市黃河溼地位於黃河下遊地段,包括黃河河道和洪泛平原(黃河灘地),一級支流天然渠、文巖渠、天然文巖渠溼地區域。這裡水域遼闊,灘涂寬廣,地理位置特殊,水文特徵明顯,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看,從西伯利亞南下過冬的候鳥們已經陸續到了。漫漫旅途,不知歷經了多少艱險,終於能在此收羽歇足。
  • 黃河是名副其實的「地上懸河」
    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但因泥沙泛濫,也成為我國最主要的災害之一。
  • 越南桂葉黃梅在林科園盛放 快約上親朋好友一睹芳容吧!
    這是10年前從越南引種過來的桂葉黃梅群落,屬於我國瀕危保護植物,花期在4月中旬至4月底,約20天,快約上你的親朋好友,一起去位於大嶺山森林公園的東莞市林科園,目睹它們的芳容吧。該園接待10人以上的團隊參觀,聯繫電話:22255797。
  • 「生態文明@溼地」保護黃河三角洲,實現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人們再次把關注的目光聚焦於黃河三角洲、聚焦於黃河、聚焦於黃河流域、聚焦於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這一斷論真是字字千鈞!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同長江以及其他重要河流一起,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黃河寧,天下平。黃河安瀾,國泰民安。
  • 青島溼地可分為四類 七大溼地公園揭面紗(圖)
    七大溼地公園揭面紗  島城目前擁有「國」字號溼地公園2家,分別是少海溼地公園和唐島灣溼地公園。其餘5家分別是姜山溼地公園、女姑口溼地公園、紅島溼地公園、桃源河溼地公園和洋河溼地公園。這些都是島城人民賴以生存的重要溼地公園,不但讓島城成為候鳥的天堂,更是島城氣候優質率保持長久的「秘密武器」之一。
  • 夫妻承包灘地養魚,一年純收入100萬元
    老王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後,積極和當地的村委會和灘地的戶主溝通聯繫,承包了當地的幾乎只長蘆葦的灘地,因為他承包的灘地在當地幾乎是不種莊稼的,所以費用也就很低了。但是在這種地方建設魚塘,也是非常費勁的,要剷除蘆葦和雜草,要建設道路,要開挖魚塘,要大一些機井。但是雖然前期費勁,但是後來就有了豐厚的回報。
  • 寧夏中衛:黃河古渡南長灘
    吃什麼 大棗、香水梨、雞血面、羊羔肉看什麼 4月有梨花節,冬天可見清澈黃河水「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走訪南長灘村,便是一次深刻的體驗。南長灘村位於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香山鄉,從銀川出發,行車到此,需要繞道甘肅境內再折返寧夏。在顛簸的山路上一路跋涉,我們幾次差點陷入冰坑之中。村子與黃河,有著千年的緣分。
  • 我國正打通南水北調東線 長江水過黃河「咽喉」
    中廣網北京12月28日消息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穿黃河工程28日正式開工建設,南水北調東線長江水過黃河的咽喉將在未來36個月內被打通。  山東省處於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要塞位置,而位於山東省東阿和東平兩縣境內的穿黃河工程更是南水北調東線長江水過黃河的咽喉。  東線穿黃河工程全長7.87公裡,主要任務是將調引的長江水從黃河南岸輸送至北岸,向黃河以北地區供水,滿足東線第一期工程供水目標,工程設計年輸水量為4.42億立方米。穿黃河工程施工總工期36個月,按照2004年下半年價格水平,工程總投資為6.13億元。
  • 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
    泱波 攝「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最後一道彎也在古老的黃海邊留下了永恆的身影。沿著黃海邊茅草叢生的防護堤穿行,車在一片嶄新的花崗巖海濱護欄前停了下來。我們從海灣廣場的階梯上拾級而下,一座新建的大橋上的燙金字映入眼帘:古黃河橋。過橋後,在漂亮的公園入口,一座石碑上刻著鮮紅的大字:古黃河入海口。一一二八年至一八五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