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蝙蝠竟然用帶血的「法式舌吻」來交朋友

2021-01-13 澎湃新聞
吸血蝙蝠竟然用帶血的「法式舌吻」來交朋友

2020-03-26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吸血蝙蝠通過與其它棲息地成員分享血液來形成社會紐帶。

最新研究表明,吸血蝙蝠通過與其它棲息地成員分享血液來形成社會紐帶。這聽起來可能有些噁心,但這種行為向科學家表明了吸血蝙蝠竟也是一種親社會的動物。

動物園裡常見的吸血蝙蝠

圖自belizar/Shutterstock

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的進化生態學與組織生物學助理教授Gerald Carter表示:「吸血蝙蝠的血液共享就像很多鳥類反芻後代,但它們的特殊之處在於,吸血蝙蝠的反芻對象是不熟悉、甚至完全陌生的成年蝙蝠。」

研究人員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在研究中,他們對圓頭葉蝠(吸血蝠)進行了調研,它們來自於不同地理位置的兩個不同的棲息地。這意味著許多蝙蝠彼此之間並不相熟,便變相加強了血液共享的必要性。

在15個月的時間裡,研究人員記錄了一對陌生蝙蝠之間會如何開始互相親近。在它們彼此相處得稍微舒服一點之後,便會開始用嘴交換血液。事實上,將近15%的蝙蝠一度沉迷於與認識不久的對方進行這種行為。

吸血蝙蝠每三天需吸血一次,否則就有餓死的危險,因此食物交換也算是一場救援行動。除了相互餵血,它們還會相互梳理毛髮,這有助於去除蝙蝠皮膚上的寄生蟲,減緩疾病的傳播。然而,除去對實際需求的考慮,研究人員相信這種行為有其更深層的目的。

「即使把所有的體表寄生蟲都除掉,它們仍然會互相梳理,因此這並不僅僅是為了保持衛生,」Carter補充道,「我們認為,可以將這樣的社交看作是一種貨幣,一種獲得包容、與他人建立聯繫的方式。」

它甚至可能展現出了一種複雜的社會互動形式。早在1998年的《自然》雜誌上就有這樣的描述,即蝙蝠之間通過「你抓我的背我抓你的背」系統來發展合作關係的。更重要的是,這種關係只有在個體之間繼續「增持」彼此的投資行為時才會繼續發展下去。

Carter說道:「當你投資另一個個體時會有一種風險,即與你的合作夥伴合作可能會比不合作還糟糕。所以你能做的就是先投資一點點試水,如果他們也反芻你,這就是個信號,代表你可以加大投資等等。」

有趣的是,Carter認為這種策略性的友誼技巧也存在於人類社交的潛意識行為中,因為人類之間的來往可能比我們願意承認的更具有條件性。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電影中吸血蝙蝠真的存在嗎?吸血蝙蝠能吸多少血?
    最近,全國的疫情讓大家對很不起眼的蝙蝠有了新的認識,許多人了解到蝙蝠身上有數以千計的病毒,是實實在在的「毒庫」。這也讓我想到電影中的吸血蝙蝠,在電影中的吸血蝙蝠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動物。那麼吸血蝙蝠能吸多少血?被吸過血的動物會因為病毒感染而死嗎?這些問題是不是大家非常感興趣的呢?
  • 吸血蝙蝠的逆襲
    致命病毒在寂靜的深夜裡,它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村落中,用尖銳的牙淺淺地在人或牲畜的皮膚上劃出小口,溫熱的鮮血源源不絕地流入它的口中
  • 吸血蝙蝠交朋友 反芻血液餵對方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吸血蝙蝠會反芻「吃下去」的血液並口對口餵給陌生蝙蝠。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9日報導,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觀察巴拿馬的吸血蝙蝠行為得出上述結論。他們從巴拿馬兩個地方捕捉多隻雌性吸血蝙蝠,讓它們分組相處,一些組中只有兩隻蝙蝠,分別來自那兩個地方;另外一些組有多隻分別來自那兩個地方的蝙蝠。每組蝙蝠中有一隻處於「禁食」狀態,其他蝙蝠則吃飽。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蝙蝠會彼此試探、建立「友誼」。最初,它們會為彼此梳理毛髮,最後則發展為吃飽的蝙蝠把吃下去的「血液大餐」、口對口餵給剛結識的蝙蝠。
  • 吸血蝙蝠的病變,《嗜血破曉》
    在影片中一場由吸血蝙蝠引發的疾病,讓所有人都變成了吸血鬼。少數未感染的人被囚禁起來,為吸血鬼們提供食物。但他們的數量越來越少,血液已經供不應求。一些底層吸血鬼甚至因為長時間沒有吸血變異成了兇殘的蝙蝠人。於是血液公司選中男主角愛德華,讓他帶隊研發血液替代品。
  • 吸血蝙蝠靠「相互借血」形成紐帶,幾十萬年進化出的食物共享行為
    吸血蝙蝠靠「相互借血」形成紐帶,幾十萬年進化出的食物共享行為  olivia chan • 2020-03-21 09:47
  • 專靠吸脊椎動物的血為生的吸血蝙蝠,看上去簡直讓人不寒而慄
    提到蝙蝠,大家首先就會聯想到吸血,雖然這樣想有所偏頗,因為並不是所有蝙蝠都吸血的,不過在蝙蝠中確實有專靠吸脊椎動物的血為生的吸血蝙蝠,並且看上去簡直讓人不寒而慄。 吸血蝙蝠是哺乳動物當中一種較為罕見的生物,因為大部分的哺乳動物都有固定的捕食對象,很少說是像吸血蝙蝠這樣的以血為食
  • 吸血蝙蝠居然也獻血
    因為新冠病毒,曾經SARS病毒宿主蝙蝠又進入了大家的視野。蝙蝠除了是很多病毒的宿主外,傳說中的吸血鬼,創作者的很多靈感也來源於蝙蝠中的吸血蝙蝠。這個物種有許多奇特的地方,一起來看看吧。蝙蝠都吸血嗎?吸血蝙蝠居然也被吸血在已知的近1400種蝙蝠中,只有三種是吸血鬼。
  • 揭開吸血蝙蝠神秘面紗:一邊吸血一邊排尿
    吸血蝙蝠在吸血時一般每秒鐘吸5次,對於不同的對象會選擇不同的吸血部位,例如對於牛和馬,專咬背部和體側;遇到豬,專咬腹部;如果是鳥類,則咬腿部。有人曾目擊一隻吸血蝙蝠用翼鉤攀住一隻雄雞的腿,自己的後腿也站在地上,雄雞走時它也跟著走,邊走邊吸雄雞的血。由於當地的農場主通常在夜晚把家畜拴起來,以免走失,結果這樣的家畜特別容易受到吸血蝙蝠的進攻。
  • 世界真奇妙 351 生物學 吸血蝙蝠
    親愛的朋友,您聽說過吸血蝙蝠吧!它專門在體型龐大的動物身上悄悄的吸著血!可是,您有沒有想過:吸血蝙蝠真的,一直都是靠吸血來維生的嗎?相信創造的生物學家,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一直百思不解:吸血蝙蝠怎麼會吸血成性的呢?聖經的創世記1:31不是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 世界上最恐怖的「老鼠」:吸血蝙蝠,以吸血為生,一旦開始吸血,血液不會凝固
    本篤會教士奧古斯丁·卡爾梅認為,吸血鬼與蝙蝠沒有任何相似處。但是那時候,吸血這一行為似乎很流行,因為龍也被認為會吸血,雖然它們吸的是大象的血,這些犧牲品與龍更相稱。羅馬的龍嗜血,翅膀如蝙蝠,自然讓人聯想到德古拉以及蝙蝠,但是它們之間的關聯完全不符合時間順序。
  • 吸血蝙蝠發現有熱感應器官的血液
    吸血蝙蝠想吸你的血,但他怎麼找到的?新的研究表明蝙蝠在鼻子附近使用特殊的感應器,這些感應器對熱量非常敏感。 一旦他們找到一個熟睡的動物,他們需要吃它的血而不吵醒它。沒有第二次機會吸食動物的血液..他們的特殊熱感應器使他們能夠區分覆蓋滿是美味、熱、溼的血液的血管的皮膚區域和覆蓋著令人不快的頭髮的區域。然後,他們用鋒利的牙齒在皮膚上製造(5毫米乘5毫米)的方形斑點,然後在不吵醒他們的情況下吸出熟睡動物的血液。
  • 暴怒的野馬卻逃不掉吸血蝙蝠的「魔掌」,傳說中的真相
    也可以說,在某種特定時侯動物遇到天敵或人類幹擾或追擊時,通常能夠用智慧來對付天敵或攻擊者。當然作為能夠正常繁衍的野馬種群來講也不例外,當野馬遇到人群或天敵包圍時野馬群就在頭領的指揮下即刻擺起陣勢:雄馬在前,雌馬在後,小馬被護圍在中。它們先用蹄子亂踩地面似乎在威嚇又像在指示逃跑方向。
  • 銀行家與吸血蝙蝠有何不同
    觀點有用請點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給更多朋友參考。  銀行家與吸血蝙蝠有何不同周末時光,今天不和大家說股票,分享一篇尤瓦爾關於《銀行家與吸血蝙蝠有何不同》的文章,讓活在全球各國都以經濟增長為目標的今天的我們,知道為什麼在以前的時代,人們卻從未以追求經濟增長為目標的原因
  • 動物界十大吸血動物 吸血蝙蝠只排在末位
    原標題:動物界十大吸血動物 吸血蝙蝠只排在末位 【科技訊】11月5日消息,說起吸血生物,第一個反應是西方的吸血鬼,或者說吸血蝙蝠,其實,生物界吸血的動物不在少數,論恐怖程度,吸血蝙蝠只能屈居末位!
  • 研究人員揭示吸血蝙蝠演化適應機制
    原標題:研究人員揭示吸血蝙蝠演化適應機制 本報訊(記者 季徵) 記者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該所張國捷課題組研究人員在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揭示了吸血蝙蝠專門以吸血為食的演化適應機制。 吸血蝙蝠是專門以血液為食的蝙蝠,是哺乳類唯一專門以血液為食的類群。
  • 原來我們都誤會蝙蝠了!1200種蝙蝠中,只有這3種是會吸血的!
    只有3種是會「舔血」的!蝙蝠既然不吸血,那它們平時吃什麼?是哪3種吸血蝙蝠?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去了解一下吸血蝙蝠的世界! 1.嗯……其實「吸血」二字,措辭不當! 2.「不是吸血,而是舔血!」大多數蝙蝠都具有犬齒!哺乳動物嘛~~~不奇怪。吸血蝙蝠會利用鋒利的牙齒,刺破動物的皮膚,然後……舔食它們的鮮血!
  • 蝙蝠中的異類:靠吸血為生,生理結構特殊只能活12年
    不過雖然蝙蝠是進化界中的異類,可是它們卻並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蝙蝠基本上都是以水果、昆蟲等為食,根據統計,其實蝙蝠中真正可怕的,是吸血蝙蝠,而在世界上,如今只有3種,如果非要給蝙蝠排一個危險係數排名,吸血蝙蝠才是真正的異類,它們的進化要比其它蝙蝠更為厲害。
  • 這種蝙蝠被認作是「吸血鬼」的原型,靠吸血為食,能活19年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在地球上,如今現存的蝙蝠種類有962種,其中959種蝙蝠都是以水果、昆蟲等為食的,它們也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只不過在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存在著3種吸血的蝙蝠,它們的體型都很小,體重最大也不超過60克,身長不超過9釐米,卻屬於蝙蝠中的「奇葩」。與其它蝙蝠相比,這種蝙蝠不具有尾巴,而且相貌看起來更加的醜陋,眼睛也更大。
  • 【哲理小故事】|吸血蝙蝠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不起眼的動物叫做吸血蝙蝠。它身體極小,卻是野馬的 天敵。這種蝙蝠靠吸動物的血而生存,它在攻擊野馬時,常附在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極敏捷地刺破野馬的腿,然後用尖尖的嘴吸血。無論野馬如何蹦跳、狂奔,都無法驅逐這種蝙蝠,蝙蝠卻可以從容地吸附在馬的身上,落在野馬的 頭上,直到吸飽吸足,才滿意地飛去。而野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無可奈何地死去。
  • 研究稱圈養吸血蝙蝠被釋放到野外後仍會維持其社交網絡
    一組研究人員表明,與人工圈養的其他吸血蝙蝠交朋友的吸血蝙蝠經常在野外保持這種聯繫。這項研究在本周發表,表明外部約束和內在夥伴忠誠導致測試吸血蝙蝠之間持久的社會結構。通過諸如梳理行為和分享食物等活動,可以顯示出這些持久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