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釀惡果,2019年為全球氣溫史上第二熱

2020-12-06 外媒參考

綜合外媒1月17日報導,美國政府研究人員1月15日宣布,過去十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這是全球變暖對地球產生影響的最新徵兆。研究人員稱,2019年是有史以來第二熱的一年,僅次於2016年創下的紀錄。

圖:與20世紀中葉相比,2019年的全球溫度狀況。紅色為更暖,藍色為更冷。

國家航空航天局(簡稱NASA)和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分析表明,去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比上世紀中葉的平均溫度高出近1攝氏度,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二氧化碳和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其他溫室氣體排放而導致的。如此嚴重的變暖意味著世界距離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還很遠。

圖:與20世紀中葉相比,不同時期的全球平均溫度。

「這些趨勢是人類活動在大氣層上踩踏的足跡,」參與進行NASA分析項目的戈達德太空研究所所長加文·A·施密特說。 「我們知道這是人類活動造成的。」

2019年的平均溫度僅比2016年低不到1度,2016年是厄爾尼諾現象強烈發生的一年,當時赤道附近太平洋的海洋和空氣變化導致全球天氣模式發生變化,並自太平洋抽取了大量熱量進入大氣層。

2010年代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

自1960年代以來,每一個十年都比前一個十年更加溫暖,且幅度很大。2010年代繼續保持了這種趨勢,而這個十年中的後五年尤其溫暖。史上最熱的五年都發生在這一區間。

世界上只有少數地區的溫度低於平均水平,最顯著的是加拿大中部和美國的北部平原。一些地區表現出極端的變暖趨勢,在某些情況下具有毀滅性的影響。下面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澳大利亞

圖:澳大利亞東南部正經歷史上最嚴重的火災。

澳大利亞以夏季炎熱而聞名,但2019年的夏天尤其熱,溫度比20世紀中葉的平均溫度高1.5攝氏度。 加之降雨總量偏低(12月,該國降雨量為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值),酷熱導致了嚴重的乾旱,自2017年以來,乾旱席捲了該國大部分地區。高溫還助長了自9月開始的山火在整個澳大利亞東部大部分地區持續燃燒。

阿拉斯加

圖:2019年7月是阿拉斯加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

去年是阿拉斯加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州的各個地區都創下了新的高溫記錄。不過,2019年只是延續了該地區長期的變暖趨勢而已,氣候變暖已導致那裡數千座冰川融化,永久性凍土解凍,以及包圍該州的一些北極水域缺乏海冰覆蓋。

莫斯科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2019年迎來罕見的無雪暖冬,當地政府為營造新年氛圍,決定使用人造雪,因此出現一輛輛載滿假雪的貨車穿梭在市中心的奇景。

莫斯科市區內堆積的人造雪。

莫斯科向來給人天寒地凍的印象,去年12月卻罕見地溫暖,創下1886年以來最高氣溫紀錄。貨車為莫斯科送來人造雪,堆成一座單板滑雪丘的影片在網絡上瘋傳,有網友評論指,送雪到一座每年花費巨資清除積雪的城市,顯得格外諷刺。

俄羅斯是打擊全球暖化的巴黎氣候協定締約國之一,總統普京日前在記者會中表示,氣候危機直接威脅俄羅斯,並指出俄羅斯的暖化速度比全球平均速度快2.5倍。

非洲南部

圖:9月,波札那奧卡萬戈三角洲一隻死去的河馬。 該地區遭受了嚴重的乾旱。

與澳大利亞一樣,非洲南部的極端高溫導致了該地區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尚比亞和辛巴威受災情況最為嚴重,由於玉米和其他穀物的產量下降了30%或更多,數以百萬計的人遭遇糧食短缺。由於非洲主要河流之一贊比西河的水位極低,這些國家的電力供應也受到威脅。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真不是玩笑!多家機構確認2019年為史上第二熱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多家機構確認2019年為史上第二熱&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日內瓦記者劉曲、駐華盛頓記者周舟報導:世界氣象組織和美國航天局等機構
  • 史上第二「熱」!NOAA確定:2019年全球偏暖接近破紀錄
    而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裡,全球很多地方經歷了暴雨、風暴、高溫等天氣的影響,比如歐洲,經歷了一個極度熾熱的夏天,而東半球的西太平洋,則經歷了一個非常活躍的秋季颱風季。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公布的消息顯示,2019年的溫度狀況也是比較異常的,分析數據顯示,2019年的全球平均氣溫距1980-2010的平均值高出了0.92攝氏度!
  • 2019年確認為史上第二熱,極端氣候事件成未來十年全球最大風險
    美國宇航局(NASA)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NOAA)周三(1月15日)宣布,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一年,剛過去的2010年代也是最熱的十年。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所長加文·施密特(Gavin Schmidt)表示,這可能是自文明誕生以來最熱的時期。
  • 2019年成為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年份 聯合國呼籲採取行動實現...
    來源:經濟日報日前,聯合國與世界氣象組織聯合發布了《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以下簡稱「聲明」)。聲明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全球變暖的勢頭還將持續。
  • 圖解|又一個「史上最熱」夏天?全球氣溫紀錄仍在不斷刷新
    7月19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報告稱,今年全球經歷了有記錄以來的最熱6月。進入7月,這股熱浪的勢頭依舊不減。7月25日,比利時、德國、盧森堡和荷蘭氣溫超過了40攝氏度,法國巴黎以42.6攝氏度打破歷史上最熱天的紀錄。
  • WMO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
    日前,WMO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稱,以2019年為節點,過去十年來全球異常高溫、冰川消融和海平面上升等均達到創紀錄水平,2015—2019年和2010—2019年的平均氣溫為有記錄以來最高,2019年將是有記錄以來第二或第三熱年份。因異常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2016年仍然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 2019全球氣候狀況聲明發布:氣候變化對全球影響加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12日電(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來自中國氣象局今天的消息稱,當地時間3月10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世界氣象組織(WMO)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在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共同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其中提到,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影響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健康、人口移徙
  • 史上第二熱的11月!美機構:海冰面積再縮減
    史上第二熱的11月!美機構:海冰面積再縮減 2019-12-17 12:36: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卓靈 | 字號:A+ |A- 據「中央社」報導,16日,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表示,2019年的11月是140年全球氣候紀錄中第二炎熱的11月,北極海冰也縮減至接近史上新低。
  •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氣候變化對全球影響加劇
    中國日報3月12日電(記者 李弘揚)當地時間3月10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在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共同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該聲明顯示,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影響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健康、人口移徙、糧食安全及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等方面。隨著全球持續變暖,目前的高溫紀錄再被打破「只是時間問題」。該聲明顯示,2019年是有儀器記錄以來溫度第二高的年份。
  • 《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 全方位聚焦氣候變化影響
    3月10日,在聯合國新聞發布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與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蒂瑞·塔拉斯共同發布《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以下簡稱《聲明》)。  這份由世界氣象組織和廣泛的合作夥伴共同編寫的報告,包括了來自各國氣象和水文部門、科學機構和聯合國機構等的素材,為決策者提供了有關氣候行動需要的權威信息。
  • 過去四年史上最熱!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是全球變暖主因
    新華社北京2月7日電 多家權威機構6日確認,2015年至2018年是自100多年前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四年,其中2018年是史上第四熱年。世界氣象組織6日發布報告說,無論在陸地還是海洋,過去四年的變暖程度都非同尋常。「這是持續長期氣候變化的一個明顯跡象,而持續長期氣候變化與創紀錄的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相關。」
  • 上月為史上最熱九月 全球平均氣溫達15.7度
    原標題:上月為史上最熱九月 全球平均氣溫達15.7度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20日宣布,上個月,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5.7攝氏度,成為該機構自1880年進行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9月份。此外,今年還可能成為歷史上最熱的年份。
  • 一文告訴你 全球氣候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
    中國天氣網訊 日前,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向社會發布《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報告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年,全球氣候系統變暖加速,物候期提前、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多項歷史紀錄被刷新,氣候極端性增強。
  • 深圳出現史上第二暖冬 2019/2020年冬季平均氣溫為18.1℃
    2020年3月10日訊 「暖」,是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季,在深圳氣象史上留下的深刻印記。&nbsp&nbsp&nbsp&nbsp根據監測數據,2019/2020年冬季,深圳市平均氣溫為18.1℃,較氣候平均值偏高1.9℃,為1953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高,僅次於2018/2019年冬季的18.3℃。
  • 氣候變遷加劇 過去6年史上最熱
    隨著創紀錄的氣溫丶嚴重的乾旱與加速暖化的海洋都證明全球碳排放量仍持續上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再次呼籲全球努力達到碳中和。他也疾呼,疫情有疫苗,但暖化沒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2月2日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發表與地球的狀況有關的演說,並在演說中提到氣候變遷帶來的嚴重威脅。
  • 聯合國機構稱2019年會是史上最熱一年:強厄爾尼諾重現 全球變暖是...
    如果這個即將到來的厄爾尼諾現象至少達到中等強度並持續至少9個月,那麼我認為2019年最終會成為全球變暖效應下2個最高溫年份中的一個。」厄爾尼諾現象的全球溫度影響有時會延遲。因此,儘管即將到來的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已經結束,但2020年可能會比2019年更溫暖。2018年10月的全球海水溫度是10月份有記錄以來第二高的溫度。
  • 氣候變化致所羅門11島消失 碳排放量全球最低卻最早遭受惡果
    氣候變化致所羅門11島消失 碳排放量全球最低卻最早遭受惡果  Emma Chou • 2019-12-21 09:05:59 來源:前瞻網
  • 史上第二熱的11月!美機構:海冰面積再縮減(圖)
    中新網12月17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16日,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表示,2019年的11月是140年全球氣候紀錄中第二炎熱的11月,北極海冰也縮減至接近史上新低。根據該機構數據,2019年11月,全球陸地與海洋表面平均溫度比20世紀平均溫度高出攝氏0.92度,是歷來溫度第二高的11月氣溫,僅次於2015年11月。除了北美洲與部分西亞地區和中亞外,全球大多數地區的溫度都比平均高。
  • 氣候變化,影響全球農業——災害增加、布局改變,糧食品質
    近期以來,人類的運氣似乎不太好,除了新冠疫情的大幅蔓延,還有澳洲大火、非洲蝗災等一系列全球範圍的災害,而許多自然災害,比如乾旱、洪澇、雷暴、冰雹、風暴、高溫天氣的發生,與全球氣候變化是分不開的。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發布 氣候系統多項指標呈加速變化趨勢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 通訊員王朋嶺報導8月24日,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發布《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從大氣圈、水圈、冰凍圈、陸地生物圈和氣候變化驅動因子等方面提供中國和全球氣候變化狀態的最新監測信息。藍皮書顯示,氣候系統多項關鍵指標呈加速變化趨勢。