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投降前,8名美國戰俘在日被活體解剖,過程駭人聽聞!

2020-12-07 騰訊網

公元1859年,一位來自瑞士日內瓦,名叫亨利·杜南的商人到義大利北部的索爾費裡諾鎮,希望在那裡獲得拿破崙三世籤署的商業許可證,然而在當地,他卻目睹了一場血淋淋的戰爭。

他所親歷的就是義大利第二次獨立戰爭中的索爾費裡諾戰役,在這裡,亨利·杜南看到成千上萬的義大利、法國和奧地利士兵們互相殘殺,戰爭結束後,大約有超過2萬具士兵的屍體散落在長達15公裡的戰場上。

後來,這位有良心的商人在自己創作的書中,描述了戰爭的恐怖和血腥,並提出:所有國家都應該聯合起來,為戰爭和災難中的傷員提供人道主義的援助。

1863年,在亨利·杜南的努力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成立,並於次年通過了「日內瓦公約」。這份公約規定:在戰爭中所有受傷的士兵都應該被當作朋友對待。

1929年7月27日,在日內瓦召開的外交會議上,通過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起草的《關於戰俘待遇的公約》。

公約共有97條,它規定了:戰爭俘虜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受到人道的對待。特別是,必須保護他們免受暴力行為、侮辱和公眾好奇心的侵害。

公約得到47個國家政府的同意,日本代表也在公約上簽了字,隨後日本政府拒絕遵守這份公約。公元1942年,迫於壓力,日本對外宣布,日本將會有條件地遵守日內瓦規則。

由於被不斷灌輸軍國主義的思想,二戰期間的日本人都相信他們的使命是統治世界。他們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神聖的,其他種族就像亞人類一樣低人一等。

毫無疑問,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嚴重違反了「日內瓦公約」。據二戰結束後計算,所有被關押在德國和義大利營地的盟軍戰俘的死亡率約為4%。在日本戰俘營,死亡率則高達27%。也就是說:每四名被日本人俘虜的士兵中就有一人死亡。

戰後日本人雖然對「慰安婦」和利用戰俘進行生物實驗這類問題三緘其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真相被暴露在陽光下面。

公元1945年5月5日,就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前三個多月,一架美國B-29轟炸機在日本福岡附近被擊落。這架轟炸機是從關島起飛前來日本執行轟炸任務的。

在返航中,轟炸機受到一架日本飛機的撞擊,導致飛機發動機發生了故障,機上12名成員不得不緊急跳傘。

其中一名跳傘士兵被一架經過的日本飛機割斷了降落傘繩,自由落體式地砸向了地面。另外有兩名士兵在著陸後受到當地村民的襲擊,其中一人被日本人當場殺死,面對生猛的日本人,另一名士兵因懼怕而舉槍自殺。

其餘的9位士兵倖存了下來,他們被送往福岡西部陸軍總部的戰俘拘留中心進行關押。

隨後,機長馬文·沃特金斯上尉被送往東京接受審訊,雖然在那裡他受到了非人的折磨,但是他是這9人中唯一活下來的。

幾天後,另外的8名美國士兵在一名軍醫和一名日本上校的安排下被轉移到附近的一個機構: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院。這裡就是日本著名的九州大學的前身。

當俘虜們看到迎接他們的是一群穿著白大褂的人時,他們頓時放下了懸著多時的心。

他們當中有幾位士兵在跳傘後和當地人發生了衝突,身上帶有外傷。其中最嚴重的是一位名叫特迪·龐茨卡的飛行員,他上身被長矛刺傷,傷口從右肩一直劃到胸部,創口很深,深可見骨。

醫生們簡單地檢查了一下這幾位俘虜的身體,決定最先帶走特迪·龐茨卡,沒有人為此感到不安,他們一致以為戰友被帶去接受治療。

特迪·龐茨卡被眾人帶到了手術室。他被人麻醉,然後這群醫生從他的傷口處切了下去,取出他的肺,完整地將之從身體上切除,隨後再縫合了龐茨卡的手術創口。

此時,醫生的助手取下特迪·龐茨卡的面罩,受害者在手術臺上開始掙扎。醫生們則觀察著受害者的各種體徵,這正是他們的研究項目之一:切除呼吸系統的手術對人體會有怎樣的影響。

不久一位外科醫生重新切開了受害者的創口,將手伸進對方的身體裡,手動停止了龐茨卡心臟的跳動。

這一天是1945年5月15日。

然後輪到其他的美國人了。

在特迪·龐茨卡死亡後的第八天,也就是5月23日,這些醫生們又出現在手術室中,這次被帶進來兩名美軍俘虜。像上次一樣,手術中他們分別摘除了這兩個戰俘的單肺。

這兩名受害者並沒有馬上死去,第二天,醫生們又對兩名受害者的胃、心臟和肝臟下了手。主刀醫生石山博士打其中一名俘虜的胸口,用手術刀切開對方的心臟,然後再縫合它。

另外兩名醫生對另一名受害者做了同樣的手術。最後這幾位醫生總結說:心臟穿刺並不總是致命的。

三天後,也就是5月26日,一名美國士兵被帶到了手術室。這一次手術的目的是研究癲癇是否可以被控制和治癒。他們在這名俘虜的頭頂上鑽了一個洞,然後,開始移除一部分大腦,觀察受害者有什麼反應。

石山博士試圖找出這位受害者的三叉神經元胞體,但是他失敗了,於是他回頭向另一位同事諮詢,得到的回答是:不可能找到的,因為你們割錯了地方。

這顯然是一次失敗的手術過程,醫生們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這名受害者卻因失血過多死在了手術臺上。

6月3日這一天,最後三名美國士兵被帶進了手術室,三臺手術同時開始:一名俘虜的胃被人切除;一名俘虜被人抽走大量的血液,並被注入大量的海水;最後一名俘虜被依次進行了膽囊、肝臟、心臟的切除手術。

當一名醫學生詢問那位向受害者靜脈裡注射海水的外科醫生,這樣做目的是什麼的時候,那位醫生聲稱: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確定海水是否可以用作替代無菌鹽水,同時觀察這種方法是否能增加傷員的血容量。

然而那名醫學生從回答者的神情中明白,醫生清楚自己說的是一派胡言。

毋庸置疑,這八名美國俘虜在離開手術室之前都死了,其實準確的說,這間所謂的手術室,其實是殺害了8名美國士兵的「兇案現場」,其真實「身份」不過是這所大學解剖學部的一個設備極其簡陋的解剖室。

八隻「小白鼠」死後,他們的頭被砍了下來,身體也變得七零八碎的。據稱其中有一位名叫「小森」的主治醫生把一名受害者的肝臟帶回了家,後來傳說此人將這個肝臟做了下酒菜。不過這一指控沒有得到證實。

同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參與了這次實驗的醫生們頓感不妙,他們意識到,必須要銷毀那些證據。泡在福馬林中的殘軀被集中進行了火化,骨灰也被隨意拋灑。一些手術記錄和證據都被人銷毀。

可是不久,設在日本橫濱的盟軍戰爭罪法庭對參與了這次手術的30人發出了逮捕令。後來得知,原來是這所大學的部分外國交換生將這次實驗的消息洩露出去的。

被送上法庭前,主治醫生石山在獄中自殺身亡。他可歌可泣的絕筆令人不禁「潸然淚下」:「我全心全意地為美國士兵提供醫療服務,但我為他們不理解我而感到遺憾。對此我的孩子們沒有什麼可感到羞愧的。」

1948年,這30名涉案人員因被控活體解剖、非法切除身體部分和食人而受到審判。最終,23人被判有罪。其中14人被判處短期監禁,4人被判處終身監禁,5人被判處死刑。

然而,所有犯下這些罪行的人最終都被釋放了,沒有一人被實際處決,也沒有人在監獄中服刑。

1950年6月,朝鮮半島爆發軍事衝突,美國參與其中,忙得不可開交,為了確保日本在衝突期間仍然是他們的新盟友。在這23人被判有罪兩年後,當時擔任日本軍事長官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宣布對他們減刑。

到了1958年,這些雙手沾滿了血腥的罪犯都從監獄中解脫出來。許多人又回到了醫學和科學崗位,沒有人對他們曾經做過的一切進行申斥。從此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公元2015年4月,在沉默了70年之後,九州大學博物館開放,其中有一個小空間,陳列了有關這次人體實驗的部分文物。

不過許多人都在猜測,如果這次的受害者不是「可敬」的美國人,日本人還會選擇沉默多久。

相關焦點

  • 日本九州大學揭活體解剖罪證[組圖]
    位於日本九州大學校園內的醫學歷史館近日正式對外開放,展品中包括1945年日本教授對被俘美國飛行員進行活體解剖的罪證。新華社記者劉秀玲攝延伸閱讀:一家博物館4日在日本西部福岡縣正式對外開放。引人注意的是,這家博物館展品中包括1945年日本教授對被俘美國飛行員進行活體解剖的罪證。
  • 九州帝國大學活體解剖事件:橫山勇和豺狼醫生一起上絞架
    石山福次郎當即向橫山勇請求戰俘「處理」權,理由是「苦於沒有試驗材料」、「出於對醫學研究的渴求」,橫山勇同意了。  從這段史料可見,日本人把戰俘當成試驗材料是習以為常的事。  8名戰俘沒想到,在被宣布處死後,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卻是「白大褂」。
  • 澳大利亞在二戰中也肆意虐殺日本戰俘
    然而在新加坡戰役中,英軍中將帕西瓦爾於1942年2月15日下令13萬英澳新等多國聯軍向日軍投降,其中包括1.5萬名澳軍。在隨後的紐幾內亞爭奪戰中,澳軍與美軍共同抵禦日軍入侵,這裡也成為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澳軍與日軍交戰最激烈的戰場。 太平洋戰爭爆發沒多久,就傳出日軍屠殺澳軍戰俘的消息。新加坡戰役中被俘的1.5萬名澳軍官兵中,有多達7000人被日軍以各種方式虐殺。
  • 日本侵華戰犯林正筆供:曾活體解剖中國戰俘
    原標題:日本侵華戰犯林正:曾活體解剖中國戰俘 國家檔案局26日在其官網發布了《日本侵華戰犯筆供選》第十六集:林正。 根據第十六集摘要,據林正1954年10月9日筆供,他生於1920年,日本山口縣人。1941年參加侵華戰爭,1945年8月被俘。
  • 美國為什麼用原子彈炸日本,看看日軍怎樣對待美軍戰俘的,慘無人道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投擲了兩顆原子彈,加速了日本投降的進度。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原子彈的威力巨大,將兩座城市幾乎夷為平地,美國為何要使用原子彈?看看二戰時美軍如何對待美軍戰俘就知道了。
  • 親歷者憶日寇活體解剖戰俘:頭顱鋸開大腦取出現場目不忍睹
    在前面的文章中老兵介紹了1945年美國空襲日本的時候,日寇曾把8名被擊落的美軍飛行員抓走做了活體實驗,這件事在幾年前被媒體曝光,不過讓人想不到的是美國人早在戰後的1948年就查清了日寇的所作所為,但是這些罪犯和兇手並沒有受到有效的制裁,而且關於日寇使用活人做實驗的歷史檔案也被封存起來
  • 眼看二戰勝利在即,為何美國還要多此一舉,在日本投下原子彈?
    「小男孩」和「胖子」——這兩個平凡的名詞,對於日本人而言應該是噩夢一般的存在。這是兩顆原子彈的名字,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投放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的那兩顆原子彈的代號。這兩顆原子彈爆炸之後,日本全面投降,加速了二戰的結束。但當時其實已經是戰爭末期,日本早已盡顯頹勢,美國當局為何要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威力巨大的核武器呢?
  • 美國老兵憶二戰:相約去看 《鋼鋸嶺》 日本應正視過去
    「我的任務是打贏戰爭,擊敗日本,並希望健全地活下來。」這是惠特克1944年中學畢業參軍時的願望。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次日,美國正式對日宣戰。之後兩年,惠特克的幾名好友在中學畢業後都選擇了應徵入伍。從那時起,「我開始思索在軍隊服役的可能性,」老人回憶說。
  • 日軍太原集中營:殘害女戰士用戰俘訓練狼狗
    劉林生舉著拳頭,大聲朗讀著書中的序言:日軍侵華期間,在太原建立華北地區最大的戰俘集中營,「太原集中營」存在的7年間,日軍共殺害了4萬多名中國戰俘,日本鬼子的暴行罄竹難書……儘管當事人大多不願提及,但劉林生認為,這一段歷史必須有人書寫,不僅了卻父親一生的心願,也是為了讓後人牢記歷史,不忘國恥。
  • 二戰裡斯本丸沉船的背後:日軍兇殘,800多英軍戰俘埋葬海底
    裡斯本丸沉船事件便是英國受到日本迫害的縮影。 在二戰鮮為人知的裡斯本丸事件中,日軍兇殘成性,讓八百多戰俘葬身海底,這是何等的人間慘劇。 一、裡斯本丸事件的起因 按理說,日本與英國相隔甚遠,為何日本的裡斯本丸運輸船上有英國戰俘?
  • 二戰期間日本在世界範圍內一共殺了多少人
    在這一過程中被稱為大陸政策的日本對外擴張的政策基調逐漸成形——其具體方案為:第一步佔據琉球、臺灣;第二步佔據朝鮮半島;第三步佔據中國東北;第四步侵吞中國;第五步徵服東南亞及印度。用日本人自己的話總結就是:欲徵服世界必先徵服東亞,欲徵服東亞必先徵服中國,欲徵服中國必先徵服滿蒙。到了二戰時期日本的野心已膨脹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 為何美國要用原子彈炸日本,看完日本人做的事,網友:一點都不冤
    對於中國人來說,日本當年的所作所為沒齒難忘,最後還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讓囂張的日本人徹底安靜了下來。1941年年末,日本對美軍位於珍珠港的軍事基地展開了偷襲,太平洋戰爭正式拉開序幕。日本的野心不再局限於亞洲,想讓美國也成為自己的手下敗將。不過雖然日本依靠偷襲打了美軍一個措手不及,取得了前期的勝利,但是由於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反應過來的美軍迅速投入到了戰爭之中,美日之間的攻守逐漸扭轉。
  • 日本最害怕的國家,20萬日本人被殺死,美國在背後撐腰也沒用
    在戰爭的後期,日本已經沒有能力進行抵抗了,但是依舊不對其進行投降,之後還突襲了美國的珍珠港於是美國就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日本才宣布了投降,儘管如此,日本的死亡人數相比於其他各國,死亡人數簡直就是大巫見小巫,因為日本的作惡,所以日本就籤署了無條件的投降協議,世界各國尤其是被日本傷害過的國家,都在舉國歡慶這來之不易的勝利,其中有一個國家拒絕了日本的投降,而這個國家也是日本最害怕的國家,曾經有20萬日本人被殺死,即使美國在背後撐腰也沒有用。
  • 華裔電影人出資打撈二戰日本運俘船 揭秘英軍戰俘遇難記
    《800餘名英軍戰俘遇難記:華裔電影人為何出資打撈二戰日本運俘船》的文章,以下為文章摘要:1942年9月27日,一艘搭載1816名在香港被俘的英軍戰俘的日軍運俘船「裡斯本丸」號離開香港深水埗碼頭。4天後,這艘運俘船在中國舟山被美軍發射的魚雷擊中船尾下沉,828名英軍戰俘遇難。這是二戰後期發生在中國的一出慘劇,卻鮮為人知。2018年,美籍華裔製片人方勵出資記錄遇難者的後人,打撈「裡斯本丸」號。這一舉動在英國引起爭論。是什麼讓方勵做出這一決定?他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什麼?以下是方勵獨家撰寫的手記(以方勵為第一人稱敘述)。
  • 日本宣布投降時,世界唯一不同意國家,提交戰犯名單是中國的4倍
    日本在近代史上可以說是一個充滿邪惡的國家,太平洋沿岸的許多國家都遭受了該島的公開挑釁甚至侵略,其中最大的受害者是我國, 14年的侵略戰爭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特別是在此期間日本侵略者在我國領土上犯下的惡行更加駭人聽聞,直到盟軍團結起來抵抗其擴張,它才變得越來越decade廢,甚至允許美國在被迫投降之前投下兩枚原子彈
  • 「731部隊」到底多恐怖 活體解剖都不是最殘忍的,畜生!
    這個部隊就是日本的731部隊,這個部隊的殘忍程度已經到了正常人都不敢想像,不敢相信的一個地步,這個部隊他們會對中國老百姓進行活體實驗,除了中國老百姓,那些他們抓到的戰俘也不會放過。  他們對活體研究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隨便說一種,都讓人十分憤怒。
  • 日本懼怕的4位國家,美國只是第二,第一位的兇狠被世界所公認
    ,當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時,中國全國上下舉國歡慶,世界也是為之開心,因為二戰也就此結束。  日本在二戰期間點燃戰火的地方並非中國一個,其中澳大利亞也被日本所侵擾過。  美國經過珍珠港被偷襲一案之後,徹底將心中的怒火點燃,最終與日本展開殊死搏鬥,並且在1945年8月6日以及8月9日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原子彈。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1944年夏,日本戰事不順,已經瀕臨崩潰的邊緣。東條英機被日本天皇趕下臺後,任命德高望重的寺內壽一為內閣總理大臣,也就是首相。可惜悲哀的是從菲律賓到日本的空路和海路都被英美聯軍切斷,寺內壽一回不去就職。天皇沒轍,只得另外任命小磯國昭為首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 二戰後日本投降,蘇聯是如何處理日本俘虜的?
    1945年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它也是戰敗方最後一個投降的國家,而戰爭無論是對戰勝方還是戰敗方都有著巨大的損失。身為戰敗國的日本可謂是經歷了太多悲慘戰事了,偷襲珍珠港不成還碰上個最不好惹的美國,於是便遭受了兩顆原子彈的攻擊,想要進軍東北,卻提前被蘇聯截住去路,硬是俘獲了六十萬日本戰敗軍。
  • 日本731部隊究竟有多殘忍?10萬國人慘死,嬰兒做活體實驗
    日本731部隊究竟有多殘忍?10萬國人慘死,嬰兒做活體實驗   731部隊是二戰期間侵華日軍關東防疫給水部,對外稱石井部隊或加茂部隊,又有石井絕密機關之稱,全名為日本關東軍駐滿洲第731防疫給水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