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和乘法有交換律,為什麼減法和除法沒有交換律

2021-01-11 專注小學數學

人們常以:「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來形容做事情得遵循一定的規則來進行。當然,在數學計算過程中也不例外。數可以千變萬化,但規則萬變不離其宗。在不改變結果的情況下,合理使用四則運算的規則,達到快速準確的目的是大家孜孜不倦的追求。當然前面的基礎運算能力一定要紮實,沒有堅實的基礎,後面的巧算猶如空中樓閣。

四年級數學試卷,圖片來自網絡

在小學四年級之前,數學運算基本上都是同級運算,也就是說一個算式中,只有加、減,或者加減混合運算;又或者是一個算式中只有乘法或除法,或者說乘除混合運算。我們把這兩種都歸為同級運算。

正常情況下,同級運算的規則是:從左往右。不過有時為了方便計算,可能會同時運用到交換律,結合律。

加法交換律:a+b=b+a有兩個加數相加互換位置,和不變, 加法結合律:a+b+c=(a+b)+c=a+(b+c)

比如:189+16-89=??

原式=189-89+16

=100+16

=116

在不影響計算結果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給同級運算添加,或者去除括號改變運算順序。以達到速算的目的。如果是括號前面是加號,裡面的數不用改變運算符號,如果括號外面是減號(因為相當於提取了一個公因數-1),裡面的所有的數全部要變號。這個看似雖然簡單,但是有些同學在這一章節沒學好,到初中的代數計算去括號的時候非常吃虧。

比如:369-26-174=??

=369-(26+174)

=369-200

=169

又比如:

786-(109-14)=??

=786-109+14

=786+14-109

=691

同樣乘法也有交換律:a×b=b×a,結合律(a×b)×c=a×(b×c)。大家會發現,根據這些性質,有時候適當地變換數的位置可以實現速算與巧算。

加法和乘法有交換律,那麼減法和除法有沒有交換律呢?這個還真沒有。

在小學階段沒學負數之前,我們的減法都是大減小,如果小減大的話會減不開。當然在學習了絕對值之後,大家發現被減數與減數調換位置的話,它們的絕對值是相等的,所得的差,正好與原來的差互為相反數。

交換律是改變數的位置,但算出來的結果不變。如果除法的被除數與除數調換位置得到的商與原來的商互為倒數。改變了計算的結果,因此減法與除法都沒有交換律。

交換律,只適用於同級運算,體現的是帶符號搬家,而結合律則體現的是分組運算。

在四則混合運算當中,它的運算規則是先乘除後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內的,但是這裡的括號,包括小括號、中括號和大括號,而在這些括號運算順序中,小括號是最優先。

運算律規則不難,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會一直伴隨著數學計算。

相關焦點

  • 加法和乘法的分配律交換律在高等數學下同樣魅力無窮
    如下是人人都熟悉的乘法和加法的分配律,交換律,今天我們就來討論這些基礎性知識在高等數學知識下的魅力,它會讓你對數學更加著迷如下如果Z等於0,1,2,3,4這5個數字,當這些數字除以5時,它的餘數仍等於0,1,2,3,4(在這裡我們只討論正整數,這也是數論最基本的要求)
  • 小學三四年級奧數,減法也有交換律嗎?
    大家都知道,加法中的兩數加數可以交換位置,和不變,這就是加法交換律。可是,在實際的計算中,經常遇到加減法混合計算的題,能不能交換它們的位置來簡便計算呢?例1:738-159-38對於初中同學來說,學習了負數後,減法就是加法,這種題沒有一點難度。
  • 數學定律 |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
    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它是一種簡算定律,在小學四年級均有涉及。
  • 為什麼要先乘除後加減?——四則運算順序和運算律的理解型學習
    其次,我們來看加法的交換律a+b=b+a的理解。加法的含義是「合起來數一數」。你設想面對兩團東西,數量分別是a和b,合起來數一數的時候,不管先數哪一團,最後的數量肯定是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加法有交換律。接著,我們再來看乘法的交換律a×b=b×a的理解。
  • 除法的運算性質有哪些?
    在簡便計算中,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以及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很多同學比較熟練。但是減法的性質和除法的性質在運算當中不容易靈活準確運用。現在我們通過幾個例題來看一下除法有哪些運算性質。第一個例題很多同學說,跟乘法分配律長得很像。
  • 2021初中七年級代數知識點:有理數的運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代數知識點:有理數的運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有理數的運算   1.有理數的加法:   加法一般步驟:   ①確定符號:同號取相同的符號。   異號取絕對值大的加數的符號。
  • 運算律(四)- 乘法分配律
    一個數乘另外兩個數的和,等於這個數分別去乘這兩個數再相加,即先相乘後相加。*注意如果括號中是減號,後面連接兩個乘法算式的就是減號。孫悟空打山洞裡面的幾個妖怪=分身去打  *打表示乘號或者我愛(火龍果+大橙子)= 我愛火龍果+我愛大橙子也可以是我愛(爸爸+媽媽)= 我愛爸爸+我愛媽媽.
  •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分數乘法運算定律(第六課時)
    分數乘法的運算定律(例6)分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學習內容目標:分數乘法的運算順序與整數乘法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裡面的,同一級運算按從左至右的順序計算。小學階段的所學到的運算等級:一級運算:加法、減法二級運算:乘法、除法三級運算:平方、立方等等級越高,運算的優先級就越高。
  • 數學運算(三)——無符號數除法器
    數學運算(四)——帶符號整數的運算數學運算(五)——定點數和科學計數的四則運算(待更)數學運算(六)——矩陣計算(待更)數學運算(七)——通用非線性函數計算(待更)數學運算(八)——通用非線性函數的CORDIC方法(待更)本系列總結自《IP核芯志》浩浩蕩蕩來到第三章,說說除法器。
  • 先秦時期算具被發現 可做乘法、除法和開方(圖)
    先秦時期算具被發現 可做乘法、除法和開方(圖) 據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介紹,這篇文獻保存良好,沒有明顯缺損,在2008年入藏時就發現,該竹簡是唯一一部保持原來成卷狀態的竹簡。  全篇文字分欄書寫,並且附有插圖和表格,體例猶如一幅帛書。簡文詳細記述佔筮的原理和方法,包含大量以數字卦表現的佔例。數字卦的形式與天星觀、包山、葛陵等楚簡中的實際佔筮記錄一致。
  • 數學課堂 | 什麼是加法?什麼是減法?
    把兩個數或兩個以上的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叫作加法。例如,6+9+11=26。加數不管有多少個,其位置的變動,不會像減法、除法那樣影響其結果,所以以往不使用或者說不常規使用「被加數」概念。但因位置的模糊,會使讀加法式子或講解其規律時容易產生困惑。例如,一個數+另一個數=和。互換律是,另一個數+一個數=和。
  • 小學數學專題總結——數和計算
    二、運算法則加法和減法稱為第一級運算,且加法和減法之間可以相互檢驗計算結果是否正確(減數+差=被減數,以此類推)。乘法和除法稱為第二級運算,且乘法和除法之間可以相互檢驗計算結果是否正確(除數*商=被除數,以此類推)。
  • 物理學咬文嚼字之紛亂的交換
    實數的加法、乘法也強調交換律,interchanging全同粒子變量得到的能量積分成了exchangeterm,隨處可見的交換作用機制,其背後皆有深意。1 引子Wiki 關於Lie Algebra 的詞條,讓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